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官,尔收私售犯产,当与同罪!”买主惧,厚赂之而请计焉。明德故为踌躇〖踌躇,音俦除,顾虑不决貌。〗曰:“价已付乎?”曰:“未也。”曰:“未付,尚可挽。尔速取契及买价来,我为尔呈官,大忠来索价,令其赴库请领,则尔无患矣。”买主从之,尽以价与明德。
【译文】陈大忠有几间住房和十多亩地,只得全部卖掉用来安置家人和用作自己的路费,卖契已经双方签字划押。张明德听说此事,就找到买主说:“陈大忠是亏空官银,他的家产应当变卖赔偿缴官。你收买犯人私卖财产,就和他同罪。”买主吓坏了,就送了一大笔钱给张明德,并请他给想计策。张故意作出颇费踌躇的样子说:“钱已经交付了吗?”回说还没有。张说:“还可以挽回。你快把契约和价款拿来。我替你把它交官。陈大忠来取钱,你让他到官库来取。这样你就没有后患了。”买主听从了他,把全部价款交给了张明德。
【正文】大忠之遣戍也,已预报家产尽绝。闻之,怨愤而已,竟不敢领价。是冬大忠赴戍,寄其妻子于外家,痛号出城,哀动行路。当是时,大忠身负奇冤,千里赴戍,一家星散。自问还乡无日,抱恨终身。而明德徒以大忠礼貌微嫌,既入其罪,复罄其资,意气骄横,自谓泰山磐石之安〖磐,音盘。磐石,大石也。(荀子)国安于磐石。(按)泰山磐石,譬喻势大,不可摇动也。〗,更无有与之为难者矣。
【译文】陈大忠被判充军时,已知道自己家财尽绝,现要他去官库取钱,不敢前去只有怨愤而已。这一年冬,陈大忠被发配,只得寄养妻子在外人家,嚎啕大哭着出了城,身负奇冤,千里充军,一家星散。自问还乡已渺无希望,抱恨终身,怀着一颗哀伤的心踏上征途。而张明德,只是因为陈大忠对他礼貌上有所嫌恶,不但给他加上罪名,而且还把他的全部家产剥夺一空;意气更加骄横,自以为自己的地位,像泰山磐石一样稳固,今后更不会有人敢和自己为难了。
【正文】会豫河决口道阻,遣戍者皆奉文还本县监,俟水退再往。大忠于癸卯二月十二日复返华亭。监未旬日,而明德难作。先是华邑兑丁费重,民间折色迟缓,漕总先筹款垫给,不足数则船先发,而留丁以俟。历年遵办无少误,是年邑令刘公莅任未久,明德思有以挟制之,预白官,新漕须俟帮费清,始能开,不信,则日嗾运丁水手〖嗾,音叟,犹唤也。〗入署哓索〖哓,音嚣,犹闹也。〗。令怒以责明德,明德因服生鸦片至门房,意谓以觅死图赖,令必将活我,别筹款以给运丁。漕艘既开〖艘,音搜。(正韵)船总名。〗,则官项可任意侵蚀矣!及与阍者语〖阍,音昏。(礼祭义)阍者,守门之贱役也。〗。阍者见其须有生烟,大骇,白令。令怒,急下明德狱,未入狱门,已昏瞀不能语〖瞀,音茂。(玉篇)瞀,目不明貌。〗。凡服生鸦片者,得凉水即解,忌热茶,饮之立死。大忠在狱,闻明德将入,喜极,预储热茶以俟。见明德入,迎谓之曰:“明德,汝亦来此乎?”手捧茶劝之。明德昏乱中遽饮之,饮竟,即扑地,不移时死。死后明德妻子欲携尸自监墙上出,大忠与同监者不可,曰:“必反我售产资,而予同监者千金,乃可。”
【译文】恰好此时,黄河决口,道路阻塞,被充军的人,得到公文都返还本县关押,等水退以后再去。陈大忠就于癸卯年二月十二日返回华亭县,在监狱呆了不到十天,张明德就出事了。以前,华亭县的漕丁税很重,老百姓缴纳迟缓,水运漕帮总部都是预先筹措一笔款项垫支,让船队先出发,不足的余数,留下一人等待收齐。历年都是遵此办理,没有出过问题。这一年新任县令刘公上任不久,张明德想借此挟制新县令,给他一个下马威,就预先向他说,新漕船队必须等到丁税收齐才能出发。县令不信,张明德就每天唆使漕运水手到衙署来吵闹。县令刘公生气了,责备张明德。他就吞服了生鸦片来到署衙门房,他心想用寻死来耍赖,县令一定不会让他死,就会另想办法筹足款项交给运丁,打发漕船出发。船队一走,那么以后所收的丁税,就可任意落入自己腰包了。当张明德和门房守卫说话的时候,门房见他胡须上有生鸦片,吓了一大跳,赶紧去禀告县令。刘公大怒,立即下令把张明德关押起来。还未走进监狱大门,张明德就头昏眼黑,不能说话了。凡吞服生鸦片,只要喝碗凉水,毒就解了,忌喝热,一喝就死。陈大忠在狱中听到张明德也要被关进来,高兴极了,预先准备了热茶等候他。见到张被搀进来,就迎上去对他说:“张明德,你也来这儿啦!”端上热茶劝他喝,张明德昏乱中就喝了下去。喝完扑倒在地,不到一会功夫,就死了。死后,张明德的妻子想把尸体从监墙上抬出去,陈大忠和同狱人不答应,说:“必须把我房产钱还给我,同时要给同监者一千元,才行。”
【正文】当明德在时,恃其巧诈,凌砾同类〖砾音立。凌砾,犹欺侮也。〗。同类咸疾之,大忠之事人尤不平。及其死也,莫不称快,至是竟无有为之解者。其子费千二百金,尸始得出。盖距大忠之反,仅十日而明德死。死后两月,大忠复赴戍。濒行〖濒,音频,犹临也。〗,以己及明德先后获罪下狱始末,嘱人叙其事而镌之,版遍送四方,以示报施之巧焉。
〖译文】张明德在世时,倚仗巧诈权谋,凌辱欺侮同事,大家都痛恨他。陈大忠的事,人们都心怀不平,张明德死了,莫不称快。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解劝。张的儿子化了一千二百元,尸首才抬出了监狱。这离陈大忠回到本县,只不过十天。张明德死后两月,陈大忠再度被押送充军。临行前,陈大忠把自己和张明德先后获罪下狱的始末,叙说出来,希望把这件事刻印散发,以表明因果报应之巧妙。
【正文】坐花主人曰:“果报之巧且速,无逾此者。天岂专为一陈大忠偿其冤哉?特大忠一事,其险恶尤为显著耳!阴谋积久,自堕网罗。君瓮子矛〖瓮,乌贡切,音翁,去声,坛类。(唐书)周兴为人诬告,武后令来俊臣讯之,而兴不知。俊臣问兴曰:囚多不承,当以何法治之?兴曰:置一大瓮,令囚入内,外用炭火,炙之自承。俊臣曰:有旨,请君入瓮。(韩非子)有鬻矛盾者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又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不能应。(按)君瓮子矛,犹自作自受之义。〗,古今一辙〖一辙,犹言一例也。〗。阴险何益哉?”
