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修證心要 下▪P16

  ..續本文上一頁下所謂“坐在飯桶邊,餓煞人無數”麼?

  另外,執有神通,就是有法可得,也就是法執,將來非但不能成佛,成魔倒有份在!須知所謂神通者,乃真心妙用爲神,無所住著、無所阻隔爲通,而不可在神奇玄妙上會。一作神奇玄特想,即毒素入心,障自悟門,無成道份矣。

  今之修道者,一百人即有五十雙迷著在神奇玄妙上,都忙著搞些障眼法,弄些小神通,而沾沾自喜,以爲這是成道的象徵,殊不知這是弄精魂!即玄沙所呵的“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爲從來認識神”的識神用事,幾曾夢見佛法在!這些無知之徒,把畢生精力,枉費在無所謂的枝末上,而不務正修。一俟臘月叁十日到來,所謂神通者,不知去向,又恁麼昏昏糊糊地向閻羅老子報到去了。而且因爲在世炫奇稱能,著相造業故,還要受慘重的惡報!

  這些蠢漢,自己不上正軌,不修根本大法,還要以神通來考驗、衡量他人。他哪裏知道,學佛是自修、自悟的,人家悟不悟,于你何事?人家悟了,你不能因之成道;人家不悟,對你亦無所損,何用你去考驗他?複次,你要衡量他人,須先有超人之見,你用神通來衡量人,自己已先落下風。因悟道根本在對境不惑,不在神通發不發。你若對境起惑,任你發什麼大神通,都無真實受用,都不能了生死。

  根本未明的人遇事不能無染,任你修法而通,或依他--神鬼精靈--而通,以著境住相故,煩惱依舊,不得自在。相反對境不惑的人,心空如洗,毫無粘附,雖一時未通,無須多時,自然五通齊發。以對境能不惑,即是漏盡通,根本已固,不愁枝末不茂盛也。所以我們要常常自考自驗,對境是不是無動于衷?如一時尚未臻穩固,不無動搖,能從多動而少動、而不動,即是上上升進,即是成道的象徵。不可在神通上著眼,誤認發神通才是悟道,更不可以自己意境考驗他人,以免妄念叢生失自道心。同時,發了神通亦不要用,以無住無得故,不可向人示現也。

  最後,還有一樁緊要事,學者不可不知。嘗有青年人,以爲身心空閑,環境清幽,才能辦道,以是每每不抓緊時機,努力修持,而坐等良時、佳境到來。哪知凡夫障重事煩,所謂“驢事未去,馬事又來”,何時有清閑無事的時節?至于地方,更毋庸費心選擇,以學佛貴在心地上用功,不重山林死坐。上面說了很多,對境心無粘染,才是真功夫。要對境無染,不在塵境上練心,死坐在山林裏,怎麼可以練出不動心來?所以只須識得一切色、聲等塵境,俱是當人真心所現影像,如鏡光所現鏡影,不去取著;同時真心離塵境亦不可得,如鏡影即是鏡光,鏡光不離鏡影,故即亦無所舍。時時如此觀照曆練,心空意閑,任運自在,無求無得,即天真佛!還要等什麼佳境良辰到來哩。奉勸大衆,乘此年輕有爲時,抓緊時機,努力奮鬥,切莫唐喪光陰,坐失良機,待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珍重!

  法身、報身、化身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講于杭州

  何爲法身、報身、化身?臨濟祖師說:“一念清淨心光即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即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即化身佛。法報化叁身,本性全具,不用向外別求。”所謂一念清淨心光,就是當我們不生一念時什麼念頭都沒有而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靈知。要有一個念頭存在,就不清淨。同樣,有一個佛念,有一個念咒的心,都非清靜。須當能念之心與所念之咒一時脫落,能所雙亡時,方是一念清淨心光,這就是法身。我們修法老是說明心見性,就是見這個本性。

  一念無分別心光,就是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那就是化身佛。這分別心光和差別心光,分別在哪裏呢?分別、差別不是同樣的意義嗎?怎麼無分別心光就是報身佛,無差別心光就是化身佛呢?因爲報身佛是光明身,一片光明,沒有其它色相,更何有差別的相?所以說一念無分別心光是報身佛。

  要證果地報身佛,須悲智雙運、廣度衆生、積累功德才行。我們證到本性以後,大悲之心就油然而生了。我們覺悟了,曉得世界上的種種現象都是虛假不實的、幻化的,如水中月影一樣不可得,而不去造業,超脫了苦輪。可衆生不知道,業識茫茫地不斷造業受報,出苦無由。大悲心不禁油然而生,發起大願,廣度衆生。這個大悲是從大智生出來的,沒有智慧生不出大悲心;沒有大智也不能度衆生。因爲要度衆生,須識衆生的根基,方能對機說法,所以度生要智悲雙運,不是懂得些理論即可成事的。功德圓滿了,感得的報身是果德大光明的報身。

  如善財童子見到彌勒佛(就是在我們要去的兜率內院,彌勒菩薩在那裏),彌勒佛對善財童子講:你根本智得到了(根本智就是證到的本性),但是差別智沒有得到。差別智是後得智,即在度生的過程中,將塵沙惑與微細無明消盡所得的大智慧。能隨衆生不同的根基、習氣,教以相應的佛法,度他出苦海。這個差別智你沒有,還要在世界上磨練,廣度衆生,方能圓滿差別智。度生功德圓滿,你就感得和我一樣的報身了。我彌勒佛得到這個紫金身,就是廣度衆生,突然之間就生出來的呀!

