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十信初信位的菩薩你達不到,這個難!念佛,你看看《無量壽經》,這是講念佛法門的,《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叁經你去看看,都說善男子、善女人;換句話說,你信願持名,十善沒有做到,你不能往生。
十善是戒律裏頭的根本戒,《弟子規》是根本戒當中的根本戒。所以持戒從哪裏開始?從《弟子規》開始,然後《感應篇》,然後《十善業道》。《弟子規》的根沒有紮上,十善做不到。我們這麼多年走了好多地方,見了許許多多出家、在家同學,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佛法衰了,衰成這個樣子。什麼原因?在家把十善丟掉了,出家把《沙彌律儀》丟掉了,做不到了。爲什麼做不到?根之根沒有。循序漸進就能做到,我從《弟子規》落實,落實《感應篇》,再落實《十善業道》是輕而易舉,再學《沙彌律儀》,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我們發現了這個原因,所以才極力提倡叁個根的教育。許多人問我,爲什麼要提倡這個?學佛從這裏學起,起步,沒有這個起步全都落空,多可怕!
《弟子規》是中國古人,每一個家庭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不遵守的,他不遵守,這個家就亂掉了。古人的家是大家庭,兄弟都不分家的,五代同堂、六代同堂,所以一個家總有幾百人,沒有規矩,家不就亂掉了?所以今天我們講家,遺憾的,很多人不懂,以爲就是現在小家庭的家,不是!這個家不需要規矩,大家庭需要規矩,不守規矩就亂了。從上面,老祖宗要守規矩,他是帶頭的;老祖宗不守規矩,下面都不守了。諸位看過小說《紅樓夢》,也編成了劇本,那就是一個家,完全描繪一個家,大概有兩百人,普通家庭。興旺的家庭人丁興旺,七、八百人。所以,能夠有本事把家治好,讓每個人都快快樂樂、歡歡喜喜,就有本事治國。中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治家就有本事治國,國不過是家擴大一些,國縮小了就是家。
但是中國的家,抗戰之後沒有了,讓我最痛心、最感慨的就這樁事情。八年抗戰死多少人、損失多少財産無所謂,把我們的家打掉了,這是無法說的損失,這個損失沒有法子估計。中國五千年來,社會長治久安,太平盛世,靠什麼?就靠家。要問爲什麼?人都是被家教好了的。中國過去的學校不是國家辦的,家辦的,家辦的學校比公家辦的學校好。爲什麼?家庭這些祖宗、長輩都希望自己子孫將來出人頭地,他那個真心在那裏。所以選老師、請老師、選課程,家裏的前輩,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他們用心。他們有豐富的經驗,找最好的老師,有道德、有學問,又會教人。
請老師的禮節隆重,老師請到家裏來,家長,從高祖、曾祖父、祖父,長輩都要跟老師叁跪九叩首。爲什麼?我家後代能不能出人才全在你身上。家長這樣對待老師,家裏頭上上下下對老師沒有一個不恭敬的,尊師重道是這樣教出來的。老師接受這個家庭這樣的一個禮聘,這樣的付托,不認真把小孩教好,他對不起這個家庭。所以,跟學校老師不一樣,學校老師沒有這種使命,沒有這種沈重的擔子在,以前老師可不得了。你這個老師,這些學生將來參加國家考試,考中狀元、考中進士,大家都贊歎老師,老師教得好。老師自己的兒子不教沒關系,爲什麼?中國古禮,師徒如父子,老師跟學生的關系跟父子一樣。老師的兒女跟自己親兄弟姐妹一樣,要照顧一輩子,他有什麼困難,全心全力要照顧他。所以老師放心,學生教好了,他沒有後顧之憂,他的兒孫自然有人照顧。
中國這些東西外國沒有,抗戰這個損失太大了,沒有辦法相比。可是今天還看到一個迹象、痕迹,你看,到中國大陸農村裏頭,這個李莊、那個王莊,那是什麼?那從前就是一家,那一個村莊就是一家人。現在地圖上還有這麼多名稱,去看的時候沒有了,真正叫家破人亡,留下一個地名。
因爲家,所以中國人自小就培養一個沒有自私的觀念,如果這個小孩自私,將來一定是家破人亡。小孩從小要培養他一個什麼概念?家的概念。我一生到這個家庭,爲家庭服務,榮宗耀祖,光大門楣。這一家我都要照顧,不能只照顧父母,我父母上面還有父母,祖父母,還有曾祖父母,還有高祖父母;父母這些兄弟,這枝枝葉葉的就很多了,親兄弟、堂兄弟、從兄弟,人多了,統統是一家人,統統要照顧。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你所賺的錢,除了自己生活,那是在外面,不在家鄉,別的地方做生意或者做官,收入除了自己家用之外,那個錢要歸公,要交到家裏來,由家統籌發展事業。在那個時候多半都是買田地、買山林,所以田叫恒産,它永遠存在的。房屋會毀掉,田地不會,所以有土就有財。多半是買田地,種糧食,山林種樹木,這都是家裏的收入。家庭負責教學,育幼教學,學生是家教出來的,家負責養老。所以,中國人要落葉歸根,你在外面工作,外地做事情,到退休年齡,下來了,回到老家養老。
