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統的頭部在流血,果然數天過後肯尼迪總統突然遇刺,他還作了若幹預測,比如1971年中國加入聯合國,1978年墨西哥大地震,1986年美國航天飛機爆炸慘案等等,這些都一一地兌現了。對于這些世間上一般的預言家,現在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也不得不承認,因爲他們確實知道一些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同樣的,佛教中修行有素者也知道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的前因後果,那麼佛教裏對未來的所有授記和預言,公正的人也是會不得不承認的。
佛教中在預測未來時除了具修證的人使用神通外,尚有打卦這一特殊方式。在藏地現在有許多伏藏大師所流傳下來的打卦儀軌,往往以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爲本尊,有的還需輔以一定的工具,按儀軌所要求的程序,最後可以把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疾病來源、修房、出門的吉凶等非常清楚准確地預測出來,考慮到操作中的一些誤差,一般的准確率也可在90%以上。若發心純正,使用得當,打卦是如法的,曆史上有許多高僧大德也借助打卦進行判斷,麥彭仁波切專門著述了一部600多頁的打卦專著,唐朝國師一行禅師也精于此道,並留下了一部《達摩一掌經》,依此書可准確地算出一個人一生中的吉凶禍福。不但在佛教界內,在世間上也有不少名人留下了他們的預測方法或結果,如叁國時期著名軍師諸葛亮的“馬前課”,宋朝儒學大師邵康節的“梅花易數”,以《易經》爲基礎,排演推算出人世間的千變萬化,直到如今仍有人在研究學習,屢屢應驗。明朝開國元老劉伯溫的“燒餅歌”,預言了從明朝至今的大事件,如八國聯軍侵華、抗日戰爭等。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曆代社會中都有人借此生財,而預測的水平又未學到家,因此給人留下了這些是迷信的印象,但這並不是打卦本身的過失,就象電子市場的假冒僞劣産品,不能歸過于電器發明人一樣。
就佛教來說,雖然佛教界擁有大量讓世俗人覺得神乎其神的預言,但同時一些荒誕不經的幻想與猜測往往也打著佛教的旗號,這樣便使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對佛教的預言産生厭煩心理而全盤否定。事實上,佛教界純正的預言都是由佛陀或者修行有素的弟子們留下的,有著充分的根據,並已經或將會全部得到應驗,這部分應該屬于科學的預言,而後者因爲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稱之爲迷信,但這與佛教卻是毫無關系的。
第叁節 地球與四洲
須彌山及其四洲是佛經中所記載的一個小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如柱獨立,高八萬四千由旬,日月繞須彌山而行,山外更有七層山、七香水海次第相間圍繞須彌,如七重城牆及其護城河塹次第圍繞,第七山外,更有大鹹水海彌漫四方,四方鹹海各一大洲,即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每洲旁各有二中洲等,大鹹海外四周有鐵圍山環繞如外城,是爲一小世界,我們所居住地即南瞻部洲。而現代科學家們所發現的地球是圓球形的,有月亮繞著它運轉,並且地球同其它幾大行星又環繞著太陽運轉,這些便組成了一個太陽系。
對此,有些人認爲很矛盾,但凡是在抉擇問題時,觀點的不同並不等同于觀點的相違,不等同于就是相違。因爲在科學內部,科學家們彼此之間也會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比如在近代,針對黑體輻射以及光電效應等實驗,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說,認爲能量分布是孤立間斷的,但這在當時並不被科學家們所接受。因爲這種假說與傳統理論相對沖突,傳統的麥克斯韋理論認爲能量必須連續分布,只是到後來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建立以後,把能量子、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概念以及德布羅意的波粒二相性都成功地加以解釋,這時候科學家們才開始慢慢認爲這種新理論是正確的。同樣,佛教內部也對宇宙或世界的性質描述方面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時輪金剛》和《俱舍論》的說法不同,顯宗與密宗、大乘與小乘等也有很多不相同的觀點,有的說須彌山爲橢圓形,有說爲四面體的,對于南瞻部洲,有說爲叁角形,有說爲圓形,又有說爲是只有上下各面的等等。在佛經中也可以找到象將來“地輪飛天”(即地球飛動于空中)等與現代說法相同的哲理。
雖然對于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些佛教的說法與現代科學的說法不太相同,但它同樣是可以解釋諸如日蝕、月蝕、地動、潮汐、寒暑、晝夜等等這些現象的。同樣關于須彌山四周上下是怎樣一種情形,日月怎樣繞須彌等等,在佛經論典中都有簡略或定量的描述,可見這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這些在佛經裏如《起世經》、《樓炭經》、《長阿含經》、《起世因本經》、《大寶積經》、《正法念處經》、《華嚴經》、《順正理論》、《阿毗昙論》、《俱舍論》等經書裏都有詳細的解釋說明。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時輪金剛續》不借助任何科學儀器,但令當今掌握先進科技的天文學家仍大爲驚詫的是,在計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不差一秒,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進的科學因素的一大佐證。
