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修證心要 下▪P12

  ..續本文上一頁生出或是或非的不同見解,所以沒有一定的是或非。“毫厘差之千裏失”,出發點差一點,走下去就會相差很遠,毫厘之差,天地懸殊。所以我們修道要認識正路,在心地上修,不要在相上修,心地法門實誕生王子,如皇帝的太子,將來一定成佛。其他法門都是外圍功勳,頂多封王封侯,不能做皇帝,即不能成佛。不要執著神通,聽從邪法,要知道成道的正因,掌握原則而奮力前進。我們已經指了又指,千萬不要錯過。

  是即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人身失。

  這兒有兩個典故。一是“龍女頓成佛”,講的是修行的路走正確了,就能如龍女獻珠,馬上成佛。龍女獻珠是《華嚴經》上講的故事,成佛不難,只要我們通身放下,馬上即能成佛。“非則善星人身失”,這是第二個典故。意指本來蠻好的佛性,但是因地不正,走入歧途,結果人身也得不到,到畜生道裏去了。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本性懷。

  “種性”即人的根性,有許多種。有大乘見、二乘見、凡夫見、外道見、邪道見等等。如果種姓不正,再加知解錯誤,那就不能懂得如來真正的意思去修正法,證成廣度衆生的菩提大道了。

  二乘苦行非究竟,外道煉身終必壞。

  “二乘苦行非究竟”,羅漢道、辟支佛道的修行非究竟。爲什麼呢?因爲法執未亡,變易生死未了,這叫有余涅槃,不究竟。“外道煉身”,現在很多人練氣功,以爲做氣功身體能永遠不壞、長生不老,這不可能。肉身色體就是活一千年也還是要死的,所以說“終必壞”。修道教的人也講究煉色身,名爲性命雙修,其實這色身的命不可能長生不老,試看修道教的長老有幾個是色身長住的?不都是過去了嗎。按實講來,性即是命,命即是性,性實乃一切事物的根本,它是亘古亘今長存,永久不壞的,這才是長生不老。所以修佛法,明心見性,即得長生妙訣。

  不思議,解脫力,恒沙大地載不起。

  “解脫”就是明白一切都不可得,不要去妄求而自己束縛自己,就自然得解脫。這種解脫之力大得想像不到,不可思議,連恒沙那麼多世界的大地都載不起來。爲什麼?叁世諸佛皆一口吞盡,何況區區世界!

  摩诃般若波羅密,甚深般若波羅密。

  這兩句是贊歎般若波羅密的偉大。般若是大智慧,是慈航。波羅密是渡過生死苦海到彼岸。依般若之慈航才能渡過生死苦海而達彼岸,故般若是成功之母,是證道成佛之依恃,也是整個佛教的擎天柱。無般若則不能成事,無般若則無一切。偉矣哉,般若波羅密!因之,我們須時時刻刻毋忘般若波羅密,依靠它的力量,渡過重重魔障而達彼岸,亦幸甚矣。

  圓頓教,沒人情,翻身踏倒涅槃城。

  圓頓大教是不講人情世故的。因爲法身無相,一絲不挂,一法不立,如有點滴存在就非是了。故大乘教是單刀直入,一切斬斷,沒人情。如講人情就不能剿絕一切,親見法身了。“翻身踏倒涅槃城”是指我們現在著相,爲凡夫,如翻過身來不著相就成佛,到彼岸之上了。“踏倒涅槃城”,就是什麼地方也不住,涅槃亦不可得。

  威音那畔至今日,好個風流畫不成!

  威音王即指我們的法身。“威音”即大音希聲,無所不包。“那畔”就是指世界未形成之前,生起世界之後就變成這釁,就變成此岸了。所以我們要恢複我們的本性,就要到達威音王那畔,證到一切色、聲、香、味、觸、法都消殒的時節。我們由無明包裹,造生死業,淪落到今天,所幸知過,聞法修道了,就須兢兢業業精勤修習,以期恢複本性光明,渡過生死苦海,到達那畔,方不辜負此生。一旦打開本來,親見本性,就潇灑自在、歡樂安祥無可比擬了,這種境界是沒有辦法描繪的。所謂“心行路絕,言語道斷”,只有自己證到那個地步才知道。

  方便門,善巧開,火中生蓮終不壞。

  我們修佛法都是方便門,本來沒有法,所以叫“法本法無法”,“善巧開”就是對機說法,這個宗開這個門,那個宗開那個門,但都是一個目的。淨土宗是開的一個善巧門,以念佛方法將凡心轉成佛心,往生淨土而成道。但假如我們念佛念得不得力,也可以修別的法以期速成,不是固執不變的。反之,修密法不成,也可修淨土。“火中生蓮終不壞”,火中生的蓮花,表示經得起考驗。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非常煩惱,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能在煩惱當中鍛煉得心空淨,不粘著,而證到本性,那力量就大得不得了。大慧杲禅師說,這種人比出家人修法力量大二十倍,可以永生永世不退轉,直至成果地佛而不壞。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已成佛無障礙。

  “勇施”,學佛要大智大勇,所以寺廟裏的大殿叫大雄寶殿。“犯重”,犯戒有輕有重。假使我們犯戒了,要有大勇之心,思過,忏悔,不再犯。這兒“重”有重(音中)、重(音從)兩種解釋。犯了之後再犯叫“犯重”。現在的人根基差,可能犯重,所以假如第二次再犯,要格外小心謹慎。不能光想:“唉呀!我犯戒了,不得了了。”要勇于改掉,絕對不能一而再、再而叁,否則永世不得翻身。“悟無生”的悟字非常重要,你若悟了,那罪過就無足輕重了,因爲悟後心空了,過去所犯的錯誤猶如夢中做的,現在醒了,並未做過,所以就了了。不悟,心空不了,這罪障就盯著你,所以了則空,不了則要還宿債。“早已成佛無障礙”,施光心空,無所住著,就成佛了。複次,古印度有一位比丘名勇施,因犯四種根本大戒,心不安,求忏悔除罪,後遇一尊者,教以推尋犯罪根源,最後發覺罪性本空,了不可得,而豁然大悟,見自本性,證成大道。