【译文】坐花主人说:“果报之奇巧且快速,这桩事可能是说得最明白的了。上天并非专为陈大忠一人偿还冤债。只陈大忠一事,其险恶程度最为明显。阴险狡诈之事作倚多了,自会堕入罗网,“请君入瓮”,“子矛子盾”之例,古今并无区别。用心阴险有什么好处?!”
三八、潘氏世德
有钱难买子孙贤 谁更修来梵果虔
幸是冢君能济美 应该富贵永蝉联
【正文】吴门潘氏,世载其德,天乃大昌厥后,锺灵毓秀〖成句出处未详。(按)锺,聚也;毓,音义同育。〗。以有太傅文恭公,位极三公,身备五福。福履之盛,不独近今无两,即求之古人,亦罕其匹。其发祥所由〖(诗经)长发其祥。〗,他书记载已多,无烦赘述〖赘,音醉。赘述,复言也。〗。而太傅长君恭甫孝廉,乐善好施,不求仕进。太傅当国十余年,恭甫间岁一至京师定省〖间,音见。间岁,隔岁也。(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注)定,定其衽席;省,省其安否。〗不久即归。家居于当道无私谒,就见之,亦弗拒。询地方利弊对甚悉,然终不干以私,亦弗报谒〖报谒,答拜之谓。〗。
【译文】苏州的潘氏家族,世人都称颂其善德。上天也使其家族后辈兴旺昌盛,灵秀出众的人才辈出。就举太傅文恭公,他位极三公,身备五福,操履福报之盛,不但近今找不出第二个,就是从古人之中也难以找到一位能和他匹敌的。他发迹的由来,其它书上已记载了很多,就不在这里重复了。他的长子恭甫孝廉,乐善好施,不求进仕升官。太傅在任十余年,他隔年进京拜省一次,很快就回来。居住在家,不与当道官员私下交往。如果他们来求见,他也不拒绝。若向他询问地方上的利弊征求意见,他对答得很详细,了若指掌。但始终不以私情相交,也不去回拜他们。
【正文】四十以后,虔修梵果〖梵,音饭,西域浮图种号。(按)梵果,犹言佛教也。〗。人无贵贱皆与均礼,有急难求之,无弗应。有田数千,佃户还租者纳之,不还弗较也。家有喜庆事,或岁小歉,辄尽免其租。其余一切善举,不可殚述〖殚,音单,尽也。〗。余往来吴门,闻其行谊甚悉,以为果有天道,其后必昌。
【译文】四十岁以后,虔心修佛。与人相处,不分贵贱,都待以平等之礼。有急难求他,没有不答应的,潘家有田产数千亩,佃户主动来交租,就收下,不来交,他也不计较。家中有喜庆之事,或者遇到天灾欠收,往往全部免除租粮。我往来苏州,听到许多有关他的事迹,所以很了解。我以为,果然有天道的话,他的后辈必定昌盛。
【正文】咸丰初元,太傅引年致政〖告老之谓。〗。今天子优礼元老〖优礼,厚待之谓。(诗经)方叔元老。(注)元,大也。〗,恭甫犹子祖荫〖侄曰犹子。(礼记)兄弟之子,犹子也。〗。以长孙蒙恩钦赐举人。越明年,壬子,成进士。一甲第三人,祖孙鼎甲,遂为词林佳话。此固祖德之厚,亦恭甫有以世济其善。潘氏之兴,未有艾也〖艾,注详首篇。〗。
【译文】咸丰初年,太傅公告老还乡。当今天子对元老大臣待以优礼。恭甫的侄儿是潘门长孙,蒙皇恩钦赐举人,第三年(壬子年)成进士。祖孙三人皆是鼎甲,于是成为词林佳话。这固然是由于祖德隆厚,也是因为恭甫以善济世所成。潘氏之兴旺,才开始呢!
三九、解砒毒方
行医原要救人心 任意敲财终不应
九命误伤皆出尔 九生砒毒判分明
【正文】歙人蒋紫垣,有秘方解砒毒立验。然求之者必索重资,不满所欲,则坐视其死。一日行医邻县,中夜暴卒…
《坐花志果·果报录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