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禅七日▪P44

  ..續本文上一頁離開解脫了根塵,你只要眼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是故意做的,也不要故意把念頭壓製下去,自己本來很現成的,體露真常,它全體顯露了,它是永恒存在,不生不滅的一個東西。不拘文字,你叫它佛也好,叫它覺性也好,叫它道也好,叫它祖宗也好,上帝也好,叫它哈不隆咚也可以,它也不怪你,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我們自心自性的本體,並不受任何東西的染汙,好的不受,不受好的染汙,也不受壞的染汙。本自圓成,本來現成的。那麼你怎麼用功,那麼你怎麼用功,但離妄緣,一群野鴨子飛過去了,馬祖問百丈,對不對,這是什麼?野鴨子,哪裏去了?飛過去了,同那個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一樣嗎?現在我們假使問我們這幾位老朋友,當年文化大革命你們怎麼樣?野鴨子飛過去了,那還管它個屁,過去就過去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但離妄緣,離了一切妄想因緣,此心境呢,即如如佛。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恩愛,一切的榮華,一切都飛過去了,只要離開這些妄緣,當下一念清淨,剛才晚上這一堂坐在那兒,就是如如佛,“如如”兩個字形容不動,本來不動,清淨的意思,但是注意這兩個字,不一定作本來不動的解釋,“如”字怎麼說,好像,好像,差不多像了,就是佛,所以“佛”中文翻譯,這個“佛”不是以個人作代表了,就是宇宙生命同我們生命的根根,這個翻譯叫做“如來”,如來並不是只代表釋迦牟尼佛,所有成佛的人他的總稱代號就是如來,你要知道喔,這個“如來”,是翻譯用的,所以翻得太妙了,如來,好像來過,釋迦牟尼佛好像來過,走了,但是你看好像來過,可不可以翻譯“如去”呢,嘿!可不可以翻譯“如去”呢?可以,古文曾經不翻譯如來翻譯如去,後來研究了以文學氣味來講,“如去”兩個字不如翻譯“如來”的好,但是“如去”在哪裏呢?十個名號裏頭已經用了,用了什麼叫善逝,逝、過去了,善于過去,善于逃避,善于走了,十個名號之一,翻成“善逝”,就是如來如去,所以,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你看現在余小姐一上來野鴨子飛過去了。

  

