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P4

  ..續本文上一頁天美國達拉斯的謝居士夫妻兩個到這邊來參學,前天回到美國打電話告訴我,他現在已經組成一個小團十五個人,從美國達拉斯要到這邊來念佛,好!今天悟行法師到美國去巡回弘法,這一次他是我的替身,美國許多地方請我講經,我沒有法子去,這一邊不可以離開。所以我說,你要把我這個不得已的苦衷,轉告美國那一邊地區的同修們。要知道現在念佛堂剛剛建立起來,非常重要,我們要全心全力照顧大家,決不可以有一絲毫錯誤的知見滲透到我們的地方,決不能夠看到大家退轉、懈怠,不可以。所以要全心全力的照顧,不能到美國去,請他們原諒。我派他代替我去巡回講經,同時附帶著邀請他們各個地方組團到新加坡來,到這地方來念佛,到此地來聽經。學了之後,再把我們這個理念、這個設施,他學去之後,希望在美國各個城市也去建念佛堂,也照我們這個方法來共修。講經當然很需要,我不能去講,我們每一天講經的錄像帶,都可以拷貝送給他們。你們那邊買大電視,每天一樣聽經,不過就是時間差幾天,那也不要緊。還有他們想到,那邊找不到法師領衆,找不到法師,居士也可以領衆,不會敲法器沒有關系,到新加坡來學。你到新加坡來住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我們專門開班來教你。所以希望我們這個地方的學風、道風,不久能夠傳遍全世界,你就想這個地方的功德多大。你們到念佛堂來念一堂佛,念個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無比的功德。你在家裏念不行,一定要到此地來念,這個地方影響力太大了,影響到全世界;你在家裏念佛的時候沒有這個影響力,所以在這個地方念佛真正是無量功德。這個影響裏面有潛在的功德,消除世界的劫難,縱然不能完全消除,把劫難減輕,功德就很大。把劫難的時間縮短,本來這個劫難有個叁年五載,你能夠把它縮短變成一年、兩年,這功德就很大了。所以今天對於全世界來講消災免難,真正的功德在念佛堂。一般道場裏面,像從前我在美國,度輪法師要搞消災的法會。搞什麽?從前中國古時候叫做水陸法會,這是一個大的消災法會。度輪法師又加了一個字,水陸空,搞水陸空法會,搞的規模很大。在中國請了幾十個法師,美國找不到法師,在中國請了幾十個法師,在萬佛城做消災的法會。有沒有效果?很難講。不是水陸法會沒有效果,問題是做法會的這些人,這一些忏儀都是經典裏面取的精華,祖師大德作的。要怎樣去修?誠心誠意去修,念誦忏儀的時候隨文入觀,他就契入境界,這個功德才大。如果只是照著文字念一遍,沒有功德,那有什麽功德?你要把這個儀規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爲,你這個人就超凡入聖了,功德是這麽算的。你自己修學要沒有契入境界,功德是非常微薄,無濟於事。超度的理論、事實,《地藏經》上說得很明顯。《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雖然只講超度她的親人,超度一個人,但是理論是相同的。你超度一個人,超度全世界死難衆生,超度一切衆生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原理都相同,一定要真正修行的功夫。我們以婆羅門女爲例子,她超度她的母親,用什麽方法?還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佛的方法最快,最快速、最穩當、最有效果。因爲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她念一日一夜,一日一夜人家就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功夫成就了。怎麽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亂?她在定中見到地獄的境界,遇到無毒鬼王。定中境界,無毒鬼王告訴她,無毒鬼王稱她菩薩,他說:菩薩,你爲什麽緣故到這個地方來?婆羅門女就問他:這什麽地方?無毒鬼王告訴她這是地獄。只有兩種人可以來,一個是造作地獄業因,他墮地獄受罪,他會來;另外一種就是,菩薩發心要到地獄來度衆生。不是這兩種人,這個境界見不到。婆羅門女是凡夫,因爲孝順母親,知道母親造罪業很重墮地獄,一心一意要救度她,所以就拼命念佛;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亂,她本人超凡入聖,這個功德多大。她爲什麽能超凡入聖?因爲她母親墮地獄;她母親要不墮地獄,她一天一夜決定念不到一心不亂。爲什麽?她心是懈怠的、散亂的。現在急著救母親,救命要緊,非幹不可,所以一天一夜就超凡入聖。經上講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她的母親得一分。母親什麽功德?不是母親遭這個難,不會逼她用功。母親的功德是,逼著孝順的兒女非用功不可,非救我不可;你要救我,你就要成菩薩。她只好就作菩薩了,就這麽個道理。我們這個念佛堂的人,如果說是一天一夜,能夠有十幾、二十人到一心不亂,這個世界的災難就能消除。你今天不是爲度親人,是度全世界苦難的衆生,我爲誰念的?在念佛堂,我是爲一切苦難衆生念的。我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我不能夠念到清淨心現前,這一些苦難衆生就沒救,這真正叫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你在這裏面成佛、成菩薩了,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這是世界上這麽多苦難衆生在這裏逼你,在那裏求你,趕快救他,伸出援手。你怎麽救?只有你自己成就,就是救他,這就是他的功德,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我們做個水陸法會,不是做不好;如果心地散亂,七天法會做完了,心裏頭還是散亂的,還是搞貪嗔癡慢,還是是非人我,哪有功德?什麽都沒有。七天法會做完,我們真的就超凡入聖,這個功德就殊勝,才有真正的功德。所以古時候這些超度的忏悔忏儀,不是不好,真好,你要懂得怎麽樣去修學。你明了之後,那麽複雜的忏儀,哪有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來得簡單、來得容易?愈是簡單、愈是容易,愈是高明的、愈是最殊勝的,人人能夠修,人人能夠成就。所以念佛堂的功德就無比的殊勝,比什麽海陸空法會都殊勝,都不能比,這個話不是我說的,乾隆年間灌頂法師說的。灌頂法師實在講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他的著作很多很多,收在《續藏》裏面。他在《觀經直指》裏面講,其他他的著作我們讀的比較少,《觀經直指》是淨宗的經典,《觀無量壽佛經》的注解,他老人家作的。他在裏面說,這個世間造作極重罪業的人,任何經法忏法都沒有辦法忏除,最後還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把所有一切經法忏法不能忏除的罪業,一句佛號能把它忏掉,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灌頂能說出這一句話不簡單,他要不契入這個境界,這個話他說不出來。他明了忏除業障最有效果的、最有力量的,就是念佛。所以你真正懂得,你就不要再去念大悲忏、淨土忏,都不需要。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總忏,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第四尊∶【離憂清淨主城神。】

