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品將軍,中國現在的製度,一品是元帥,二品是大將,叁品是上將,四品是中將。出家了。惠能大師逃出去,大家都追,四面八方去找,被他找到了,被他碰到了。碰到怎麼?要把衣缽搶回來。惠能大師知道這個人很粗魯,將軍出身,把衣缽放在石頭上,自己躲起來。四品將軍,看到衣缽在那裏,很歡喜,去提,提不動,他馬上就覺悟,那個本來奪取衣缽的念頭立刻就消掉了。這個衣缽那麼輕,怎麼拿不動?這就知道有守護神,他在那裏守著,你提它提不動。馬上念頭就轉了,就叫行者、行者,我是來求法的,不是來奪衣缽的。惠能就走出來,就坐在石頭上。他就禮拜,求法,《壇經》上記的有。
惠能大師告訴他,「不思善,不思惡」,善惡都不要想,念頭統統放下,問他一句,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回光返照,真的就覺悟了、開悟了。開悟之後問,還有沒有秘密?六祖告訴他,「密在汝邊」,你要認爲有秘密,在你那一邊,你外頭都沒有。他就叩謝,就拜六祖爲老師,自己以後把名字改掉了,因爲他是惠明,六祖是惠能,同輩分,名字改掉了。回去告訴人,這條路上沒有,我都找過了,沒有見到,這就讓他走了。這是個很明顯的,就是在煩惱無明的時候,當時一放下就行了,這多快!這也是惠明大師的殊勝的緣分,他要不追,他怎麼會一下就回頭?追之後,這個包袱提不動,這不可能的事情,這包袱有多重,怎麼會提不動?這是什麼?這是神,守護神守著,不是祖師,誰都拿不了。當下妄念斷掉了,馬上回過頭來求法。你看這都是機緣,一念機緣,他轉得快。所以他自己說了,在黃梅這麼多年什麼也沒得到,今天在惠能大師座下,一句話開悟了。故此有字,萬不可放過。
「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有字非常重要,「此含二義:一者,萬象森羅,體性無二」。森羅萬象是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體性,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最後的那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萬法一體。萬法包括了人、事、物,今天科學所講的叁種現象,物質現象,意念的現象,就是心理現象,自然現象,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這是有,有體有性,體性是一不是二,一體能生萬象森羅。「千波皆水」,這第二個比喻。波是波浪,大海波浪無量無邊,全是水,離開水沒有波浪,波浪是水形成的。「衆器唯金」,這第叁個比喻,第叁個是用金作器,器器皆金,大乘經上這個比喻常有。
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個同修陳大川居士,他在外國經營珠寶生意,他做的珠寶是假的,不是真的,鍍金的。鍍金,價格非常便宜,做得非常精美,銷路非常好。爲什麼?跟真的沒有兩樣,比真的還漂亮,但是一個只要幾塊錢、十幾塊錢,丟了一點不痛心。所以這個生意非常好。可是他生産量很大,每個月大概要用,黃金要用十公斤的樣子,真金來鍍。他有個展覽室,帶我們去參觀,裏面差不多兩萬多種不同的樣子,都是他們的産品,你那一看全是黃金。陪我去的人很多,我說你們大家來看,經上所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今天你看到了,就這個意思。你看它兩萬多的品種,只有一個東西,黃金。
這就是體是一個,相,相很多,擺在你面前,兩萬多個,不一樣的。器代表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森羅萬象,可是體,體就是黃金,說明體相無二。「自然之中,自有本體,此之本體,即是根本」。沒有金就沒有器,沒有水就沒有波,沒有性就沒有萬象森羅。萬象森羅就是一個體,自性,真心、本性、真如、實相都是說這樁事情。這個東西真有,你看不到、聽不到、摸不著,它確實有,這是第一個意思。
「二者,不由造作,一念頓悟,故雲自然」,這個自然之有根本,自然第二個意思,它不是造作的。事是造作的,相是有造作的,能生萬象的自性沒有造作,這不由造作。怎麼知道有?一念頓悟,這個一念頓悟是自然的。什麼時候頓悟?沒有時間。什麼時候頓悟,說不上;什麼地方頓悟,也說不上;在什麼狀況之下頓悟,也說不上。每個人頓悟情形都不相同。像惠明大師的頓悟就是一個例子,在追趕惠能的路上遇到了,如果這個包袱他拿得動,他就拿走了。拿走怎麼樣?他不會開悟。那些追趕惠能的人,都想把衣缽搶回來送給神秀,都認爲五祖傳衣缽應該傳給神秀,不應該傳給惠能。到他拿不動的時候,這才一下驚醒過來。你看,這是他的緣分,這是他的善根,他這麼快就開悟了。
下面說,「了知萬法盡在自心,頓見真如自性,自心自性即是根本」,這個叁句話重要,非常重要。這叁句話是什麼?你本來是佛,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說的。一切萬法不離自心,自心是萬法的根本,萬法是從自心裏頭流現出來的,這個萬法是遍法界虛空界。頓見真如自性,怎麼頓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就是,你就見到了。自己的心,這個心是妄心;自己的性,性是真心。妄心是阿賴耶,能變,自性能現。真心能現能生,妄心,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能變,這是根本。自心是十法界、六道的根本,自性是遍法界虛空界的根本。因爲有個妄心,所以才變出虛幻的境界,如夢幻泡影一樣,這就是六道輪回跟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六道,唯識所變。如果沒有識?沒有識就是實報莊嚴土,諸佛如來所居住的淨土。實報莊嚴土只是心現,就是自性變現的,沒有識,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做識,識會變,讓自性所現所生的境界産生變化。
