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現代禅爲中心的一個考察(楊惠南)▪P7

  ..續本文上一頁06。

  創立人:悟達比丘。

  沿革:悟達比丘1940年生,1981年出家,1988年接任靈佑寺,約在那時接觸原始佛教,近年來則積極學習與推動。曾參加葛印卡的十日禅。1996年曾到緬甸馬哈希禅修中心實修十個月。

  指導老師:悟達比丘。

  叁、現代禅的成立及其中心理念

  現代禅,正式的名稱是:「佛教現代禅菩薩僧團」,簡稱「現代禅教團」或「現代禅」,1989年4月,由祖光傳法長老(李元松)所創立 [96] 。創立後,受到傳統佛教僧俗的嚴厲批評。特別是一些因故離開現代禅的人士,幾乎都心懷怨恨;這對一個宗教團體來說,相當少見。傳統佛教人士的批評,大體是和佛典的道理或教界的傳統有關;而來自離開現代禅人士的批評,則是基于對現代禅的組織運作、領導風格不滿所致。這一部分,牽涉到創立人李元松個人的人格特征;因此,本文試圖先從李元松的人格特征及其生平入手,進而分析現代禅的組織結構、運作方式和領導風格。

  (一)現代禅創立人—李元松

  李元松,1957年生,臺北縣石碇鄉石碇村人。父親爲礦工,兄弟姊妹共八人,其中有一重病的弟弟。大姊爲了幫助家庭生計,『走入都市燈紅酒綠的世界』。『在我成長的年月裏一直認爲姊姊比媽媽偉大。』『我覺得童年的時候,那顆始終感念姊姊、懷念姊姊(因爲很少見面)的心靈,是我宗教心情最開始的萌芽。』 [97]

  十歲時,全家搬到臺北市。十一、二歲聽母親敘述恩主公的民間故事,對宗教有了初步了解。小學(仁愛國小)畢業後,爲了幫助家計放棄升學。十叁歲隨母親進入一貫道,遇到了生平第一位大恩人(一貫道的前輩,也是後來李元松的嶽父)。其後九年,沐浴在一貫道的叁教經典當中(包括《道德經》、《太上清淨經》、《金剛經》、《六祖壇經》、《大學》、《中庸》、《孟子》、《菜根譚》、《昔時賢良文》、《孔子家語》、《莊子南華經》、《中國名人格言》等),並擔任「講師」職位,四處宣說一貫道的道理。一貫道顯然對李元松有重大的影響力,即使到他創立現代禅爲止都是如此。

  『對于感動姊姊孝悌之行,以及不忍辛苦撫育八個子女的父母的我,一貫道這樣的教義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使自己生起修道路上百折不撓越挫越堅的決心。』李元松既然把對于姊姊的懷念,和一貫道的恩情連在一起,顯然有著刻骨銘心的心理情結。

  對一貫道既然有這麼深厚的情感,李元松因此說:『我並沒有脫離一貫道……。』 [98] 這是1988年2月,現代禅成立前一年,李元松接受《文殊雜志》(25期)訪問時,所說的一句話。而在1998年1月,現代禅成立九年後,李元松接受筆者訪問時,也說:『我曾經是一貫道的道親,而且一貫道曾經有恩于我,那麼我就永遠是一貫道的道親……。』又說:『我當然承認我現在還是一貫道的道親……。』 [99] 從這些引文,足見一貫道在李元松眼中的重要性。

  盡管李元松沒有正面承認現代禅的創立理念,和一貫道有關 [100] ;但是,一貫道顯然對他有某種意義的影響。一貫道對李元松的影響,應該有兩方面:一是叁教經典的研讀,將他熏習成一個講究「人情義理」的修行人。在一份寫著『非經根本上師(李元松)允許之叁果向以上的聖弟子禁止閱讀』的文件裏,曾這樣說:『本宗最重視的是—人情義理與基本人格。』(見附件一)。在另一份被印上『禁止外傳、禁止盜閱』的文件裏,也這樣寫著:『堅定站在人情義理的立場。』(詳附件二)而在一份同樣印著『禁止外傳,禁止盜閱』的〈內密弟子應培養之五德〉當中,「重人情義理」也被列爲「行菩薩道具體內容」之一(詳附件叁)。

  足見「人情義理」在現代禅裏扮演著重要的理念。相信這一理念,來自李元松早年的一貫道經驗,特別是這段時間所閱讀的叁教經典。

  一貫道對李元松的影響,應該還不只這點。一貫道階級嚴明的教團組織、帶著神秘色彩的傳教方式、後學對前人和長輩的唯命是從,乃至親情倫理的重視等等,相信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現代禅的組織架構。另外,一貫道原本是個秘密宗教,由于政府將它列爲「邪教」,因此在一般民衆眼裏,這是一個遊走于正、邪之間的教派。這和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裏的明教,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在金庸衆多武俠小說當中,李元松特別喜愛這部小說裏的「俠義精神」 [101] ,甚至還把『吟詠《倚天屠龍記》』,列入十叁個「道次第」的第四次第當中 [102] 。

