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二千億童子,請佛願力加持法門,佛言:四方四佛先已有願,今以此法付囑天龍鬼神。十方菩薩請佛製戒,次問頻婆娑羅國法,隨製四重,及囑護佛法者,應擯治不如法比丘!
大眾還品第十
佛復安慰諸天,一切眾生各自發願。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
東方淨住佛國,寶髻菩薩與八千菩薩,請問淨行法印,佛以六度、叁十七道品等答之,寶髻即解髻珠供佛,佛與授記。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
佛遊寶莊嚴堂,說大集經。無盡意菩薩,與六十億眷屬俱,讚禮於佛。廣說八十無盡法門。
日密分第十叁:共六品
護法品第一
蓮華光功德大梵菩薩,請說清淨法聚,佛示生身法身二種供養。次明破戒受施,現在未來各四惡果。又明未來惡王侵奪法師物者,現得二十種惡,捨身墮大地獄,備歷鬼畜。能護法者,功德甚大。
四方菩薩集品第二
東方五功德佛,遣日密菩薩,持真陀羅尼及蓮華陀羅尼來。南方山王佛,遣香像王菩薩,持隨空叁昧陀羅尼及大行陀羅尼來。西方高貴德王佛,遣光密功德菩薩,持斷業(亦名隨無願)陀羅尼及大神良咒來。北方德華密佛,遣虛空密菩薩,持淨陀羅尼來。
分別說欲品第叁
日密菩薩說偈讚佛並傳四方諸佛與欲。佛語舍利弗,受持是陀羅尼。
分別品第四
四大菩薩各各入定放光。憍陳如請問愛與士夫,行於生死,佛為分別廣說如實陀羅尼,眾得大益。重問蓮華陀羅尼,佛不許說。次問如空空行陀羅尼、隨無願陀羅尼。舍利弗問淨陀羅尼,佛為說破四倒法。
不思議大通品第五
頻婆娑羅王請問佛光,佛敕四眾各入叁昧,佛亦自入佛境界叁昧,一切世界悉入佛身,一切眾生獲大利益。波旬大苦,命空樹大臣往集諸龍,龍集大山,皆失勢力。龍受大苦,皈依光味大仙,光味勸令皈佛。
救龍品第六
佛趨須彌山頂,放光救龍王苦,大聲說諸法印,即無常,苦,無我等。
日藏分第十四:共十叁品
護持正法品第一
與日密護法品同。
陀羅尼品第二
與四方菩薩集品同。
菩薩使品第叁
即分別說欲品,而此文較詳細。
定品第四、惡業集品第五
此二品即前之分別品。
護持品第六
此品前經無。於不淨觀寂滅叁昧如前佛說善根因緣得攝心住者乃至淨信者,諸天諸眷屬,常當救濟猶如導師。令彼身心及其眷屬為作供養。衣食牀鋪臥具湯藥種種資生所須皆與。
佛現神通品第七
即不思議大通品前段。
星宿品第八
廣明星宿大小月法時節要略。
送使品第九
送使品為龍受大苦,皈依光味大仙,光味勸令皈佛。
念佛叁昧品第十
魔王宮中五百魔女姊妹眷屬,一切皆發菩提之心。並說明念佛諸多功德。
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一
即救龍品。
叁皈濟龍品第十二
世尊從須彌頂下,至佉羅低山,說十種業來生龍中,及為龍說種種夙因,並為其皈依,諸龍得益。
護塔品第十叁
佛以二十八大支提付囑諸龍及夜叉竟,又說大授記呪,波旬聞已,生歡喜心,與諸眷屬懺悔,受叁皈依。
月藏分第十五:共二十品
月幢神咒品第一
佛在伽羅帝山,與六百萬比丘,無量無邊菩薩俱。說日藏經已,西方現諸瑞相,目連說偈問佛,佛說月藏菩薩欲來。月藏即來,說偈,並說神咒,佛廣讚其入禪功德,具足六度。
魔王波旬詣佛所品第二
魔宮諸物變半月形,魔王及諸官屬驚佈戰悚乃詐皈依佛,並興諸供養,佛為憍陳如偈說利養過失,魔懷羞愧,默坐聽法。
諸阿修羅詣佛所品第叁
波旬雨諸惡物於修羅宮,一切阿修羅,悉懷極憂愁惱亂不樂住彼而求助於佛。佛以悲風光明叁昧救四阿修羅宮殿所有魔之神力所加苦事,一念之頃皆悉休息還復如故。彼諸阿修羅見已,踴躍心生歡喜皈依佛。
本事品第四
說佛於毘舍浮佛時,為化八弟,千年苦行;彼八弟者,即今四阿修羅王,波旬、調達、彌勒、維摩。
第一義諦品第五
月藏請問住阿蘭若,修第一義諦法、叁昧何身、何攀緣、何想、何相、何性、佛具答之。接著說明隨有第一義禪居處,得十二種功德利益。
令魔得信樂品第六
一切人天慈心視魔,勸諫令發道心,深信懺悔,佛為說忍功德,授波旬記,波旬說咒護法。
一切鬼神集會品第七
四王請佛分張付囑一切天龍鬼神,大會亦同勸請,正辯大梵解旨,令四王以燄赫鐵輪,四方遙擲,攝諸鬼神,同來佛所。
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
佛為大會說十平等,羅剎王等自述夙業,悔過並獲益。
諸天王護持品第九
佛故問大梵天王已,以四天下付囑一切天龍鬼神,如拘留孫等叁佛無異。
諸魔得敬信品第十
魔願護持國界,佛與授記,重囑一切天王。
提頭賴吒天王護持品第十一
日月天子寄願護法,佛讚許之,並敕天王護閻浮提東方第四分。
毘樓勒叉天王品第十二
