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修證佛法▪P41

  ..續本文上一頁程現在已進行到第二個綱目:修證的法門,現在還在繼續。

  看了大家筆記後,發覺大家仍沒有把握到重點。要想以心地法門修證,進而就是菩提正覺的話,最大的障礙是身見。

  佛教盡管講四大皆空,那是對于小乘不了義教而言;在了義教來講,是心物一元的。我們整個的色身四大,是由一念的業力所構成。首先,修證之所達不到功效,是因爲轉不了業力所構成的色身,因此做不到無妄念。縱然有一點點清淨,不過是第六意識偶然的,暫時的一種固執所造成的現象,不是究竟。大概到目前爲止,重點還在這裏轉。

  圓覺經的幾句話,對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線,也是最難的: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在任何時間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頓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麼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個人沒有妄念,什麼念都不起,完全象木頭一樣,也並不是佛道。于諸妄心,亦不息滅,對于自然來的妄想,並不勉強用個方法加以息滅,如果對于自然來的思想,想個方法加以滅除,這個加以滅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滅的話,自然就清淨了。

  所以再進一步告訴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做功夫最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學佛有一點基礎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後拼命想辦法除妄念,統統在了知的階段。其實那個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個大妄念,所以佛告訴我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來的,會自然而去。

  最後一句話,佛告訴我們:于無了知,不辨真實,假定我們到了無了知,明明了了都沒有了,寂滅了,于無了知,不辨真實,到了這樣境界,就不必要自尋煩惱,不要再自問這個對不對?或怕大概是頑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別。

  還有一個重點: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當你知道是幻想,那個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個方法,如觀想啦、煉氣啦等等,去除那個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爲什麼?因爲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沒有,所以是靠不住的。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這中間再不必加一點,不增不減,那個寂滅清淨同覺性。這裏頭沒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這個認識清楚就好辦了。

  真的認識清楚了這個,或者稍稍有點見地的人,悟後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對六祖說:不見本性,修法無益。

  大家做功夫修持不能得定,第一個障礙就是身見;第二個障礙是見地不清楚。四大色身也就是一念,色身不能轉化,自然不能成就,這就是討論的問題。

  現在來看瑜伽師地論卷二,本地分中意地二之二:

  又羯羅藍漸增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增長,俱漸廣大。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鞭。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肢節各安其所。

  羯羅藍就是胎兒入胎,在十二因緣就是“名”——胎兒,“色”呢?指地水火風所構成。平等增長,俱漸廣大,胎兒由地水火風的成分,平衡成長。

  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依靠母體的胎兒,九個多月後,圓滿了,生下來。

  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鞭。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肢節,各安其所。這是講四大的構成。

  楞嚴經最後有一句話: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生命是初的來源,是一念無明,一有生命以後,就分陰陽,就是心與身。現在要“滅”,要回轉來成道,要得寂滅之果,先要除掉四大色身的障礙,才能談得上。

  要如何除色呢?先認識色的成長,從嬰兒在胎中的成長說起。物理世界整個都是地大,人的細胞、筋骨等是地大的作用;津液、口水、荷爾蒙等是水大。比如我們靠血液的循環而維持生命,這就是水大。平衡就沒病,不平衡就有病。由火界故,由于火力、熱力維系著、長養著我們的生命功能,成熟堅鞭,講胎兒堅固起來,構成了形體。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風大,我們能否得定,第一要件是先得輕安,輕安的相反就是粗重。我們做功夫感覺氣脈在流動,就是在粗重中,真正氣脈通了,就達到全體輕安,也自然忘身了。雖然有四大身體存在,卻一點障礙感都沒有。關鍵就在風大,風大最重要。

  若有情數,時無決定,時間沒有絕對的,比如顯教說凡夫要想成佛,須經叁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決不承認有即身成佛之說。而密宗和禅宗,並不管劫數的問題。楞伽經說:劫數無定,十地的程序也無定;瑜伽師地論則說:時無決定。劫數不是固定的,比如我們在受苦受難時,一秒鍾覺得像一百年一樣;在快樂安詳中,一天像一秒般過去了。所以者何?由彼造作種種業故,時間是唯心的,叁千大千世界,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星球,每一類衆生,根據業力,對時間長短的感受,都是不相同的。

  我們學佛修道,都是以世法的心態來處理出世法。首先,打坐離不開時間觀念,規定時間打坐,被時間限製得死死的。如果功夫做得好一點,晚上卻睡不著,就想:唉!失眠了。脫離不了世間的時間、空間、生活觀念,這怎麼能修道呢?這些都是業力,業力把我們困死了。

  或過一劫,或複減少,乃至一歲,這是講時間的相對性。

  又彼壞劫,由叁種滅,一者火災,能壞世間,從無間獄,乃止梵世。火災來時,從無間地獄起,一直燒到二禅天的邊緣。所以,佛爲什麼要我們斷欲念去淫心?就是因爲這個沒有轉化,火劫一來,就都毀了。

