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合天人境界,定是福報。你看你們這七天坐在這裏,飯來張口,茶來伸手,下面的人那麼多在忙,然後你們坐在這裏,兩腿包起,還有毯子保護,然後坐在這裏等著吃吃包子,引磬叮一下,自己心裏頭南無包子來了,多好啊,多享受啊,你們還沒有得定呢,所以修禅堂得定這個福報呢,老和尚在那裏,嗯……嗯……我硬要修一個……他修好了,他給你們培養的福報,所以定是修福啊,不要認爲這個就是了不起了,真的佛法是在心理上習氣轉過來,要想成道是慧,所以戒定慧叁學,悟道是慧,不是在這個,可是你說,我們下面有位老朋友啊,小朋友,年輕個子大,那個和尚看到我在笑,他正要發心修,他大概想,老師你這樣一講,我就不要學打坐了,我還是畫我的畫那就糟了,打坐定還是重要的,還是重要的,戒定慧兩方面都靠它,它是一個機器的中心啊,建築的中心,你這個中心不好,不行的,大概介紹到這裏。
那麼我們還是翻開來看,四禅介紹完了,四禅,不是有八定嗎?後面還有四種定,那麼你看,我們看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叁、離喜靜慮,這一的第頁四行四禅捨念靜慮,就是捨念清淨了,解脫呢,解脫,我們不解釋了,上一次解釋過,就解開了,這個結子打開了,脫離開了,八個解脫,八種解脫,哪八種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這怎麼講,你們的老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哪一位,起來講,獎金拿出來,獎金擺在這裏,怎麼講,有色觀諸色解脫,你們都讀過的哦,現在我要……不是考你們,我要在你們前面聽課,你來講好不好?你來,你像個彌勒佛那個樣子啊,正好講彌勒佛,靈光一點嘛,格腦筋不靈(下面有人講,南師讓工作的人拿話筒)是說這個,外面的諸色法,他是說觀外面的色法是由因緣所成的,因緣和合而成的。講下去啊,多講幾句啊。因緣所成,它本來就是本體就是空的嘛。你說,有色觀諸色解脫是這樣意思是吧。對。你的意思我聽懂了,你們聽懂了沒有?你們也聽懂了,我覺得我蠻聰明的,你們同我一樣聰明,我有點不舒服耶,真的啊,我爲什麼講他講我聽懂了,我現在……沒有關系我們研究,我們彼此同學,你忘記了,你不要……當年你是老前輩的時候,我還是小孩子呢,現在不過換個位子沒有關系,好,你講的對,交代的沒有清楚,現在你要練習,你將來要做法師的,就要學我的辦法,交代給大家清清楚楚。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這個物理世界同身體都屬于色法,你講對了,地水火風空,包括空哦,都屬于色法。普通講地水火風,色法,都是物質世界物理世界,包括我們身體也是生理、物理世界,是有色,我們第一個能夠真達到解脫的程度啊,看這個物質世界,這個觀,觀察,看清楚物質世界包括生理這些都是空的,真看到清楚,證到……觀清楚這個道理,就在物質世界,現實的環境裏,世界上就得了解脫了,你的意思是這樣,我知道你是我老前輩,我怎麼不知道呢,當年我就聽過你那麼講給我聽的,對不對。現在就是這樣交代,就清楚了,所以你剛才講的意思我懂了,你講對了,對就是對,不能夠冤枉你不以,懂了吧。第二個再講,再來,我們是研究嘛,研究,就是討論性質的,你讓給別人講也可以,你是彌勒佛,胖胖的,你找一個瘦的是濟公和尚,你就讓給什麼濟公也可以,但是不要耽誤時間。
二、內無色想,句點,圈在這裏哦,不要說,內無色,不對哦,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怎麼講呢?就是,就是觀那個同嘛,內面的色身嘛,一切外在的諸法……諸法它皆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皆是空的,這樣呢,然後解脫。嗯……你講的蠻好,差不多。講實際的功夫的證驗,這一切皆是因緣,並不是不對,很好,第二,內,對身體生命以內來講,到達無色,就是剛才講等于初禅境界一切都空了,修證到空了,無色的“想”了,這個觀念都沒有了這念頭,那真是修到了這一點,再來看外面,就看物理世界解脫的更大了,否則,你們那麼講完全對,不是不對,所以變成一個普通的佛學,那給世界上,社會上把佛學歸到哲學的範圍,就是這樣。實際上佛學每一個經典,每一句話都是科學,都是可以求證到,不是理想的哲學,這個意思了解了吧,謝謝,拿過來啊。我們晚上再發獎金給你,你講對了,你是四川人啊,四川哪裏人,你是這裏的同學是吧,我聽你口音講四川話的。