佛敕毘樓勒叉天王護持閻浮提南方第四分。
毘樓博叉天王品第十叁
佛敕毘樓博叉天王護閻浮西方第四分。
毘沙門天王品第十四
佛敕毘沙門天王護閻浮北方第四分。
咒輪護持品第十五
佛為四王說五咒令一切諸魔及魔眷屬不敢近及觸嬈。
忍辱品第十六
羅睺阿修羅王等,承佛付囑,說咒護法。龍王瞋怒,佛為說忍辱十種近果,及五遠果,並說不忍過患。月藏又說大慈陀羅尼。於是天龍修羅互相懺謝。佛重以叁寶事付囑護持。
分布閻浮提品第十七
佛以一切國土,分布付囑天龍鬼神,各令護持。及說息諸諍訟大陀羅尼。
星宿攝受品第十八
復以諸國囑付二十八宿,七曜,十二辰。
建立塔寺品第十九
梵釋四王舉過去二十五塔為例,請問如來現在未來幾所塔寺,令其護持?佛笑,放光,照曜諸國,各現多佛,囑令護持。
法滅盡品第二十
月燈以偈問佛末法事,佛以偈答,囑諸菩薩護持,鹹皆默然,唯彌勒等賢劫大眾承當,護持佛正法。佛復以偈說法滅之事。世尊為令正法久住又說金剛堅固深密解脫味體陀羅尼句、持經十種清淨功德、八種清淨功德、十叁種清淨功德。
須彌藏分第十六:共四品
聲聞品第一
功德天女請問禪波羅密,佛為說出入息念,次第得入四禪,入叁叁昧,滿菩提分。得十可愛樂法、十殊勝利益。
菩薩禪本業品第二
菩薩不墮二乘定聚,如實觀察,得一切法無語言空叁昧,猶如地藏菩薩,自在出入,利益眾生。
滅非時風雨品第叁
功德天為地藏菩薩述其往昔誓願。復求地藏菩薩起悲愍心,地藏菩薩令其請佛演說水風魔尼宮陀羅尼,地藏亦說磨刀大陀羅尼。
陀羅尼品第四
佛告須彌藏龍仙菩薩,令調惡龍,龍仙說咒。善住龍王廣歎袈裟功德。諸龍王亦各立誓,復說四咒。乾闥婆仙亦說一咒,地藏說幢杖大陀羅尼,無盡意說幢蓋摩尼願眼大陀羅尼,文殊菩薩說能懼屍利子利奴大陀羅尼,觀世音為彌勒說船華功德大陀羅尼。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諸種子,奉觀世音,觀世音說咒加護,令其教化眾生。
十方菩薩品第十七
十方菩薩問:何因緣,菩薩有癡、有黠,乃至智慧有厚、有薄?佛廣說五十校計法。
本經為諸多經典合集,譯者、同本及別譯如下:
瓔珞品第一,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西晉.竺法護《大哀經》。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西晉.竺法護《大哀經》。
寶女品第叁,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西晉.竺法護《寶女所問經》。
不眴菩薩品第四,為北涼.曇無讖所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宋.惟淨共法護譯《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無言菩薩品第六,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西晉.竺法護《無言童子經》。
不可說菩薩品第七,為北涼.曇無讖所譯。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唐.不空譯《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寶幢分第九,為北涼.曇無讖所譯,別譯為唐.波羅頗密多羅(智光)譯《寶星陀羅尼經》。
虛空目分第十,為北涼.曇無讖所譯。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為北涼.曇無讖所譯。注釋有一為《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 ,天親菩薩造,元魏.毘目智仙等譯。解釋寶髻菩薩品中「如是施時,具四精進」之義。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為宋.智嚴寶雲共譯所譯,即《無盡意菩薩經》,別譯為西晉.竺法護《阿差末菩薩經》。
日密分第十叁,為北涼.曇無讖所譯。
日藏分第十四,為隋.那連提耶舍所譯,即《大乘大方等日藏經》,本分與前分<日密分>為同本異譯,此譯較前分詳明。
月藏分第十五,為隋.那連提耶舍所譯,即《大方等大集月藏經》。
須彌藏分第十六,為隋.那連提耶舍所譯,即《大集須彌藏經》。
十方菩薩品第十七,為後漢.安世高所譯,即《明度五十校計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大方等大集經 解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