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上集)▪P10

  ..續本文上一頁了也犯戒,要先喝叁口才能倒。一般人認爲身體是髒的,其實都是紅白菩提變出來的寶貝。拿莊子的話來說,我們認爲的世界上好的東西,像那些好吃的東西,其實都是最髒的東西變出來的,也就是化腐朽爲神奇。

  翻譯:(英文第叁十八頁)上師授予我成就本尊的秘密上師之法,給我秘密灌頂,教導我認識到我自己的五蘊之身即是殊勝壇城,脈就是本尊,氣就是咒語,明點就是大手印。我如法修持叁或七天。(英文第四十叁頁)這個灌頂的要點在于把愛升華爲覺性,保持四喜不受障礙。我的感受一步步深化,從一個高峰到另一個高峰。這時,如果遺失明點(菩提心),就犯了殺害不變光佛的惡業,將入金剛地獄。我將自己的意識住于不受色欲汙染的淨喜之中,不入昏沈,因此覺性生起。

  

  移喜磋嘉女佛生平

  十叁歲:爲帝王之後

  二十歲:得到完全灌頂,並開始苦行

  叁十歲:已了悟,並開始服務衆生的工作

  四十歲:與上師心心相應

  五十歲:開始降魔護法

  六十歲:傳播佛法,擴增僧團

  七十歲:了知實相的自性

  八十歲:蓮師離開,去了西南方

  九十歲:見到實相的本質

  一百歲:明知達到圓滿

  一百二十歲:爲帝王之師

  一百叁十歲:遍遊西藏

  一百五十歲:保存寶藏于秘密處並作利他事業

  一百六十歲:慕質增波王圓寂

  一百七十歲:幫助剩下的弟子得解脫

  一百八十歲:在洛紮克投射幻影的形象

  一百九十歲:重見她唯一的姐妹,成就者女王

  二百二十五歲:圓寂

  

  末法時代的情形

  包卓立:下面這段取自關于移喜嗟嘉的另一本英文書,書名《The CrystalGarland of Faultless Practice 》,其中第一百叁十五頁「Padmasanbhava|sOralInstucions to Lady Tsogyal 」。

  翻譯:上師教導移喜磋嘉,當五百年的末法時期來臨的時候,修習誦咒的人只會口中念念有詞,而不知咒法的深意。他們將把密咒變成符咒之術,把叁摩地境界變成空洞的儀式。他們會借用雙修的名義縱欲。他們會假裝救度衆生,而實際上卻是縱容其瞋心。他們將善惡不分,批販如來,把教法像物品一樣買賣,有的人甚至會借傳法之名斂財。他們會把殊密的咒語變成賭博的工具,滿足自己的政治野心。

  懷師:每個宗教到後來都如此。許多人都會貪那個上師、大師、仁波切的名,貪圖利養錢財。這種事情現在太多了,令人心灰,令人心寒。曆史上很多人以修道當隱士來培養自己的聲望,然後等政府請他出來,他的野心其實比誰都大。

  供養正法本來是應該的,佛所以吩咐大家,對真正的上師,有修持的善知識,要誠心供養。供養一個大阿羅漢不如供養一個佛,供養一個佛不如供養一個無事閑人,供養一個無事閑人不如供養一個生病痛苦中沒有飯吃的叫化子。救苦救難的功德最大。無事閑人不是佛也不是魔,連佛的觀念也解脫了,自己成了佛而沒有佛的觀念,也不作教主。

  

  雙修與空行母

  懷師:西藏的紅教講究男女雙修,美國也有很多人教人交媾的技巧,收費貴得很。真正的紅教雙修,講的是氣脈成就。關于雙修,各個派別爭論很多。有的說,開始時就要雙修,爲了了欲,等這一階段過了以後就單修了。有的認爲,先把氣脈修習到一定程度,再用雙修使氣脈達到最高的成就。有一派認爲,完成許多修行成就後,最後一次男女雙修得到報身成就,達到色身的轉化。報身也叫色身。

  雙修的對象有很嚴格的條件,很難找到。比如男的找女的雙修對象,最好是年輕的,除非對方已經達到空行母的境界。有的說,女性雙修對象的眉心、喉處、或者心窩要有一顆紅痣。這裏講到,移喜磋嘉的男伴就有這麼一顆紅痣。另外,要家庭教養好,有見地,有智慧,有道德,心地善良,慈悲好施。

  所謂空行母也有兩層意思。西藏一般學密宗的人,以爲空行母都是在虛空中飛來飛去的,這是有形的,其實空行母就是見了空性、明心見性、沒有欲望、一切空、一切爲度人幫助人的人。西藏黃教白教許多人單修,拼命修法,希望空行母來幫他。哎呀,夢中空行母, 來啊。我就罵他們,你們是在意淫,夢交,若要真正的空行母現身,除非你修持、智慧、福報、功德到了相當的程度才有可能。空行母有時現很凶的姿態,而且很醜陋,有時現比天仙還美的姿態。她還會對你有各種各樣的測驗。如果你還有善惡醜美的分別心的話,空行母一個耳光把你打扁了。你在定中,如果空行母低頭這樣看你,你就千萬不要碰了,空行母對你已經生氣了,說你修行不對。如果背對著你,更不能碰了。換句話說,她警告你不要動雙修的念頭。

  宗喀巴大師創立黃教,主張單修,禁止雙修。但是,他也承認,要想得法報化叁身成就,只好等到自己這個肉體毀壞,中陰身時雙修,這是另外一個秘密了。

  

