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玄奘及其唯識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黃心川)▪P2

  ..續本文上一頁西域記考異》。

  1912年,堀謙德出版了《解說西域記》。

  1942年,足立喜六出版了《大唐西域記之研究》。

  1972年,水谷真成出版了《大唐西域記》。

  1983年,野村耀昌重譯了《大唐西域記》並作了慎密的考證。

  從以上大量的譯作和著作中可以看出,玄奘的研究一直被國外學者所重視,外國學者普遍重視和贊美玄奘的偉大人格和學術成就。國外學者尤其重視玄奘對印度次大陸和中亞地區所作的記載,一般用以作爲研究印度次大陸和中亞地區曆史、地理、交通、宗教、政治、軍事布置等等的重要依據,也常常作爲考古、交通發掘的根據,其影響是十分深遠的。例如,現存的印度和尼泊爾等國的釋迦牟尼佛出生、成道、初轉*輪和涅槃的四大聖地的發掘與定位,與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記》有重要的關系。還有印度佛教史上的王舍城、靈鷲山等佛教聖迹的發現,也是依靠了玄奘的記載。當然,在西方學者中,其中的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英法殖民主義的將領或在任的外交使節,他們的翻譯和研究中的不能避免帶有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傾向,但是他們最先提出了東方學,爲東方學的研究劃出了藍圖,找出了方向,從而爲以後東方學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其功績也是不可埋沒的。

  叁、當代中國玄奘與唯識學研究的興起

  在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我國的佛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迄1957年反右派運動前,佛教界和曆史學界對玄奘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評價。在1960年以前,中國大陸出現了有關玄奘問題和研究的著作共26種,這些著作包含了對玄奘生平、曆史、遠征求法、歸國譯經、唯識理論、創立相宗、因明研究、玄奘精神等等的評述,有的還以唯物辯證法爲指導,對玄奘的哲學和社會影響作了比較事實求是的評價。例如,田光烈先生寫了《玄奘哲學思想中之辯證法因素》(1950),力圖從緣起論、中道觀、因明學等叁個方面入手,試圖挖掘並深入佛教哲學思想中的辯證法因素。北京叁時學會重印了韓清淨的《瑜伽師地論·披尋記彙編》共180卷。另外,金陵刻經處重訂和出版了《玄奘譯撰全集》,這些大書對于僧俗兩家學者研究玄奘的思路源頭,打下了資料的基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在中國佛教協會的機關刊物——《現代佛學》和中國科學院發行的《曆史研究》上,經常有紀念或評論玄奘的文章,但是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關佛教與玄奘研究基本上停止了,直到1978年才有所改變。

  1978年黨中央實行撥亂反正,學術界開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佛教的研究開始逐漸繁榮起來,于是有關玄奘的研究才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逐漸成爲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課題。但是這個時期的研究還是分散的、小心翼翼的。1992年,河南玄奘故裏的同志爲了加強對玄奘生平事迹的宣傳和佛學思想的研究,提議成立玄奘研究中心的設想,這個建議得到了國內大批著名人士和學者的贊同,特別是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竭力相助,終于在1992年7月30日在北京成立。從此,玄奘研究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玄奘研究中心成立後,先于1994年在玄奘故裏洛陽和西安兩地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會議。又于1994 年在陝西銅川召開了第二次國際會議。這兩次會議都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熱烈響應和當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在會上國內外同行先後發表了幾百篇學術文章,從玄奘的生平、曆史、時代背景、孤征印度、回國譯經、建立宗派等各個方面給予了評價。這兩次大會對宣傳玄奘精神確實起了不小的作用,也引起了國內外佛教界、學術界的重視,另外在2000年11月,玄奘研究中心還協助中國佛教協會、陝西省佛教協會等單位召開了全國性的“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與此同時,還協助洛陽玄奘故裏召開了“玄奘思想討論會”,在陝西戶縣召開了“玄奘遺骨鑒定會”,協助銅川市玄奘研究所,這些會議和活動都在國內引起了反響,對玄奘的宣傳和研究工作,在人民群衆中樹立玄奘的光輝形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近年來,出版界出版了大量的有關玄奘的生平曆史和唯識學理論的著作,其中值得注意的有:由季羨林主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1985)、韓鏡清編撰的《成唯識論疏翼》、王恩洋撰寫的《中國佛教與唯識學》(2004)、惟賢法師撰寫的《唯識劄記》、楊廷福編寫的《玄奘年譜》、馬佩主編的《玄奘研究》(1998)、黃心川主編的《玄奘研究文集》、黃心川、王亞榮、增勤主編的《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周貴華的《唯識與了別》等。臺灣出版了張曼濤主編的《玄奘論文集》,光中法師編輯的《唐玄奘叁藏傳文彙編》等等。此外,孫寶綱先生還將《大唐西域記》譯成了印地語,在印度出版。薛克翹先生等創作了玄奘的電影劇本,等等。

