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雖已極度虛弱,但仍在兩位僧人扶持下,虔誠投入一個多小時的剃度儀軌,最終現出僧相,法名隆運,滿了自己多年的心願。(是他剃度後,身著僧裝所拍。) 剃度後十天,即1999年2月14日零時許,在僧衆和居士們圍繞念佛聲中,他一直默持佛號,直到零時30分安詳往生。大家助念約一小時後,他面帶笑容,現自在狀。當時寺內沒有照相機,直到當日中午,有位居士攜相機給他拍照,雖已經過12小時,笑容仍未全收。(往生後12小時,呈吉祥臥、面帶笑容)
印光祖師說:“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谛閑法師說:“死之一字在念頭,則境緣自然冷淡;情愛亦自輕微;名利勢豪此處俱用不著;見聞知解到此都使不得。四大各離,將何所靠?孤魂無主,安得自由?此時不見彌陀,恐逢羅刹;不生淨土,恐入驢胎。” 曾代峰居士因知死在眼前,拒不留在成都養病,而來到樂至報國寺;因知靠自力出輪回難,也明白知見上的東西不能了生死,所以毅然改修念佛法門,仗佛慈力,求帶業往生。在連續參加四期佛七之後,深感彌陀悲願深廣,
佛力難可思議,更深信念佛法門是末法時代一切絕望衆生的最後一劑對症良藥,故求在佛七期間內往生,以讓更多人生起信心。總之,正是由于他信願深切,所以病情雖趨惡化,卻未出現劇痛和昏迷,且能實現剃度夙願;直至臨終堅持念佛,終呈吉祥臥,而含笑往生。
曾代峰居士的往生事迹再一次證明:能否往生關鍵在于生死念切不切,信願心真不真。念佛功夫雖不深,雖未達一心,果能生死心切、信願具足,亦必仗佛慈力、接引往生。
佛無妄語,切勿生疑。
六十年精修念佛 那一刻潇灑往生
——四川泸州劉輝文居士往生紀實
劉輝文居士,女,學佛60余年,1987年農曆4月28日在泸州市江陽區石彭鎮萬緣寺以雙跏趺坐姿安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享年89歲。
劉輝文出生于學佛世家,自幼聰明絕頂,琴棋書畫俱佳,後考入資中師範學校,因爲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即留校任教。那時的四川大軍閥劉文輝的侄兒劉國孝爲其家子女在全川範圍內尋找家庭教師,後經衆人推薦選中了劉輝文。自此她在劉家擔任家庭教師前後共計10余年,直到劉國孝家族大大小小五個子女全都進入高一級學校爲止。
劉國孝和當時的一個堪稱“神算”的某相師很要好。有一次相師來到劉家,爲劉全家看相,同時也爲劉輝文看了相。相師把劉輝文從出生一直到當年的大小諸事都說的非常准確。如說她9歲喪父,14歲喪母,此後哥嫂獨占了母親的所有遺産且對她很不好,等等經曆都被相師非常准確的說算准。同時,相師告訴她:“從你相上看,你若結婚只能活到39歲;若不結婚,並且多積陰功,則可以活到59歲。”
相師的一番話對劉輝文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震撼。經過深刻思考,劉輝文決定從此開始正式認真修行,這樣劉居士便開始了邊教書邊修行的生涯,並開始吃齋,且終身未嫁。
此後劉居士有機會皈依了密宗大德貢嘎活佛和能海上師。1929年起劉居士在泸州師範教書,她每月的工資除了簡樸的素食、粗衣開銷之外,全部用于修廟、塑佛、放生、濟貧等功德事情上。
劉輝文居士修行非常虔誠、精進。她曾經一字一拜的拜完了整部《華嚴經》;而且其跏趺功夫在當時居士之中堪稱第一,她甚至可以不用兩手幫助非常輕松自如的雙盤。劉輝文居士晚年退休後更是萬緣放下,常住于泸州白塔寺、沙溪寺、萬緣寺等寺廟中,終年全身心念佛。
1987年,劉居士89歲,從這年的3月初,她便開始減少飲食。原來她每頓要吃滿滿一小碗飯,3月初起,她就只吃原來飯量的四分之一了。我關切的問她:“大娘,你吃這麼少是不是病了,你哪裏不好?要不請醫生來看看吧。”她大概怕我們替她請醫生,就似乎有點著急的回答說:“請啥醫生嘛,我沒得哪裏不好。這陣子就只吃這麼多就不想再吃了。
我完全是好好的。”
往生前第四天,她把她最後的積蓄一塊小金磚交給何玉清師兄,並說道:“這是我最後一點積蓄,請幫我帶到成都大廟中去,塑佛像,或者給佛菩薩裝金、印經書、濟貧等都可以。”並說道:“我最近幾天就要走了。”
四天之後的4月28日,我午飯後到萬緣寺去,她見了我就說:“你別走了,幫我念念佛。”這時候一共有4個人在她面前齊聲念佛。這已經是劉居士往生前的最後幾分鍾了,她仍舊頭腦清醒,口齒清楚,雙手合十,盤坐于床上念佛。大概在她往生前3分鍾,在大家同聲念佛之中,一個當時修習外道的黃智賢師兄突然一個人開口念道“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
