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P29

  ..續本文上一頁,見夢于居停主人曰〖居停,注詳首篇。〗:“吾以耽利之故〖耽,音丹,猶貪也。〗,誤人九命,死者訴于冥司,冥司判九世服砒死,今將赴輪回。我賂鬼卒,求以解砒毒方相授。君爲我活一人,則我少受一世業報。若得遍傳濟世,君更獲福無量。言訖,嗚咽而去,曰:“吾悔晚矣!”其方以防風一兩研末,水調服,並無他藥。又異談可信錄,載冷水調石青,解砒毒如神。

  【譯文】蔣紫垣,安徽歙縣人,有解砒霜巨毒秘方,非常靈驗。但是來求秘方的人,他都索要高價。如果不能滿足他。就坐視人家中毒而死,毫不動心。有一天,他行醫來到鄰縣,半夜突然死去。托夢給他留居的房主,說:“我因爲貪財,誤了九條命。死者在冥司狀告我。冥司判我九世都服砒毒死。現在我要去輪回投生了,我買通了鬼卒,請他讓我把解砒毒秘方交給你。先生如能用此方爲我救活一人,我就能少受一世業報。如果你能把此方遍傳世間,那麼先生你將獲福無量。”說完悲泣而去,臨走時又說:“我後悔已晚了!”這方子只有一味藥防風一兩,研細成末,用水調服,沒有其它的藥。此外《異談可信錄》記載,用冷水調石青,解砒毒有神效。

  四十、雲間守

  荷擔原來歇路旁 笞他沖道已乖張

  死者本是傭人體 償命須要守自亡

  【正文】某太守,以部郎出守雲間〖(顔延之詩)一麾乃出守。(按)爲知府曰出守。〗性貪暴。每出,驺從所過〖驺,音鄒;從,去聲。(晉書輿服志)驺騎導從。〗行者避道稍緩,辄遭鞭撻。

  【釋文】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雲間(華亭)作太守。性情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騎馬在前開道的衛隊所過處,路上行人躲避稍有遲緩,就遭鞭撻。

  【正文】一日,自城西歸。有爲紙店擔紙者,擔而立于道左。守嗔其不弛擔〖嗔,怒也;弛,音豕,丟離也。(左傳莊公)弛于負擔。〗,令役曳之至輿前,叱責之。其人果愚戆〖戆,音杠。愚戆,愚直之謂。〗,憤曰:“我並未沖道,不弛擔有何罪?”守大怒,曰:“何物小民!敢爾挺撞!”叱役痛棰之〖棰,音垂,杖也。〗。棰竟,複令曳之上,曰:“汝知罪否?”曰:“民何罪見責?實不知!”守固很戾,一旦于街市中,見折于小民,慚且怒,複榜之數百〖榜之,義與棰之同。〗。血肉橫飛,尚不釋,令役押發華亭治其沖道之罪。吏役索店主錢數十千,幸華令見其傷甚,不複責。押數日釋令歸,歸而店主怨其生事被累,逐之。其人既橫被酷刑,複爲店主所逐,遂自缢死。

  【釋文】有一天太守從城西回府,有一個爲紙店擔紙的挑工,擔著擔子立在路的左邊。太守嫌他不放下擔子就生氣了,命轎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轎前,呵責他。他性格愚憨,生氣說:“我沒有沖道。不放下擔子,有什麼罪?”太守大怒說:“你是什麼東西,竟敢頂撞。”大聲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頓,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轎前,說:“你知罪不?”答說:“小民有什麼罪而遭責打,真不知道。”太守本性很傲慢,現在竟然在街市廣衆之中被這小民頂撞,惱羞成怒之極,又下令打了幾百棍,打得他血肉橫飛,還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華亭縣府,治他沖道之罪。吏役乘機勒索紙店店主數十千錢。幸虧華亭縣令見他傷得很重,沒有再責打他,只關了幾天就放了出來。他回到店裏,老板埋怨他惹出事來牽連老板,把他趕了出去。他無緣無故遭到酷刑,回到店上又被逐出,一時實在想不通,就上吊自殺了。

