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差不多都是叁年就預知時至都往生了。早年在臺灣基隆有個叫德融法師,他過世不在了,問過我,是不是這些念佛人剛剛好壽命只有叁年?我給他講,這個不合乎邏輯,講不通。應該是什麼?他叁年功夫成就了,雖有壽命他不要了,這才能講得通。黃忠昌聽到這個話,他就真做實驗,閉關叁年,老老實實念叁年佛,每天聽經、念佛,看看叁年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念了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叁年,預知時至真走了,壽命不要,真往生。火化留了舍利,舍利塔在深圳,給我們做證明,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經上所講的,這個世界雖然是濁惡,濁惡能夠行善、能夠放下、能夠不染著,這個功德大!
極樂世界沒有這些濁惡,名字都聽不到,那個地方修行,一帆風順,阿彌陀佛天天講經。你聽不懂也沒關系,你天天聽,聽久了自然就懂。極樂世界的人最大的好處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跟我們的身體完全不一樣。我們的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心)是阿賴耶的見分,都是無常的,是生滅法。極樂世界的心、身變了,變成法性身、法性土,法性是永恒不變的,所以它是真常。極樂世界人壽命長遠,但是身體沒有變化,年年都一樣。也就是說,那個地方沒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統統沒有。我們這裏講八苦、叁苦,極樂世界連名字都聽不到,這個世界美好!法性身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極樂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黑暗,它的光不是日月光,它不依靠日月,它是自性的光明,所以每個人身放光。樹木花草都放光,因爲是自性、是法性,法性全體是光明,光非常柔和,你會感到非常舒適,完全變了。
我們生生世世夢寐所希求的,就是這個地方,這不知道。這一生有緣遇到了,這部經好,難得!注解,黃念祖老居士那個時候他身上帶的是重病,不是輕病,寫這部注解搜集了八十叁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著作,用這些資料來注解這部經,這個注解是集注,實實在在了不起。經是佛說的,注解是佛菩薩、祖師大德所說的,決定沒有妄語,決定真實。所以在這個世界,飲苦食毒的環境,依然能夠齋戒清淨,忍辱精進,這個功德,所以遠勝過其他諸佛國土。于此土修行,在娑婆世界,現在這個環境修行,真正修行,如理如法的修行,雖然只有一日一夜,都超過在極樂世界爲善百歲。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此方十方較量」,分兩段,第一段十日就千歲,一日是百歲,十日是千歲。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勝于他方諸佛國中。爲善千歲。】
這注解很容易懂,十天十夜的修行,勝過在他方諸佛國土,『爲善千歲』。這就是過去祖師大德提倡結七念佛,就這個意思,精進佛七。確實也有人用十天,這跟經上所說的,十天十夜不眠不休,這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個修行方法,是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般舟叁昧那是另一部經,真叫精進念佛,般舟叁昧一期是九十天,像我這種年齡就不行,體力不夠,要年輕,要身體強壯。爲什麼?九十天叁個月不能睡覺,不能夠坐下來,只可以站著、走動,所以它叫佛立叁昧。在華嚴會上,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吉祥雲比丘,他就是修般舟叁昧的,專念阿彌陀佛一心求生淨土,念佛法門裏頭,最精進的法門。
現在我們可不可以來提倡這個法門?不可以。爲什麼?真幹就有魔擾。李老師過去在臺中,他一生只打過兩次精進佛七,就是七天七夜不休息的,都出了問題,所以以後再都不敢打了。這個參加的人不多,不超過十個人,因爲主七和尚你的精神只能照顧十個人,太多照顧不了,每一個人的情況你都要清楚。這出事了,出事怎麼?著魔了,一著魔就神經不正常。李老師他本身是個好的中醫師,也有修學經驗,幫他調理,整個調理恢複到正常,差不多用十個月的時間。所以以後他告訴我,不能再做了,人的煩惱習氣愈來愈重,福報愈來愈淺,比不上古人。所以他兩次做了之後,不敢再做第叁次,警告我們,不要做精進佛七。因爲你找的這個麻煩,人家家裏,怎麼對得起人?我家好好人進去變成神經病,要治不好的時候,進神經病醫院那多可憐,你不是把一個人毀掉了!這個利害關系不能不知道,不是開玩笑的。
那般舟叁昧就更嚴格了,九十天!別人打我們贊歎,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幹。自己閉關念佛可以,一個人用九十天,最好的方法,還是用谛閑老和尚教給鍋漏匠的方法,這個方法真自在,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接著念。這個方法好,不分晝夜,一句佛號念到底,萬緣放下。黃忠昌那個閉關可能是用這個方法,因爲在這個地區,過去倓虛法師在此地,這些都是倓虛法師講的,我們都不知道。老法師常講,常常用這個鼓勵我們、勉勵我們,叫非常慈悲。
