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P28

  ..續本文上一頁官,爾收私售犯産,當與同罪!”買主懼,厚賂之而請計焉。明德故爲躊躇〖躊躇,音俦除,顧慮不決貌。〗曰:“價已付乎?”曰:“未也。”曰:“未付,尚可挽。爾速取契及買價來,我爲爾呈官,大忠來索價,令其赴庫請領,則爾無患矣。”買主從之,盡以價與明德。

  【譯文】陳大忠有幾間住房和十多畝地,只得全部賣掉用來安置家人和用作自己的路費,賣契已經雙方簽字劃押。張明德聽說此事,就找到買主說:“陳大忠是虧空官銀,他的家産應當變賣賠償繳官。你收買犯人私賣財産,就和他同罪。”買主嚇壞了,就送了一大筆錢給張明德,並請他給想計策。張故意作出頗費躊躇的樣子說:“錢已經交付了嗎?”回說還沒有。張說:“還可以挽回。你快把契約和價款拿來。我替你把它交官。陳大忠來取錢,你讓他到官庫來取。這樣你就沒有後患了。”買主聽從了他,把全部價款交給了張明德。

  【正文】大忠之遣戍也,已預報家産盡絕。聞之,怨憤而已,竟不敢領價。是冬大忠赴戍,寄其妻子于外家,痛號出城,哀動行路。當是時,大忠身負奇冤,千裏赴戍,一家星散。自問還鄉無日,抱恨終身。而明德徒以大忠禮貌微嫌,既入其罪,複罄其資,意氣驕橫,自謂泰山磐石之安〖磐,音盤。磐石,大石也。(荀子)國安于磐石。(按)泰山磐石,譬喻勢大,不可搖動也。〗,更無有與之爲難者矣。

  【譯文】陳大忠被判充軍時,已知道自己家財盡絕,現要他去官庫取錢,不敢前去只有怨憤而已。這一年冬,陳大忠被發配,只得寄養妻子在外人家,嚎啕大哭著出了城,身負奇冤,千裏充軍,一家星散。自問還鄉已渺無希望,抱恨終身,懷著一顆哀傷的心踏上征途。而張明德,只是因爲陳大忠對他禮貌上有所嫌惡,不但給他加上罪名,而且還把他的全部家産剝奪一空;意氣更加驕橫,自以爲自己的地位,像泰山磐石一樣穩固,今後更不會有人敢和自己爲難了。

  【正文】會豫河決口道阻,遣戍者皆奉文還本縣監,俟水退再往。大忠于癸卯二月十二日複返華亭。監未旬日,而明德難作。先是華邑兌丁費重,民間折色遲緩,漕總先籌款墊給,不足數則船先發,而留丁以俟。曆年遵辦無少誤,是年邑令劉公莅任未久,明德思有以挾製之,預白官,新漕須俟幫費清,始能開,不信,則日嗾運丁水手〖嗾,音叟,猶喚也。〗入署哓索〖哓,音囂,猶鬧也。〗。令怒以責明德,明德因服生鴉片至門房,意謂以覓死圖賴,令必將活我,別籌款以給運丁。漕艘既開〖艘,音搜。(正韻)船總名。〗,則官項可任意侵蝕矣!及與阍者語〖阍,音昏。(禮祭義)阍者,守門之賤役也。〗。阍者見其須有生煙,大駭,白令。令怒,急下明德獄,未入獄門,已昏瞀不能語〖瞀,音茂。(玉篇)瞀,目不明貌。〗。凡服生鴉片者,得涼水即解,忌熱茶,飲之立死。大忠在獄,聞明德將入,喜極,預儲熱茶以俟。見明德入,迎謂之曰:“明德,汝亦來此乎?”手捧茶勸之。明德昏亂中遽飲之,飲竟,即撲地,不移時死。死後明德妻子欲攜屍自監牆上出,大忠與同監者不可,曰:“必反我售産資,而予同監者千金,乃可。”

