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郁從緣起;
清涼悟性空。
釋慧原題廣東潮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前寶鼎
寶鼎傳千古;
丹心感太和。
釋慧原題廣東潮州開元寺藏經樓前寶鼎。 太和:太通大
致祥由和氣;
惟德乃斯馨。
釋慧原題廣東潮州開元寺藏經樓前寶鼎
一炷通雲漢;
叁尊降吉祥。
釋慧原題廣東潮州開元寺藏經樓前寶鼎。 叁尊:有二說,一說爲佛法僧,一說爲西方叁佛
天香周法界;
瑞氣藹靈臺。
釋慧原題廣東潮州開元寺藏經樓前寶鼎
精詳留墨迹;
訣馞愛蓮香。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訣馞:喻法香
二酉長庚煥;
兩儀太極分。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香煙橫千丈;
金碧閃重霄。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千秋祈庇佑;
四海仰威靈。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金煙吐紫氣;
寶鼎煉祥光。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上布洪人澤;
下沾雨露思。
湖北武漢歸元寺鼎爐。 洪人:大人
寶鼎香煙呈五色;
金爐燭彩結雙花。
甘肅蘭州白衣寺鐵爐
雁齒橫排,雲煙出沒;
虹腰高臥,泉石奔騰。
江蘇常熟報國寺香花橋
鳥影騰空,流通萬壑;
花名燭表,香透重門。
江蘇常熟報國寺香花橋
虎溪叁笑傳佳話;
泉石多情轉古音。
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虎溪橋
叁人笑處泉流石;
—虎鳴時月映山。
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虎溪橋
虎嘯一聲驚客笑;
溪流萬壑洗凡情。
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虎溪橋
福地津梁千古秀;
語溪法道萬年安。
浙江桐鄉福嚴禅寺寺橋。 語溪:崇德縣古稱,該地舊屬崇德,1958年並入桐鄉
觀察維嚴,誰謂紅羊能挽劫;
音塵若接,愧非司馬漫題橋。
馮珏生題湖北鹹豐觀音橋
橋引無窮路;
虹飛自在天。
李吉題湖北黃梅五祖寺飛虹橋
飛瀑連千壑;
虹橋接九天。
陶士心題湖北黃梅五祖寺飛虹橋
都因佛祖名揚,東馬奔馳靈鹫界;
只恐仙凡路隔,虹橋飛架白雲間。
柳瑞蘭題湖北黃梅五祖寺飛虹橋
近水應多濠上想;
泛槎疑向武陵來。
蔡景忱題甘肅崇信龍泉寺艭橋
四座泉聲,一簾山色;
數行楊柳,幾處樓臺。
楊承基題甘肅崇信龍泉寺艭橋
儒釋道之渡我渡他,皆從這裏;
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
甯夏中衛高廟無上法橋坊
百年遺迹懷仙吏;
一掬甘泉續醉翁。
牛昶煦題河北河間瀛西寺適合泉
老不白頭因水好;
冬猶赤足爲師高。