  一般的佛法,漸修法門,到達了講道理而可以證入,講道理可以證入,有形相可以證入,有方法可以證入,都是如來禅,譬如剛才講的,馬祖百丈師徒的這個公案,這個故事,百丈禅師後來說法,就拿我們剛才給你講的,他的說法是法語,因爲他當然不能說他是佛,只好叫他是祖師,等于孔子以前沒有聖人,孔子以後誰也不敢稱聖人,劃分了一個時代,釋迦牟尼佛以前,釋迦牟尼佛說有佛,佛可以這樣講,別人不敢說,釋迦牟尼佛以後,到現在沒有第二個佛,縱使有也不敢,不好意思,所以像百丈禅師所說的法語,靈光獨耀,你們體會一下在座打起坐來,不打坐,現在就可以體會,這個心中什麼雜念都沒有眼睛還是張開看到的,不過不注意去看一個東西,耳朵也聽到,不注意聽一個東西,身心都擺在這裏不用,靈光,可是能知能覺的這個東西本來存在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它身心本體,本來明白地呈現,擺出來在這裏。不拘文字,你講它是如來也好,講它是佛也好,講它是禅也好,這些都是文字了,有一個言,什麼叫文字,文字就是語言,言語,什麼叫語言,言語呢?言語就是思想,你在裏面想的沒有表達出來的叫思想,表達到嘴巴上就叫語言,把這個語言記錄在白紙上就叫文字嘛!就那麼簡單,還不是一個東西,它過一個階段變了一個樣子,名稱就不一樣,在裏面叫思想,思想還要分,思是思,想是想,把思想在裏面的,不能……,在內在的說話不叫說話了,到了嘴巴上把思想表達叫語言,語言記錄下來就是文字。他說體露真常,不拘文字,什麼都沒有。心性無染,因爲這個心性本體不受任何的染汙,善也沾不上,惡也沾不上,什麼都沾不上,體露真常,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本來自己圓滿,本來自己很現成的,本自圓成。怎麼樣修證啊,但離妄緣,一切妄想放下了,不要……,放下這是個方便的話,硬要自己內在想把妄想放下,放下了什麼都不知道,無想定就是禅了?還有人不懂,拼命在追這個,奇怪,都講過了。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像這樣的說法,有理由可究,像這樣說法也有方法,有次序有理論,有事實可循的,等等,都稱爲如來禅,如來禅都是一個東西嘛,這可以說這些分類以它的教育法,以它的時代方便,以它的地區言語不同而差別。那麼什麼是祖師禅?那完全不同,如果我們比方法,百丈跟著馬祖,這是什麼?野鴨子。哪裏去了?飛過去了。鼻子把它一扭,哎喲,這是祖師禅,就那麼簡單,下文都沒有,你去體會去。這還沒有什麼了不起,還有更了不起的作風、手法,那是祖師禅,連你做什麼注解都無法注解,無法解釋理由,可是你真悟道了,哈哈一笑,完全懂了,那個呢!是祖師禅。如果講祖師跟你講的話,用的方法是無義語,沒有道理可以解釋,無義語,沒有意義的,沒有道理可以解釋的,那是祖師禅。如來禅以下有義語,有意義,有道理可以推測的,所以你要分類,問這個東西,講起來就很多了,你這麼一個問題,如果在研究所,你問好,文化程度高,就可以寫博士論文,寫了這樣一個題目,寫它個二、叁十萬字一本書出來,然後指導老師叫個有聲望的,給你挂一個名,慢慢考取了就是博士一個了,千古文章一大抄,這還客氣話,千古文章一大“偷”,都是偷來的,這些大概答複你是這樣,仔細研究問題還很多,可是你要注意喔,希望你在這裏,這幾天當中不要浪費這個精神了,好好研究自己怎麼樣能夠得定,怎麼樣能夠修到止觀,至于什麼如來禅、祖師禅,這些名相知識問題很容易解決,沒有了不起,就怕你不開悟,一悟千悟,真的證悟了那個心性的境界,萬法皆通,你自己都明白了,要不要來扭一下鼻子啊,扭了鼻子好睡覺,我們現在放參了,回去休息睡覺,既然講到禅宗,我們給你參一個話頭,這個話頭,也是祖師禅也是如來禅,所謂話頭,禅宗叫參話頭,“話頭”現在翻譯過來就是問題,話的頭頭,這句話還沒有說出來那個頭上前面,就是問題,古代呢不叫問題叫話頭,那麼在江浙一帶講土話,侬啊什麼話頭啊,你想講些什麼講話頭,就是這個,話頭,所以禅宗是參話頭,什麼一個話頭呢,今天我們講了禅,今天給你參個禅,話頭,不是,念佛是誰這一套,“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有義語的話頭,我們白天清醒,腦子精神好的時候思想,都能夠作主知道,作夢的時候呢,雖然做不了主,理論上我們知道,作夢的也是我,這個作靈魂,作主人公的心性去作了夢,但是真正也不是像白天那麼清醒又不作夢,完全睡著了,甚至可以說,睡得像死人一樣,我這個心性本體,能夠做主的在哪裏,這個你找到了嘛,生死來也不怕了,睡眠就是這個小死亡,睡著了就跟死人差不多,不過還差一點呢,這個來往這口氣沒有斷,真的睡著了,來往這口氣出去了不轉來,就再見,或者這口氣進來了不出去,拜拜,一樣就是再見,就那麼簡單,睡著了,這個時候,所以今天晚上看看這個話頭參得出來否,“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參不出來一輩子去參去,有一天參通了,不要說你大徹大悟,至少有一點道理了,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在哪裏?這個話頭不能擴大了,擴大了以後就是這樣,父母未生以前,我的父母還未生我,如何是我本來面目啊,我本來的生命那個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會來投胎,怎麼樣變成我來,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怎麼樣才是我的本來,究竟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唯心,唯心怎麼來,唯物,唯物怎麼變,其實你這樣參,參第二個話頭,比較不大容易上路,我告訴你,先參第一個話頭,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至于說,這個就是……,剛才我答複那個同學說的也是如來禅也是祖師禅的話頭,如果真講祖師禅的話頭,那不好參的,怎麼參,如何是佛,什麼是佛,幹狗屎。幹的狗的大便,你去參去,如何是佛,幹狗屎。

  

  有位同學提了問題,問到如來禅與祖師禅的差別在哪裏,這些問題啊,我告訴你,不是問題的問題,怎麼叫做不是問題的問題呢,依禅宗佛法來講,原始沒有這一套什麼啰嗦的東西,任何一個學問,一個東西,越到後代,後代一來,就越來越變質了,越精細了,分門別類越多了,本質越差了,一個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我常常說進步與退步,什麼叫進步,什麼叫退步,同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的曆史文明以科學物質的文明來講,越來越進步,越細密,以文化精神文明來講越來越退步,越變樣,不是那個本質了,我們現在不牽扯那麼多,年輕同學問如來禅、祖師禅,大概書也看得……,亂七八糟的書大概看得蠻多的,所以喜歡搞思想,這學術界與禅宗後來講到佛教禅法的分類有這個事,實際上還不只這樣,有八種禅,也有九種大禅,你年輕要想研究,你翻開我告訴你捷路免得你去找,你翻開佛學大辭典看看,什麼是八種禅,人生的日子非常短暫,所以我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這兩天亂扯一頓,扯到什麼禅宗等等……,一講禅宗天下大亂,怎麼說法呢,大家就狂起來了,所以學禅,禅宗的“禅”,有一個很容易發生的流弊,變成口頭禅,就玩嘴巴了,真正的功夫,真正言下頓悟,一句話下面大徹大悟的人,千古以來,幾個人而已,不是普遍做得到的,譬如像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師,我們的老祖師,一個字也不認識,沒有出家以前挑柴賣,聽到人家念《金剛經》,聽到一句話,他也不認得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領悟,所以後來才到黃梅,因爲他是廣東人,那個時候向北方走,黃梅在湖北,到了湖北,見五祖,然後服勞役,五祖一看,太聰明了,要加磨練,所以給他最苦的工作做,磨練了兩、叁年,再給他講一次,《金剛經》,所謂叁更入室,半夜起來給他講《金剛經》,重新講到,就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大徹…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宗與道家(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