  【正文】未旬日,守背生五疽,痛不可忍。醫者謂此名百鳥朝鳳,幸而不潰〖潰,音愧,猶爛也。〗,則疾尚可爲。一夕,夢見荷紙擔者,以手揭其疽,痛極呼號而醒,呼侍婢燭之〖燭,猶照也。〗,疽已盡潰,膿血四溢,衽席皆濕〖衽,音忍。(周禮注)衽席,單席也。〗,諸醫鹹束手。自是每合眼,即見荷紙擔者立于前,百方祈禳不應。臥不能貼席,惟翹首據席,俯伏床上,略一轉側,痛入心肺。見者謂此真地獄變相。號叫數旬而死。死時阖署,鹹見擔紙者雲。

  【釋文】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個疽癰,疼痛難忍。醫生說這種瘡名百鳥朝鳳,幸好沒有潰爛,還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裏,太守夢見擔紙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瘡,痛極大叫而醒,呼來侍婢拿燭火一照,全部潰爛,膿血四溢,被褥都濕透了。醫生已束手無策。從此每當合眼,就見擔紙人立在床前,想盡辦法祈禱消災,都歸無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撐住床板翹著頭,俯伏在床上,稍一轉動身體,就痛入心肺。見此情景的人都說這真是地獄變相。就這樣痛苦號叫了幾十天,才斷氣。死時,署裏的人都說見到了那個擔紙的人。

  【正文】坐花主人曰:“士大夫當威福在手時,一意妄行,初不顧人之難堪。嗚呼!人吾同類也,而顧可以逞吾殘忍,自取快意乎?卒之血肉橫飛時,彼固無如我何。瘡潰膿溢時,我亦無如彼何矣。吾願世之爲士大夫者,慎弗至無如彼何之時,而後悔也。”

  【釋文】坐花主人說:“當官掌權的士大夫,當你威福在手之時,任意妄行,一點不考慮別人的難堪處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難道可以隨意逞顯自己的凶狠殘忍,以求自己快意嗎?你把他打得血肉橫飛之時,他固然把你無可奈何!而當自己瘡潰膿溢時,你也就無可奈何他了!我但願世上當官掌權的士大夫們,謹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無可奈何”的地步,就後悔莫及了!”

  四一、雷殛陰謀

  久存詭計用謀心 害命貪財大不應

  婦在田間天已滅 殛夫須令罪宣明

  【正文】丹陽北門內民家,頗殷阜〖殷阜,富也。〗,開六陳行于門前。兄弟四人,惟仲有一子,僅數齡,四房共育之,珍如掌上珠。手镯項圈,皆黃金而飾以珠玉,值百余金。

  【譯文】丹陽縣北門內,有一民家,開了一間藥材行,頗富有。兄弟四人,只有老二有一兒子,只有幾歲,四房共同哺育,愛如掌上珠。這孩子頸上金項圈,雙手金手镯,還都鑲上珍珠寶玉,值百多兩黃銀子。

  【正文】乳娘嘗抱之,戲于店堂。忽來一婦人,攜糕餅以與其子,隨乳娘入其家。自言系北鄉洲上人,貌中平而言儇利〖儇,音暄。儇利,敏捷之謂。〗。衆頗愛之,稍坐即去。自是頻頻來,來必抱持其子,或袖出點果與食,或抱之街中買以予之。如是者數月,家人習以爲常。

  【譯文】乳娘常抱著他在店堂裏玩耍。忽然來了一位婦人,帶著糕餅逗弄孩子,後又跟隨乳娘進到家裏,她說是北鄉洲上的人。這婦人相貌平平,而口齒伶俐,很得家人好感,坐了一會兒,就走了。從此她就經常來,來就抱著孩子,或者拿出糕點水果給他吃,或者抱著他到街上去買給他吃。這樣經過了數月之久。家裏人都習以爲常了。

  【正文】一日,複抱其子去,久不歸。衆皆疑其有親串往城中,不以爲意。至夜寂然,四覓無蹤。于是合宅騰沸〖沸,音費。沸騰,亂貌。〗。姑往北鄉沿村詢訪,查無其人。數日後,有人來言離城十余裏,山腳下深洞中,有一嬰兒,反撲于地;馳往視之,果其兒,僵矣!七竅皆有沙泥,而衣飾盡弛〖弛,音池,脫去之謂。〗。始悟其婦因垂涎金飾故,頻來保抱,爲謀財害命計。控官勒緝未獲,而不知婦實七裏廟農家婦也。婦孀居與鄰村某甲奸,甲家貧,衣食皆賴于婦。力不給,則拐盜以足之。行惡多端,顧不于其鄉,故無有知之者。

