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禅錄影▪P15

  ..續本文上一頁來?死向何去?”“我在哪裏?”

  (叁)“無夢無想時,主人公在哪裏?”能夠做主的靈明是誰?能思想的是誰?等問題,都包括在內。

  “如何參法?”不要下注解,不可推理,不可等開悟,不可在丟掉話頭求靜境,不要給自己講道理,痛苦甯靜等覺受一概不管,外界一切與我絕緣,一路追問下去。更不經存心爲了捧我的場,到這種地方來捧場,真是天大笑話。我既不求名,亦不求利。諸位要爲你們自己。

  頭不要低,不要打妄想,不要浪費。敲木魚叁聲,就開始打坐,敲引磬叁下,就要下坐行香(繞佛殿大步走路);聽到香板響,就須止步,腿子痛不要姑息它,也不要太勉強它。要放松,不要緊張,不要用力,放松!心裏頭單提一念,身體上的一切感受,一概不要管它。(十一點半下座)

  行住坐臥,一切放下,照顧話頭。有許多人話頭沒在參上路,妄想太多,自己沒下決心,此事要求諸自己,不要求別人。禅家話頭就是一個“疑”字。古人說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誰是我?我是誰?不要你亂想,而是要問自己:“我是誰?”不散亂也不昏沈的時候,正是參話頭得力的時候,小散亂就是掉舉。要單提一念,要提起話頭來。

  (下午一點一刻開示――)

  半天已經過去了,這次禅七因緣很不容易。話頭要提起來,火候老嫩要自己其斟酌,一心一意就是要提起這個念頭。道本來就有,本來面目無形相、無方所、不散亂、清明在躬,是爲正念。不易做到禅宗初步用功,要單提一念(話頭),把妄想一起打死,即是正念,單提一念,不管他開悟不開悟,想求開悟,也是一大妄想。理學家認妄想爲“客氣”,自己做不得主。

  莫昏沈,提起來。要從心地上用功夫,不要懶得提話頭。有些心得的,也要提話頭。清朝以後,禅堂裏頭叫人看話頭,很少有成就的,我倒看到有看得吐血了的。死坐沒有用,看太緊了沒有用,把心專一起來,自有解脫之日。

  已經有一兩個人用功上了路,大家要努力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糜鹿興于左面目不瞬。”就是要把心定止下來。真正參話頭得力時,行不知行,看不知看,外面一切都與我無關,能這個樣子,正好用功。上坐要好好參!

  (一點二十二分坐第二枝香)

  道家佛家把昏沈都叫做魔,睡眠也是魔。

  (開靜以後開示——)

  第一枝香好多朋友都在半昏迷狀態中過去了。金子不經火煉,不會發光。手甩開,挺起胸膛,抖擻精神,單提一念。照顧話頭啊!放逸不得,一放逸下來,就沒有進步了。我們座中有一位因位上的菩薩,學佛幾十年,能看到許多境界,發心來此地參禅,打算一切叁丟掉,重新做起。

  一個話頭,即是止,所有的妄想都把他打死。一句話頭即是觀,看念佛的究竟是誰。一句話頭即是念佛一心不亂法門。大英雄大豪傑能辦得到,大壞蛋亦能做得到。精誠所至,金石爲開。話頭力量很大,不是話頭的力量,而是我們的心力。精神統一後,氣脈自然由你做主。不是開玩笑。青年朋友們注意!提起話頭,莫打妄想。

  參話頭不是念佛,念佛要相續不斷,信心到底。參話頭要起疑。向自己內在追一個“參”字,包括了研究、懷疑等等,要努力提起話頭參!上座。

  (兩點半坐第叁枝香)

  佛門爲什麼要敲木魚呢?傳說魚晝夜不閉眼,要我們效法魚兒不休不眠,去掉睡魔,修行,如果睡魔來了,可以閉一口氣,把眼睛張開。(叁點五分下座)

  參話頭亦可當咒子念嗎?心不誠,心不專,什麼咒子也不靈,心若誠時,參話頭當咒子念也會靈。

  剛才大家都在半昏迷狀態,現在都不昏迷了,但是妄想又太多了,反而希望大家進入半昏迷狀態了,管好自己的眼睛,慢慢地心就會收攏來了。提起念頭!頭擡起來。

  (叁點二十五分坐第四枝香)

  時光如閃電,要努力用功,腿子受不了時,可以放松,但是內心不可放松,要提話頭,如果可以忍受,還是要忍一下。單提一個話頭,並不是叫你壓製旁的念頭。單提一個話頭,雜念自然就沒有了。已經略有所入的人,也要提起話頭,如人持杖走路,杖雖不能替人走路,但你若持杖走路,總會舒服些。

  (叁點五十五分起休息十分鍾)

  要提起話頭,不要放松;要照顧話頭,不要放逸。參話頭有幾個岔路,有的人話頭也在參著,妄想也在打著,不能得力。縱然有些心得,只是空花水月,不會有成就;有的人在鬼窟陰沈沈的、冷冰冰的;有的人氣機發動,認爲道來了,要一概不理他。都是參話頭不得力,要一心專一,更不可自己給自己講道理,那都是妄心,學而無根,萬萬不可下注解。嘴上講的那些理,都是口頭禅。歐陽竟無先生爲一代宗師,臨死時和弟子們說:“一生所學,到此都不得力。勸大家老老實實念佛吧。”我們這次打七,要各自精進,機緣難得,時光易逝,總要弄出個結果來。

  (四點半坐第五枝香)

  (一)內心先做功夫,所謂誠于中,形于外。(二)外形(姿勢)先弄好,所謂因戒而生定慧。張同學眉頭展開,帶些微笑。(五點五分下座)

  禅門日誦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于魚.斯有何樂?”功不捐唐,用功夫絕對不會徒勞。人最難管理的就是自己。陽明先生

  雲:“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之賊難。”自己的心尤其難管,骨些人釋迦爲何拈花,迦葉爲何微笑,究竟如何?好好參!這一天算過去了,這一個課題,要你們自己做答案呀!