易順鼎題江蘇南京清涼寺還陽井,又名義井,唐保大叁年建,傳該寺僧人飲此井水,須發至老不白
閩人大節千秋在;
眢井函經百世存。
葉矯然題江蘇蘇州承天寺眢井。 閩人:指鄭思肖,南宋時福建連江人,原名某,宋之後改爲思肖,字所南,寓意思趙思宋,隱居于吳,坐必南向,以示忠于宋。 函經:即鄭思肖所著之詩集《心史》,明崇祯時于承天寺眢井中出一鐵函,內裝即《心史》,故世稱鐵涵心史
峰移出震,聖迹地傳;
井養飛龍,神胎天成。
江蘇武進大林寺龍井亭
沁雪貯寒泉,一片清虛照澈大千世界;
開山成寶相,十分圓滿想見丈六金身。
浙江杭州大佛寺沁雪泉
流水語禅機,砭耳松風俗洗缽;
空亭忘世事,沁心梅月客橫琴。
王禮仁題浙江杭州補梅庵掬月泉
一卷經文,苕霅溪邊證慧業;
千秋祀典,旗槍風裏拜神靈。
江西上饒廣教寺陸羽泉
恨我遲來,倚石難聞叁笑矣;
憐君早至,飲泉能淨六根乎。
陸偉廉題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聰明泉
難泯天真,俊對名泉秋水;
莫傷人事,應憐古刹春風。
陸偉廉題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聰明泉
虎亦有守操,棄百獸王而皈真佛;
跑能知進止,攫叁尺水以注甘泉。
湖南衡山福嚴寺虎跑泉
大峰積德積峰大;
峰大流芳流大峰。
廣東潮陽大峰古泉井欄,位于和乎平峰風景區“宋大峰祖師墓道”通衢東側。宋宣和年間大峰遊緣至此,時值幹旱,且瘟疫猖獗,大峰欲拯民危難,但苦于水鹹而無法配藥,幾經尋覓,找到此泉,終使鄉民解危
古爲今用今爲古;
泉生水流水生泉。
廣東潮陽大峰古泉
泉吐珍珠千畝潤;
月臨舍利四方明。
李行健題雲南安甯曹溪寺珍珠泉
淨根從此洗;
活水不須求。
某寺寺井
天聽自民聽,何須來報功還願;
今樂猶古樂,莫說是下裏巴人。
蔡克勤題河北灤縣某寺還願戲臺
昔者疾,今日愈,禱于上下神祗,固所願也;
前言戲,若是班,以與鄰裏鄉黨,有同聽焉。
河北灤縣某寺還願戲臺
載笑載言,漫雲同旋世故;
一觞一詠,亦足暢敘幽情。
山西長子天王寺戲臺
真覺假裏傳真,鏡花水月;
有時無中生有,海市蜃樓。
山西長子天王寺戲臺
天下事,富貴功名,無非是戲;
世間人,權利榮辱,何須認真。
山西繁峙公主寺戲臺
此唱彼和,其曲只應天上有;
古貌今情,斯人莫道世間無。
山西繁峙公主寺戲臺
天地大舞臺,人爲鬼、鬼爲人,須臾變幻;
戲場小天地,孫而子、子而孫,瞬間輪回。
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人都說惡不可畏,劉氏偏能生孝子;
我亦雲善當有報,付家何以沒兒孫。
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臺,一阙清音天半繞;
香花酬衆願,看酒旗歌扇,千秋盛會裏中傳。
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觀佛地臺前善惡昭彰,且來看輪回因果;
見神州域外盈虛角逐,將去展日月乾坤。
劉子蔭題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輕拈琴弦、叮咚有聲,彈一曲共足下五溪和唱;
