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P15

  ..續本文上一頁是塑膠的,所以有很多人怕什麽?不乾淨。多少人使用過,心裏面提心吊膽,這就不能忍辱,不能忍。我們在外國住久了,我們曉得外國人自助餐都用紙盤子,用完了之後餐具都丟掉,當然那個很浪費。用的餐盤、餐具,居士林消毒的工作做得很好,所以我們大家盡管放心。還有佛菩薩保佑,盡管放心,不要去計較這些。如果說是在這邊念佛,念佛堂很好,一吃飯,提心吊膽,你完了,你把你念佛功夫全都破壞掉了,你怎麽能得清淨心?你怎麽能得感應?諸位還要懂得一個原理,清淨心是最好的抗體,所有的病毒,你有抵抗的能力,清淨心是抗體,慈悲心能解毒,最好的解毒。什麽樣毒的東西,心地慈悲,到他那裏都化解掉了。所以只要自己心地清淨、慈悲,什麽樣的病毒,你就是病毒在那裏,你天天吃它的時候,你都不會中毒。爲什麽?你吃下去就化解了,病毒都變成營養,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到這個地方來,最重要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來念佛,你念一天,念一個小時,功德不可思議。在你一生當中,修學真實功德就這麽一個機會,決定不能讓一切環境,外面的影響力破壞我們自己的功夫,這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知道。在此地的老同修對居士林都有信心,他們在這兒吃,天天在這兒吃,沒聽說哪個生病中毒,沒有。你在這個地方,可能你會生病中毒,爲什麽原因?你的心不清淨,心裏想它是毒;它沒有毒,你心裏想它就變成毒了。它本來很乾淨,你說不乾淨,都是你心裏頭在作怪,心是主宰。居士林所有的這些林友,裏面服務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辛勞,他們對於修學同修們的照顧,真正是菩薩。我們對這些人,任何一個人都生恭敬心,對他們要有信心。他們在此地發心,實在不容易。所以我說佛菩薩供養佛菩薩,一點都不錯。這個道場,聽說昨天晚上都有四百多人念佛,晚上都有這麽多人。所以從這個事實來觀察,將來這個念佛堂不夠用,一定還要開辟第二念佛堂、第叁念佛堂。只要我們真發心,叁寶加持,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協助,一定是事事都能夠順利,道場一定會做得非常圓滿。滿衆生之願,佛滿衆生的願,我們作衆生也要滿佛的願,我們彼此互相都滿願,這個工作就圓滿了,這真正的圓滿。所以這個力真正叫大力,名實相符,能破煩惱,能破無明,能超生死,能出叁界,能成佛作祖。諸位想想,這一些在世間人觀念當中,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其他的那是雞毛蒜皮,小事。飲食起居,事情太小了,哪有辦不到的事情?我們今天這一座《華嚴經》,講的是我們現實生活,講的就是我們的道場,我們的道場就是華藏世界,道場就是極樂世界,真實不虛。我們每一位同修要有這個心念,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一定依照經教如理如法的修學。這個經,每一部經到末後,信受奉行,這四個字我們要做到。每一天要做到,時時刻刻做到,念念做到。

  第七尊∶【威光普勝主山神。】

  “威”是從德上說,“光”是從慧上說,德多半偏重在行德。行德是什麽?生活。我們在生活上所表現的,與智相應、與理相應、與佛的教誨相應,我們的行持是德。諸位要明了穿衣吃飯都是行德,足以給世間一切衆生做楷模、做樣子。“普”是普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遍虛空法界。“勝”是殊勝、超勝。這個意思就是我們現前講演的總題目:學爲人師,行爲世範。沒有威光普勝,如何能作師?如何能作範?要達到這個標准、達到這個水平,一定要自己認真努力,在生活上點點滴滴的地方都要求改過。如果有過失,要能把它改正過來,決定不能夠以爲這是小過失,無所謂的;小過失無所謂,逐漸會變成大過失。小過失好像沒有什麽障礙,變成大過失就産生重大的障礙。障道,障礙我們修學,障礙斷煩惱,障礙證菩提,甚至於障礙往生,麻煩就大了。由此可知,改過就是真正的忏悔,忏除業障。小毛病、小習氣好改,就好像人生病一樣,剛剛得病,病很輕,很好治。病要拖久了,再治就很麻煩,改過亦複如是。小毛病發現了立刻就改,很容易改掉,成就自己的行德;小毛病不改,漸漸養成一個習氣,養成習慣,麻煩就大了,到那個時候想改都改不了,決定造成障礙。我們懂得這個事實,你就會認真,你就會肯幹。但是一般人發現自己的過失不容易,總是會原諒自己,看別人看得很仔細,別人小小的過失都被你抓住了。我們怎麽樣修學?我們看到別人的過失,立刻回光返照,自己有沒有?這對自己來講,就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我們每天與一切大衆接觸,看到別人好的地方,想想我有沒有?我沒有,要跟他學習。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想想有沒有?有,趕緊改過。所以世間一切人,善人、惡人,豈不是真的佛菩薩嗎?這哪裏是假的?佛菩薩在示現提醒我,我不懂得什麽叫善、不懂得什麽叫惡,他們在表演、在示現,在做出樣子來給我看,教我斷惡修善,教我改過自新。我對於一切人,要學普賢菩薩“禮敬諸佛”,要把一切衆生看作他是真的佛菩薩,他是來示現給我看的,他們各個都是來成就我的,你作佛就不遠了。爲什麽?經上常講,佛眼看一切衆生都是佛,你現在能看一切衆生都是佛,你距離成佛很接近了,往生還有什麽問題?看到蚊蟲螞蟻都是佛,再想到它很可憐,變成這個身,這是惡報身,它造惡業才墮這惡身。我看到它示現這個身,我不能造惡業,蚊蟲螞蟻也是佛菩薩示現。所以六根接觸的境界,無一不是諸佛菩薩示現的,我們才能夠真正契入普賢的境界,修學普賢大行。第八尊:

