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治療
宗薩欽哲仁波切
譯按:這是宗薩欽哲仁波切于一九九O年五月四日在臺北的演講內容,當時的翻譯有許多缺失,特此致歉並重新整理後刊登。在今天來看,由于人類貪婪地大量養殖海陸動物,間接或直接造成傳染疾病、SARS、狂牛症、羊騷症、禽流感,這些都是以前未曾聽聞過的疫情。對應仁波切當時所開示的內容,真是令人警醒!
大家晚安,今天晚上的主題是“佛教與治療”。剛剛我們所走上來這七十個階梯是很好的治療,你認爲呢?我不是醫生,所以沒資格講治療方面的事情,不過這裏有位醫師,說不定可以幫點兒忙。現在我們要怎麼開始呢?我們要從疾病開始說、還是從治療開始講?我想我們應該先從疾病開始講,對吧!
在西藏傳統裏,身爲仁波切就應該每天一點一滴學習所有相關的事情,所以我學了一些西藏的天文醫藥學,但只學了二十一天而已。在西藏,大家可說都是佛法的狂熱份子,不管他們講什麼,總是以跟佛法相關的話作爲結束。所以我想今天可以談談“佛法與治療”。今天所講的治療,也多少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態度相關。
壽命減少
當今五濁惡世,先有命濁─壽命的減少,接著有見濁─見地的腐化,以及煩惱濁─情緒的墮落等等。所謂的濁或惡化(degeneration)是什麼?就是不神聖的東西,它跟個人的經驗邏輯
相反,比如壽命的減少。根據經典,大家相信,在釋迦牟尼佛出生于印度之前許多年的時代,地球上人們的壽命是一萬年。大家也相信,那個時候並沒有日、月,人們所需要的光明通常來自他們本身。他們所需要吃的食物不用自己栽種,因此也自然地減少汙染。我真不相信自己現在會講這些,因爲我自認是個哲學家,而不是曆史學家。當我們讀到這些曆史故事,我指的是佛教故事,但也不完全是故事,而是佛教關于世界演化的理論。大家相信生命的壽期越來越短,人們因此必須開始栽種東西以便生存。這是因爲人們以前所累積的善德或正面的能量減少或耗盡。當善德逐漸減少,無記業及惡業就會自然生起。
在那個我們稱爲圓滿的時期之後,接著是我們所稱的衰敗時期,或是稱爲爭端時期、爭論時期、敵意時期、戰爭時期、相互嫉妒的時期。在那個好的時代、圓滿時期,通常人們並不栽種,他們就從森林中拿些水果來吃。有個人一時想到:“我可以每天爲隔日多拿一個水果,這樣就不用明天還要再爲相同的事情而辛苦。”他這麼想著,就從森林中多拿了個水果。然後,每個人都開始跟著這樣做。之後,因爲有人開始這麼做,其它每個人也都學到這種態度。自然地,人們開始有了房子,以便保存這些果實,不讓人家偷走。于是,界限、擁有者、“我的水果”、“你的水果”,這樣的想法便産生了。不幸地,有些較爲聰明的人不想自己去森林,他們想擁有別人的水果,所以偷竊的行爲出現,然後種種其它的情緒也開始了。由于這些負面情緒的力量,人們身體的光明開始減少。然後由于大家業力的總集,日、月生起了。
不過現在你若從不同的方式來讀這個故事,就會有很大的意義,而並非只是童話故事。這樣的事情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都在發生。然而問題是,通常不會有人跟我們說:“嘿,你怎麼做這樣的事啊!”衰敗時期開始了,很多不好的情緒産生了。大家互相欺騙,比如說今天晚上的我,只想趕快講完就走。人們不只欺騙別人,還欺騙自己,當然是在潛意識裏,他們僞裝自己。所以發生什麼事情呢?各種戰爭開始了,不只是現在這種國際間的戰爭,還有家庭裏因爲自私而來的戰爭。由于私心如此強烈,甚至連父母親也變得越來越自私,甚至不關心他們的孩子了。我們就以非常普通的例子來說,想想我們中國古代,那時候親戚之間似乎是相當親近的;但現在,即使兄弟姊妹間也不怎麼親密,各做各的事情。如今,我們把這個現象形容是件好事情,有些政府稱之爲獨立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也證明了自私的顯現。
因此,一萬年的壽命開始減少,一直減少到現在的平均一百歲;平均一百歲的壽命時期,正是佛陀選擇要來人間的時候。原因是,要教導佛法,必須要有痛苦;如果衆生沒有痛苦,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
痛苦,那麼佛法就無用武之地。比如一萬歲壽命的那個時期,人們沒有多少痛苦,或甚至盡管有苦卻不知道。至于現在,某個密續曾經預言,在這個衰敗時期,有情衆生會吃任何他們能夠取到的東西。這個預言其實是很深的,當你讀到時,它好象很幼稚,但它的確相當有深度。由于種種內在與外在的戰爭、鬥爭,由于我們自私所製造的汙染,由于我們都想去擁有東西,由于大家都想當第一名,因此越來越多的疾病就出現了。人們會吃他們從來不習慣吃的東西,做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穿他們從來沒有穿過的衣服。比如你們都看到的,不同樣式的破牛仔褲,這在以前是很不好的東西,現在認爲很好看。有些西藏喇嘛把這樣的情況視爲衰敗時期的征兆。