  

  四、深化學術研究,爲中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當前玄奘及玄奘研究和唯識宗的研究已經在我國升溫,正在産生重要的影響。近年來,以玄奘爲題材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已經成爲新聞媒體與電影電視藝術界的一個熱點。僅玄奘研究中心就曾經協助或接待了至少五個以上的玄奘電視劇組,修改了好幾個劇本。今年是“中印友好年”,作爲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大師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除了原有拍攝的玄奘電視劇和紀錄片之外,中央電視臺還策劃與組織了“重走玄奘之路”的重大活動,在北京與廣州等地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現在這項活動正在緊張地進行之中,電視媒體、紙質媒體和網上媒體都作了連續的報道,玄奘的影響正在深入。

  我們現在正在召開的第叁次玄奘國際學會討論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進行的一個重大的學術活動,因此,這個活動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許多媒體都給予了報道,世界各國的著名學者集中在錦城——玄奘出家的地方,召開高質量的學術研討會,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的召開,不僅深化了世界各國的玄奘研究的水平,而且也促進了中國的玄奘及其唯識學的宣傳與研究,直接推動了中印兩國的友好交往,庚續了兩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的曆史。

  當代研究玄奘及其唯識學,正在朝著精細化、廣泛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這些都是好的現象。但是我們除了要繼續深入的研究與曆史有關的考古、中外交通、地理、翻譯、佛學理論等傳統學問外,我認爲充分挖掘出玄奘精神和唯識學在現代社會的現實意義,將其用在當代社會的學術研究和治理國家,以及人心改善等等,也是一個主要的方面。而在這個方面,學術界將會擁有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爲。作爲佛教高僧,對世界文化作出貢獻的大家,玄奘不辭萬難,遠征求學的堅強意志;努力學習,虛心鑽研的好學傳統;堅持真理,謙虛禮讓的道德品格;不慕虛名,潛心學問的嚴謹學風,以及報效國家,信仰彌堅的愛國愛教的信念,等等,這些都是當代社會仍然要繼承與強調的重要內容。現代社會離不開對古代社會思想文化與理論傳統的繼承與發揚,玄奘精神與他的一生行迹,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切入口,也是佛教界理論創新的契理契機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論來源。玄奘所弘傳的唯識學,雖然在理論架構過于繁瑣,但是它強調了心的作用,突出了修心重要性,在心理學方面有重要的創建,這些爲當今社會重建道德,改善人心,調整心理,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的資糧,其現實意義也是非常顯明的。這些都可以在本次會議的論文中再次看到。所以玄奘和唯識宗的研究,在現代社會不是要退化,而是要進一步加強,把玄奘的精神推廣到當代社會,爲社會服務,已經成爲學者們不可推卸的曆史責任。

  最後,本次會議能夠順利召開,與得到成都市政府和成都佛教界的強有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據我所知,爲了確保召開好這次會議,四川與成都等有關單位做了大量細致艱苦的工作,多次開會討論,做出詳細預案,精確編製預算,正是他們的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與作風,使各位學者能夠順利聚會蓉城,享受金秋益州的美景,感受天府之國人民的熱情。在此,我代表所有參會的國內外學者,向大會的組織者和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和所有工作人員,表示誠摯的感謝,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1 詳見周齊:《明代中後期唯識學的流行及其特點與分析》,載《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90—197頁。叁秦出版社,2002。

  2 見太虛《辨法相與唯識》。

  3 第六卷第二期。

  

《玄奘及其唯識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黃心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