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神仙裏頭的……,等于六祖一樣,道家的……這個威力大,他也參禅的,他後來……他能夠空中飛行了,還沒有悟道,最後碰到禅宗的黃龍禅師才悟道的。所以他佛、道兩門,儒、釋、道都會的,但是他平時有首詩很對的。一日清閑自在仙,就是一天當中,日子很……,心中無事很清閑,自自在在,這個就是神仙;六神和合報平安,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健康沒有毛病,心中心氣都很和平,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氣住充滿,身心健康,健康,就是丹田有寶,還找個,修個什麼道;對境無心莫問禅,一切心境平靜了,對境,還參個什麼禅啊。嘿……這是他的那一首詩,你們拿來記住,做人生的記證很好。一日清閑自在仙,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
這個時代不同了,你們在家的,不是農業時代的中國文化了。什麼妻賢子孝啊,子孝孫賢啊,現在的子孫啊,你要他賢太鹹了吧,多抓一把鹽給你就鹹了。子孝,笑你老了,討厭在家裏,趕快自己……。這個文化是家庭子孝孫賢,不是那麼回事啦。以後的時代更變了,我說這個人類世界這樣演變下去,五、六十年以後沒有婚姻製度,沒有家庭了。嘿……你看到吧,你看到吧,一個人多活它一百年包你看到。時代不同轉變,大勢至菩薩,這股人類文化的潮流、力量,演變成什麼,大勢至來了。黃河之水天上來,滾滾長江東逝水啊,挽不回得啊。你怎麼樣,自己曉得,在這個挽不回當中,屹然而立,就是自己這樣修養去就對了。你也不能扭轉時代,學佛的人要度衆生,講得好大,唉呀,我說我想度衆生,現在我是反被衆生度啊。每個人都如此,所以自己只有自己,把日常生活中好好修行得平靜,少玩聰明,少起計較心,這個也不對,那一件事情也不對,看別人都是不對,只有自己對,你對個屁,你鼻子對到嘴,對哪裏呢?世界上大家都對,就是我自己不對,你就可以學道了,這不是嘴上玩得哦,要真的把自己的習氣改過來哦。走。
學衆繼續走動中……
一日清閑自在仙,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南先生的香板又打響了。你看這個雨聲裏面,這個境界多清靜啊,可是有煩惱的人,自己有煩惱,聽到山中雨聲這個境界他多煩惱啊。所以啊,一切唯心造,不是外界的環境對你怎麼樣,都是你自己問題。
因這個雨聲講個故事給你聽,說乾隆有一次,微服出遊。所謂微服,皇帝不穿他的禮服,穿個普通老百姓衣裳,隨隨便便在外面走。到了一個廟子,看到一個青年的書生在那裏讀書,他過去看。嗯,你在這裏讀書。這位老先生你住哪裏。我是來玩玩的。他看看他的書,看看他寫的字還不錯。乾隆說,你既然讀書,我出個對子給你對啊,好不好。好啊,很有禮貌。老前輩,試試看,小生也許對不起來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他馬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個年輕人就對了,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嗯,對得好,對得好,貴姓大名,問了一頓寒暄一番,走了,乾隆回到宮裏就把名字記下來。第二年考試,他老兄特別注意學生裏考試作業這個名字,有這個名字,考上了立刻提拔上來。做皇帝的只有取才,他根據下面他對的,他也不曉得他是皇帝,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啊。那學佛要度衆生能夠這樣嗎?一樣道理嘛,所以有人說,我要學佛,我想去修道,修了度衆生,這個家裏啊,這個老婆啊,或這個丈夫、這個孩子怎麼辦?怎麼擺不脫啊……。我說,你要去學佛。對啊,對。度衆生,對不對。對。你的丈夫,你的老婆,你的孩子不是衆生嗎?你先度這些嘛,少吹牛了,度衆生,你還要被衆生度呢。天下事本來如此。
你們諸位出家同學注意哦,現在他是麻胡一點,每一堂我注意看,你們在禅堂打坐,你們禅堂都不合規矩的哦。像悲心那一雙鞋子這樣擺法,居士們在禅堂打坐是這樣擺;出家人打坐,這個鞋子,兩個後跟對到“一”字擺好,每一堂如此,這是禅堂的規矩威儀。結果你們許多出家同學,我這兩天轉來轉去,那個鞋子不但……,你這個擺法是居士的擺法,說了就做,即知即行。這個是擺“一”字,擺平,這是禅堂規矩了。要注意,你看通永師傅老和尚,他每一次上座,我注意他的鞋子都是這樣,當年的老規矩。你們這些出家的同學,我這兩天在你們面前走,不但是沒有照規矩擺,也沒有照一雙鞋擺。你們“碰”一雙是西半球,每隔,又一雙是東南亞。大概睡覺的時候,真正的出家人睡覺,這一雙鞋子脫下來,床前都很整齊。什麼叫比丘,生活非常嚴禁,一絲不苟,這是出家人比丘的威儀。你們現在的威儀,衣冠不整,踢裏遢邋的,趕時髦,比普通人嘛,更普通一點,當然是解脫啰,這就叫做解脫。到了今天是最後一天,才告訴你們鞋子怎麼擺的,許多在家人睡覺,要睡覺了兩腿一勾,鞋子,左腿一甩西半球,右腿一甩,歐洲哦,那才是;而且被子也不曉得怎麼蓋,躺下來睡也不曉得怎麼睡,這個都是要自己研究改正的。這裏我覺得需要叫妙老找一個非常嚴肅,守清規戒律的人整頓一番。要嘛,我來住叁個月和尚,不過我一來,把你們所有南普陀的人都趕跑了,然後我一個人坐在上面獨立稱王,也蠻舒服。好了,用功,放下。