中國人一生最快樂、最幸福的是老年,老年沒有一個不尊敬你,沒有一個不愛護你。現在世界最可憐的是老人。在從前,中國最幸福、最快樂是晚年,天倫之樂。養老多半在哪裏?老人活動中心是祠堂,祠堂裏面就是茶館,到這裏面下棋,琴棋書畫都有,你喜歡哪種都行。也有說唱、藝術、表演,老人上臺講講故事,講講他的經驗。晚輩,就是學生,學校也在祠堂,下課的時候休息幾分鍾,小朋友來聽,聽講故事。你說這一家人老小多和樂,真快樂!一點都不寂寞。現在老人多可憐,一生爲社會奉獻,到晚年社會給他什麼回饋?在從前,一生我是爲家,所有我的一切都奉獻給家,到晚年的時候家庭回饋,家庭讓你晚年幸福快樂。而且對你非常尊重,家裏有什麼大事都請你來做顧問一樣,大家來看看這個事業該不該做,有發言權。外國不知道,中國沒有了。
很難得,深圳有幾個,有七、八個家庭合作起來,要到永昌去,把中國傳統家庭做出來,我說好!那是個特色,讓全世界人來看,讓中國人也去看,看看我們從前家的樣子。家有家道、有家規、有家學、有家業,樣樣做出來,看看中國古代我們的老祖宗是多麼有智慧,把家庭經營到這麼樣的美滿,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許多人不知道,中國出現長治久安,每個朝代都有很長一段時間。最近的是清朝,清朝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太平盛世,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叁年,幹隆六十年,嘉慶還是享這個余福,嘉慶以後衰了。足足一百五十年,天下無事,國力最強,那時候全世界中國是世界第一,第一強國。怎麼做出來的?家做出來的。中國皇帝很聰明,把教育的事情交給家,養老的事情交給家庭。你看,現在這是社會的麻煩事情,叫家庭負擔起來,養老叫家庭負責,不會變成社會的包袱。現在養老,全世界每個政府都頭痛,這就是沒有智慧,沒有中國人這種智慧。
中國的好東西太多太多了,說不盡!我們現在不去研究,不回頭看看,看到前面都是些麻煩事情,沒有看看後頭;看看後頭,回顧後頭,你就能對付未來,你就能解決未來的事情。所以我們幸虧湯恩比說了兩句話,我們對他感恩,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別人講不相信,他是世界曆史哲學的權威,他說話人家相信。我們中國人說,外國人不會相信,這個話從他口裏說出來。是不是真的?外國人半信半疑。我告訴大家,他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這個《十往生經》也是淨宗重要的一部經典。記住,淨土經典裏頭都有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不能把這個字做到,極樂世界的社會純淨純善,我們去,帶了不善的習氣,跟人家怎麼相處?這是阿彌陀佛有智慧,你不善的話他不來接引你。你念佛念得再好,阿彌陀佛不來接不知道怎麼去法,去不了。我們就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接引,真的,第一個條件是善,第二個條件是信,真信,第叁條件你真願意往生,就行了,佛一定來接引你。你往生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淺深。
善字重要!千萬不要疏忽叁個根,疏忽叁個根扶不起來,我們傳統文化恐怕保不住。過去能夠綿延這麼多年,這叁個根堅固,做母親的會教。真正會教的,從懷孕她就開始教,這也是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的,胎教。嬰兒出生之後一千天,從出生到叁歲,這一千天叫紮根教育。母親把關,天天看著你,所有一切不善的、負面的不讓你看到、不讓你聽到、不讓你接觸到;你眼睛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正面的,都是仁義禮智信,都是五倫、四維、八德,都看到這個好樣子,這個善根堅固。所以說「叁歲看八十」,一生都不會改變,遇到什麼樣的挫折打不倒你,什麼樣的誘惑誘不動你,爲什麼?根紮得太牢了。現在沒有這個紮根教育,高名、厚利、美色,我講這叁樁事情你都會動心,你都會被它們考倒。這個倒,考倒不是你自己的事情,有關於整個文化、有關於整個大乘佛法不就完了?那麼因果,講到懲罰,決定是阿鼻地獄,我們能想得到的。誘惑你的人有罪,也是阿鼻地獄,你被誘惑的、被上當的你的罪更重,不可以不知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