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怕走錯修行的道路,應該怎麼做?
回答:如果努力做一個好人,不損害別人;別人痛苦時,能盡力予以幫助。這樣即便你仍未決定學修何種法門,也是很好的修行人和佛弟子了。關于選擇何種法門,可視自己的信心而定,如果還未確定對某一法門有信心,可先通過讀書等途徑多進行了解後再決定。
22,修學佛法最初應在哪裏用功?有分判佛法與外道的簡明方法嗎?
回答:初學佛法,應認識佛法僧叁寶,了解叁寶的加持與功德。有人也許認爲皈依叁寶便是受皈依的儀式。儀式受完後,並不代表皈依就完了,仍然需要努力修行皈依叁寶之心。再應修學發菩提心,即爲救度一切衆生而希求成佛之心。判定佛教與外道,簡單的方法是看是否皈依叁寶,外道是不皈依叁寶的。最根本的是有無承認四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注:也有說叁法印,即除去有漏皆苦)。如果承認便是佛法,而外道是不承認這些的。觀想本尊、消除業障等,很多外道也有類似的修法,但他們的思想裏都沒有四法印的內涵。
23,佛不能以手拔衆生苦,何以有上師叁寶的加持力呢?
回答:佛陀說只有通過我們自己修行才可以解脫輪回,這並非表明佛菩薩一定幫不上忙,而是我們解脫必須通過自己努力修行,斷除貪嗔癡。如果我們沒有經過努力地修行,佛即使加持也起不到根本的作用。佛菩薩、上師、叁寶的加持是有的,而且一定有作用。但要最終解脫,自己不努力修行,即使佛陀叁寶天天加持我們,也是不行的。你生病的時候,修一些本尊法可以令你病痛減少。非人幹擾時,一些加持品也可以讓你免除障礙,這些都是加持的例子。
24,學佛很久,卻很難對佛法生起真正信心,該怎麼辦?
回答:信心有困難的時候,你可以這樣想:比如做生意,在你沒有看到它一定賺錢的時候,懷疑是很正常的。這時你可以多了解研究,是否真能賺錢,能賺到錢就去做,否則不必做。自己不斷地研究,或通過別人去了解,這樣直到某一天你確認這生意能賺得到錢,便可以做了,那時候你便有了信心。同樣,如果你對叁寶缺乏真正的信心,可以通過看書等聞思方式,多了解思維:佛陀到底具有何種功德,其身口意各具何功德,佛陀前世是如何精進修行的。這些慢慢了解清楚後,自然會生起信心。如果對道理了解地不夠,僅憑感性覺得佛陀叁寶很好,則很難生起真正信心。
25,很多大德曾開示如何聽聞和修行,但對如何思維很少談及。該如何正確思維佛法?
回答:現在的時代是很難修行的時代,先需要聽聞很多佛法。以前講經的人很多,而現在即便有講經之人,人們也不一定有時間去聽,很多人需忙于工作,這樣也可通過看書聽錄音帶等方式聽聞佛法。聽經、看書、聽錄音帶時,了解意思的同時,就是可以好好思維的時候。如果早晚有空閑,再可以按佛法裏所講適當打坐思維,這樣慢慢久了,內心便會逐漸改變。很多人學習了很多佛法道理,但內心並無很大改變,學到的佛法如同世俗的知識學問一般,這樣很可惜。這時應該祈求諸佛菩薩之加持,通過修皈依,做禮拜,持咒等方式積累資糧。資糧比較多時,再重新聽聞一遍那些已聽聞過的佛法道理,內心便會改變很多。
我們一直學習道理但內心無改變的原因,是因“我執”的作用。比如天天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每天都是我執的時候,內心會很堅硬,聽到很多道理也沒有受用。應該思維我們自己需要幸福快樂,別人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想法生起的時候,內心就會變得柔軟善良。有時我們因家庭不和睦等經常生氣,這時應知道如何調伏我們的煩惱。比如有人用木板打你,你問他爲何要打你,他回答說不是我打你而是木板打你。你說你沒拿木板木板怎麼會打我,他說不是我想打你,是我做煩惱的傭人時煩惱操縱我去打你的。當你們這樣問答時,你們會發現追到根源時,是各自內心的煩惱控製你們相互對立而發生如此多事情的。這時兩個人都知道:哦,並不是對方來找我們麻煩,而是我們自己的煩惱來找我們麻煩的!我們便應發心不要再做煩惱的傭人,不要再受它驅使。
我們這樣調伏自己的心時,便都可以得到幸福與快樂。有時我們有很驕傲的時候,朋友們也都因爲我們的傲慢而開始疏遠我們。這時應該想:比我們出色的人還有很多呢。如此思惟時,驕慢可以逐漸放下,心也會慢慢改變。現在我們還在輪回裏流轉,最主要原因是都放不下我執。當然如果我執可以立刻解決,那我們就解脫了,這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每天都把我執減少一些,如果每天都想著最好的東西自己要,差的東西給別人,這樣我執很強時,心很難柔軟下來。如果每天思考自己需要幸福快樂,別人也同樣需要,這樣心就會慢慢改變。
26,有真正出離心,不學密法也能解脫嗎?如何修出離心?出離心修成有何標志?