淨燃檀香、灼燦生光,點叁柱與眼前九華同芳。
張祺祥題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話龍年盛世,迎五洲賓朋,潛心聽幾聲貝葉;
設盂蘭盆會,邀四海信徒,悉意燃一柱清香。
朱存德題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曆四十年花陰月明,而今雨順風調,人喜神歡憶舊例;
看八萬裏星移鬥轉,至此民安國泰,山歌水曲慶良辰。
朱存德題安徽青陽九華山戲臺
宇宙亦戲臺,看豪傑英雄,時而將、時而相,想起來文武冠裳,盡白衣幾番做作;
乾坤原幻局,問姻男娅女,或爲歌、或爲哭,識破了人情世態,都紅塵一派虛緣。
高詠松題安徽宿州洋普庵戲臺
七尺軀跳入粉黛場中,長短妍媸,問我哪知當局像;
叁寸舌吹到青雲頂上,高低好歹,請君須看下臺時。
高詠松題安徽宿州洋普庵戲臺
兩間活畫圖,形色並聲容俱繪;
曆代真金鑒,婦孺偕學士同觀。
楊士龍題山東嘉祥梁寶寺戲臺。 兩間:天地
象從虛成,見幾多世態人情,好向虛裏求實;
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從苦裏回甘。
湖南長沙觀音閣戲臺
響遏行雲,此曲只應天上有;
志在流水,人間能得幾回聞。
湖南湘潭法苑古刹戲臺
楊妃春色、西子秋波,妝成媚態嬌容,問今世有幾雙醒眼;
林下樵歌、溪邊漁唱,彈到高山流水,恐古來無二個知音。
湖南湘陰楊林寺戲臺。 楊妃:楊貴妃。 西子:西施
高唱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
真標畢露,斯人莫道世間無。
湖南衡山高真寺戲臺
莫說散沙不能成大器;
須知泥土可以變黃金。
夏曦、易禮容題湖南望城東山寺戲臺
一曲譜薰風,借鐵板銅琶,演出河濱景象;
群山翻樂府,駕蒼鸠白鶴,掀開水面文章。
湖南望城東山寺戲臺
豈無佳景襯樓臺,看木咀春花、梅湖秋月;
尚有余音迎弦管,聽洪山鍾鼓、曲水波濤。
湖南望城洪山庵戲臺
寺踞湘濱,看樓臺翚輝,四面雲昙開畫本;
輪園月殿,聽霓裳曲奏,一番鼓吹接仙音。
湖南望城新康洪山古刹戲臺
湘水慶安瀾,恰當古寺鍾搖,錦纜牙樯千裏集;
江村欣賽社,且聽陽春調逸,漁歌樵唱萬人歡。
湖南望城新康洪山古刹戲臺
金鼓器齊鳴,掠陣沖鋒,看來煞有國仇忾;
鳳凰城疊演,丁歌甲舞,聽去都成殺敵聲。
湖南新化金鳳庵戲臺
雨調風順,黎庶今年歌大有;
臺高廟顯,山僧每日念南無。
湖北黃陂木蘭山寺戲臺
時非文谟武烈,年若堯水湯木,國亂民貧,爲什麼七腔八調;
眼看孤群狗黨,行見夜竊日偷,賊強窩惡,務必要叁令五申。
湖北武穴蓮花庵戲臺
淪陷八年,收複一旦,民衆正昭蘇,竊茲迎禅坐鑼,花鼓聲中歌勝利;
山河壯麗,日月光華,倭奴今屈服,從此勵精圖治,春臺高舞頌升平。
湖北武穴蓮花庵戲臺
光複盼明朝,且聽北調南腔,鐵板銅琶歌夜月;
聲威揚古寺,伫看文韬武略,英雄兒女整戎裝。
朱冕華題湖北鄂州寶聚寺戲臺
民氣不振,國勢阽危,民國總多艱,爲祝升平歌大有;
工業凋殘,農村破産,工農今合作,全憑弦管勖同人。
朱冕華題湖北鄂州寶聚寺戲臺
堯舜生、湯武淨、桓文醜旦,古今來盡爲子弟;
日月鏡、雲霧幔、風雷鼓板,天地間乃大好戲。