各位還記得,我在“覺悟戰士”系列講座中談到“叛逆的行爲”(outrageous),幾乎大家都聽過吧!像這類叛逆的行爲,比如吃一些不同的東西、穿一些不同的衣服、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人們認爲這樣是叛逆,他們把“叛逆”當作他們想做任何事情的執照,可是這種叛逆是我們自私的顯現。我們的戰士傳統裏所說的,並非這種叛逆。因此,優雅是如此地重要,覺悟的優雅。我們或許無法把這個衰敗時期改變爲圓滿時期,或許無法掌握這個世界,但我們也許可以在佛教團體裏做到,或者也許可以在一些小團體裏製造這樣子的氣氛,比如說戴個領帶。
以上是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壽命期減少的一種原因。
見地腐化
現在講到另一個疾病的來源,就是見地的腐化(見濁),這可就深奧了,也複雜了。當一個人的見地腐化,持有這種見地的人,行爲也會開始腐化。由于見地及行爲的腐化,因此會有各種腐化的顯現。見地〈view〉是什麼?見地可以很廣泛,比如尊敬父母或社會所認爲是正確的觀念。見地是一個決定,這點很重要。比如這是什麼?一張紙。因爲我們已經這麼決定,所以也不管自己有無足夠的邏輯去證明這是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見地,基本上這些見地可分爲正確的和錯誤的,可是到底什麼是正見呢?尊敬雙親、尊敬長者,我們一代一代都認爲這些是正確的見地。同樣來說,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也製造了一些對的和錯的見地,比如說尊敬老師。當然這些是非常非常普通的見地。
至于深奧的見地,比如相信因緣,很多人相信因緣業力,可是也有人不相信業力。佛陀認爲那些不相信業力的人,他們的見地是錯
誤的。爲何佛教徒會認爲有些是正見、有些是邪見呢?比如說你打一個人,這樣會傷害到他,佛教徒認爲這是壞的業力,這就是一個見地,這是佛教徒的見地。如果有任何的宗教(我接下來要講的話可能會使我明天被通緝),比如說伊斯蘭教,他們認爲爲了神去殺人是好的;對一些日本的笨武士來說,自殺是好的,他們認爲這是一種有尊嚴的死亡方式;對我這個佛教徒來說,我認爲這些都是邪見。爲什麼是邪見?因爲假使我們被別人打、被別人殺害,我們會覺得受到傷害,我們會覺得傷心,我們會覺得很生氣,然後我們會發生各種不好的事情。了解這一點之後,並不需要任何更好的邏輯,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對待別人。
我們目前所處的五濁惡世有很多邪見,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淩虐:精神上的虐待、肉體上的虐待、及情緒上的虐待,這都是因爲有很多錯誤的見地。我盡量把它說得像電視上看到的廣告那樣平常。通常節目本身並不大聲,可是在同樣的音量下,當廣告出現時,卻突然變得又清楚又大聲。有些人相信某種經營生意的見地,就是要去腐化別人,這讓別人更加焦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我們所持有最糟糕的見地之一,就是對尺寸大小的觀念。你難道不重視尺寸嗎?不重視最大的尺寸嗎?比較小的東西,有時候你根本就不在意。比如說蚊子,就因爲它小,就因爲我們沈迷于重視較大的東西,甚至可能是畏懼大尺寸的東西、或者也許不去招惹大東西、或不去傷害它,所以我們可能會覺得拿刀去殺狗有點不安,但是拍掌弄死蚊子卻是如此平常的事情。我在廟裏也看過有人這麼做。這種邪見如此泛濫,已經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持有邪見,就表示持有這個見地的人是錯的;如果這個人錯了,不管他做什麼,態度就是錯的。錯誤的態度只會帶來不和諧,對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和諧,而這也會造成許多的疾病,比如愛滋病。許多佛教學者認爲,愛滋病可能來自錯誤的觀念。你能了解爲什麼嗎?因爲人們肯定性開放、性自由,肯定花花公子雜志這種生意,肯定色情電影、色情小說,人們肯定色情的衣服、舞蹈、唇膏、發型,于是就出現各種的強暴。你能了解這個道理嗎?我自己是沒有這樣的經驗。
情緒墮落
接下來談到情緒的墮落(煩惱濁)。情緒的墮落其實是壽命減少及見地腐化的中間者。爲何要刻意分出情緒的墮落呢?因爲對某些偉
大的修行者來說,即使他們也許不會壽命減少、見地腐化,卻可能有情緒的墮落。雖然他們沒有其它致病的原因,卻因爲有這個情緒墮落的病因,某些天人聖者仍有可能得到疾病,例如破叁昧耶戒的這種病,或是對上師的作爲感到非常受傷的這種病。還有,某些禅修者在打坐的時候,心中有著許多的希望及害怕,他們不僅沒有證悟,反而發瘋。我甚至現在就可以證明給你看,你可以在佛教中心比在其它任何地方看到更多瘋狂的人。不過,這是好的,這表示佛法真的有幫助。不管怎麼說,無論好的壞的,它就是一種疾病。
由于五種煩惱(貪、嗔、癡、慢、疑),我們會有五種主要的疾病,而這五種疾病和我們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相關。當我們講“佛教與治…
《佛法與治療(宗薩欽哲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