  “憂”裏面就包括苦,遠離一切 苦,得到喜樂清淨,這一句是講護持的效果。一定要令你所護持的法,你所護持的人,要幫助他離憂得喜樂清淨,你的護持責任才盡到。不是隨隨便便講,我發心護持,我一生都不改變。可是你護持,怎麽個護持?你叫被護持人天天憂悲苦惱,你就護錯了,你就找麻煩,這不是護持。所以護持要講求效果,效果要叫他離憂悲苦惱,得清淨安樂。我們今天這個道場,就是向這個目標去做。彌陀村建立,只要你真正發心到這個地方來念佛,求往生,求成佛,你什麽憂慮都可以放下。衣食住行,四事供養,我們這一邊統統成就,不叫你有一點憂慮,這是主城神的責任、主城神的使命。我們不怕人多,人愈多愈好,爲什麽?來一個,這個人是來作佛的;來兩個,兩尊佛;來一千,千佛出世;來一萬,萬佛成就,這還得了,佛愈多愈好。我們哪有那麽多的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供養萬佛,還有什麽問題?每一個人都想修福,在這裏面出一分錢、出一毛錢,是供養真佛,福報就不可思議。你做別的善事總比不上這個功德殊勝,這裏是供養佛。所以如果你在世間,覺得這個世間太辛苦,生活太艱苦,生活太不好過,你真正覺悟,放下了,到這兒來作佛,你的日子很好過。你們想想亻炎虛法師以前跟我們講鍋漏匠的故事。那個故事我們是從錄音帶上聽到的,把錄音帶寫成文字,附印在《念佛論》的後面,我想不少同修看過。鍋漏匠爲什麽發心出家?生活太苦了,日子真不好過,所以找到谛閑法師,看谛閑法師過得很舒服、很自在,他要追隨。他跟谛閑法師的關系是同鄉,同一個村莊,小時候的玩伴。長大之後,因爲一直生長在鄉下,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學了補鍋、補碗這麽一個手藝,日子過得非常辛苦。從痛苦裏面覺悟過來,就找他小時候玩伴,現在也當了法師,找到了。那個時候谛閑法師還沒出名,在觀宗寺當知客師,不是當住持。找到他了,找到之後問他來幹什麽?苦,太苦了,日子過不下去了,想出家。谛閑法師就爲難,他那個時候有四十多歲,四十歲出家太晚了。學經教你不認識字,出家生活儀規,像這些他也都學不會,笨,笨手笨腳。可是到最後,他死賴著不肯走。谛閑法師搞得頭都大了,沒有法子,最後跟他談條件。你要真出家,你得聽我的話,他這個條件接受了;我認你作師父,你說什麽,我就聽什麽,一定照辦,這才給他剃度。剃度之後,你不要受戒。受戒什麽?他受不了。他什麽都不懂,戒堂那些儀規,他怎麽學得會?天天挨打,甚至於把他趕跑。你也不要住在寺廟裏,住在寺廟天天早晚上早晚殿,你課誦也學不會,怎麽辦?

  溫州鄉下有很多小廟,沒有人住的破廟,給他找了一個地方,叫他一個人住在那裏。附近找幾個護法,給他送一點米、送一點油鹽,讓他生活能過得去。又在廟的附近,找了一個學佛的老太太,每一天給他燒兩頓飯,午飯、晚飯來給他燒飯,幫他洗衣服,照顧他。那個福報好大,以前哪有這個福報?現在衣食不愁了。老和尚教他就一個方法:念阿彌陀佛。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他真聽話,一天到晚他什麽念頭都沒有,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了叁、四年,他往生多殊勝,站著往生,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叁天,等谛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死了以後還站叁天。因爲鄉下到溫州,那個時候交通工具沒有,要走路去;派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歸依的真實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