在這個地方我們就要了解,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無比殊勝之處是阿彌陀佛用威神來加持我們,讓我們在蓮花裏頭,往生極樂世界是坐著蓮花去的。蓮花從哪裏來的?是你自己念佛功德之所成就。我們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念跟極樂世界七寶池裏頭産生感應,池裏頭就出生一朵蓮花,蓮苞,沒有開的。經上說得很清楚,這個蓮花上,有你的名字在上面,決定不會錯誤。你念佛的功夫愈好愈深,蓮花就愈來愈大,往生的時候,佛就用這朵蓮花來接引你。我們可以說,蓮花的因是我們自己的信,真信,我真信、真願、真念佛,這是因。蓮花會長大,光色會愈來愈美,這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的。
往生的時候,你住在蓮花裏面,在蓮花裏面就産生了蛻變。就好比蠶,你看蠶吐絲結繭,把自己包在裏頭,等它變成蝴蝶了,它把繭咬破,它出來了。你看,原來是個爬蟲,出來它會飛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的,住到蓮花裏面之後,阿彌陀佛用他的威神把我們轉識成智,讓我們得到的身不是阿賴耶的相分。現在我們的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這唯識所變。到那個地方,轉八識成四智,在蓮花裏頭轉的。花一開你就是法身菩薩,相宗說你不是八識,你是四智菩薩。這個世界,你會看到所有的現象、事物永恒不變,爲什麼?它沒有識了,所以它沒有變化。人的壽命很長,無量劫,身體沒有變化,永遠年輕。極樂世界的人身沒有生老病死,沒有這個變化。花一開,全身現前,那不是生。而且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一點差別都沒有,我們要知道,這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花草樹木,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我們這裏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變化,極樂世界沒有。有人用一句話形容它,四季常春,極樂世界只有春天,夏秋冬沒有,不變化。這個就是自性是根本,「故雲自然之有根本」。
「《淨名經》曰」,《淨名》是《維摩诘經》,維摩居士,「即時豁然,還得本心」。這個豁然就是突然開悟了,這個經上講的,「一旦開達明徹」,這四個字同時現前,開是開悟,達是通達,明是明了,徹是徹底。對什麼?對整個宇宙、對一切萬法,一悟全明白了。這四個字現前,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叫成佛。說一旦,這一旦不定是什麼時候,不定在什麼處所,不定是在什麼情況之下。在哪裏?在西方極樂世界,太多了,天天都有,不止一個。還沒有開悟的,在這兒孕育,聽阿彌陀佛講經,到十方世界去參學。十方世界參學是求福、求慧,拜佛、供養是修福,聽聞如來的教誨是修慧。所以,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求福求慧,修福修慧,成就圓滿的福慧,到極樂世界幹這個的。不像在六道,六道來幹什麼?佛經上一句話說「酬償業報」,過去造的因,現在要接受果報,是來酬償果報的。今天亂世,亂世怎麼來的?酬償果報上加重了,冤冤相報,這麼回事情。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是福慧增長,一直增長到圓滿,你就成佛了。所以,一旦開達明徹,也可以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希望有這一天,決定有這一天,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決定是有,這個有字很重要,要有信心。
還得本心,這句話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這個經上講的「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明性是自然中的自然相,本來有的。因爲自然之有根本,所以才有自然中自然相。這個根本就是自性清淨心,惠能大師開悟,用二十個字把它講清楚、講明白了。這二十個字裏頭,第一句說明自性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染汙。染汙是阿賴耶,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染汙。第二樁事情告訴我們,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佛法裏頭肯定的常,真的,它沒有生滅。只要是有生滅的,佛經上叫它做無常。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個波動現象所形成的,也就是說,整個宇宙是無常的,這是指我們六根能夠接觸得到的。眼耳鼻舌身能接觸,色聲香味法是所接觸。能接觸的身心是無常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些現象發生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個波動現象。但是能現的這個自性它是真常的,它不是波動現象。
惠能大師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能生萬法這個東西是真的,常住真心,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智慧、德相就包括所有一切法,自性裏頭本來具足,不具足,它怎麼會現?只要它能現的,全是本自具足。還能夠隨著意念變化無窮,賢首大師《妄盡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出生無盡」。那是什麼?隨著念頭、隨著分別執著産生變化,無有窮盡,這都是自性的德能。這就是自然之有根本,我們決定要相信這個東西有。正因爲它有,所以每一個修行的人都能成佛。在有情衆生叫做佛性,在無情衆生叫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