所以『十日十夜』可以,「十日十夜」最好也是用鍋漏匠的方法,這個方法最契現在人的根機,一絲毫拘束都沒有。大衆在一起,人還是不能超過十個人,但是不必用團體一起一致行動,不必,沒這個必要。誰累了誰去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跟著一起念佛。喜歡繞佛的繞佛,喜歡坐著念的坐著念,喜歡站著念就站著念,每個人自由行動,不必拘束,我相信這樣子做法,個個都會有成就。所以這個十日十夜的功夫,真正勝過他方諸佛國土爲善千年。「爲善」這兩個字要特別注意,爲善是什麼?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是念佛。我們這邊修善是念佛,那一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十日十夜佛號不間斷,這還得了!累積這個功德就是十天十夜。十天十夜從哪來的?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聲、十聲佛號都能往生,十代表圓滿。《彌陀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七也是代表圓滿,十也是圓滿,十是數字的圓滿。
人真正勇猛精進,我們看到《淨土聖賢錄》記載的,宋朝瑩珂法師叁天叁夜不眠不休,他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那真的不是假的,他還有十年陽壽,讓他好好的修,到你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等于給他授記。他不要,他要現在就去,十年壽命不要了,佛就答應他,告訴他,叁天之後來接引他。這是佛的慈悲,如果當時帶他走了,沒人曉得。瑩珂在寮房裏閉關沒人知道,到人家發現,怎麼死了?還感覺得奇怪。彌陀這個方法太妙了,可以度好多好多人,他把寮房門打開,我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到,告訴大家:叁天之後佛來接我。整個寺院裏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破戒的、不守規矩的出家人。他發的是真心,知道自己做的那些過失,全都是阿鼻地獄罪業,不能往生決定墮無間地獄。想到墮地獄就害怕,才拼命!到第叁天果然佛來接引,大家念佛送他往生,不是假的。這個示現度無量衆生,讓許許多多念佛人信心增長,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直影響到我們現在,我們今天讀他這段傳記,我們的信心也增長。他不是一個講經的法師,可是他這個念佛往生,讓許許多多念佛人增長了信心,無量無邊的功德!下面這段經文爲我們解釋:
【所以者何。】
爲什麼?在這個世界修行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者何』。
【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
娑婆世界不一樣,底下經文就說:
【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甯息。】
這把原因都說出來了。「望西《無量壽經鈔》曰」,他用一個問答的方式,「問:穢土修行若殊勝者,在此可修,何願淨土」,那就不必到淨土去,在這修行好了。「答」,這舉《要集》裏面話來說,《要集》是《往生要集》。「此經但顯修行難易」,是說這個意思,「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可稱美,而不辦衆事」。貧窮人施舍一分錢難得,真不容易,值得稱贊,但是一錢太少了不能辦事。我們在《了凡四訓》裏面看到,一個女孩子在寺廟裏頭布施兩文錢,窮人家的孩子,住持老和尚來給她回向,給她祈福,難能可貴,她真誠的心可貴。以後這個女孩子做了王妃,帶了一千兩黃金到這個寺廟裏面來還願、供養,老和尚讓他的徒弟給她回向。她不服氣,問老和尚,我過去施兩文錢,你替我回向,現在我帶這麼多錢來,你怎麼只叫徒弟給我回向?老和尚笑著跟她說,過去施兩文錢,你那個心真誠;今天你這一千兩黃金,在你來說你滿不在乎的。所以你的心沒有那個時候虔誠,你帶著富貴人的習氣,驕慢的習氣,我讓我的徒弟給你回向就可以了。這是什麼?看你布施時候用心,你用的是什麼心,這個心可貴,不在乎錢的多少。可是這一千兩黃金能辦事,那兩文錢辦不了事,這是事實。
「富貴舍千金,雖不可稱(美),而能辦萬事。二界修行,亦複如是」。極樂世界修行能辦事,這個地方雖然修行可貴,辦不了事,這個要知道。辦不了事,爲什麼佛還要提倡這個行門?無非是讓大家知道,出家人的苦行,是修行人的榜樣,用意在此地,這個不能不知道。在家人不知道出家修行的那種清苦,讓他體會體會,讓他慢慢養成能舍。在家跟出家沒有別的差別,出家人能舍、能放下,在家人放不下。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我們要記住。佛陀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叁十歲開悟,十九歲離開家庭是放下煩惱障,菩提樹下開悟是放下所知障。
