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思想,一想都過去了,現在沒有,你說沒有了嗎?我十歲時候做什麼,我昨天做什麼,一想又回來了,是不生也不滅。
有名的一首詩,大家都讀過的,白居易的,白居易年輕就靠這一首詩成名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一首文學境界的詩非常好,離離,是形容密密麻麻,我們土話就是密密麻麻的,原上草那個平原裏頭,那個草木,一歲枯榮,秋天衰了,冬天看不見了,只有根根了,你就是拿火來燒,只要草根沒有壞,在地下,你也燒不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說明什麼,不生不滅,萬物,不生不死,所以中國文化看這個宇宙生命,譬如現在我們回轉來,現在介紹是佛這個道理,如果說我們中國儒家,孔孟所代表的儒家,老莊所代表的道家,兩家合起來,就是我們老祖宗,從這個盤古開天地,一直下來的,中華民族這個傳統文化,他認爲生與死,生與滅沒有什麼了不起,怎麼呢,等于天地,有春天,生老病死等于一年嘛,有春天一定有夏天,生來一定要長大,長大了一定到秋天,衰老,衰老了,一定死亡,冬天,冬天有什麼關系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世界上人都怕生命過去了沒有,所以有天堂、有地獄,中國文化不談宗教,生生不已,因爲宗教家都是每天夜裏,晚上站到殡儀館門口看,一下一個棺材又出來,哭啊,第二個棺材出來,唉唷啊。
中國文化站在黃醫師的婦産科門口的,你看又出來一個男的,嘿,女的,又生了,恭喜呀,請吃蛋啊,站在早晨看的,所以中國文化講生生不已,西方文化是站在晚上,站在那個棺材店門口看的,永遠是悲哀的,只看到死人降生的,,這是大體啦,不是完全西方,但是,所謂中國文化敢提出來,人可以修到長生不死,這個話真特別,現在介紹了這樣。所以那麼龍樹菩薩,也當然提出這個問題,所以不生也不滅,不一不異,這個宇宙萬物,你說是一體嗎,是一個東西變的嗎,所以哲學上是一元論嗎,一個單元變的嗎?等于我們這些大醫師、博士都在這裏,這個基因分化,一分爲二,這一分二還是這個細胞,一個變成兩個,兩個細胞,血球怎麼分化,科學,現在,他們都是大博士喔,學的是這樣學,如果我們再研究,最初最初那個基因哪裏來的?人類最初最初那個細胞哪裏來的?你總有個根嘛,你不能說無中生有,如果無中可以生有,當年我學佛,我還只二十多歲啦,碰到一個美國留學回來的一個教授,我們倆很好,講心理學,就談,他也學佛,但是他跟我講,這個道理我不能求證,一切唯心造,他跟我一邊講話,一邊很激動,把辦公桌上的東西一拿開,他說你看,我們現在兩個桌子上空的,一切唯心造,你跟我倆坐在對面,心裏頭天天想,我要這個空的中間有個母雞出來,這個母雞每一天要生個黃金的蛋,我們坐在這裏想瘋死了也想不出來呀,怎麼叫唯心造呢?你說雖然很強辯,是有他的道理的,這叫科學要求證的。所以不生不滅,你說宇宙是一元論嗎?不對,你說是多元論嗎,每個生命都有他特別的來源嗎?不對,所以不一也不異,換句話,不一其他的經典叫什麼?就是不二嘛,不一也不二,維摩經,所以你到廟子上看,不二法門,大家看佛法真高啊,一看這四個字肅然起敬,不二法門,如果我們拿土話,不二就是一嘛很簡單嘛,不要給文學騙住了,一個商店買東西,不二價,就是說了定了,一塊就是一塊,沒什麼八折、七折與九折,都沒有,不二就是一,但是他用,不一不異,不來也不去,這個世界是沒有動過的,所以中國有位大法師,比永嘉禅師早一點,《肇論》僧肇法師,鸠摩羅什的弟子,《肇論》你們不曉得研究過沒有?很重要,有一篇《物不遷論》都很重要,在中國當時,那裏西方哲學、科學還達不到這個程度,他說世界上萬事萬物沒有動過,不來也不去,沒有動過,都在本位上,那麼我們在大學給研究所教學生問到,當老師的要會吹,像我這樣亂吹的,就要給他解釋啦,物不遷論,當然文章也美,中間講到,旋岚偃嶽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
中觀與八識
站到地球外面,你才看到地球在動。這個世界都在動,那麼地球動,像我們在這裏,以爲打坐坐好好的,你看,寂然不動。實際上,你到了半夜,我們是倒轉來挂在地球上。那我們爲什麼坐得住呢?因爲地心有吸力嘛。這是科學道理,這是真的。所以我們覺得,我現在做的端正,如果那地球來看我們,我們現在正坐在一個圓圈上,歪在這裏,還靠地球中心一股磁性把你吸住,挂在那裏而已。整個山河大地也是如此。你懂得這個物理了,這是科學啦。怎麼叫旋岚呢?今天我們由廈門坐飛機起飛,二十幾個鍾頭到了美國。假設二十四個鍾頭,現在是九點二十分,在廈門飛機起飛,二十個鍾頭到美國。你說我們動了沒有?沒有動。二十個鍾頭以後,還是在廈門。你信不信?你注意喔,我們在廈門,飛機上升,起飛了。下面也在走,我們飛機到了美國。地球又轉到剛好在廈門,還在這個空間裏頭。永遠在這個空間裏頭,本來就沒有動過。以科學物理來解釋生命,你就沒有動,生生死死整個,所以說,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等等。