  五世達賴的故事

  懷師:在西藏,黃教的達賴是人王兼法王。第五代達賴告訴大家,他要雙修,那可不得了,曆代祖師都是規定單修的,因此左右宰相大臣都反對。

  有一天,他叫來左右大臣和管宗教的“幹布”,也就是管總務的大師,在日本叫“館長”,國家的廟子都歸他管。他帶大家登上城牆,脫下褲子要屙尿,及至屙了一半,又把屙出來的尿吸回去了。他看看大家,意思是說,你們看我有資格雙修吧?大家都不講話。第五代達賴說,既然如此,我也不雙修了,不久就涅

  盤了,轉生爲第六代達賴。所以,第六代達賴風流倜傥,開後門,偷偷去酒家約會。結果因爲下雪天被人發現。第六代達賴的情詩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消息傳到滿清政府,那是順治的時候,就召他進京處理。走到青海他就不走了,我是法王,怎麼這樣去見一個人王呢?就圓寂了,走了。第七代達賴就靠不住了(沒有這種功夫了)。據傳,第六代達賴並沒有死,他到了蒙古,還是喇嘛,還到過四川峨媚,活了很久,有沒有雙修不知道。據說,乾隆時期他還在世,乾隆答應他不宣布他是第六代達賴,他才答應和乾隆談話,之後就走了,傳說後來圓寂在中國的五臺山。

  像這裏講的這些大喇嘛,都在山洞裏專修過,程度都很高,這樣的大喇嘛很難得碰到的。這個(雙修)作起來,很恭敬的。布幔遮起來,兩人在裏面修七天七夜,外面的喇嘛圍著,七天七夜念咒念經,打坐供養,香花供養。據說,修好了整個帳篷都不見了,只有一團五彩的光明。元順帝得了雙修法,結果以此作樂,鬧得一塌糊塗,曆史上名聲很壞。

  清朝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受過這些法的灌頂。所以,雍正沒有當皇帝以前住的王府,也就是現在北京的雍和宮,還供養雙身佛呢!歡喜佛就是這樣來源的。乾隆以後的嘉慶還有,以後就不知道了。康熙、雍正、乾隆對禅宗、密宗都很有研究,很高明。

  禅宗對雙修既不表示批駁,也不表示贊成,根本不提這回事。有一位在家人,是一名尚書,名叫陳操。有一次,他請教一位禅宗祖師說:「吃肉嘛,犯戒;不吃肉嘛,不行。師父啊,你看我該怎麼辦?」這位禅師回答:「吃是你的祿,不吃是你的福。」也就是說,吃是你這一生的福報,不吃是你未來的功德。這就是

  禅宗的教法,很妙。許多在家居士,不出家一樣悟道,禅宗也不作說明。

  

  蓮花生大士的教導

  包卓立: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蓮花生大士對移喜磋嘉的教導,有些是她苦行以前教的,有些是苦行以後教的。

  翻譯:第一,要有一位可以信賴的,真正的悟道上師。這位上師需要得到過不曾中斷過的傳承。蓮花生大士就是這麼一位上師。第二,不要輕易把法傳給那些會誤解法的人。第叁,不要傳法給那些不精進,把法浪費掉的人。這些人就像商人一樣追逐名利,修行對他們來講並非人生大事,他們不求進步,只要有一點點成就,就會沾沾自喜。他們不會好好保護法的傳承,相反,他們會不經意的誤傳教法。第四,如果你要即身悟道的話,就一定要精進、自守戒律、念念在道上。

  包卓立:從這裏我們可以理解,爲甚麼有些法老師不准我們修。老師也經常批評我們,好像學佛都是爲佛菩薩學的,爲老師學的。哦,我打過坐了,夠了,我聽過法了,夠了。

  翻譯:(上面講的都是原則,下面是細節。)白天時,要把一切所感所想當成夢境一樣,放松,讓一切都自然發生,不要有人爲的痕迹,不要用分別心去修正什麼,一切都應該是自在,開朗的。你身心都在休息,同時心中一片清明。

  懷師:學佛到了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算是有一點點基礎了。《金剛經》最後四句偈子已經告訴你了:「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幾句話,不光是理論的總結,實際上是修行的叁摩地,是一個境界,一個功夫。那麼,怎麼做到呢?由打坐開始,然後平常都處在那種狀態中。打坐時有這麼個境界,下座,還有老婆孩子,還要做事,還要像在坐中一樣,如夢如幻。這是密宗的大法,叫夢幻觀。老實講,現代人打坐也到不了這個程度,古人也很少。真正做到了,身體若有若無,好像夢中的境界一樣,其實也沒有夢。假使有那麼一點點念頭動,也好像夢一樣,隨時空得掉。隨時若有若無,如夢如幻。

  夢幻觀瑜珈是普賢如來化身也就是金剛薩埵所傳承的法門。如果你隨時都在那個境界中,身體比睡夢還松軟,即使不修氣脈,氣脈自然就通了。打個比方,那種情形就像喝酒喝到七分醉,人很放松。還有一種體會是用眼神,你半張半開看前面一個東西,不動,把神收回來,慢慢一切都是幻的了。看前面一個人,就像一個影子。常住這個境界,慢慢的整個世界都變成一個夢境,都是空的了。

  包卓立: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經驗。要修行,一定要讀很多書。即使是同一個法門,不同人有不同的經驗,用不同的語言說出來。你第一次看到某種修法時,也許心中沒有…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上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