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禅錄影▪P35

  ..續本文上一頁性子沒有他磨練也不行。殊不知密宗更厲害!有事師五十頌,老師在前面坐,你坐時不可超過他的頭;他在前面走,你不可踏在他的影子上,否則要入五逆地獄;種種供養恭敬,即使老師錯了,你只能想此乃佛祖故意顯現出來磨練你的;老師的大便甚至都是香的,故是特重法統。我們說天主教特別重權力的統治,密宗則是靠感情及禮教的束縛,各有所短。

  除密宗外,顯教戒律有叁皈依,要受沙彌戒,其後再受比丘戒,最後受菩薩戒,這是叁堂大戒--具足戒--不論禅宗律宗都要九年。爲什麼呢?因爲受沙彌戒後,叁年內要考察你是否犯過一條戒,如此逐一通過叁堂大戒。在西藏密宗,其後更要受十四條密宗大戒,…….

  各位注意!此次所說出門後,不可泄露一語,不過告訴給你們自己研究,這次說法,我已公開十之六,有半數內義,並不是不說,恐怕說早了,反害了你們。而且,說了你們也不明究竟。

  現在已又帶你們繞了藏密一圈,問題何在?歸結總論,要依身起修,要身上叁脈七輪都通了以後,再修明點,明點修成後,發起拙火,是即靈力,生命的靈力藏在男人的海底,即睾丸後肛門前,針灸所謂之會陰穴;女人在子宮部。無窮的靈力可在此發動,此乃宇宙之奧秘,人的無窮盡的生命潛能皆隱藏潛伏于此。密宗以靈蛇象征表之。通常是沈睡著的,如一旦被喚醒了,渾身氣脈打通,則可蓋天蓋地,彌天綸地,真有通天徹地之能。但凡人者,則永遠在沈睡中,等到死了,四大分離,滅散于宇宙之間。(其實印度的瑜伽術,本來就如此說,不足爲奇。)若氣脈未通,雖有時可見自性光明一面,但如禅宗所謂孤光偶露,石火電光,只這樣發一下而已,不能得正定,不能得正覺,不能證果。所以宗喀巴大師也說:“氣不入中脈,而雲得證菩提者,絕無是理。”若氣脈一通,則所謂脈解心開,所謂證得菩提,真如“仰首枝頭,即見果熟”,亦如“拔矛刺背,頓脫苦厄”,沈疴頓失般的明心見性了。所以又說釋伽牟尼在雪山七年修行並未見道,在菩提樹下七日氣脈打通,仰首見明星,始廓然大悟者即此理也,他是堅持這個理論。在中年人以破漏之身,紅白菩提都走漏得多,不圓滿了。(所以看密宗經典,尤其有關修法者,十分難懂,像紅白菩提等,都是引用的代名詞。)必須修此,始能引燃拙火而恢複了生命能,如道家所說返老還童。但卻不能犯淫,如雙修有欲,漏了精則犯大戒。嗨!太難了,較任何修法都難,在人生最嚴重的愛欲上施爲而不准犯淫漏精,真如火中取蓮!然何以必要如此?因紅白菩提破損之破漏之身,靈能燃不起,但並未毀壞,只是更沈睡更墮落,必須借陽火點燃叁昧真火才行。至于老年人,生理機能不起作用,並非有“道”,而系生命能之暖,壽,識薄弱,無生機,必須引發生機而又不犯淫,再以靈力打通氣脈,即多一道手續,始能通天徹地(非密宗原語,借用語),明心見性。但我以上所講的,都屬于藏密部分。

  由紅教的修爲傳承主旨,再演化爲花教白教等法的重心。他們也是偏重由色身起修而進入法界。並非只以樂,明,無念爲菩提道果的極則。後來藏密到了宗喀巴大師,創建黃教,一再肅清整理,以阿底峽尊者《菩提道炬論》爲根據,大力提倡菩提道次第的修法,真是功德無量,人天禮贊。

  這些理論對與不對,現在我都不加批判,只是提出,引發這些問題,提供諸位深思熟慮,以絕他日妄想,盲目地聽熱鬧,幼稚地追求熱鬧。

  好!現在再帶你們遊曆另外一個地方,回家,回到故宮博物館--道家來參觀。有數千年曆史傳統的道家系統,在周秦前儒道本未分家,叁皇五帝,伏羲,神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時,本不分家,後來一切理論基礎,還有部分歸到四書五經裏去了。尤其《易經》,談中國文化如不深通《易經》,則很難說。〈易經〉爲哲學的科學,科學的哲學;人倫道德,天文地理,無所不備,道家儒家皆自此脫胎。老子孔子以後,秦漢以後才有儒道分家,諸子百家也各自立門戶。〈老子〉一書,包括哲學,政治哲學等等各色各樣,無所不談,文字雖然只有五千字,包括的卻是太多了,有一部分專說形而上,有一部分借用物理原則說明修爲工夫。例如:“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歸到生命源頭,是謂之靜,“靜曰複命”在靜中定中始能恢複生命的本來面貌和潛在力量,即儒家所說“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命即生命的本能。“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永遠生生不已,即天地根,說宇宙萬物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相,動靜相對,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利即有弊,有善即有惡,是是非非,不是亦不非,人世間的一切都非究竟,所以主張清淨無爲。