以後離開禅堂隨便做什麼職業,在家或者出家,照這個樣子修去,修行修去一定會有成果的,諸佛菩薩會加被諸位。愣嚴經,好好注意,愣枷,兩部大經,這是禅宗的大話頭。要想成佛之路,舍此丟掉這個,更無二法,沒有第二條路走。同時,科學家們要想在未來二十一世紀科學與哲學接上線,重新接上線,爲未來人類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平安的世界,也必須走這兩條路。佛法裏頭的寶藏太多了,加上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叁家一合攏來一個大文化,配合西方文化的發展,這個對人類是個貢獻,應該發這個願心,不要光顧自己。
譬如我們現代史上,我會指出來,你們外行,兩個人,一個是蔣介石,蔣老頭;一個是毛澤東毛主席,毛老頭,我經常叫慣了,叫他毛老兄。這兩個人都追求這個東西,兩個人都給媽媽抄過佛經的,你們沒有注意到,所以毛澤東後來對這一個生命根本問題,他年輕在追求,你不要以爲馬列主義,馬列主義只是現實人生對政治這一套,他在研究哲學,非常用心,走不通。所以他到晚年、中年以後不准你們多談哲學,談實際的,他這一條路沒有……。蔣介石也一樣,走不通,所以他在虛雲老和尚到了重慶,抗戰作法會,他特別來向虛雲老和尚磕叁個頭,一方面爲國家求福,二方面問他這個問題。結果,你翻虛雲老和尚全集一看,就知道了,這些我們當時在場的,老頭子寫了一封信向他問這個問題,宇宙生命人生根本問題,他把《愣嚴經》上“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照抄一遍,回他的信。我的媽,那他怎麼看得懂,他摸不進去,他從小給媽媽就抄過這部佛經,還要你寫。這種地方,你們還年輕,將來當大法師、大居士,所以要懂得方便般若波羅蜜,最高深的,跟到時代走,用時代的語言,怎麼變了能夠教化終生,使他懂。虛老那封信白寫了,蔣老頭也很失望,問題沒有解決;毛老頭走了,他對于生命問題追求了一輩子,也沒有解決,所以他討厭人家談哲學,搞不懂。
這些人都有一點來頭的,都有一點來頭,至于在政治上兩個人功與罪那是另外一件事,功罪都很難評論,那不是你們做得到的,你們也不懂曆史、不懂政治、不懂一切。就拿這個哲學與科學結合,他們兩個人,我爲什麼講到這兩個人,全世界的人也就是中國十二億人口,人人知道的,影響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兩個對頭,兩個矛盾的統一,可以拿邏輯來講,都在追求這個,都在追求這個啊。所以唐朝、宋朝佛教那麼昌盛,那些皇帝,開創的皇帝唐太宗在追求這個,朱元璋,和尚出身,更不要講,他也追求這個,這些道理你們要懂,新的時代來了,所以把《愣嚴經》趕快簡單的提一下,告訴你們。現在我們下座吃飯,下午好好休息一下,趕快進堂就功德圓滿啦。七天,一刹那之間過去了,沒有什麼了不起,如夢如幻。
大佛頂首愣嚴修證,它是給你修行做功夫、見地與功夫參考的,修證了義顯教裏頭最高深、最奧秘,不是秘密,生命、宇宙生命心性最奧秘的修證了義徹底的,了義就是徹底的這個經典,首先就告訴你明心見性心是什麼,見性怎麼見,都講的是原理,大道理。你不要說認爲大道理我不懂,老師啊,我不懂,怎麼辦?佛也拿你沒辦法,只有你自己辦。怎麼辦,我就答複你“涼拌”,怎麼辦,自己辦、自辦。怎麼明心,怎麼見性,然後講物理世界這個生命怎麼形成的,這重點。譬如,地、水、火、風、空,普通講“四大”,有些經典講到六大,地、水、風……,地、水、火、風、空、識,他又加一大--覺,七大,地、水、火、風、空、覺、識。你說他空,它是中觀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一不異,不生不滅,都有了。最後講到,普通佛法講,因緣所生法,一切皆是空,即非自然也非因緣,大家都誤解了,所以《愣嚴經》有些人講真常唯心論是外道法門,等于是婆羅門教講有一個永恒存在的生命。比如它講,批駁了因緣,批駁了自然,不是這個意見,不對的;它講的那個本體的功能,一切萬法皆是因緣所生,不錯,能生功能、能生因緣那個不屬于因緣。譬如我講《易經》的時候,《易經》離不開陰陽,一陰一陽,最高那個形而上道,能陰能陽者非陰陽之所能,這就是我點出來一個眼睛了;研究《易經》講本體論,能陰能陽者非陰陽之所能,換句話說,佛法也是這個道理,也空也有,非空非有,能空能有者非空有空能之所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愣嚴經》不能達到真常唯心論啊,不過隨便你怎麼講了,你說《愣嚴經》不對,只要你的對就好啦,他自己的又不對。這只能跟你講到這裏,後面是五陰解脫,就是五陰解脫,就是我們念《心經…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