湖北棗陽隆興寺戲臺
野廟當旗亭,定有新詩傳樂府;
俳優關國事,且看舊史載伶官。
曾國才題湖北某地鐵佛寺戲臺
華藻紛披,繪文物千秋,卻分明大塊文章、小山叢桂;
林煙黯談,聽陽春一曲,忽譜出花中世界、葉上如來。
徐明熙題湖北某地華林寺戲臺
演武修文,闡發從前經濟;
描忠寫孝,激發現在綱常。
河南偃師靈泉寺戲臺
傳來往事成金鑒;
譜出高歌徹紫霄。
廣東佛山祖廟戲臺
頃刻馳驅千裏外;
古今事業一霄中。
廣東佛山祖廟戲臺
甘露灑苞桑,看錦裏龍圍,喬梓共沾新法雨;
同彩度佛誕,聽秋風鶴唳,埙篪合唱滿臺春。
二貢爺題廣東海豐地藏王廟戲臺。 喬梓:喻父子。 埙篪:喻兄弟
白馬自西來,貝葉翻經,選佛場中看走馬;
群鴻由此至,羽衣奏曲,歌功臺上繞飛鴻。
二貢爺題廣東海豐地藏王廟戲臺
雖雲罔極報深恩,只不過舜之慕、曾之養,不聞逐殿尋親,孝子如斯真古怪;
縱使開葷成大惡,哪見得呂于漢、武于唐,何嘗十分受罪,閻王未免太糊塗。
貴州貴陽地藏寺戲臺
你看這般人,以假作真,才上臺就變臉色;
他同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腳煞費苦心。
貴州貴陽吉祥寺戲臺
千百年後,大家都是古人,趁此時立定腳跟,做一個忠臣義士、孝子賢孫,照樣演來真好看;
廿四史中,細事都成鐵案,到今日編入曲本,將許多霸主雄君、朋奸黨惡,和盤托出不容情。
貴州貴陽吉祥寺戲臺
說什麼虞夏揖讓、商周征誅、秦漢輿圖、魏晉疆土,浮雲富貴,滄海已變桑田,惟記些忠臣烈士、孝子仁人,至今照樣演來,確實流芳千古;
還有那齊梁衣冠、隋唐花草、宋元箫鼓、明清山河,彈指興亡,宇宙皆爲逆旅,將許多奸詭陰謀、凶徒痞棍,此際象形扮出,是真遺臭萬年。
貴州安順青龍寺戲臺
地隔紅塵,喜選勝登臨,恰好樓臺剛近水;
歌傳白雪,看花明柳暗,如聞莺燕共調春。
顧廣文題貴州威甯湧珠寺戲臺
神是人裝,鬼是人裝,人是人裝,七尺軀扮出千般模樣;
車也走得,馬也走得,人也走得,方寸地遊遍海角天涯。
貴州普定定化寺戲臺
四十拔鲲弦,消受他夜月霓裳、曉風楊柳;
叁千招燕侶,豔說此錦城絲管、蜀國荔枝。
完顔崇實題四川成都法王庵戲臺
嗟遍山荒冢殘碑,甚富貴賢愚,共盡百年成大夢;
趁此際暖風晴日,且酣嬉跌宕,來聽一曲昬余春。
趙藩題雲南劍川地藏寺樂樓
忠義洽,全家福,鴛鴦樓上春秋配;
和氏璧,玉如意,麒麟閣下文武升。
陝西南鄭聖水寺戲臺
二度梅中春秋配,配成鴛鴦鴛鴦樓;
叁滴血內文武升,升就麒麟麒麟閣。
陝西南鄭聖水寺戲臺
今世觀古人,勿當作鏡花水月;
新聲傳舊事,須認爲暮鼓晨鍾。
唐琏題甘肅蘭州文福寺戲臺
雅劇盡堪通妙谛;
傳奇亦可會真如。
某地佛寺戲臺
縱觀古往今來,願千年大慈悲,忠孝節廉,指點作現身說法;
演出前因後果,告十方衆善信,神仙富貴,分明是立地成佛。
某地佛寺戲臺
高懸金鏡,大千世界全包,看眼前離合悲歡,總是現身說法;
倏忽黃粱,百萬因緣盡曆,聽臺上笙歌絲竹,如同清夜聞鍾。
某地佛寺戲臺
佛眼本高懸,任奸黨罔上行私,赫赫炎炎,縱有西竺慈航,難度爾曹超苦海;
天心原不爽,看賢臣弧忠秉直,轟轟烈烈,不須祗園善果,終教若輩登菩提。
某地佛寺戲臺
《佛教雜聯集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