科學對于世界或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執著爲實有的,雖然對于現代的科學來說研究得很深刻,體系更加龐大,理論也越來越抽象飄渺,但它總是執著于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不可變動的本實性的東西存在。因此對于我們生存的環境——地球來說,科學同樣是希望只有一個實際標准來描述它,若還有其它的說法,科學家就總還是有一些不可理解。但在佛經中,不認爲萬事萬物有一個不可破的本質性的東西存在,故允許有各不相同的現象共存。因爲衆生的業感不同,故所見到的外境也當然千差萬別,比如對于人們共同所看到的是一碗水,而對于地獄的有情來說,由于業感的顯現,所看到的就是滾燙的鐵汁,而對于餓鬼來說則是汙穢的膿血,對于天界的有情來說則是瓊漿玉液般的甘露。還有對于一件衣服,一人覺得好看,而另一人覺得難看,若衣服上存在著絕對的好或不好,那麼就不應當生有二種不同的識覺,等等。根據《俱舍論》的一個大疏講義論述,世界的大小及形狀不必就是一定的,因衆生種種業力的不同而可顯現各種各樣的形象和特征。比如在佛教中《俱舍論》所描述的世界與《時輪金剛》裏描寫的世界情況就不甚相同,屬于《俱舍論》根基的衆生不一定就能看見《時輪金剛》所描寫到的世界。同樣,佛經裏面提到的須彌山等有些衆生也不一定能看到,但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如無垢光尊者就曾親眼見到過。
對于佛經中所說的佛土世界以及現在科學家們所發現的宇宙世界,也有不少的科學家以及佛學家作過一些比較研究。比如佛經中常提到的叁千大千世界實際上包含有10億個小世界(由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由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再由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這樣由小千、至中千、再到大千便成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正好含有10億個小世界),也就是相當于10億個太陽系這樣的系統,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佛經中所指出的一個佛所化度的國土範圍實際上就是一條乃至無數個銀河系那樣大的範圍。又有一些人研究認爲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就是南瞻部洲,也有一些人認爲實際上四大部洲都是在我們地球上,有人認爲須彌山就是地球上某一個地方,也有人認爲須彌山實際上就是銀河系的中心等等。在這些研究中,人們想從佛經與科學這二者不同背景的語言描述中找到對宇宙共同相一致的說法和理論,但我認爲這二者畢竟是二種不同的文化體系,雖然會有一些共同的發現,但肯定也會有很多不共同的地方。但不管怎樣,無論您是從佛經的角度還是從科學的角度,我認爲大家卻必須要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上。現在關于地球這方面的事情,科學家也正在探索,正在尋求,雖然以前也曾有一些科學家得出了一些結論,同樣在釋迦牟尼佛的佛經當中也有關于我們所依存的器世界方面許多殊勝的見解和描述,有些宇宙的奧妙,在科學方面的秘密,我們還在不斷繼續地研究探索,另外在佛教那裏比較甚深的方面我們也應該學習。我們現在只有憑自己的智慧繼續地研究學習,不能以爲我在某方面稍微懂一點,而對于對方的觀點又還沒有達到真實的了解,就很輕率地去破斥對方的觀點。實際上在佛經當中對于器世界宇宙的看法也有各種各樣的,比如有勝義谛的說法和世俗谛的說法,大乘和小乘的說法,在不同業力的衆生面前也顯現有各種多樣的,而佛陀是可以將不同衆生面前所顯現的種種外境的形相進行如理如實描述的。
第四節 微塵數佛刹世界與宇宙
須彌山、日、月及四大部洲即爲一個小世界,至于更大的是千個小世界構成一個小千世界,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一個中千世界,千個中千世界構成一個大千世界,即稱之爲叁千大千世界。如是一個佛所化度的國土範圍最小者爲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或二個、叁個,乃至以恒河沙數個叁千大千世界爲一國土,這樣各各國土或大或小,或淨或穢,或圓或方,或側或仰……,種種形量無有一定,一一國土各有一佛爲現在教主,比如我們所在的世界稱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爲此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娑婆世界周圍又有微塵數這樣的世界存在,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又是這微塵數世界中的一個……。佛陀在《華嚴經》中還指出,在我們這個無邊的世界中有世界名爲“普照十方世界種”,上持二十重華藏世界,即有二十層結構,其中第十叁層共包括十叁個佛刹微塵數的世界在內,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以及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皆是這第十叁層之中的一塵而已。如是在“普照十方世界種”周圍還有“無垢世界種”、“因陀種”、“法界種”、“廣大種”、“善建種”、“恒出種”等等無邊無際的世界種,一一種上,各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次第安立,這麼許多的世界,佛陀都能叫出名字來,實在不可思議。
而在科學上,自從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接受以後,大約有幾百年之久,人們都認爲太陽系是宇宙的中心,後來發現銀河系以後,又認爲所有的恒星、行星和星雲及太陽系中的一切…
《佛教科學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