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異于衆生,而得自在身。衆生著意求佛法,不了自性,閱盡叁藏十二部經,爲知見纏縛,如蠶作繭,纏縛轉深,但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亦堯舜,堯舜亦我,了無差別,是以如來婆心,大歎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心不平則隨萬境轉,心平則佛魔一如,百界一如,遠離顛倒妄想。故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修羅六道衆生,同一性海,一時具足,故雲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有一衆生起嗔障貪愛,即是自性衆生未度,故外見諸非,心有染淨,若了自性,不起善惡;善惡了了分明,即是無差別中,了知差別意,于差別中,了知無差別意。衆生與我性海一如,是以無佛可成,無衆生可度,是名摩诃般若波羅密多。
片段殘記
時間: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日至七日
農曆歲次辛亥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地點:臺北市蓮雲禅苑四樓
記錄:古記
(啪!)
你的禅就是這一板子。不要放過這一板子。
“幾度賣來還自買。爲憐松竹引清風。”這只給你漏了一點消息,還沒有講完。由這個地方體會進去,你就可以了解“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也可以了解“生滅滅已,寂滅現前”。
何以叫作“幾度賣來還自買”?何以叫做“爲憐松竹引清風”?嘿!不要起妄想。要返照自心,在心地上去體會。我們現在站在大殿裏,盡管是晚上,外面的境界還沒有下午那麼清靜,你看多亂啊!你返照自己內心看亂不亂,內心跟外境一樣的亂。哼!“幾度賣來還自買,爲憐松竹引清風。”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才可以說是“打七”、“參禅”。
參禅究不究竟呢?古人說參禅參不通,還是按部就班慢慢來吧!這一生沒有了生死,還有來生,來生再不了,永遠沒有來生,就如日子一樣,永遠有明天。禅宗講“頓悟”,只有現在,沒有明天,沒有未來。現在就要了。如金剛王寶劍,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佛、魔一概放下。這才是真正佛法的精要。
刹那之間,馬上又妄念紛飛,又跑掉了。野鴨子飛過去了。跑掉了嗎?沒有,依然在此。
誰是我?我是誰?越找越糊塗啊!本來無我分明在。注意哦!有個字要注意,本來無我分明“在”。無我之中更有誰?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無我,乃至我們的孔夫子也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我,你問他看看,你無我,何以能夠說法?若說有我,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也不是空,那不是玩弄自己?年輕人講得很對,非常簡單,這是我呀!我就是我嘛!說起來好像蠻簡單,我就是我。你哪裏有我?處處無我。
我告訴你,變化的不是我,你經常變吧!每秒每時每天每月都在變,從小變到老,這個色身當然不是我,這個是臭骨頭、臭肉,不是我。那麼,你說“我思故我在”,這個思想、思維、感覺馬上就跑掉了,而且,很可憐,我應該是主人,但是,卻做不了主,外界的環境一變,思想就變了。一切感覺,思想在變化中,沒有“真我”,真的我何在?能感覺、能知覺、能思想的,那個上面即不男也不女,即不老也不少,那個本來要找到。所以,叫你不要散亂,莫妄想,把這些不能做主的思念、感情、思想一概都丟掉,丟完了,幹幹淨淨,赤裸裸的,忘記了身體,忘記了一切的,有一個靈明自性,這個自性就是百丈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洞山悟本怎麼開悟呢?臨水照影,要走過溪水,把鞋子一脫,太陽一照,把自己的影子映在溪水裏,他悟了,作了一首偈子:“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這個他是誰?就是你的妄想,若從思想上去找這個東西,你完了。思想,感覺等等是我們真我的影子,所以說“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們的什麼思想、境界,這些都不是真的我,我今不是渠。渠今正是我,但是這些思想、境界等等,卻都是“我”的作用所變現的,也就是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的道理。莊子說,我夢見變成蝴蝶的時候,就不知道我是莊子了。當我夢醒的時候,我不曉得到底是我變成蝴蝶,還是蝴蝶變成我。到底我是夢?還是夢是我?到底夢中是真的?還是現在是真的?人生一大夢,天地一大夢,事事皆在夢中。你若說夢中沒有意思,那你就錯了,沒有智慧。我以前有一個朋友蠻有意思,我說你不要糊塗,“多情自古空遺恨,好夢由來不易醒。”他說,你這樣講不算高,我給你改一個字,“多情自古空遺恨,好夢由來不願醒”。哦!有道理!有道理!假如世間的人都是好夢由來不願醒,那又有什麼辦法?香板打一萬次也打不出半個來。
這個大有道理喲!必須要把這個真我找出來,才不辜負打七,找到了沒有?究竟是有我?無我?空?有?真?假?
