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能變顯。雖能顯化而無顯化之迹。這就是無爲,不是沒做,而是不用有意去做,自然變化的。
上面說過,彌勒佛對善財童子講:“因廣度衆生,積累功德,所以感得莊嚴的報土了。你也要如此用功,勤除妄習,廣度衆生,才能得後得智,而圓滿報化身。”所以我們不能得少爲足,必須于證見本性後,上上升進,證到十叁地,才能圓證果地佛。
證成佛果的時間短長都靠自己掌握,沒有一定的時限。比如釋迦佛見到古佛的無限光明報身,很羨慕。他想:我也要證到這個報身。就拼命用功,日以繼夜地用功,結果提前七劫成功。我們修法,往往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推來推去,推到彌勒佛下生也不能成就,如果能拼命用功,無一人不能提前成道。《法華經·授記品》釋迦佛給諸大弟子授記:你將來什麼時候成佛,叫什麼名字。一一授記的時限,是不是固定了呢?不是的,真用功的人習氣掃空了,就能提前成佛。所謂叁大阿僧祗劫是叁個(見道位,修道位,證道位)證成道果的不可知之時。時間的長短,全視自己努力不努力而定。比如阿難尊者和釋迦佛一齊發心修道,結果佛已證成果佛,阿難尚未開悟,即是明證。“嗡巴拉巴拉……”這個咒掃除習氣很快。平時你要發火了,可大聲持咒,把你的火氣熄掉。我們修道,要恒順衆生,不是要人家順你的心。要恒順衆生,一下子還容易,恒久地順從就難了。所以說做一件好事容易,要持久地做就難了。但爲佛子者,就要練這持久之力呀!
開悟不好求,不要著急,要水到渠成。咒念到無念處就自然不念了,一時能念之心與所持之咒忽然脫落,就打開本來,親證本性了,但一求就不來了。
圓頓法門講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到事就應該到。如果說,理到了,事還沒有到,理就是沒悟,事到了才是真悟。根本不和你講習氣,講習氣就是沒有徹悟,徹悟了還有什麼習氣?!《楞嚴經》說:“理屬頓悟,乘悟並銷。”就是說,徹悟時,什麼習氣都消盡了。後來人依此理說,禅宗只到六祖爲止,後面不算宗,只算教了。爲什麼呢?後面禅宗行人都講頓悟漸修了,頓悟其理,漸修其事,有漸次就是教了。“理屬頓悟,乘悟並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教上分頓悟、漸修,所以《楞嚴經》說的是兩種法。上面是頓悟,下面是漸修,並在一起作爲一種法是不對的。現在我們遷就衆生的習氣根基,將頓悟漸修聯合在一起說先打開本來證見理體,然後再事上鍛煉,漸除妄習。本來佛說的法,因各人悟境不同而各有千秋的。昔佛住世時,一次說法後,弟子們討論時爭論起來,各說各對,問佛,佛說:你們說的都不是我的意思,但都可以用。適合各人的根基,可以用就算了。頓悟、漸修,適合近代人的根基可以用就算對了。
惠能和神秀的兩個偈子都不好。神秀說的是漸修,而禅宗是頓悟、頓修、頓證的圓頓法,所以五祖不把衣缽給他。六祖說:“本來無一物。”這就偏空了。所以五祖說:“也沒有見性!”若真見性了,五祖爲什麼還要叁更說法,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才大悟呢?這個偈子改一改:“菩提權做樹,明鏡假作臺。”現相妙用啊,暫且做做樹臺也不妨!“本來不染汙,說淨亦塵埃”。有個清淨,還是塵埃。本性是不垢不淨,空無一物的,垢既無有,淨又何來!?但現在把這兩個偈子聯合起來亦很當用。因爲現代人根鈍,不“常常勤拂拭”,掃除妄習,怎能成道?不作“本來無一物”會,又怎能不著有?所以近人說:六祖與神秀大師合起來,六祖是醢首摩羅一只眼,而神秀是雙目圓明,信不誣也。
融禅淨密于一體的心中心法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講于杭州
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禅爲體、以密爲用、以淨土爲歸、融叁宗爲一體的大法。不同其他有相密法,須從有相過渡到無相而後才能親證本真,它是直下見性不須繞彎的,而且它和禅宗一樣,都是從第八識下手修行的,所以它實質就是禅宗。
禅宗行人先要通教義,然後抱定一則話頭精心參究,才能有個入處,否則盲修瞎煉,宛如無首蒼蠅鑽紙窗,無有出處。密宗也不例外,要修密法,先要通顯教,所以密宗有九乘次第之分,這九乘次第就是通常說的外叁乘、內叁乘和密叁乘。外叁乘就是先學習羅漢、辟支佛與菩薩、佛等乘的教義。內叁乘是進入實修的階段,它分事業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現在把它分開來約略講一下。
一、事業部。這是隨和衆生的願望與要求爲之修除病、息災與增加收益的起用密法,也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引大衆進入佛門的方便接引法。現在學佛修行的人大都爲了治病、發財和得神通,真爲明心見性、了生死的,百不得一,這真太可悲了。治病固無可非議,想發財未免太愚蠢,這在港臺人和華僑尤甚,他們來學法,都想學財神法,以滿足他們享樂的欲望。殊不知這色、聲、香、味、觸、法等等法塵都是空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任你使盡計謀,費盡心力,得到的所謂“樂受”都是夢、幻、泡、影,而無一絲一毫真實受用。臨命終時,非但一點也帶不走,生前所造的惡業倒緊跟著你,甩也甩不掉,而隨它受惡報去。經雲:“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吾人于此豈可不深加警惕!