  至于第二個水災,威力就更強了,直到第二個禅天。我們人在有形的精滿了以後,欲火發動,隨後水災的障礙來了,乃至得糖尿病,這些都屬于人體的水災。

  第叁個風災,能毀到二禅天頂,至四禅天邊緣。

  佛所講的叁災,同我們現在地水火風的修持,有密切的關系。這一節因時間關系,只能簡單講述。

  自此以後,有大風輪,量等叁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這是講世界的形成,這一段可以同現在的地質學配合研究,非常有趣。佛說由空劫(沒有這個世界以前)以來,有二十個空劫。空並不是沒有,空也是個東西,尤其講器世界的空。比如太空也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佛說物理世界有七大:地、水、火、風、空、覺、識。空劫時,地水火風四大形相還沒有構成,那時四大的功能蘊涵在空大裏。實際上,空大本身也是在動,但因動得太大,我們反覺得是靜態。易經講“天行健”,宇宙永遠在動,若有一刹那時間不動,乾坤息矣!整個宇宙就毀掉了。

  空大經二十劫之久,然後轉成氣流動起來,這是風大的形成——風輪。大風輪轉若幹億年以後,慢慢自然發生液體了,像濃漿一樣,風輪與液體慢慢磨蕩,就産生了熱能。泥漿再聚攏來,突起來的就是高山,陷下去的就是溪谷、江河、海洋等,産生了第叁層的地水火風,就是這個世界。修密宗法門的,有些上座後,觀想空大,再觀想風輪,就是大氣層,大氣層上觀想火輪,火輪上觀想水輪,水輪上觀想地輪,然後再由地輪湧出一朵大蓮花,蓮花上坐一個菩薩,這個菩薩就是我,要一刹那間觀想成功,這就是密法,觀想成功後,可修止觀了。

  又彼有色,從意所生,一切有色,地水火風是如何造成的?是意識所生。當然,物理世界爲什麼是唯心所造的,自己要去研究、去發揮。四大是唯心所造的,第六意識的功能最大。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雲:叁性叁量通叁境,叁界輪時易可知,第六意識貫通了叁界:欲、色、無色界。叁界的輪轉,其中心柱子就是第六意識,妄想的力量有這樣大,叁界輪回整個包括在第六意識的範圍。瑜伽師地論把叁界、九地、二十五有,都包括進去,都屬于第六意識地。我們修持,如果這個理見不透,隨時想把意識空了,是很不容易的。它的功能大得很,叁界都爲它所造,所以說:又彼有色,從意所生。

  懂了這個道理,配合修持見到了空性,轉過來修意生身,就成功了,原理就在這裏。所以那位在美國的老太太,自己摸到了身內身與身外身,證明了佛所說的,沒有明師在時,正法一樣的存在。

  就佛學的分類,衆生吃飯分四種: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段食是分段吃飯,像人間分早餐、中餐、晚餐。有些經典翻譯爲抟食,如外國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抓,動物用爪,就是抟食。天人看我們吃飯,就像我們看動物吃東西一樣的髒。觸食,比如我們除了吃東西以外,還吸收空氣與光能,這也是維持生命的重點,很重要。思食是精神的,識食是色界、無色界天人的境界。真得定時並不需要吃東西,但功夫沒到達不能亂搞,否則會出毛病。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叁:

  雲何說諸大種能生所造色耶?四大各有各的種性,風大有風大的種性,地大有地大的種性。四大種性如何造成了色法?這裏的色法就是我們的生理。

  雲何造色依彼,彼所建立,彼所任持,彼所長養耶?玄奘法師的文章翻譯得很好,達到信與達的標准,很合邏輯。四大種是造色,爲什麼我們這個生命,乃至物理世界,生成了以後,還是靠物理的功能使它永遠存在,不但存在,又使它發揮,這個道理在哪裏呢?

  答:由一切內外大種,及所造色種子,皆悉依附內相續心。心物一元的重點在這裏,理論的原則也在這裏。是由于一切內外大種。

  什麼是內的四大種?我們身體內部,不斷新陳代謝的地水火風,爲內四大。打坐修道是發揮內四大種的功能,再把它轉換。還有外四大種的地水火風,譬如陽光、空氣等,這兩個是一體,可是當它形成現象時,界限分開,功能一樣,現象卻不同。

  內外四大種的元素,以及他們所蘊涵的造色種子,都必須依附著內相續心,才能發揮一切的功能。心理學家做過試驗,假使一個普通人,不管年紀多大,如果絕對灰心了,灰心到了極點,硬想死,大概半個鍾頭左右,人就虛脫了。因爲內相續心沒有了,接不上了。換句話說,生命力強的…

《如何修證佛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