  到莊子再進一步發揮,以物理觀念說宇宙人生,說天地萬物皆不外一氣之變化。佛說要了生死,在莊子列子則認爲生死沒什麼了不起,與〈易經〉思想相同,孔子系辭傳說:“通乎晝夜之道則知。”生爲生命的一個現象,如白晝;死爲生命之歸結,如夜晚。雖生滅之現象有所不同,但能生能死者無生滅,所以又說“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孔子在易系傳上又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精與氣凝結起來,變爲物質世界,物質外爲遊魂,即精神思想皆自太極本體變化而出。“故知神鬼之情狀”是即承認有鬼神,爲物理世界的另外一個東西,“通乎晝夜之道則知”,通天地之造化,故莊子認爲天地不過一氣在變化。莊子列子和佛家一樣,對生死之事看得極輕松,“生者寄也,死者歸也”。生者如寄居這個世界的大旅館,死也並不是真正回到家了,真歸宿回家是要回到形而上的道體。所以這裏說得清清楚楚,並不是等印度佛教傳到中國來,才知道要了生死的問題。(中國人如果對本國的古書都沒有讀過,就跟著武斷說話,真不應該!)

  道家認爲人是物理變化而來的,所以人可以做到禦風而行,在空中飛來飛去。莊子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倬約若處子。”永遠如此美,“餐風飲露”,高興起來把海中龍提起來,將雲霧當搖籃,將日月當車輪,如此謂之真人,謂之神人,(莊子可真把我們罵慘了,可見我們未得道的都是假人了。)這才謂之大宗師。以後禅宗稱宗師也是借用而來的。循著物理變化,人可以變成超人,所以看塵世間富貴功名如彈指間事,真如渣子。因爲有此哲學觀點,所以才會以滑稽態度嘲罵世人,說帝王與強盜差不多:“竊鈎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他們把人生看得太透了。很可惜,他們只說原則,並沒有說方法。

  戰國時,燕齊之間的方士們,就提到這些問題,後世號稱儒家的--當然孔子並不如此狹窄,看不起方士,認爲他們是雕蟲小技,江湖郎中。其實方士是指方法技術之士。即相似于現代的科學技術人才,如爆竹,*等都是道家方士所發明。尤其神仙一派的方士,認爲可以用物理的變化,改變而發揮人類潛在的生命。一種是以藥物,所謂五金八石,煉出丹藥來吃,可以使肉身長存。其理論根據即認爲人身有叁屍蟲(上中下叁屍),從前人不容易相信,現在科學證明人一身都是細菌,佛也說人身有十萬八千種細菌,尤其眼睛口腔中最多;又煉丹藥可將黃金煉成像牛奶一樣,喝下去可將腸胃變成像黃金做的一樣,不必像現在要開刀換鐵肺了。

  另外一種是采取日月精華,謂之“日月奔瞵”。現在科學家也在利用太陽能,中國早在數千年前道家就已經廣爲利用了,利用太陽月亮光能,吸入可以超出此物理世界。不論能否成功,科學本身就由幻想而來,在數千年前,即有此創造性的幻想,也是很奇妙的了。這些話決不是我隨意憑空杜撰的,有書爲證。

  但爲何古來帝王名士們服丹藥後即會中毒而死?原來抱撲子說得明明白白,內丹已成就者,即氣脈已通者,始可服外丹得成就,否則會中毒而死。而這一班帝王名士飲食不忌,五髒六腑都是髒的,房事又不戒(必須無欲,又能服氣始能服外丹);此等人一肚子功名富貴,酒色財氣,服了如何不死?且外丹服下後陽氣特別充沛,這些人化不了,後宮嫔妃又多,如此一縱欲,焉能不死上加死?我那邊書櫃裏,你們常見的,都是煉就的藥品。即必須將叁屍蟲都殺死,再加修持才行。否則,所有的生命都能用來供養它們了。

  道家這一套名堂多得很,還有畫符念咒。道書真是浩如煙海,清代紀曉岚作“四庫總目提要序”有八個字的批評“綜羅百代,博大精微”。所以說中國文化及文化史,如不了解道家,或認爲只有老子莊子就足以代表整個道家,可說是對本位文化了解得實在太不夠了。必須深刻研究它,它是一種科學,科學成分多于哲學;佛學是哲學多于科學;儒家則是倫理道德多于科學哲學。綜合此叁家才能談到中國文化,否則光讀了幾本四書五經,則不必談了。試想中國這一大塊土地,縱橫十萬裏,上下五千年,五六億的人口,是一個多麼古老而奇妙深奧的文化大國!豈可如此淺薄地武斷它呢?

  中國道家氣脈之學如何說法?近代有人主張這一套內功之學是自印度傳來的;又有人主張印度這一套密宗瑜珈術的東西是自中國道家傳出的,也有著僞書爲證,說老子傳道德經後,西出函谷關,經流沙,又向南天山一轉到印度去了。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現在要說中國道家所說氣脈修爲的理論。道家說身上有奇經八脈,即尾闾由背脊上行這一條謂之督脈,前面是任脈,中間腰上爲帶脈。由海底到頭頂謂之沖(中)脈;另外四脈:陰跷,陽跷,陰維,陽維等共八脈。然何以謂爲奇經?因其不屬于傳統醫學的十二經脈,而且它非血管,非經絡,是人體生命存在時氣機流通的道路。將奇經八脈打通,然後煉精化氣;煉精化氣後,再煉氣化神,如化學鍋爐蒸餾提煉後再化氣爲神。到頭頂泥丸宮(百會穴)以後,下來再上行,化爲靈能。煉氣化神;將元神提煉出去,超越肉身,然後又將此元神回爐,收…

《習禅錄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南禅七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