回答:單有出離心不能脫離輪回,一定還需要證悟空性的智慧才可以解脫。聲聞獨覺二乘的聖者,他們均是具有出離心與空性慧,才出離輪回。菩提心是入大乘者所必須的,聲聞獨覺乘的行人則不需要。有出離心和空性慧時,不學密法也可以出輪回。很多顯教的經典都曾說,聲聞、獨覺二乘的修行者通過發出離心,以空性智慧斷除煩惱後,便脫離了輪回,他們都並未修習密法。
真正的出離心,如同我們被抓進監獄,受很多苦,冷時極冷,熱時極熱,吃不上飯,甚至挨打,然後我們便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逃走,多呆一分鍾也受不了,會有這樣的心。輪回中的六道,包括叁惡道、人間、天人裏的痛苦,如果全部了解,並觀修地很好,那你會認爲這個輪回絕對一刻也不能再留了。如同在監獄裏那種強烈要離開之心策發出來,這樣便進入具量的出離心了。如果認爲我們還有好車開,有美味、金錢,這樣便可能沒意願要離開輪回了。輪回中的快樂,都是暫時而不究竟的。我們身處輪回便如同行走在鋒利的針尖上,本質上全部都是痛苦,並無半分快樂,這些通過觀修內心很清楚後,便會生起片刻亦不想留于輪回的出離心。
有人說我知道輪回中不好,有很多痛苦,僅僅有這種知道的心並非是出離心,只是知道而已。真正修行出來的出離心,心裏是任何時間如吃飯睡覺穿衣服等都會很強烈地希望脫離輪回,如同監獄裏隨時准備逃跑的犯人一樣,此心二十四小時都和你在一起,這才是真正得到了出離心。有些人生大病時,開始想起輪回有多麼大痛苦,有了一點脫離輪回之心,但病好以後,又開始到處玩樂,脫離輪回的心很快忘失了,這些生病時産生的心也不是真正出離心。
27,有什麼樣的覺受表示修行有了進步?
回答:如果觀察自己,貪心少了很多,嗔心、癡心也少了很多。當別人惱恨自己時,自己不怨恨並能接受。見別人痛苦時,能夠舍棄自己的利益,盡力幫助他們。這些出現的時候,代表你修行進步了。也可對照在家居士的各種戒律和標准,如果戒律守得好,做得到位,同樣是進步了。修行是否進步應以是否能調伏自己的煩惱和改變自己的內心爲標准。
28,如何對治淫欲?
回答:當貪心生起時,應馬上想到這實是輪回中的一種苦。從修法上來說,修白骨觀、不淨觀可以對治貪心。如果修白骨觀,僅觀想在自己前面的虛空有一堆白骨,這不會有多大作用。必須將貪著的對象找出來,比如貪著某一個人,則觀想她在你的面前,對她進行觀察。如果我們貪著她漂亮的皮膚、美妙的聲音,可觀想她年輕的時候固然漂亮,但年老時滿臉皺紋,原先貪著之處已找不到了。接著可觀想她亦是因貪嗔癡等諸惡業而生的人,並非我們想象地那麼美好。觀想不淨時,如貪著她的皮膚,便觀皮膚裏面都是血、肉、內髒、大便等不淨物。這樣尋求時,會發現在她的身體裏找不到任何可以貪著的地方。當這些觀想生起時,貪心就比較容易消除。有些貪著很厲害的人,也許認爲所貪著的人到了老年才變得醜陋,現在年輕還是值得貪著,所以很難進行上述不淨等觀想。這時可試著多思考所貪著之人的惡業方面,比如對方貪嗔癡煩惱很重,這些也可以幫助減少貪心,不要總想對方美好的方面。
29,如何對治修行容易懈怠的習氣?
回答:當你放逸之心生起時,應立刻觀想人生無常。我們很不容易得到這一次的人身,不能浪費它。只有每天好好修行,才不會浪費,下一世才有希望。如果這輩子不好好修善法,人身就會白白浪費掉。有時我們可能會覺得,現在還很年輕健康,和死亡並無太大關系,心裏會有很麻木的感覺。這時可想自己的親戚朋友,他們有的很早就過世了、或突然過世的,所以我們自己也並不那麼保險,也許同他們一樣突然生病甚至死亡呢!這樣思維後,慢慢地,希求修行的心就會生起。如果我們不主動思維老、病、死等苦,一直以爲自己很健康與堅固,就很難生起迫切修行的心。很多人把飯盛到桌子上,還沒吃就死了;有人一直很健康但也會突遇車禍身亡。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會死亡,沒有任何人能在輪回中永久地留下來。當我們離世時,唯有修行所得的善業可以帶走,房子、車子、以及辛苦賺的錢,都帶不走,即便自己的身體也帶不走。這樣的心慢慢生起,就會很迫切地希望修行了。
30,往生西方世界,一定需要具備菩提心和空性智慧嗎?只持佛號也可往生嗎?
回答:有菩提心最好,但我並未見過經…
《永嘉仁波切答疑精粹100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