  (五點半坐第六枝香。六點五分下座。)

  這一堂有些人坐得很好,只是腿子差一點。

  黃龍南對參話頭有一個比喻:要“如靈貓捕鼠,目睛不瞬,四足 據地,諸很順向,首尾一直。”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不要去猜, 要你去證。話頭參透,就可以解這個大謎,即是破參,爲禅宗第一步。世界上至高無上的真理,其實絕對平庸。世人無智慧、偏去找玄秘。修道的人,要找到這個不值一錢的無價之寶。悟了以後,方見到至高的是最平庸的。提起話頭來,不要放松,今日不寒不熱,好天氣,正好用功。

  (七點十分開示——)

  像我們今天這樣參話頭,不會有成就,必須把自己弄成一個活死人,不達到這個程度,不算上路。天地間的事,要放下就要不顧一切地放下,譬如我們打禅七,不是也把山下的事放下嗎?道理到了,功夫沒有到,沒有用;功夫到了,道理沒有到,也沒有用。古人求道,爲法忘軀。我們在幾十年以後,也要做古人,要留個榜樣給後人效法。

  (晚七點半坐第七枝香,八點整下座。)

  這次打七,寬些嚴些都對。能想的是誰?要把一切念收歸參話頭這一念,追到底,不要在身體上用功夫。

  (晚間八點二十五分坐第八枝香,九點整下座。)

  小參――晚上九點十分開始

  師雲:本來打坐應坐到十一點半,今天要放松一點。明晨六點,起床,六點半開始打坐行香。每晚有小參,有問題的可以發問,沒有 問題我要考問。

  黃老居士:我過去參話頭,只是下注解,如果參話頭爲製心一處,身心皆亡,是否與念佛淨念相繼相同,請老師開示。

  師雲:參話頭並非製心一處,不是達到身心皆亡爲目的。那麼, 目的是什麼?自己參!

  夏醫官:下午腿痛,妄想更多了。

  林同學:妄想屢生,不能抑製。

  文光:今天很困,一直在昏沈。

  程局長:老師告訴我怎麼做,就怎麼做。

  張同學:一年來親近老師,但是對佛學沒有下功夫。我所學的邏輯,在參話頭時,一直沒有脫離辯證。想自殺,又想丟手榴彈。將來我可能會反玄學和佛學很厲害,也許可能下地獄。

  魯居士:希望中午睡覺多睡一下,免得在打坐時昏沈。

  劉老居士:從前參加禅七,弄的很亂。今天話頭也沒參上路,氣脈轉動。仍能參話頭。

  劉居士:今天一直在昏沈散亂中。

  孫先生:參禅抱懷疑觀念,覺得越參越煩,參話頭我以爲有所執著。我只是內視,天地合一,話頭也沒有忘掉。

  張教授:下午四點至五點很好,以前都很昏沈,在家裏十幾分鍾神就靜下來。參念佛是誰,不能放松,反而覺得緊。

  傅太太:下午參念佛的是誰,不如前年參上路,坐也坐不下去。

  湯小姐:參話頭總想解答,又想哭,真正參上路,只是一小段時間。

  周太太:參念佛是誰。

  楊太太:我立志要用功,決心好好參。

  蕭先生:今天的開示,給我的啓示很多。

  傅居士:第一段參無夢無想,自己下注解,第二段以爲參話頭是製心一處。下午四點後稍好一點,兩枝香放下不參反而清淨些。

  金先生:我很恐懼,因爲看經少,也沒下過功夫。下午四點倒有一段好境界,很舒服,兩個耳朵氣通了。

  楊管老:參話頭今天是第一次,打坐不過是修行的一種功夫,下午參念佛是誰,比較上路,我下決心要參出個結果來。

  謝教授:參靜坐的是誰,念頭沒有了的時候,就不去參了。

  劉君:我只能參話尾,而不能參話頭,希望能達到桶底脫落的一天。

  項教官:過去妄想很多,今天參話頭,妄想少多了。

  師總答:一、有人懷疑話頭。二、放下話頭不參。叁、只糊弄自己的一套。這些都可放過。只有張××不對,把以前所學的不肯丟掉,不肯把自己的心靜下來。今天的成績總算不錯了,話頭提起不提起,隨你們。但是希望你們上我七天當,聽我七天,一切聽我的。我的話有毒,不可聽,話不聽又醫不好你的病。功夫是功夫,不是道。要注意!

  第二天――農曆正月初叁

  (上午六點十一分行香時開示――)

  剛剛醒來,手腳未動,正好修行。老子說的“柔”字,孟子說的“夜氣”,心地很清明,如果一天到晚保持平旦時的清明在躬就好了。張同學擡直頭來,挺起胸膛來,就是打妄想,也是高明的。剛剛醒來,就參怎麼醒來的,真正用功的人無不是在此處留意的。古人用功都修苦行,今人亦然。

  昨天做功夫是以參話頭的方法,宋元以後從高峰祖師開始起用。現在人以口頭禅爲禅學。宋以前有話頭而不參。問什麼是佛…

《習禅錄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南禅七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