  【微密光輪主山神。】

  這一尊菩薩德號裏面有微密、有輪。“微密”是講功夫,用功,微密觀照。“輪”在此地是表法的,佛門裏面常講的*輪常轉。光輪跟微密集合起來,這是甚深的教學,主山神表智慧、表智德,這個意思就非常恰當。唯有高度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才能夠將世出世間一切法做微密的觀照,這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世間現代的科學家,他們對於一切事物的觀察,可以說已經到相當微密的程度。譬如說到物質,他們已經觀察到所有物質是波動的現象,事實上完全沒有實體的存在,全是波動産生的現象,這一種觀察可以說是相當之精微。非常可惜這些科學家,沒有能夠接觸到大乘佛法,他們如果接觸到大乘佛法,比我們一般人開悟容易。什麽原因?還是一個原則,他們的心定、心清淨、心專一,佛法裏面講“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這一些專研科技的,他們的思慮都集中在一點上,所以有這樣精微的發現。他這個發現、這種說法,跟佛法裏面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什麽?無明就是波動的現象。

  由此可知,世間萬事萬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無不是波動的幻相。既然講波動,就如同流水一樣,我們說流水是波浪形的,這水有緩流、有急流;緩流非常平和,急流有如海灘。江河裏面也有急灘,船只走到那個地方是非常危險,所以是險灘。一切波都有這個現象,波動必然遍及虛空法界。像我們在一池水裏面,投下一個小石子,它就起波浪波紋,逐漸逐漸的這個波浪就遍滿這一個池,這是一定的道理。物理的現象波動速度緩慢,我們心裏面波動速度就太快了。起心動念是很粗顯的波浪,心波比電波殊勝太多了。電波無論它的速度、它的影響,跟心波比不成比例,正如同我們看到水的波浪跟電波相比一樣,它不成比例。心的波動及時就能遍虛空法界,速度太快了,超過光速;光的速度不是最快的,心的念頭快。我們這個地方才起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世尊告訴我們,距離我們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國土。如果說一個佛國土是一個銀河系,就是他在十萬億個銀河系的那一邊,那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可是事實上這一個銀河系,是不是一個佛國土?許多人講法不一樣。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注解》後面有一篇文章,這是附錄進去的,他有他的看法。他的看法,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實際上就是一個單位世界。如果這個看法要是真的話,這一個佛國土就太大了。一個小千世界裏面有一千個單位世界,換句話說,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銀河系;一個中千世界,再乘一千;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個樣子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個億銀河系,十個億銀河系才是一個佛國土。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太遙遠了。我們用光的速度去走,恐怕也要走上幾萬年還走不到,還達不到。可是我們心的波,這個地方才動,那個地方就到達。諸位想想心的波跟物理上的波動,不足以爲比。心的波動起念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上與一切諸佛感應道交,下與一切衆生,這是《楞嚴經》上講的“同一悲仰”;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就能夠感動虛空法界。我們知道一切衆生起心動念有善有惡、有淨有染,善惡染淨就影響到世界,就是經上常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就這麽個道理。所以怎麽可以說,我們一切自然環境與我們起心動念沒有關系,怎麽能講得通?所有一切依正莊嚴都是波動的現象,波動是能生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生所變,能所不二,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會影響一切的物相,會影響到虛空法界。不但影響我們居住的地球,影響太陽系,影響整個叁千大千世界。不僅如此,再推廣,影響一切諸佛刹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我們念頭是惡,所現的境界是穢土,佛經裏面講的五濁惡世,現這個相。如果我們念頭是善,善念這波就是非常平和,所現的現象是諸天,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於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的法界,善心所變現的。如果是淨業現的,就更平了,真是現的那個相、那個波,是清淨平等的。換句話說,極微細的波,這個波動所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是波動現的現象,但是它波動幅度最小,小到我們凡夫沒有方法覺察到,那是極其微細的波動。這是近代科學家他們的發現,跟佛法講的很接近。所以世間心地善良的人,我們今天如果要看他心的波動,…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歸依的真實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