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叁淺釋▪P9

  ..續本文上一頁形,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雲何生。

  

  

法塵生,則與色空五塵一同生,如形生影生。法塵滅則與色空五塵同滅,如形滅影滅。所因的法塵既無自體,因它所生而有的意識,又作何形狀呢?既然能生之法塵,沒有形狀,則意識界怎可以因法塵而得建立?

  

  

是故當知。意法爲緣。生意識界。叁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叁。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當知道,意緣法,生出意識界,都是虛幻相。則意根和法塵以及意識界叁者,都是虛妄,既不是因緣生,亦非自然性,而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表現。

  

  

佛以前所說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權巧方便法門。阿難以先入爲主,不舍得放下,又不敢擯棄,現在見佛陀把以前所說的道理,完全推翻不承認,豈不自相矛盾?因此不明白,便生出種種懷疑,左問右問。故佛告訴他說:以前所說的法,是暫時的,不實際的。只是權巧方便,用因緣正理,來破外道邪說,而不是大乘了義。現在才是中道了義,第一義谛,楞嚴大定,修證了義。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阿難向佛說:世尊,您時常說,因緣和合便生世上種種變化。一切世間就是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亦即所有身、心世界,種種變化,千差萬別,無不從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發生。

  

  

我們的身體,堅質屬地,暖熱屬火,流質屬水,呼吸屬風。生的時候由自己支配,死的時候則四大分開,堅還地,熱還火,流質還水,呼吸還空,各有所還,沒有實體。若不明白還要爲這個假軀殼做事,每天奔奔波波,顛顛倒倒,究竟爲什麼?有何意義?自己亦不知道,認不清楚,真心已給假身做奴役,在死物上用功夫,而不在活物上用功。什麼是死物?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雖然是生存,但真性埋沒,亦就等于死。什麼是活物?就是我們的真性,現在雖然看不見,但它是永遠存在。我們天真活潑本有的自性,不認識便反爲假形骸所支配,要食好東西,要穿好衣服。我現在告訴你們,承認不承認,那是你們的事。什麼是身體,好飲酒的人,這身體便是酒囊,好飽食就是飯桶,好穿美麗衣服就是衣架。有什麼可愛惜呢?把它看得這樣重要,放不下看不破,但到死時,四大分散。這時,看不破亦要看破,死是不會等你的。

  

  

雲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惟垂哀愍。開示衆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阿難執著心太重,亦可能先入爲主,老是執著以前權教義理,所以還有疑惑再問世尊:爲什麼緣故,如來要將因緣和自然二者都擯棄?惟望如來哀憫,再開示我等及一切衆生,中道了義無戲論的道理。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爲汝開示第一義谛。

  

  

這時候世尊便告訴阿難說:昔日的權教,乃爲小乘者所說。汝爲邪術所迷後,已厭棄小乘法,回小向大,發心要求無上覺道妙法。故我現在隨你所求,開示大乘妙法第一義谛。

  

  

如何複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

  

  

其實佛已重複告訴阿難,破識顯見,直指真心。真心即第一義谛,真如實相無戲論法。爲何你又將小乘,世間戲論不實在之因緣和自然法,求自纏自縛,不肯放舍?

  

  

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爲真可憐愍。

  

  

所以你雖博學多聞,記憶力強,聽了很多佛法,但好像懂藥的人,只熟讀藥名,而不十分了解。故一有真藥現前時,,就不能分別是真,反生懷疑心。好像我說第一義谛,實相道理,你卻不能明白,反生疑問,這真是最可憐憫的。

  

  

汝今谛聽。吾當爲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你現在注意審谛地聽,我當爲你詳細分別開示,亦令當來(我們現在就是佛說法時的當來衆)修大乘者,明白實相的道理。實相是新名詞,阿難不懂,故聚精凝神,靜聽佛開示。

  

  

實相即第一義谛,亦即如來藏妙真如性,亦即我人之真性,實相有叁:

  

  

(一)無相之實相,無虛妄相,一真平等實相,即空如來藏;

  

  

(二)無不相之實相,並非無相,只是隨緣現一切相,即不空如來藏。

  

  

(叁)無相無不相之實相,即空不空如來藏,亦就是說妙有真空,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

  

  

阿難!照你所說:地、水、火、風的四大和合起來,才發生有情世界及器世界種種變化。

  

  

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

  

  

阿難!但四大之性,亦有非和合,非不和合的。好像那些大的體性,本來是不和合的,就不能和其他叁大相和合,如虛空一樣,不能和諸色相混合在一起。

  

  

若和合者。同于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假若四大的體性是可以和合在一起,那就該跟其他叁大,同變易,同遷化,由始而終,由終而始,互相成就。從生至滅,既滅又生,相續不斷,這是屬于器世間。因生有死,死了又生,曆世互相成就,生而複死,死而再生,前後相續不斷,這是屬于情世界。故知內外四大都是變化相,如旋轉火輪一樣,沒有停息。

  

  

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阿難!其實四大之性,亦即真如自性,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就和水結成冰,冰消還成爲水一樣。它的流動之相雖有變遷,但它的潤濕之性,則全無改變。

  

  

水對人有用,而不傷害人。但有人說:“水大亦可淹死人”,不錯。可是無水亦可渴死人。總之,水是人人所需要,太過當然有害,如飯可治饑,但如食太多,亦會把人脹死。一碗水澆在人頭上,不會傷人,但一塊冰打在人頭上,便會傷人。所以佛經上,用水比菩提,冰喻煩惱。用陽光照之,便可使冰消還爲水。我們現在日日參禅,亦如陽光,照破煩惱才可成菩提。

  

  

現在這個楞嚴法會,用中文講經,而用英文翻譯,用二種語言說法,故來聽經者,無論聽懂與不懂,都要存有這幾點感謝之心。第一要感謝釋迦牟尼佛。佛在數千年前,便說此妙法,來度我們苦惱衆生,如黑夜明燈,令我們能離苦得樂。令有煩惱者變成無煩惱,消冰還水,返本還原。第二要感謝阿難尊者。當初尊者如自作聰明,說已明白了,不必佛再講,則佛亦不會這樣詳細地說這部楞嚴經,了生脫死的妙法,所以尊者好像爲我們苦惱衆生請願。第叁我還要告訴你們,雖然不是很重要,可是亦要感謝這位向你們講經的法師。我雖是一知半解,但不要以爲我真的一知半解,而來對全不懂佛法的你們來講經。其實佛法是深如大海,能一知半解,已算不錯。我學佛法,已有叁四十年經驗,但我總覺得,如在大海中,只獲一滴水,仍未喝完。所以我說只是一知半解,不說完全了解,因爲佛法是微妙難言的。不過將來如有人問你們,跟誰學佛法?你們就說:跟一位一知半解的法師學佛法…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叁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