  《倚天屠龍記》裏的明教,被「明門正派」視爲「邪教」;書中主角—明教教主張無忌,則亦正亦邪、非魔非聖,性格變幻莫測。而在李元松眼裏的最佳修行境界,也是:『假使一眼就被知道是修行人,那功夫太有限了。』(詳附件四,頁4,E5)另外,在上面所引〈附件一〉(頁2)當中,還說:『「外禅」則永遠示現(1)慈悲相,(2)寬容相,(3)親和相,(4)平等相,(5)謙卑相,(6)斯文相….等等理性主義者、民主主義者、科學主義者喜好的身相;「內密」則但願衆生離得苦,何妨我現種種身(原注:參見大日如來、不動明王、忿怒金剛….等身相)。』 [103]

  一貫道在政府禁止傳教的時代,爲了規避政府的取締,采取秘密傳教的方式;內部組織及其運作,也相當神秘。浸霪在一貫道九年之久的李元松,很難不受這種秘密傳教方式的影響。在他創立的現代禅裏,常有印著「禁止外傳,禁止盜閱」的密件,我們已在前文略有討論。下面是另一個實例:在一件由李元松親筆署名的密件當中,寫著:『缺點……有泄露內密數據之潛伏危機。』而在這一密件的最後,則寫著兩行字:『嚴格控製出入時間,保密防諜。』(詳附件五)目前已經離開現代禅的早期弟子—廖閱鵬,曾這樣分析李元松的性格:『我覺得李元松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跟危機意識。』 [104] 同樣已經離開現代禅的陳建宇,也有類似的說法 [105] 。

  十七歲時,李元松開始幫煤氣行送瓦斯,進入人生第二個階段;因爲這時,認識煤氣行老板上大學的女兒。李元松和她討論一些人性和心理的話題,也開始閱讀心理分析、邏輯、語意學、中國哲學、西洋哲學的書籍。入伍當兵前,李元松在《生活隨筆》裏自豪地寫著:『臺灣和我同年齡的人,沒有人書讀得比我多!』 [106] 李元松在這一階段的勤學,奠定了日後現代禅的「現代」風貌,不再拘泥于傳統佛教的既有框架當中。例如,現代禅曾鼓勵同修適當舒解男女間的性欲(詳下文),就曾參考楊國樞的心理學著作—《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 [107] 。

  同一時期,李元松還認識了長他五歲、純靠自學的畫家—張大哥;從他那裏,學到了『笑傲不經、狂怪矯桀』的人生態度。李元松嘴裏的「張大哥」,名重陽 [108] ,『嗜煙、愛酒、常唱日本昭和老歌、喜好品味各種不同的人生。』『他是我這半生第二位深深影響我的貴人(原注:第一位是一貫道的前輩)。』 [109] 李元松外表拘泥嚴謹,內裏則有著「笑傲不經,狂怪矯桀」的熱情;也許,這也可以說明他之所以偏愛《倚天屠龍記》的原因之一吧!

  1979年退伍後,李元松開始研讀印順法師的《妙雲集》。『接觸印順法師的《妙雲集》,我稱之爲人生的第叁個貴人。』李元松這麼說 [110] 。他接受《法光雜志》(1989年7月)的訪問中,也說:『成立現代禅菩薩僧團,有主客觀兩種因素。主觀因素是受印順導師的影響。』 [111] 而在筆者的訪問中,李元松也說:『沒有印順法師應該就不會有李元松也不會有現代禅。』 [112] 足見印順對現代禅的影響之大。

  從印順的著作裏,李元松找到了佛教哲學的依皈;那是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的精髓。從原始佛教的教義裏,李元松建立起「叁法印」 [113] 乃至「四果」(含四果向)的證悟階位(詳下文)。而從初期大乘,特別是《般若經》和龍樹的作品—《中(觀)論》等,李元松則建立起『頓悟一切本不生,現觀緣起空寂性』 [114] 的禅法。

  李元松所理解的印順,是透過印順的學生—宏印法師以及筆者的著作 [115] 。李元松親近宏印有十年之久,他一直都以「師父」稱呼宏印。宏印回憶說:1979或1980年時,臺北能仁學會負責人—圓一比丘尼(李元松提到影響他最深的七人之一, [116] ),請宏印到能仁學會開講《妙雲集》,李元松是其中一個聽講的學生 [117] 。1989年,佛教青年會成立,宏印擔任第一任的理事長,李元松也受邀擔任理事 [118] 。因爲這樣的緊密關系,現代禅剛剛成立時,李元松曾經要求把宏印的放大照片,挂在道場的牆壁上,『當作一個師承的長輩一樣』;不過並沒有獲得宏印的同意 [119] 。

  李元松顯然無法滿足印順的思想,原因是:《妙雲集》中,聞思部份談得很多,但修慧及如何從與定心相應的般若智慧頓入無漏慧,談得較少。』 [120]

  顯然李元松以爲印順的著作當中,少談修行方法 [121] 。事實上,李元松對印順的不滿還有兩點:『印順法師的學生所贊歎印順法師的特勝和貢獻,我差不多都認同,唯一當仁不讓的是,有關對禅、密、淨土的批判的問題,以及關于大乘佛教的本意是否如印順法師所說是「人乘菩薩」,或者應該是我所主張的「法眼淨位的菩薩行」。』 [122] 也就是說,印順對于禅宗、密宗和淨土宗的批判,是李元松所不以爲然的。另外,印順主張「人乘菩薩」才是大乘佛教所景仰的菩薩,也是李元松所無法接受的;李元松以爲,真正的大乘菩薩應該是「法眼淨菩薩」。有關這些,筆者曾在前面略有說明。

  『他(印順)對禅宗的批評是我在《妙雲集》內最不…

《人間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現代禅爲中心的一個考察(楊惠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