說到神通,真是沒一個人不想要,但是這要妄想消盡,舊習除光後,由真如自性中自然揮發出來的才是不退轉的真神通。若從法修來或依靠外物求來的,非但不是真神通,得不到真實受用,還要闖大禍,受惡報。所以在妄念未息,妄心未空時,千萬不要妄求,以免莽莽蕩蕩遭殃而受惡報于未來。
二、生起次第。到這裏才真正開始進入實修的途程。了生死,出苦海,密宗的修持法門很多,由淺入深,先修生起次第如:頗哇法,氣脈明點等等,從觀想入手,由無至有地生起氣脈與明點等的作用。所謂明點即第八識,以之從會陰至梵穴,隨呼吸升降,煉成後,臨命終時,即能遷識往生淨土。這些修成的都是有相功夫,還不能成道,再要進一步修圓滿次第。
叁、圓滿次第。將觀想修成的氣脈、明點等有相東西化空,與法身相應,進入圓滿次第,以資即生成佛。法身無相。它一法不立、一絲不挂、一塵不染。如電無相可見,一切作用都由它生起,離電燈不能亮,機器亦無由運轉。法身亦如是,我們之所以能說、能聽、能行、能動都是它的作用,離開它這肉體即如石板、木塊,非但不能動彈,還要腐臭黴爛。我們現在修行,就是要親證這無相的法身,才能不著于相而了生死,出輪回。進入圓滿次第分叁乘,就是密叁乘:
第一、嘛哈約嘎,即大圓滿相應。將觀想修成的氣脈等有相東西完全化空,以與法身相應。相應即是瑜伽,瑜伽者,“相應”也。
第二、阿努約嘎,即無上圓滿相應,用界智爲趣入門,進一步把種種顯現都化爲一實相。
第叁、阿底約嘎,即無比圓滿相應。合叁乘爲大密咒乘。
密叁乘中以阿底約嘎爲最高,亦稱爲無二大圓滿。它的意義是一切染淨諸法統統在現前離垢、明空、豁朗的本覺中完全具足。這就是從有化空,空亦不可得,複從空顯有的層層入深的心中心法。
所以我們修的心中心法是無相可得,直下見性的大法,有緣得此法者,真是無上的大福報,若非前生廣植善根,何能得此?!
心中心法既與禅相應,同時也和淨土融爲一體,因爲它是以淨土爲歸宿的。《佛心經》說:心中心法第四印,可以往生西方淨土。而且也可以隨願往生其他淨土。可見這部法真是妙到巅毫。末法衆生要出生死輪回,舍此法外,恐怕別無可求了。
修此法所以能生淨土者,因心即土,土即心。經雲:“欲淨其土,先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萬物生長靠大地,同樣,世出世間一切法皆由心生。佛、菩薩、羅漢、辟支佛四聖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凡這十法界,以及山河大地、草木叢生和森羅萬象莫不是我人真心所造成、所顯現。講到這一點,十法界全由我們的真心所造,大家還易理解,較易接受,但說山河大地、森羅萬象也由我們的法身所顯現,大家就不易明白了。現在舉一個較易知曉的簡單例子來說明一下,比方造房子,先要讓工程師設計圖樣,然後由工匠們依圖建造,這設計圖樣的和建造房屋的不全是真心的妙用嗎?離開真心,這肉體動彈不得,還能動腦筋、設計畫圖建造房屋嗎?所以世間的一切一切,都是真心所作,本性所現。離開真心,一無所有。
西方淨土也不例外,它是阿彌陀佛真性淨心所感召的功德大果報。我們欲生淨土,先要把心洗清淨了,與淨土相應,方能往生;否則心地穢垢,只能生在穢土,不能往生西方淨土。淨土宗的行人每天要念十萬八千佛號,爲的是用聖號把心中的積垢、汙染洗淨,爲將來得生淨土作准備。
我們修心中心法,每天結印持咒,也是在洗心革面,假佛、菩薩加持之力將曆劫多生的顛倒、執著妄習除盡,以打開本來,親證佛性。當打開本來時,因心清淨無染故,當下就是淨土,不待命終往生,即已現生淨土了。因生時既已與淨土相應,死後往生淨土當能如願以償。淨土宗說的“花開見佛悟無生”,不是死後生到西方,坐在蓮胎裏,經多劫精修,等蓮花開敷,參見阿彌陀佛,而後方悟本來無生無滅,而是說我們用功至妄念消滅時心花開敷,親見與佛不二之真性也。我們能否往生淨土,全視我們的心是否清淨,不在修什麼法上。有的人誤解了淨土宗的真義,以爲只有念佛的人能生西方淨土,不念佛不能生西。假如真是這樣,佛的心量倒和我們這些執著凡夫一樣狹窄了,這樣狹隘的心量和分別取舍的劣行能成佛嗎?在我們凡夫地,還要斷分別取舍,廣爲群衆謀福利,何況是已成道的佛、菩薩呢?所以這種邪見,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劣見,不足與論。
就密宗的經典說來,佛是興無緣大慈的,不論你修什麼法,學什麼宗,即便不學佛的人,臨終時,佛也是一視同仁,普爲放光接引,往生淨土,絕不是只接…
《佛法修證心要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