  【譯文】恰好此時,黃河決口,道路阻塞,被充軍的人,得到公文都返還本縣關押,等水退以後再去。陳大忠就于癸卯年二月十二日返回華亭縣,在監獄呆了不到十天,張明德就出事了。以前,華亭縣的漕丁稅很重,老百姓繳納遲緩,水運漕幫總部都是預先籌措一筆款項墊支,讓船隊先出發,不足的余數,留下一人等待收齊。曆年都是遵此辦理,沒有出過問題。這一年新任縣令劉公上任不久,張明德想借此挾製新縣令,給他一個下馬威,就預先向他說,新漕船隊必須等到丁稅收齊才能出發。縣令不信,張明德就每天唆使漕運水手到衙署來吵鬧。縣令劉公生氣了,責備張明德。他就吞服了生鴉片來到署衙門房,他心想用尋死來耍賴,縣令一定不會讓他死,就會另想辦法籌足款項交給運丁,打發漕船出發。船隊一走,那麼以後所收的丁稅,就可任意落入自己腰包了。當張明德和門房守衛說話的時候,門房見他胡須上有生鴉片,嚇了一大跳,趕緊去禀告縣令。劉公大怒,立即下令把張明德關押起來。還未走進監獄大門,張明德就頭昏眼黑,不能說話了。凡吞服生鴉片,只要喝碗涼水,毒就解了,忌喝熱,一喝就死。陳大忠在獄中聽到張明德也要被關進來,高興極了,預先准備了熱茶等候他。見到張被攙進來,就迎上去對他說:“張明德,你也來這兒啦!”端上熱茶勸他喝,張明德昏亂中就喝了下去。喝完撲倒在地,不到一會功夫,就死了。死後,張明德的妻子想把屍體從監牆上擡出去,陳大忠和同獄人不答應,說:“必須把我房産錢還給我,同時要給同監者一千元,才行。”

  【正文】當明德在時,恃其巧詐,淩礫同類〖礫音立。淩礫,猶欺侮也。〗。同類鹹疾之,大忠之事人尤不平。及其死也,莫不稱快,至是竟無有爲之解者。其子費千二百金,屍始得出。蓋距大忠之反,僅十日而明德死。死後兩月,大忠複赴戍。瀕行〖瀕,音頻,猶臨也。〗,以己及明德先後獲罪下獄始末,囑人敘其事而镌之,版遍送四方,以示報施之巧焉。

  〖譯文】張明德在世時,倚仗巧詐權謀,淩辱欺侮同事,大家都痛恨他。陳大忠的事,人們都心懷不平,張明德死了,莫不稱快。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一個人出來解勸。張的兒子化了一千二百元,屍首才擡出了監獄。這離陳大忠回到本縣,只不過十天。張明德死後兩月,陳大忠再度被押送充軍。臨行前,陳大忠把自己和張明德先後獲罪下獄的始末,敘說出來,希望把這件事刻印散發,以表明因果報應之巧妙。

  【正文】坐花主人曰:“果報之巧且速,無逾此者。天豈專爲一陳大忠償其冤哉?特大忠一事,其險惡尤爲顯著耳!陰謀積久,自墮網羅。君甕子矛〖甕,烏貢切,音翁,去聲,壇類。(唐書)周興爲人誣告,武後令來俊臣訊之,而興不知。俊臣問興曰:囚多不承,當以何法治之?興曰:置一大甕,令囚入內,外用炭火,炙之自承。俊臣曰:有旨,請君入甕。(韓非子)有鬻矛盾者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又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不能應。(按)君甕子矛,猶自作自受之義。〗,古今一轍〖一轍,猶言一例也。〗。陰險何益哉?”

  【譯文】坐花主人說:“果報之奇巧且快速,這樁事可能是說得最明白的了。上天並非專爲陳大忠一人償還冤債。只陳大忠一事,其險惡程度最爲明顯。陰險狡詐之事作倚多了,自會墮入羅網,“請君入甕”,“子矛子盾”之例,古今並無區別。用心陰險有什麼好處?!”