  一切處,悉蘭若,無鬧無靜無牽挂。

  “蘭若”即寺院,是清靜場所,修道的勝地。一般修行人都希望得一個清淨場所修道,但如心不靜,縱然有清淨場所,也無助于事。因修道以心爲主,如心靜,再鬧的地方也無礙于事。故說一切地方都是清靜場所也。我們初修法固然以清淨地方爲宜,但如無適當處所,也不要去分這個地方吵鬧,那個地方清淨,還以心空爲宜!不要粘著在吵鬧、清靜上面。

  怡然幽居無遮殿,遊戲人間實潇灑。

  “怡然”,就是心很安詳快樂,心空空地一樣東西都沒有。“無遮殿”,這個殿是沒有任何遮蓋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真心,不是另有什麼地方叫無遮殿。也就是說我們的真心本來不動,本來一法不立,本來清淨無染,不管外界怎麼吵鬧,跟我不相幹,我自如遊戲人間,潇灑自在,無所挂牽。

  江月照,松風吹,更于何處覓作爲。

  “江月照,松風吹”,這是以景寫心。一個清靜的夜晚,月在天上,照在江裏,江水很清,月影照在裏面很清爽。我們念佛持咒也是這樣,念到心如清水,佛就如月亮一樣照在心上。“松風吹”,風從松葉上吹過來很清香。譬喻心清淨了,隨你怎麼鬧,心都清淨無煩。到此時心空如洗,無修、無得、無證,還有什麼作爲呢?所以我們念佛悟道、參禅悟道都一樣。

  萬世古今如電拂,叁千刹海一蘆葦。

  世間過得很快,就像拂塵一掃,電光一閃那麼快就過去了。我們這個世界看起來已有幾億年了,但也不過像閃電一掃而已,所以無可粘著,任何世界都一樣不可得。叁千大千世界,像塵塵刹刹的海一樣,雖多得不得了,也不過像一根蘆葦一樣不可得。

  旃檀林,無雜樹,郁密幽深獅子住。

  “旃檀林”,就是檀香樹。“無雜樹”,就是說這裏一根雜草也沒有。就是說我們的心和一切大衆的心都是佛性,無有染雜,本來香潔,只須覺悟,不粘塵勞,即能恢複本性,安居于郁密幽深的旃檀林了。

  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在這環境幽靜的大樹林中獨自來往。表示心空無住,不與萬物爲侶而獨往獨來。因爲絕對真心沒有相對的東西,故清淨無染,稱獨往獨來。有相對東西就有人我是非,不清淨了。但心真清淨了,即入鬧市,亦如幽林。“走獸飛禽皆遠去”,就是妄念顛倒和一切汙染的東西都沒有了。

  心境明,照無礙,廓然瑩徹周法界。

  心中一切妄念都沒有了,它就朗照大千,無所障礙,像《彌陀經》上講的:“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我們的性能也是如此。“廓然”,遼闊虛空,“瑩徹”是光亮無比,一點灰塵都沒有,“法界”,即十法界,四聖六凡,都朗照無遺。

  萬象森羅隱現中,一顆圓明無內外。

  “萬象森羅隱現中”,就是現在的山河大地、飲食起居和千差萬別的事境在我們心中時隱時現,而絕對真心則圓照一切,無內無外。因任何事物都是它顯現變化的,而一切轉瞬都沒有,皆是虛幻,故圓照而無內外也。

  日可冷,月可熱,邪見何能壞真說。

  縱然太陽可以冷卻,月亮可以熱起來,但是邪見不能把真理毀壞掉。

  無筋空力大無比,螳螂豈能拒車轍?

  一點支撐的東西都沒有,即無筋。假如有支撐,那就有筋有骨了。無筋無骨,一點東西都沒有的空力是最大的。風的力量比水、火的力量都大。將來壞這四禅天,火燒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風吹叁禅天。無筋空力,即我們的心力,比這力量更大。“螳螂豈能拒車轍”,螳螂的腿就像一把刀,但它能擋住車輪嗎?擋不住,車子一滾就把它壓死了。

  如實唱,如實聽,未曾開口已和竟。

  真正說是無說,真正聽是無聽,沒開口已講完了,現在說是多說了。

  叁世諸佛齊唱和,盡未來際無窮盡。

  《證道歌》是永嘉禅師作的,《解脫歌》是大愚師公依照永嘉禅師的原韻和唱的。盡未來際,叁世諸佛唱和此歌無有窮盡。因此歌是心聲,心是亘古長存、無有盡時的,故歌亦長和唱無盡。又叁世諸佛說即無說,無說即說,故風聲鳥語、山崩海嘯,無不是此歌之唱和。盡未來際,世界有窮,此歌亦無盡也!

  歌畢不覺哈哈大笑,和者喝曰:不怕開了口合不得嗎?諸人且道,這瘋漢哈哈大笑,畢竟作麼生?

  我們大愚法師這麼哈哈大笑,大家說說看,究竟爲什麼?

  父母所生口,終不向你道!可憐生,直落得一場麼羅!

  《悟心銘》淺釋

  原載于《禅》刊一…

《佛法修證心要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人皆當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