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定,因定開慧。十方叁世一切菩薩成佛都是這條路,沒有第二條路,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現在人麻煩在哪裏?不重視戒律,他就不能得定,他學得再多,學的時間再長,全是佛學,不是智慧。經看得多、記得多,甚至於背誦得多、講得多,全是知識,不是智慧,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學校裏面所教的,我早年也教了五年臺灣的文化學院,現在是擴充了,文化大學。我在哲學系裏面開的課教了五年,給諸位說,是知識不是智慧。以後我再不去了,學校我都不去,爲什麼?學生只要知識,不要智慧,他要考試分數,他要重視這個東西,重視分數,這是浪費時間。
真正學佛的人不能在學校學,這方老師告訴我的,學校裏沒有。真正學佛的人,真正學佛,老師說要依照經典,到經典裏面去找,依教奉行,你看每部經最後一句「信受奉行」,那就行。頭一個是相信,真正相信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真幹,真幹肯定得清淨平等,最後的圓滿大徹大悟就是覺。這是功夫,功夫應用在生活上,就變成功德,你有功夫,功夫你得到什麼?功德就是經題的上面半句,第一個是「大乘」,大乘表智慧,你智慧現前;第二個你看「無量壽」,無量壽是表德能,德裏頭第一個就是壽命,你得到了;第叁個「莊嚴」,莊嚴就是美好。我們一般聽人家講真善美,大乘是真,真實智慧,無量壽是善,莊嚴是美好。這個功德,住功德就是你住在真善美好的境界,方東美先生稱之爲人生最高的享受。從哪裏來的?從清淨平等覺裏頭來的。「清淨平等覺」是因,「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你修因你就證果。你看全經,包括整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經題裏,經題不可思議!
我們看這一品最後一段,「結示疑惑所致」,總結爲我們顯示:
【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叁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這是結示,往生到極樂世界,不能見佛聞法,這是果,原因是什麼?這個人在娑婆世界的時候沒有智慧,疑惑所産生的結果。疑惑前面講了兩種,一種是疑佛的智慧,一種是疑自己的善根,兩種人都有,我們都常常見到。念老的解釋,「反之」,反過來。前面是有智慧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果報非常殊勝。反過來,心中疑惑你就墮胎生,『五百歲中,不見叁寶』,看不到佛法僧。由此可知,見叁寶不容易,爲什麼?見叁寶會給你帶來智慧,幫助你破迷開悟,這是叁寶的功德。叁寶是走覺悟的道路,佛是已經成就的人,法是成就佛果的方法,僧是修行的人,依教奉行的人。菩薩是僧,沒有成佛的都稱之爲僧,菩薩僧、聲聞僧、緣覺僧、凡夫僧,都稱之爲僧。真正修行在家也稱爲僧,僧不一定指出家人,僧是指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稱之爲僧團。僧是團體,最小的團體四個人,一定要修六和敬,不依六和敬不稱爲僧團。四個人以上,成千成萬都行,決定是依六和敬。
這個世間如果有個真正六和敬僧團出現,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我們細心觀察,我對這個事情很留意,一生沒有看到過僧團,兩個人住在一起都吵架、都意見不合,你就想到多難。我們學了這麼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什麼人在一起是僧團?至少是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爲什麼?他們身見破了,不再執著有個我,行,沒有妄想分別,這個見和同解他做到了。不是證果的人做不到,沒放下!全盤都放下,身心世界統統放下,一心向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個人都是這樣,見和就同解。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些貪戀,還有沒放下的,肯定沒有辦法達到見和同解,這是事實。我們細心觀察幾十年得到的事實真相,所以真難!真難怎麼樣?我們得真做,沒有別人跟我們和,我跟他和。我跟他和必須要知道事事都要忍讓,都要讓別人,不要爭,都要滿足他們的願望。我們自己沒有願望,我們自己願望就是求生淨土,他不要的,他不跟我們爭的。一切都給別人,連身體都可以奉獻,都不要了,我們往生真有把握了。
我們曉得,兩百年前的社會,四個人在一起共修,建立一個僧團可能,爲什麼?人從小都被教好,所以他有根。現在難,難在哪裏?人沒人教了。中國古人所說的,「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果然沒錯,今天社會就是這樣的,父母不教小孩了。家?家沒有了,社會就亂,有家社會不會亂。我們今天是家破人亡,我們的家人都不認識,父親我認識,父親的兄弟我認識,祖父母的兒子伯伯叔叔還認識,曾祖父母的就不認識了,高祖父母更不認識了。所以我們頂多是兄弟、堂兄弟,堂兄弟之外從兄弟都不認識了。以前?以前住在一起天天見面都認識。中國的家是大家庭不分家的,所以中國家庭是社會組織。社會組織一定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亂了。所以家有家道,家道是組織;有家規,家規是規矩,人人要遵守。
《弟子規》是每個家庭必須要遵守的一百一十叁樁事情,那是每個家庭都要。除這個之外,每個家庭自己還定的有規矩,家人必須遵守。因爲每個家,讀書人讀的學派不一樣,它的規矩不相同;從事的行業不一樣,規矩也不一樣。這都在家譜裏頭看到,家譜裏頭記載的有家規、有家訓,有家學、家業、家道,所以家齊國就治了。中國過去每個朝代,都有很長的時間長治久安,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幸福,教出來的,重視教育。所以外國有些專家學者研究中國文化的,對於中國古人教育的智慧,他們很佩服。現在這個世界這麼亂,迫切需要的真的像湯恩比所說的,要中國傳統的教育,才能把這個社會教好。
所以「是以斷疑生信,至爲切要」,這念老在此地做了總結,斷疑生信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今天這個社會,要幫助大家斷疑生信,要相信自己、要相信祖宗、要相信聖賢。要相信古聖先賢那些智慧、理念、方法、經驗,可以幫助我們今天化解社會沖突,恢複社會的安定和平,它真有效。「右經文總明極樂胎生化生因果之相」,這是以上的經文,這一品就是說明極樂世界胎生、化生,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