  叁八、潘氏世德

  有錢難買子孫賢 誰更修來梵果虔

  幸是冢君能濟美 應該富貴永蟬聯

  【正文】吳門潘氏,世載其德,天乃大昌厥後,锺靈毓秀〖成句出處未詳。(按)锺,聚也;毓,音義同育。〗。以有太傅文恭公,位極叁公,身備五福。福履之盛,不獨近今無兩,即求之古人,亦罕其匹。其發祥所由〖(詩經)長發其祥。〗,他書記載已多,無煩贅述〖贅,音醉。贅述,複言也。〗。而太傅長君恭甫孝廉,樂善好施,不求仕進。太傅當國十余年,恭甫間歲一至京師定省〖間,音見。間歲,隔歲也。(曲禮)凡爲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注)定,定其衽席;省,省其安否。〗不久即歸。家居于當道無私谒,就見之,亦弗拒。詢地方利弊對甚悉,然終不幹以私,亦弗報谒〖報谒,答拜之謂。〗。

  【譯文】蘇州的潘氏家族,世人都稱頌其善德。上天也使其家族後輩興旺昌盛,靈秀出衆的人才輩出。就舉太傅文恭公,他位極叁公,身備五福,操履福報之盛,不但近今找不出第二個,就是從古人之中也難以找到一位能和他匹敵的。他發迹的由來,其它書上已記載了很多,就不在這裏重複了。他的長子恭甫孝廉,樂善好施,不求進仕升官。太傅在任十余年,他隔年進京拜省一次,很快就回來。居住在家,不與當道官員私下交往。如果他們來求見,他也不拒絕。若向他詢問地方上的利弊征求意見,他對答得很詳細,了若指掌。但始終不以私情相交,也不去回拜他們。

  【正文】四十以後,虔修梵果〖梵,音飯,西域浮圖種號。(按)梵果,猶言佛教也。〗。人無貴賤皆與均禮,有急難求之,無弗應。有田數千,佃戶還租者納之,不還弗較也。家有喜慶事,或歲小歉,辄盡免其租。其余一切善舉,不可殚述〖殚,音單,盡也。〗。余往來吳門,聞其行誼甚悉,以爲果有天道,其後必昌。

  【譯文】四十歲以後,虔心修佛。與人相處,不分貴賤,都待以平等之禮。有急難求他,沒有不答應的,潘家有田産數千畝,佃戶主動來交租,就收下,不來交,他也不計較。家中有喜慶之事,或者遇到天災欠收,往往全部免除租糧。我往來蘇州,聽到許多有關他的事迹,所以很了解。我以爲,果然有天道的話,他的後輩必定昌盛。

  【正文】鹹豐初元,太傅引年致政〖告老之謂。〗。今天子優禮元老〖優禮,厚待之謂。(詩經)方叔元老。(注)元,大也。〗,恭甫猶子祖蔭〖侄曰猶子。(禮記)兄弟之子,猶子也。〗。以長孫蒙恩欽賜舉人。越明年,壬子,成進士。一甲第叁人,祖孫鼎甲,遂爲詞林佳話。此固祖德之厚,亦恭甫有以世濟其善。潘氏之興,未有艾也〖艾,注詳首篇。〗。

  【譯文】鹹豐初年,太傅公告老還鄉。當今天子對元老大臣待以優禮。恭甫的侄兒是潘門長孫,蒙皇恩欽賜舉人,第叁年(壬子年)成進士。祖孫叁人皆是鼎甲,于是成爲詞林佳話。這固然是由于祖德隆厚,也是因爲恭甫以善濟世所成。潘氏之興旺,才開始呢!

  叁九、解砒毒方

  行醫原要救人心 任意敲財終不應

  九命誤傷皆出爾 九生砒毒判分明

  【正文】歙人蔣紫垣,有秘方解砒毒立驗。然求之者必索重資,不滿所欲,則坐視其死。一日行醫鄰縣,中夜暴卒…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