所以你看到所謂中觀,八不,八個不字是總綱。中間發展下來,把一切都否定了。所以中觀的有名的,每個偈子很多,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則名無生。你們這是青年,彌勒佛的樣子都讀佛學院的,應該背的出來吧。你看老頭子都會背,你們背不出來,笑話。將來做大法師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了不起,是則名無生。這個就是中論。很多偈子,統統說的是名爲緣生,無生啊,無生啊。很多的偈子都是說明這個東西,是說明大家都曉得,緣起性空,宇宙萬物不是上帝,所以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的。佛法是破除迷信的。你說有一個佛,有一個上帝,能夠生出萬物來。所以你們大家說靠佛來保佑我,這是宗教觀念,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沒有這個觀念喔。那同儒家思想一樣,世界上沒有那個幫助了那個。上帝能幫助你,財神幫助你發財,沒有。只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自己幫助自己。所以中國的文化自求多福。你靠鬼神,他能夠幫助你,也能夠毀滅你。只有自求多福。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切法,都不是他力所生。當然理由講起來很多呀,科學、哲學的,但是也不是唯物論講的,自然界出來的,也沒有,自然界出來,那不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在一起,自然界不會隨便虛空中,掉下一個人來。沒有,有來源的。你說共生吧,譬如一男一女倆個在一起,就會生孩子。他是叁緣合和,
很多東西不是這樣,共同你要造作,也造作不出來。要有另外一個力量加進去,譬如我們常常講曆史,我說司馬遷是史學家,也是哲學家。他常常說到重點的時候,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這是文學曆史。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人爲的努力出來,但是真的嗎?曆史的演變,你人的功勞再大,有個宇宙不可知的力量,剛好碰上,這叫“機會”。我們普通叫機會,在古代叫運氣,在帝王的政治思想運氣叫做天命。上天給我的命令,上天誰給你的命令,還不是自己給自己。沒有這個事。但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哉”沒有哉字,豈非天命就沒有味道了。古文,就是現在,豈非天命嗎。豈非天命啊,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哉,哉沒有什麼意思。所以不共生,不是無因生等等,這個叫中觀正見。反正一切都否定,你看起來一切都否定。不,一切都否定,他肯定了一切。但是加一個肯定呢,又變成否定了。所以中觀正見不加,只有八不。否定一切自然有個肯定。這個肯定的意思呢,不是空,也不是有的。
其實佛在世就說過,佛法我們禅宗祖師經常講,離四句,哪四句?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就這樣四句。不落于空,就落于有。即空即有,你看這個話,講的什麼話。當下空、當下就是有。等于沒有說嘛。非空非有,非空就是有。非有就是空。你看佛多會說話,早就說了這四句了。所以真正要證道悟道德時候,就要離四句,離開這四面的觀點。絕百非,一否定,非就是否定,一百個否定,否定…否定還要拿掉。否定拿掉是什麼,他沒有告訴你是個肯定,有個肯定已經要否定了。這是佛的高明。所以佛以後,大家幾百年當中,修行見解爭來爭取,爭的龍樹菩薩大慈大悲,你們真可憐呀,所以寫了《中論》,講一個道理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是空,也不是有。就是這樣,佛的這四句話。
可是《中論》就在這裏。可是後代有些人學《中論》學了半天,譬如西藏的密宗,紅教是原始的密宗。另外一個講法,紅教的演變,薩迦派到元朝,然後是白教,所以你們獻哈達的各種顔色的都有了,白教。到了明朝的時候,這叁派有一點偏向于男女雙修了,把這個印象搞得不好。所以宗喀巴大師起來建立創了黃教。像你們穿的衣服同東南亞穿的這個顔色,都是有點受黃教的影響。黃教,離開男女雙修,修行的方法,絕對講戒律的專修而成佛的,黃教。
譬如紅教最高得成就叫大圓滿,大圓盛慧。薩迦派也是這樣,到了白教最圓滿的是“大手印”。武俠小說上寫大手印,這個功夫練到這個手,一拿出來,那個手,大手拿出來把五百人都撚死了。那個武俠小說亂寫,大手印就是禅宗講的心印。這是代名詞。
那麼宗喀巴大師不談這些,叫中觀正見。所以後世的人,跟到中觀正見,中觀正見,究竟它是個什麼,得個什麼,不知道。這是講中觀。中觀、般若,講空講有。所以這些,或者是唯物唯心的,管你唯什麼的,這些都是講形而上的。所以佛講空,很多大般若什麼,都是講形而上的。我們現在假使講修持的話,我們有一個身體,有一個生命。精神與生理兩配合起來,這個生命是有形的。是形而下者之謂器。以形而下者之謂器是一個東西,想要求達到見到上面那個形而上的,爬樓梯好啊,還是坐火車好,還是買飛機票,還是買太空…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