叁、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完全講實證的功夫了,內外清淨了,解脫身哦,剛才講初禅、二禅身體這個觀念空了,不是理念上空,真修持到達了,淨解脫身,作證,就是科學求證明,證到了,作證具足住,不是講空話了,完全實在的做到了,具足住,得解脫了,這叁點,也就是修禅定達摩禅經,修止觀天臺宗講十六特勝裏頭的,特別的境界,也是八解脫特別境界,那麼第四到空無邊處,空無邊處定,它到四禅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個定境都屬于意識心理的,不是生理的,那麼四禅八定,是不是說,初禅以後到二禅,二禅以後再到叁禅、四禅,然後第五個才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等等次序來,不是的,這八個是邏輯上給你分類,根據身心上。如果你是一個定力很高的,我兩腿一盤,一切皆空,不管你有相的空無相的空,空掉了,空掉了以後,甯定到極點,達到初禅境界,也有的,就像你們修持都有的,你自己看不清楚,而有時你兩腿一盤上座,也沒有想頭,可是似想非想也空了,空了以後呀,有無知之間,當中有知,有知裏頭無知,非想又非非想,一下進入叁禅的離喜得樂,也有的,不是說一步一步……那麼呆的,這個意思聽懂了吧,我交代清楚沒有,聽懂沒有?不是你們聽懂沒有,很抱歉,我講對了沒有?好像都不響,我就不能講啰,就是說沒有對啰,又要重來過,很耽誤時間耶,可以通過嗎?真奇怪。四禅八定簡單的那麼交代了。
第八,這裏的,彌勒菩薩講第八個解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所以得阿羅漢果是什麼果位,真正的現象,想滅、受滅叫作寂滅,不是無想定的想滅哦,習氣各種想思想完全清淨了。受滅,身體沒有障礙了,感受沒有障礙了。想受滅,具足住,硬是達到這個境界了,才真得解脫,才真得解脫了,這講四禅八定講的……所以《瑜伽師地論》,要你們好好研究啊,不要放在那裏,犯了剛才哪位清朝,那位大小姐的那個詩,“經蝕僧櫥有蟗蟫”,我經常感覺到,像臺灣大藏經啊,到處都是啊,又便宜,大廟、小廟,有許多居士個人家裏都一部、兩部啊,一個小和尚,一個廟子。那個小廟一出家了,沒有幾年,像你們年紀輕輕如果在臺灣,自然而然,師父啊,各種供養來,就買一個公寓的樓房做廟子,上面又有冰箱、又有電視、又有大藏經,享受的我們天人境界,然後那些大藏經擺在那裏,請那些同學來看,書蟲,真可惜啊,真可惜啊。所以當年我爲什麼跑到峨嵋山去閉關,整個四川,還是別處,還找不到大藏經,只有大坪寺一部,才跑去,師兄才給我護關,還東西給我吃……都是他,那麼可憐啊,才跑到那個地方。廟子上說不剃了光頭,不做和尚,還不能閱經耶,不能閱大藏經,那很嚴重啊,那裏像你們這樣的福報。雲何安立,他說,四禅八定。所以古文翻成安立,就是怎麼樣確定這個範圍,“謂”講只有唯此等名等引地,上面所講的四禅八定八解脫這些不是佛學,做哲學理論的名詞,這是一個科學去求證的一個原理,上面等名,等引地,平等引發的,等于那個機器總開關,電腦的開關要總開關,在這裏一按,整個就引發出來了,那個電力就出來了。
但是他講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所以我們打坐修定很難得真的能得定,因爲我們這個思想、習慣、情感、生理還在欲界中。譬如肚子餓了,就坐不下去了,食欲,要吃的,這個欲望就來了,其它的欲還多的很,所以不了欲,難啊,所以我們出了家,早晚功課,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對不對?皈依僧是什麼呢?衆中尊。怎麼叫衆中尊啊,大衆裏頭,你的……都對你崇拜信仰,要做到這樣,大衆裏頭,人群裏頭,對你,社會上對你是崇拜的,信仰的,你就做到了這個僧了,所以佛法是離欲。他說,所以要想得到定的境界,非于欲界心一境性。並不是……大家譬如念佛的人,都想念到一心不亂,但是多少念佛的人,有幾個念到一心不亂,很少。原因什麼呢,他一邊念佛,一邊欲界的心,欲界的世俗的觀念一點都沒有丟掉,此心清淨不下來,不能專一。非于欲界心一境性,謂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爲什麼,他說上面所講四禅八定這一些,由此定等,由就是由來這個由,由字上面出頭。原因,由于這些定的境界,心中沒有疑悔之心,像疑悔的心理我們經常有,有時候想學密宗啦,嗯,這個比較好,學了幾天密宗了,後悔了,唉啊,還是禅宗好,信心不夠。有時候想練氣功了,功了半天,又覺得不對了,又想要去找老公了,原來都在後悔中,疑悔。要無悔,歡喜,安樂,所引心情,欲界不爾,欲界裏頭不是這樣,做不到的,非欲界中于法全無審正觀察。因爲在欲界裏頭,我們普通一個人生的生活環境中,心境不能甯靜,對于佛法不能真正的審正,審,審察的,內心反轉來審察自己,很嚴格,很正確觀察自己,做不到,欲界衆生,譬如我們這些大居士們很多啊,臺灣朋友們都來哦,我在臺灣就怕這……那一次講經說法,一看都是這些面孔,那個地方打七,又是這一批面孔,有法必聽,有課必上,有會必來,有功是用不上,他在欲界中,好像很喜歡,可是證不到,因爲在法,在欲界中,于法全無審正。複次,所以你看,古文就不給你圈斷,所以你們讀起更困難了,現在這一本還好呢,還加了標點呢,了不起了,不加標點,你連句子都讀不下去。如果照現在這樣排法呢,審正觀察,這一行就完了,重新要起頭,複次,複次是古文…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