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禅錄影▪P19

  ..續本文上一頁動的,又不對了啊!一切聲,一切相、一切動靜等等,都是虛妄,平常心就是道。你要找稀奇玄妙,叁大阿僧祗劫去打吧!頓悟法門這個!機鋒,像刀子一樣;轉語,你著在那裏,把你轉過來。一念回機,當下即是,並無奇特,就怕斷章取義,整個要弄清楚。放下!放下!莫在那裏打妄想。你以爲有個東西有道理可得,就錯了,悟了以後,待人接物,慈悲祥和,並無奇特,如果求稀奇求玄妙,那是妖怪之學。

  (九點叁刻坐第叁枝香,十點下座。)

  放下!放下!內心清淨,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怎麼聽不進去呢?唐宋宗師,拿機鋒來教,整天罵人,不將就人,唐宋以後的宗師,便婆婆媽媽了。

  (老師指定聶、傅、楊叁位試講《心經》)

  聶居士講《心經》:觀自在菩薩,重在一個觀字(照),自在菩薩就是心,行深般若是無時不在定中,才可以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皆空,入流亡所,入流一念回機。

  傅太太講《心經》:觀到我們本來的面目就是菩薩。本體裏面沒有六根六塵十八界,就是菩薩境界。

  楊管老講《心經》:《心經》重在“照”字,功夫在觀字。第叁堂我覺得很好,亦看亦聽,亦不看亦不聽。譬如拿手電銅筒覓食物謂之照,大太陽出來謂之觀,身心皆亡,無煩惱無痛苦,度一切苦厄。但是認空即是見體而不見用,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抓住一個空的境界,那就是色(執著),再進一步有照的境界,無照的觀念,就是自在了。一般人提到空,什麼都沒有,落于頑空,一般人認爲空空洞洞是空,落于有上,常上。空是空一切相,相空而性不空,打破時空,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依性起修,入世以後,利世方能心無挂礙……究竟涅槃。涅槃在哪裏?就在這裏。見性以後方能濟世利人,終日紛繁,而無動于衷。

  (十一點十四分坐第四枝香)

  禅宗講解脫,是智慧解脫,無智亦無得,了無所得,空到極點了,但是只見到空,不見其有。畢竟清淨以後空有圓融,心能轉物,便同如來。傅大士雲:“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爲萬象主,不隨四時調。”一定要在心地法門上用功夫,要融會貫通,不可斷章取義。

  (一點叁十五分坐第五枝香。師擊香板一下曰:)

  此乃觀音入道之門,“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雁過長空,都無蹤迹可尋,處處皆是道。學道容易,學禅實難。洛浦問夾山和尚曰:“佛魔不到處如何?”答:“燭明千裏像,暗室老僧迷。”這是百魔佛不到處,你說在哪裏?就是這裏!我在講話,你們在聽,就是佛魔不到處,心中有佛即有佛,心中有魔即有魔。夾山和尚又說:“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參哪!走!不要用心去參哪!不注解怎麼行?

  傅大士爲彌勒菩薩化身,說法如雲如雨,爲梁武帝講《金剛經》,剛剛上座,擊桌一下,即下座。能知想能動的就是那一個。(時師擊香板一下。)聽到嗎?能聽的就是那一個,“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是什麼呦?如果你能照見五蘊皆空,就見到了,有人說,此偈只是說法身邊事,尚未起用。道即在平常處,道在日用中,每天從早忙到晚,心中了無一物,可是要照見五蘊皆空。寒山偈曰:“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有人說此偈只講到體。“我心如燈籠,點火內外紅,有物可比擬,明朝日出東。”聽到各種聲音,空亦不看,一亦不守,就那麼認下去,這就是觀音入道之門,不守內外中間,自然清淨。

  (兩點四十分坐第六枝香)

  文殊菩薩贊歎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世界衆生耳根特別明利,依耳根法門來修,最容易成就。天地間最偉大的慈悲莫過于母愛,所以觀音菩薩以女身應化。如以身體起修不易透脫,耳根能聽到十方,依耳根起修,最容易使你圓融。漏盡通就是一念不生。羅漢境界余習未除,習氣之難除,由此可見。“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聽到一切聲音,不起分別,聲音你執著不住,聲音過去了,一切妄念頓息,由此可入耳根圓通,觀音入道之門。

  (四點坐第七枝香)

  一切山河大地,一切蠢動含靈,都在給你說法,你要不要著相,聲塵在來去之相,能聽的這個無動靜二相。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明白了,體會到了,不要著相,保任他,圓融自在,法身廣大,無量無邊,苦海即是極樂;一著相,極樂亦是苦海。睜開眼睛,清清楚楚,一切都看到,這就是佛境界。

  (五點坐第八枝香。五點四十叁分下座。)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的修法,是初入門直至成佛最直捷了當的法門。修道家法門的,如果火大了,要醍醐灌頂,從虛無中來,如能修耳根圓通,即可水火既濟。此爲道家不傳之秘。“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薰風自南來,殿角生微涼。”喧鬧場中正好修耳根圓通,受用無窮。、

  (晚七點四十叁分坐第九枝香。八點十叁分下座。)

  

