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寸的空間,鼓著翅膀,狂叫亂鬧!(我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終日爭人競我,求名謀利,沒有停息,有何意思?)我得到無量聲佛的教示,勤修不久,就得開悟,得到無生法忍,而獲圓通。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爲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我的心眼開明,就看見東方不動如來,本覺不動的真體。在他的座下,做法王子。從此之後,遍事十方如來,更明白妄身妄心,皆被妄緣風力所轉。親見自己本具之法身真心,內外洞徹,如淨琉璃,自在無礙。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叁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爲第一。
佛問圓通,我因觀察風力無依無體,當體即空。風大既空,則由妄緣風力所轉之身心世界,豈不亦空!因此悟入菩提真心,得到正定,契合十方諸佛所傳心印法門,故認爲觀察妄緣風力,而證妙明真體,最爲第一。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和佛在過去無量劫前,是同事然燈佛,我那時就已經得到無邊身,猶如虛空一樣,沒有邊際,又能含藏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珍寶,所以又叫無盡藏。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刹。化成虛空。
我手持四大智慧寶珠,照明十方世界,微塵數佛刹,使所有外四大都化爲虛空。這空不是斷滅空,而是空諸妄相。妄盡真存,故能證得真空法身。
又于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又從自心中,現出大圓鏡智——這智是轉八識所成。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界,無一不在寶光所照之中。這是色空無礙,理事圓融。
諸幢王刹。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所有浮幢王刹,亦攝入大圓鏡裏,涉入我身。身如虛空一樣,不相妨礙,這是身和虛空,事事無礙,廣狹自在。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我以正報之身,善能遍入依報的微塵國土,廣做佛事。這是巧把塵勞爲佛事,得到最大恒順衆生的力量。
此大神力。由我谛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于同發明。得無生忍。
這種大威神力,是由我觀察四大是無依無體,只是唯心所現,隨著妄想,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所以虛空和四大,在相上雖是二, ,在性上則無二,而諸佛國土,亦是由四大所成,故和虛空一樣。因此明白如來藏性,性空即是真覺,性覺即是真空,清淨本然,而能周遍法界,空性圓明,生即無生。四大亦一樣,看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故即悟入無生法忍。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叁摩地。妙力圓明。斯爲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際,而得入正定,得到色空無礙,依正互融之妙力。空性圓明,獲大自在。故以觀空,最爲第一。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彌勒菩薩,“彌勒”是姓,譯“慈”。名叫“阿逸多”,譯“無能勝”。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想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跟他出家。但我的名利心太重,喜歡攀緣,喜歡和富貴人家交遊。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叁摩地。曆劫已來。以此叁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因我重名利,心常馳散,故佛教我專修唯心識定。觀想叁界唯心所生,萬法唯識所變。我就專心修這個定,覺得攀緣心不生,亦不再向外馳求,就得正定。從此之後,經曆無數劫,都是以唯識叁昧,來奉事恒河沙諸佛。對于世間名利心,已完全停歇消滅。
至然燈佛出現于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叁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直至然燈佛出世,我才得成就無上妙圓的唯心識定。乃至盡虛空諸佛國土,如有淨有穢的凡聖同居土,無淨無穢的常寂光土,有淨無穢的實報莊嚴土,都是由我識心變化出來的。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我既然明白一切都是唯心識所現,亦知道從識性流出無量諸佛。我雖未成佛,但已能現土現佛,廣做佛事。佛亦知道我已證無上妙圓,識心叁昧,故我已蒙佛授記,候補佛位,將來釋迦佛退教主位後,我就補上,作賢劫中第五尊佛,來娑婆世界說法教化衆生。
佛問圓通。我以谛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爲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谛觀十方一切依正染淨,皆是識心所變現。識心既具足一切法,故能圓明而入圓成實性。遠離妄緣所生之依他起性,遍計執性,便得無生法忍,故以觀察唯識法門,最爲第一。
什麼是依他起性?圓成實智是真體,能爲諸法所依,比如麻。依圓成實智所起虛妄之相,比如繩,因依他起性,而有繩,有麻,加以分別妄執,周遍計度,故成蛇。這是說夜間見繩,妄認爲蛇。麻上生繩已是妄,何況繩上更生蛇,豈不妄上加妄。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和他的同倫,五十二位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他證圓通之法門。
當初阿彌陀佛爲轉輪聖王時,觀音菩薩是他的長子,大勢至菩薩爲他的次子。此兩大菩薩,現在極樂世界,居彌陀佛左右,輔助彌陀佛,候補佛位。等彌陀佛涅槃後,正法住世,亦複無量劫。等到正法于上半夜滅盡,下半夜時,觀音菩薩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來。佛壽與正法,亦皆無量劫。等至正法于上半夜滅,大勢至將于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大勢至菩薩是以都攝六根,念佛法門而證道。念佛至成道有五十二個階段: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覺、妙覺。故同來之五十二位菩薩,亦是代表五十二階段。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我回想無量數劫前,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又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內,總共有十二位佛,相繼出世。最後這位超日月光佛,他教我念佛法門,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叁昧。
譬如有人。一專爲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