他十九歲參學學了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所有的學派他統統親近過、統統都學過。這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的,告訴我們,他的智慧是從勤學當中得來的,最後大徹大悟是從禅定當中得來的,告訴我們這些事情,做爲以後教學的張本。開悟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說四谛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這就叫正法時期,有說法的、有聽法的,聽了之後,有修行的,又有證果的,這正法。像法就不然,像法有講經的、有聽經、有修行的,沒有證果的,這像法。末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修行、證果都沒有,這末法。到講經的都沒有,這佛法就滅了,滅法,沒有人講經、沒有人聽經。這是佛的法運。
下面我們接著看,「若欲速辦成佛利他衆事,專欣淨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這句很要緊,如果我們想趕快、快速的辦成佛利他的事業,怎麼樣?要專欣淨土,你得到極樂世界去。爲什麼?成佛之後才能辦得到,到極樂世界就成佛,太快了。到極樂世界沒見性,帶業去的,煩惱習氣一品也沒斷,但是四十八願講得很清楚,你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幫助你的,阿彌陀佛對你的恩惠。他以他的本願威神,無量劫修持的功德加持給你,你雖然煩惱、業障沒消、沒斷,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明心見性的菩薩相等,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就有能力,應十方一切諸佛刹土十法界衆生之感。這個感應的有緣衆生你都知道,全知道了,衆生有念頭、有困難,等于這個信息傳遍虛空法界,你收到了。你收到時候你就能夠現身,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身,就能現身說法幫助他。
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年譜》,他那年朝山四十七歲,從普陀山出發,叁步一拜拜到五臺山,時間叁年多,叁步一拜。一年多的時候曾經生過兩次病,有個乞丐來幫助他、照顧他。一次生病把他照顧調理恢複健康,大概半個月。兩次生病都是這個乞丐,時間不算短,每次都十幾天,兩次加起來差不多一個月,跟這個乞丐生活在一起。到五臺山之後才知道,那個乞丐是文殊菩薩化身,這就感應,在曠野遇到一個乞丐,他不會疑惑,很正常。文殊菩薩不是化一個大富長者,不是化這個身,化乞丐身來伺候他。每天出去托缽、討飯送給老和尚吃,采一些草藥給他治病,治好了,他繼續再去拜山,乞丐就不見了。換句話說,老和尚動念頭要朝山那個時候,文殊菩薩就知道了,文殊菩薩就已經在他身邊,不現形,到他有重病,不能動彈的時候,就現身了。
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心要專一用在道上,不能分心。分心你自己會照顧自己,佛菩薩就不照顧你;你一心在道上,根本不分心,佛菩薩就時時刻刻在觀察著。《妄盡還源觀》上講得好,這叁種周遍,第一個是信息周遍法界。我們起心動念,遍法界虛空界這些法身菩薩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我們身體狀況他也知道,爲什麼?身體狀況是物質,物質有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每一個波動現象他都知道。一個波動現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所以我們身心狀況佛菩薩清清楚楚。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真正發心舍身學法,一生都有佛菩薩照顧你,你自己不要操一點心。我相信,我接受了,所以我從來沒有爲自己身心操過心,一切隨緣隨它去。倒是爲我操心的人還真不少!這些人是不是佛菩薩化身我不知道,也許有。所以死心塌地一條路走到底,「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要禁得起考驗,要能受苦受難,佛教我們的,「以戒爲師,以苦爲師」,世尊給我們做出榜樣。章嘉大師教我,要走釋迦牟尼佛的路,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我們就沒錯了。這條路是艱難,我們走了六十年,有六十年的經驗,能走得通。古聖先賢的例子太多了,都是我們的榜樣;最近,李炳南老居士就是我們最佳的榜樣,我跟他十年,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一生能保持身心清淨,不爲境界所轉,你就會有成就。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古聖先賢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四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