  【譯文】有一天,她又抱著孩子出去,很久沒有回來,家人都疑心她抱著孩子到城裏的親戚家串門去了,沒有在意。到了天黑,依然不見回來,四處尋找,沒有一點蹤影,于是全家鬧開了鍋。就往北鄉沿村詢訪,查無此人。幾天以後,有人來說,離城十多裏地的山腳下深洞裏,有一個嬰兒,撲在地上。急忙趕去,果然是這孩子,已經死了,七竅塞滿了泥沙,被剝得精光。這時大家才明白,這婦人因垂涎金寶飾物,才常來抱弄孩子以圖財害命。家人就控告到官府,官府出了通緝令捕捉,一直未獲。其實,這婦人是七裏廟的一農家婦,死了丈夫,與鄰村某甲通奸。甲家中貧困,生活衣食全賴她供給,供不起,就用拐騙偷盜來彌補,作了許多惡事,但她不在本鄉作惡,所以當地人都不知道。

  【正文】既謀兒命,盡以金珠與某甲變價作本,行賈于外〖賈,音古。〗。婦家居,一日與村婦數輩饷田間〖饷,音葉享,送田飯之謂。〗,坐待食畢。忽陰雲驟合,雷電奮興,旋繞于衆婦之首,衆鹹驚〖,音立,懼也。〗。是婦尚夷然謂人曰〖夷然,自若貌。〗:“雷擊虧心人。有虧心事者,速言之,可免天譴。”言未已,霹雳一聲,婦跪而死。某甲行賈于外,距家尚數十裏。同日爲風雷挾之至兒死處,跪于地,曳之不能起。霹雳震其頂,紫霧繞其身,神已癡而口尚能言,盡吐其與婦竊盜奸拐,並謀死嬰兒事。翌日始斃〖翌,音亦,翌日,明日也。〗。而某家之嗣竟絕。

  【譯文】她把孩子殺死後,就把金珠全部給了甲,變賣作本錢,在外作起了生意。農婦本人住在家裏。一天,她和本村幾個婦女送午飯到田間,坐著等他們吃完。忽然之間陰雲四合,雷電大作,在她們頭頂上旋繞。大家都膽顫心驚。這個農婦卻若無其事地說:“雷殛虧心人。做了虧心事的,趕快說出來,才可免遭老天譴罰!”話還沒有說完,一聲霹雳,她就跪著死了。某甲正在外行商,離家還有幾十裏,同一天被大風雷電挾持到孩子死的地方,跪在那裏,人們拉他,拉不起來,一道霹雳電光擊中他頭頂,渾身繞著紫色煙霧,神識已經癡呆,口還能說話,把自己和農婦通奸、偷盜、拐騙和謀殺嬰兒的事,點滴無余全部講了出來,到了第二天才死去。而開藥行的那一家,也絕了後嗣。

  【正文】坐花主人聞之而歎曰:“雷霆之威,若是其神且速也!噫!以此警民,民猶有陰謀毒計,肆行而罔知顧忌者,何其冥頑不靈哉!”

  【譯文】坐花主人聽說此事,感歎說:“雷霆之威力,就是如此的神奇而迅速!唉,用這樣的方式來警告大衆,竟然還有人施設陰謀毒計,肆無忌憚,而不知道應該有所忌畏,真是頑固不化到了何種地步!”

  四二、牛頭人

  前生殺孽今生追 孽鏡照時識禍胎

  幸得中途從釋子 重修忏悔轉輪回

  【正文】浙東王生〖浙東,即紹興。〗,春日郊遊,遇老于田間〖,音孛,母牛也。〗。舉角相觸,生趨而過,牛反身欲追,爲牧者掣其人而止,猶矯首頓足,目瞠然相視也〖瞠,音撐,去聲。瞠然,直視貌。〗。

  【譯文】紹興府一位姓王的書生,春天到郊外去踏青遊玩,在田間迎面遇到一頭大母牛。它頭一低,伸著雙角就抵過來,王生見勢側身小心地躲了過去。牛轉過身來想追,被牧牛人拉住拴繩才沒有能追上來。但還是翹起頭,使勁蹬著蹄子,睜大眼睛瞪著王生。