  小參――晚上八點半開始

  黃老居士:本人對于貪癡二者尚能努力克製。財色名叁者已經去掉了,睡比較貪一點。以自淨其意來律已對人,罪過很少了,少病少惱了,打坐酸痛很少了,慚愧的是有雜念,今天第一座比較好,午飯後的叁、四座支持不住,雜念就來了,用念佛數息法對治,照老師耳根圓通法門,飯後第二座居然毫無雜念。誦大悲咒治療臂部風濕已經得感應,以後一定照老師指示禅淨雙修的方法去修。

  夏醫官:今天已經知道用功,心裏感覺悶悶的。

  林同學:今天我很用心,老師在念佛的時候,我不知不覺地跟著念,自己聲音變了,手都麻了,雜念起不來,保持了好幾座,以後就差一點了。

  師雲:很好,保任念佛,妄念來了也不要管他。

  文光:頭部有一股涼氣降下來,雜念沒有了,下午差一點。

  程局長:上午第四座隨老師念佛時控製不住流了淚,下午用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好得多了,有時眼前發生幻像,下午第叁座身體有些擺動。

  張同學:感謝老師硬把我拉來,上午老師念佛,我跟著念,聽到哭聲,忽然想起兩句詩:“四海難容天下士,滿堂盡是海潮聲。”下午聽到琴聲急筝聲緊,淚眼滴到菩薩衫。下午楊老伯打我一棒,金先生也打我一棒,把我的傲氣平靜下去了。晚上一座,清淨極了,氣血流通,由臀部直達腳心。

  師雲:很好,不要閑談,還要努力。

  劉老居士:我自己非常慚愧,學得很多,境界多,貪著。第一天參不上路,第二天不要參了,今天第一座,做我的功課,經過魯居士香板一打,境界完全不同了,我好像是悟了,氣脈剛剛一動就把它對治掉。

  唐君:今天定的境界很好,氣機一上來,雜念馬上沒有了。

  孫先生:上午心神不甯,下午很好,頭頂上有光來照,有時我把它丟掉,玄關發脹。

  師雲:不要執著它,不要引它,不要打噴嚏。不執著,外道轉成正法。執著了,正法即是外道。

  張教授:今天上午到達混沌狀態,下午聽老師所講,沒頭沒腦,下午非常不好,非常難過,邏輯妄念都來了。

  劉居士:老師念佛,感覺很親切,強忍悲痛,胸口發生熱流直沖兩臂,隨著念佛,淚流下來了,老師念佛聲停了,妄念也沒有了,下午修耳根圓通,仍有妄念。

  傅太太:今天好像很糊塗,老師念佛,心頭很定靜,好像有個東西想離開身體,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我好像已經明白了。

  湯小姐:妄想很多。

  師雲:妄想是什麼變的?再參!

  陳小姐:上午聽到念佛聲,好像聽到有許多天女合唱,下午坐起來很好。

  聶居士:感謝教師,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聞所未聞。今天一天都在空蕩蕩的,我得到寂照同時的利益,得是總覺得隱隱約約守住一個東西。

  楊太太:聽到念佛聲,覺得非常清淨,也沒喜,也沒樂,聽到哭聲,稍微打了閑岔,下午沒有坐好。

  朱教授:今天行坐好像有個幔帳,不舒服。

  傅居士:上午念佛時很清淨,氣都上來了,腿子很疼,下午氣脈動今晚氣血暢通。

  金先生:老師要我來,我只學了幾個月的靜坐。念佛號時很清淨,非常舒服,下午聽到筝聲,眼淚下來了,第二次筝聲,更悲痛了,老師讓我到佛前痛快地哭。希望大家下山以後,行爲方面換一個人。

  楊管老:第一座,眼睛看著,耳朵聽著,非常安詳。第二座沒有照,現混沌境界。下午差一點。

  謝教授:念佛有哭聲,覺得討厭,下午定下來了,行住坐臥都能保持清淨。

  師雲:我今天很累,給你們今日一天的總答:“莫將閑解,埋沒祖師心。”

  第五天——農曆正月初六

  (早上六點半上香)

  今天是第五天了,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今天大家不要閑談,身心要收拾起來,好好用功啊!不要守在身體上,虛空就是你,你就是虛空,守個什麼啊!早晨起來,清清淨淨沒有境界,虛空與我一體。把你的學問道理丟掉,身心放下,把你肚子裏的渣子都放下,不要起貪嗔癡慢。什麼是慢,覺得自己了不起就是慢。不要執著我的話,莫妄想!這就對了。念念放下,目前清淨亦不可著。年輕朋友更要注意,太老實的,我就叫你開放,你不聽話,做人至誠就是道。當成罵人啊?那才冤枉哩!張拙秀才說:“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大家要珍惜這個會,珍惜這段時間,什麼是道?心空一念就是道。學問不可以驕慢,心性沒有修養好,談個什麼學問。我的話不要聽。(過一會兒——)

  莫妄想,才是真話。只有兩叁天了,好好用功啊。(行香)擡起頭來,兩手甩開,心胸開放,身心放下,道在其中矣。莫妄想啊!要對得起自己啊!六祖說:“但觀己過,莫論人非。”世上沒有完人,取其長而舍其短,沒一個人不可愛,不要專看人家的錯,要時時反省自己。“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此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一天沒做善事,就不應該吃世界上的飯。要抱…

《習禅錄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南禅七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