  任何人證到的報身都是光明身,所以它是無分別的。化身則不然,化身是有相的,有相則有差別。如男女老少、草木魚蟲、日月天地,都有差別。既有差別,爲什麼說一念無差別心光即化身佛呢?因爲相雖有差別,而生起諸相的本體--法身是無差別的。一切衆生都是佛,因爲都有佛性;一切世界景象都是我們的佛性所成所顯現的。無論什麼好的境界或壞的境界,既然都是佛性所成所顯現,那就平等無二了。故無論是我們五濁惡世,還是西方淨土,都是平等無別的。世間諸有俱由我們一念無差別心光所化,所以一切事物就是化身佛。差別者在相上是有不同的,但生起諸相的性體是平等的,故一念無差別心光是化身佛。把這道理搞通了,就不致懷疑同一意義的無分別心光和無差別心光怎麼既是報身又是化身了。

  我們認識了一念清淨心光,毫不猜疑,就當下見性了。用不著到什麼地方去找,它就在你自己面門上放光芒嘛!一念清淨心光,就是根塵脫落,就是當我們修法時忽然能念之心與所持之咒一齊脫落,身心世界統統消融,但歇滅當中,不是斷滅,而是了了分明的靈知顯現。這靈知就是我們的本性,也就是法身、報身、化身。

  至于要真正證到千百億化身,能分身十方世界,廣度千百億衆生,像封神榜那樣的變現,那就非證成圓覺大智不可。就是說最最微細的妄念,也除罄盡了才行。我們的妄心、妄念分粗的妄、細的妄、微細的妄、極微細的妄。極微細的叫微細流注,就像微細的水流,你看它不動,實際在運動!它下面動得太快太厲害,看起來反而不動了。把這個都截斷了,不動了,那就能證到百千萬億個化身,度千百億衆生,起大妙用了。

  我們做功夫,就是要先斷人我見,次斷法我見。人我見,就是有人和我的區別。法我見,還有個法在。法我是什麼呢?像羅漢,他們知道肉身、色身是不可得的,世界是虛幻的,要離苦得樂應離開這個世界。但他們于中又生了一個法我。他們以爲有法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證。同時又以佛性的四大種性--地、水、火、風爲我。我們的佛性本有七大種性,就是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種性中以地、水、火、風最爲主要。世界是地、水、火、風組成的,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組成的。他們修道發悟不執著肉身,改執佛性中元素--地、水、火、風爲我,以爲這是真的,而肉身子是假的。殊不知佛性中的地、水、火、風四大種性只是佛性的部分元素而非全體,如我人之有眼、耳、鼻、舌,非整個人體。今誤認爲我有個物在,故爲法執,而不得究竟。所謂種性者,乃“種子”能生義。譬如稻種種下去能生出稻子來,麥種能生出麥子一樣。我們這個肉體既是四大種性生起的,世間的一切一切都離不開四大種性。羅漢和辟支佛經過佛法的洗煉,知道了由四大生起的色相都是假的,不可執取,但又誤認四大種性爲實我,殊不知一有住執,即非真實,何況四大種性乃佛性部分元素,並非全體。所以他們未真見性,被佛呵爲焦芽敗種。

  我們用功既不能假執四大爲我,也不能住在佛性上。一有所住,便落窠臼,所以真成佛者,連個佛影也無。假如你說“我成佛了”,那你未成佛,是成魔了。因爲你還有個立腳點,胸中還有一個物,未曾空盡。我們的法身和虛空一樣,一絲不挂,一塵不染,既無時間相,亦無空間相。所以我們做功夫,須剿絕一切,絕對不能有絲毫住著。但要真做到人我消滅,須證到七地菩薩才行。

  “不動地前才舍藏”(不動地就是第八地菩薩),“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是第十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後,法我才能取消。不然,還住在法我上。所以,常說“百尺杆頭住的人,雖然得入未爲真。”就是坐在杆頭上還有個立腳點在。所以要“百尺杆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十方世界都是你的身,立腳點也拿掉,法我就取消了。到這地步後,你就是圓覺大智了,可化百千萬億化身。我們做功夫,就是這麼做的。

  你們總問:“我們到家還差多遠哪?”往前看,路途遙遠得很。你就想:“哎喲,不得了,還相差很遠很遠哪!”就難免失去信心了。向後看,比比過去,看到自己進步了,心就安穩多了。所以,佛很慈悲,他說:“你們衆生的氣魄不夠,膽量小,現一個化城讓你們住住,休息休息,沒到佛這個地步,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安安身,歇歇腳,或到兜率天也好。”但大心菩薩說:“我都不去!地獄不空,我誓不取佛位,我要度盡地獄衆生。”地獄並不可怕,你們證到時就不怕了。上面說一念無差別心光,地獄、天宮一般同,有什麼美好、醜惡、享樂、受苦的差別呢!?

  (沈師傅插話說:師父說法,你們以爲只有我們人在聽?天神也在聽的。)

  那時我們師父在北京說法。有兩個不是人的徒弟,一個是狐狸,一個是蟒蛇。狐狸先來的,後又介紹蟒蛇來,來時是現人相的。他們說:…

《佛法修證心要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人皆當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