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忽仆翻。一日之間萬死萬生,苦不堪言。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衆生迷妄所造。
阿難,以上就是地獄道的十種習因,六交果報。都是因爲衆生不知道,原是自心所現,而迷于妄見,生起妄情,妄作妄受,終受無量苦報。
若諸衆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現在再略分析地獄多少和輕重。假若有些衆生,六根具足造業之因,于一切時,惡業同造,這即純情即沈,入阿鼻地獄,受無量痛苦,經過無量劫,不得出離。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若是六根之中,每一根各自造業,當造惡業雖不同時,但兼十因之境,這就是九情一想,這人就會墮落八無間地獄,受苦較前輕點。
身口意叁。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若是身、口、意都犯了殺、盜、淫,不是六根交作,也不是十因之境同造,罪業還不算達到極點,這人死後,就入八火地獄,十寒地獄,合共十八層地獄。
叁業不兼。中間或爲一殺一盜。是人則入叁十六地獄。
若身、口、意叁業,並非都有造罪,只是叁者之中,或一殺一盜,或一盜一淫,或一殺一淫等,都是具二缺一,這個人的罪業,又輕于前,就入叁十六地獄。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如果六根現身,只見一根,單犯一業如殺盜淫,各各缺二,譬如身犯殺業,或身犯淫業,或身犯盜業,這樣罪業又輕于前,這人就入一百零八地獄。
由是衆生別作別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由于衆生造業不同,則所受果報亦各不同。于世界中,各人差別的衆同分地,並不是彼彼發業,各各私受。這都是妄想所生,因惑造業,而有地獄,故不是本來就有的。
複次阿難。是諸衆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余雜業。曆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再說一次,阿難,這些衆生,除非破壞律儀,犯菩薩禁戒和毀謗涅槃至理外,其他各種罪業,墮入地獄之後,如處于猛火之中,經過多劫的燃燒,備受痛苦,受罪完畢,還要受各種鬼形,依照他們的習氣,而成哪種鬼的形狀。
受戒而破戒,明知故犯,罪加叁等。還毀謗叁寶,破壞律儀,那就墮入阿鼻地獄,求出無期。有人說:“佛教就佛教,何必要有戒律?把自己縛住!人是要自由的,尤其美國,更講自由,不自由毋甯死!”如此把佛教禁戒都抹煞一空,還诳說受戒和不受戒都可以做出家人,這真是邪語惑衆,種阿鼻地獄之因!
若于本因貪物爲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爲怪鬼。
若是本來因貪求財物而造罪,這俱受罪完畢,離開地獄,仍然依照他的食物習氣,遇物就貪戀不舍,因而依附成形。好像依草附木,成精作怪之類,叫做怪鬼。
貪色爲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爲魃鬼。
若是往日,以貪色而造罪,這個人受罪完畢,離開地獄,仍然依照他的貪淫習氣,性好遊蕩,故遇風而成形,叫做魃鬼。魃鬼即旱鬼,又叫女妖,所到之地方,就大旱不雨。因多淫,故感陰陽不調,妖風能令雲雨不成。
貪惑爲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爲魅鬼。
若于往昔,貪求诳惑爲罪,這個人受罪完畢,出離地獄,仍然依照他的诳惑習氣,遇畜生而成形,叫做魅鬼。如狐狸、野幹之類妖魅,因余習使然,或會變形惑人,令人喪失道德。
貪恨爲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若于往昔,貪嗔敢而造罪,這個人受罪完畢,仍然依照他的嗔恨習氣,遇蟲成形,叫蠱毒鬼。
南洋一帶很盛行下蠱:蠱是用毒蛇或蜈蚣和草藥製成後再念咒,令人服少許,就要聽他指揮。有時很靈驗,還有生死之權。故中蠱後一定要請放蠱的邪師解蠱,要不然就要永遠服從他,除非遇明眼善知識或大法師才能破除蠱毒。
貪憶爲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爲疠鬼。
若于往昔,貪懷宿怨造罪,這個人受罪完畢,離開地獄,仍然依照他的怨恨習氣,遇衰氣而成形。衰即四時不正,陰陽衰敗之氣,故喜歡散瘟行疫,叫做疠鬼。
貪傲爲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爲餓鬼。
若于往昔,貪傲慢而造罪,這個人受罪完畢,仍然依其驕傲習氣,目中無人,因此附氣成形,叫做餓鬼。餓鬼腹大如鼓,咽小成針,曆劫不得漿水。偶得飲食,但都變成猛火,無法下咽,故名餓鬼。
叁國時,有名士祢衡來見曹操,曹操當時大權在握,驕傲我慢,目中無人。他吩咐左右大臣,不要理他,故意考驗名士有何才幹。當祢衡入見時,見左右大臣都不起座,默然不出聲,他就大哭起來。曹操問他爲什麼要哭?他說:“我見一班死人坐在朝廷上,怎能不傷心不哭呢?”把奸雄曹操罵得不能作聲。
貪罔爲罪。是人罪畢。遇幽爲形。名爲魇鬼。
若于往昔,貪誣罔造罪,這個人受罪完畢,離開地獄。因誣罔習氣未除,喜歡追逐暗昧,故遇幽成形,即幽暗陰陽不分之氣。乘人熟睡的時候就來魇人,使人不能透氣,名爲魇鬼。
貪明爲罪。是人罪畢。遇精爲形。名魍魉鬼。
若因往昔以貪求邪見,妄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專做糊塗事,而造惡業墮地獄。罪皆出獄,余習未除,故遇日月的精華而成形,顯靈異于山川沼澤,來炫耀迷惑他人,叫魍魉鬼。
魍魉形古怪而無定,有時獨足,有時無頭,有時頭生于腿上,又時常爲虎作伥,山上有猛虎,人皆怖而不敢上山,他則變爲人形,做人聲來往山上,人以爲虎已離去,遂跟著上山,終爲虎所噬。
貪成爲罪。是人罪畢。遇明爲形。名役使鬼。
若于往昔因貪圖自己的名利,而詐僞欺人因此造惡業而墮地獄,等到受罪完畢出獄,仍因詐妄習氣未除,故附明,即咒術而成形,受咒術驅使,叫役使鬼。
中國有位紀曉堂修士,他手下便有五個役使鬼幫他做事。鬼亦有五通:天眼、天耳、神足、宿命和他心通,但沒有漏盡通。不過他們總是屬陰不純陽,故五通亦不十分廣大。紀曉堂因有役使鬼替他傳達消息,什麼地方有災禍,他就役使他們往救良善之人,當時村人都稱他爲活神仙。
貪黨爲罪。是人罪畢。遇人爲形。名傳送鬼。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