  【正文】是夕王生夢爲皂衣隸拘去〖皂,黑色。〗。至一官署,與多人對簿〖(史記李廣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按)對簿,對責之謂。〗,或男或婦,皆牛首而人身,鹹稱謂王生所害。上坐者戴珊瑚冠,朝服挂珠,如中丞儀服。訊生何以殺此多牛?生自陳祖父以來,家承儒業,戒食牛犬肉,已曆叁世,何由殺牛。上坐者命綠衣吏持一鏡,引生自照,恍悟前世本屠者,器利而技精,常一日解十余牛。至中年深悔執業之非,懼遭孽報,因削發入天臺山爲僧。戒律精嚴,八十余端坐而化。以宿孽故,不能生忉利天〖忉,音刀。(法苑珠林)叁十叁天,總名忉利天。〗

  【譯文】當天夜裏,王生夢見被一位穿黑衣的役隸拘捕,來到一官署,要他與許多人對質。這些人有男有女,但都是牛頭人身,異口同聲說是被王生害死的。大堂上首坐著一位頭戴珊瑚冠,身穿朝服挂珠,氣度服飾像中丞一樣的人。問王生爲什麼殺死這麼多頭牛?王生陳述說,從祖父以來,都以儒業傳家,而且戒食牛肉和狗肉,已經叁代了,怎麼會殺牛呢!上面的人就吩咐綠衣吏拿來一面鏡子,讓王生自己去照。一照之下,恍然而悟自己前生是一個屠夫,屠刀鋒利技術精熟經常一天之內要宰殺解割十多頭牛。到了中年深悔自己從事的行當罪業沈重,怕遭孽報,因而入天臺山削發爲僧,嚴持戒律,精進修行,八十多歲時,端坐而化。因宿孽太深,未能往生忉利天。

  【正文】生既悟往因,俯首自認。上座者謂之曰:“爾既從釋子輪回〖釋子,和尚之稱。轉生曰輪回。〗,今世尚通知內典否〖佛經曰內典。〗?”王對曰:“十二歲時,曾爲父母書金剛經七卷,以資祖父母冥福。自後每逢朔望,必誦是經叁周,雖場屋舟車不少辍〖辍,音綽,止也。〗。”上座者霁顔曰〖霁,音祭,注詳胡封翁篇。〗:“爾誠如是,則事易爲矣!”因爲衆牛頭人曰:“王生已放屠刀,誠修佛果。徒因殺孽未淨,複墮輪回。今欲責令爲爾等忏悔,複生人道,何如?”衆皆允服。生請合家茹素四十九日,奉金剛經五百卷,以祈訟者往生淨土。上座者以喻衆,衆皆感激歡躍,願釋往冤。上座複命皂衣隸送之歸。

  【譯文】王生由于悟到了前生之因,就俯首認罪。上面的人對他說:“你既然以佛弟子而轉生輪回,今世是否還通曉佛典?”王答:“十二歲時,曾經替父母抄寫《金剛經》七卷,爲祖父母資增冥福。此後,每逢初一,十五,必誦《金剛經》叁遍,不管在考場,還是在家,或乘船坐車,都沒有間斷過。”上面的人臉色和悅下來,說:“你要真是這樣,那麼事情就容易辦了!”就對衆牛頭人說:“王生已放下屠刀,虔誠修佛。只因殺孽未淨,所以才又墮入輪回。現在我想責令他爲你們作忏悔,讓你們再生人道,你們意見如何?”大家都同意了。王生請求說:“我願全家吃素四十九天,奉誦《金剛經》五百卷,以祈祝他們往生淨土!”上座的人把這話對大衆宣布了,大家感激歡躍,表示願意解除前世之冤債。上座人就命黑衣役隸把王生送回去。

  【正文】及門而醒,誦經如約,又書金字經十卷,分送各廟供奉。事竣,複夢諸男婦來謝曰:“仗君經力,皆得脫生畜道,轉生富貴家矣!”鹹歡喜羅拜而去。

  【釋文】到了門口,王生就醒了。王生依約奉行,此外又用金粉抄寫《金剛經》十卷,分送給各廟供奉。事情辦完之後,又夢見那些男子婦人都前來致謝說:“仰仗先生誦經之力,我們都脫離了畜牲道,投生富貴之家了!”說完大家高興地羅拜而去。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