難靈感觀世音菩薩…” 劉居士這時候還糾正她道:“你若念觀音,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不用念那麼長。”
又過了一會兒,她若有所睹,合十的雙手向上高舉,而且表情激動。何玉清師兄問她:“大娘,是不是看到阿彌陀佛來接你了?”她點頭。大家很高興的問她:“王師爺來了沒有?(王師爺是泸州萬緣寺的前任當家師父,1973年他往生時有天樂鳴空等瑞相)”她點頭說來了;又問張叁娘(另一位已經往生的老居士)來沒有?她也點頭。這時大家一起齊聲念佛,她更是凝神貫注前方,大聲加緊念佛。當最後一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剛剛把“佛”字念出口,她合十的雙手立即垂下,就瞬間往生了。
劉大娘往生的那個時候,天氣已很熱。當時其他老年人死後,若放到叁天屍體就會膨脹發臭。可她一直放到第六天都還是好好的,此後送到雲峰寺去火化,一舉火大家便聞到一股異香,而且煙囪中冒出來的煙全部呈現白色,保持筆直不散直到兩丈高;煙升到兩丈高後才突然散開,呈現蓮花狀,向西飄去。
第二天撿取骨頭時,大家看到雪白的骨頭(因爲當時火化條件有限,沒有燃燒徹底,仍舊有骨頭的形狀)上呈現出一團一團金紅色的花紋,化身窯周圍還有余香。後來雲峰寺的出家師父們爲她做了佛事,並把她的骨灰放入王師爺他們的塔中供養。
(本文作者:四川樂至報國寺圖書室蘇智光居士。
蘇智光居士自述:自己正是因爲在泸州萬緣寺遇到劉輝文居士,在她的啓發下才開始學佛的。而且連當初自己能夠到成都去皈依清定上師也是劉輝文居士推薦的。後來自己親見了這個終身難忘的、與自己相處十余年的道友正念往生事迹後,更是對淨土法門産生強大了的信心,以至于專門從泸州來到樂至報國寺專修念佛多年至今。)
德陽萬佛寺本事法師往生記實
本事法師俗名高志明,四川省綿竹市土門鎮團結村人。出生于1953年4月24日,家貧、僅讀完小學,即在家務農。他年輕時多病,關節炎、風濕非常嚴重,需拐杖協助走路,故痛念生死。聽人說出家可以了生死,遂于1992年2月到四川德陽萬佛寺,禮上續下新法師剃度出家。他問剃度師如何可以病好?師答: “業障,需禮佛忏悔可以消除。”他每天就通霄達旦地一心禮佛忏悔,身體逐漸好起來。 1995年于新都寶光寺受戒後,回到萬佛寺隨海山老和尚(點擊進入)學習。同時向海山師父請求閉關修行,海山法師觀其天性純厚、老實、修行心切、謙卑本份,同意安排在地藏殿靜修,由界孝師照料靜修中所需。靜修半年,因其用功過猛,聽天上地下,四方皆是佛號聲,由于不太明理,有些著魔。海山師父給予開示並幫助消除魔障。令其停止靜修,出關聽經明理,分配在農業組服務。
本事師觀察海山恩師,嚴持戒律、視名利爲糞土、忘我無私地爲如來家業,日夜操勞,念芸芸衆生之苦,凡有所需,普施甘露,自己卻佛心一片不染塵埃,巧把塵勞作佛事,他將海山恩師的一切默記于心中。常請開示,但念無常,恒常用功。常年叁衣一缽,日中一食。每天一早准時出坡,農業組的事幹完後,還幫助掃地、揀字紙、拾柴、巡堂、燒火。常住事做完了,就回寮房用功,誰也叩不開門,天天如此。偶見他打水,洗衣,散步也是沈默寡言。與人交談,不樂世俗雜話,唯願與有緣人說佛教道理。凡是來萬佛寺親近他
的居士,他都勸其要真正皈依叁寶。常勸居士和僧人學習海山和尚以戒爲師、深信因果、無私無畏、寬宏待人、慈悲喜舍、謙虛無我的品德。在披剃師續新師父從年老不適生病,直到圓寂爲止,本事師都護理照顧得無微不至。
本事師的衣單費從不亂用、每月領取衣單費後,分四次買上乘好香、水果供佛。供佛後水果也不自己享用,而是拿來分給大衆師結緣,甚至有時一一分發給到寺院遊覽的遊人。余錢用來幫助別人,或用于寺廟修電視,買種籽、菜苗所需。
本事師非常注重因果,他常對母親和兄弟說:“出家僧人的錢是八方信衆供養的。這些錢屬于叁寶,俗家人消受不起。俗家人要增福只能護持叁寶。”在他的感召下,弟弟把母親照顧得很好。弟弟、弟媳、舅舅都相繼學佛。農業組需要農具,本事師就請弟弟買來供養。信衆供養的錢或參加佛事所得的錢,往往隨手便放進功德箱中,一生不事儲蓄。所穿皆系舊補僧衣,凡有供養新衣,皆送與別人結緣。有一次爲常住買媒炭,兩天兩夜未吃任何東西,也毫無怨言。
本事師待人謙和,常常一副笑臉對人,從不說他人短長。每每要說什麼事,總是非常愉快謙遜。從不高聲大氣與人說話,平生諸事甯願自己親力親爲,不肯勞累他人。洗衣服只用一盆水,別人笑說:“沒洗幹淨。”他笑答: “我的心是幹淨的。”
本事師幾年前曾對廣漢親近他的陳居士說:“要好好地學佛修行,不好好學佛,五年後你們就看不到我了。” 2002年的9月,本事師得知我母親謝允華居士往生的事迹(點擊進入)後後,對農業組的能川師說:“我們如不好好修,連居士都不如。”2002年的冬月間能川師請本事師幫買…
《近現代往生紀實(近現代四川境內的往生紀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