沒有把生死置之度外,對外沒有放開,身心沒有放下,不容易找到“真我”。而且,你們心裏嘀咕著,已經叁天啦,怎麼還不悟?這樣的話怎麼悟得了?趕緊放下,管他悟不悟!管他懂不懂!就是那麼放下用功。香板會告訴你到了沒有,就是這麼辦。打七要把這個心打死,大死以後再大活一番。所以,古人說:“懸崖撒手,自肯承當。”要有這個氣派,要自己去肯定,靠自己活下去。“絕後再蘇,欺君不得。”非要大死一番,才能大活。可不是叫你去自殺,叫你雜念、妄想、善的、惡的念頭一概丟下來,忘光了,才能大活。這個時候才能大悟。現在,各位把身心放下,好好用功。
現在,話又說回來,給你們講身體。叫你們好好打坐慢慢熬,到現在已經熬了兩天多了,你們的身體已漸漸恢複健康了,已經軟化下去了。身體軟化。不是肉軟了,骨頭軟了,而是身心的氣脈軟了。加上吃了兩天半的素,腸胃裏也給你換一換,清理一番。因此到了今天有什麼情況?你們的身體我都爬進去看過一番。看了以後,曉得你們大部分的身體氣脈正處于將發動未發動之間。因此,你們現在的心理受到了影響,精神已經比以前統一了。你們以前雜念、妄想亂飛,不曉得,看不見。現在,可以看見了,曉得了。雖然看得見,製不住,但是,比較甯靜歸一了,你們就到了這種程度。慢慢甯靜一點了。但是,這一點甯靜,還沒有達到“知止而後有定”的止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裏,有些人因爲本身的業力不同,感到煩悶,有的人感到身心愉快,有的人感到空空洞洞的現象,有些人感到打轉。這都沒有達到專一。現在不是給你們講禅嗎?要使身心健康有進步,必從禅定入手,做到思想念頭專一。專一就發參話頭,把話頭當念頭來揉,把雜念妄想揉成一團,揉成專一了。專一以後,身心絕對地清淨了,然後,身心放下。然後,再把那專一之念也空掉,就到了。現在,你們妄想念頭都專一不起來,那是妄花功夫哦!到了明天只剩下叁天半了,時間不多了,好好用功。走!(啪!)
不要忘掉這一板子。就是這樣。那麼就身心放下。上座。
一九六零年
時間:一九六0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四日
農曆歲次庚子正月初二至初八
地點:臺灣省陽明山新北投居士林
記錄:芳記
第一天--農曆正月初二
(禅七于上午十點二十五分開始。開示、上香。)
唯願大衆收拾身心,加緊精進。上香贊:
第一柱香:供養十方叁世諸佛,供養禅宗曆代祖師,及得法恩師。
第二柱香:供養一切衆生,消災滅難,天下太平。
第叁柱香:供養法會諸位,早證菩提,濟生利世。及當今護法離苦得樂,消災滅難。
禅七用意在克期取證,以求明了生命之真谛,生死輪回之原因,進而超越生死。務必發勇猛心,一心不亂,晝夜行道。因衆生不易證道,禅宗祖師乃開方便門,集體舉行禅七,請善知識開示指引,各人自行照顧自己。後世之有彌陀七、觀音七等等,均由此而來。
大衆中有修氣功者、煉道家功夫者、爲身體者。現在一概不要用,一律放下,提一句話頭:“我是誰?”或“我從何處來?”不得作分析,不得下注解,不得用經典作演繹,只問“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只單提一念,不得分心妄想。
(十點叁刻開始行香)
兩手放下自然擺動,頭勿低視,單提一念,大步行進。照顧話頭,單提一念。一切放下,乃至行走亦勿著意,即是勿注意身體。耳不旁聽,目不旁顧,“誰?”“誰?”(啪--!香板著地。止步。十點五十分。)
香板一響,汝等均已止停,此爲何事?倘思而知、慮而得,此乃鬼家活計,非真正悟得,故必須參。參要真參,悟要實悟,一切聰明計議均用不著。
(十點五十五分行香再開始。十一點整上座。十一點二十五分下座。)
上座時鞋子應端正置于座前。
(十一點叁十分行香到叁十五分止)
“此是何物?”能聽能行者是誰?勿擔心空氣流通問題。黃龍南禅師曰:“要如靈貓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據地,諸根順向,首尾一直。”誠爲最佳之囑咐,故須發起懇切心,專誠參此話頭,一定要發明生死大事,非講功夫,亦不論身體氣脈。此爲禅宗心地法門,一切唯心造,倘不了此心,而專注身體,是爲心外求法,即爲外道。(衆中有人打妄想,師不望而知,隨即喝道:)單提一念,勿妄想!
何謂妄想?即想其他雜務瑣事。話頭妙用,未悟者可令汝打破漆桶,當下大悟;已悟者更應參,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縱然此生不悟,則抱定一句話頭,此生既盡,則天上人間隨意寄居,來世出頭,遇善知識,一點即破,聰明智慧勝前。此七日中,無行動自由,勿辜負自己!
(下午一點整開始行香)
達摩西來一字無。今能行能聽者誰?若修即有,不修即無,則修成終會壞,如何是不壞之道?提起一句話頭。此行者是誰?聞聲而止者又是誰?用“心”去看,不要用眼看!必須明此父母未生我前,我在何處?死後是否尚存在?古人爲法而忘軀,長慶坐破七只蒲團。今人時當末世,請之不肯,哄之不肯,實至難矣。諸君來此,一切安排定當,食住不必勞心,正好用功!
(一點二十二分上座,…
《習禅錄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