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年,正宜于念佛法門,專精致力。其余禅教諸法,且從簡略。以彼諸法,廣大深遠。不易研窮。即窮到極處,尚須歸宗淨土法門,方能究竟了辦。凡淨土經論,當急急研窮,依教奉行。不可以已見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誠言,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則便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長侍彌陀,參隨海衆。當即徹證無生,速登補處矣。(複郦隱叟書)
十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無量劫來怨家,令汝橫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將死,魔力已去,則苦不勝言,當生邪見,必致墮落,此執著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
我等但老實念佛,只求臨終往生即已。至于現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來花放。倘先設一想念,則反成障礙。如斷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嚴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屬怪事。(複唯佛居士書)
十一
人有大病,即當作往生想,一心念佛。若壽未盡,由念佛故,即可速愈。至于爲人助念,何可爲念觀音,又爲祈壽乎!
念佛,壽未盡,亦能延生。念觀音,則無求生之心念。若壽已盡,則誤事。非念佛定死,念觀音定不能往生。然癡人以無求往生之心念之,故亦成誤事之一種業感也。無量光即消災,無量壽即延壽。念阿彌陀佛,極功尚能成佛,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複卓智立居士書)
十二
汝病既重,但當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此心若誠,必能滿願。至于所有罪業,不必以此爲慮。以果能極力至心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譬如大石裝于船中,即可由海此岸,以至彼岸。
須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此叁不可思議,若無信願念佛之至誠心,則無由發現。有至誠求生西方之心,此叁種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即得顯現。如乘大火輪,又遇順風,不離當念,即生西方。(示馮右書居士臨終法語)
十叁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之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回。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愈。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裏,囚在監牢裏,苦得受不了。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有一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則心裏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能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十四
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約平時說。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滅乎?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
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爲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叁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
往生論謂謗法者,決定不生。以既謗正法,自無正信,何能往生,此極勸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謂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卻修持准繩,與儒教尚不合,況佛以一切衆生同具佛性,皆當成佛乎!世人不善會其意。徒執其文,自生障礙。可不哀哉。(複陳薪儒居士書)
十五
力修淨業,將從前所得之學問文章,抛向東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一個無知無識之人,于不生分別心中,晝夜六時,專持一句洪名聖號。
果能死盡偷心,當必親見本來面目,從茲高豎法幢,俾一切人同歸淨土法海,生爲聖賢之徒,沒預蓮池之會,方可不負所學,爲大丈夫,真佛弟子矣。(複葉玉甫居士書)
十六
叁界原來無別法,爲是一心之所作,識得諸法皆由心,何難超凡而證覺。
須知父母未生以前,原無男女之相,四大分散之後,唯有靈知之心。由幻業以相纏故,不能直下了脫,倘凡情以頓息,又何難徹底承當。
相因業以幻生,業由心而妄起。心若不生,業便消滅,業盡情空,返本還元。譬如雲散長空,天日頓現乎本體;水歸大海,江河莫比夫洪深。遍十方而無欠無余,盡叁際而不生不滅。此理悟之雖易,證之實難。
須發信願之心,求生西方,定仗彌陀之力,速離五濁。從茲承侍如來,參隨海衆,聞法受記,開佛知見,斷惑證真,得本圓通。然後仗佛慈力,乘本願輪,遍法界以普現色身,俾迷流以同登覺岸。
咦,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自從遍吉導歸後,海衆悉皆廢南詢。(對靈小參)
十七
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輪回實可傷,拔斷愛根歸西去,曆劫熱惱頓清涼。
須知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由迷悟之不同,致升沈以碩異。當念昔標清風明月之懿範,原承法身般若之威神。了此則自能息認影之狂心,起反照之正智。方知頭本不失,佛自圓成。不離此念,入聖超凡,永辭虛妄之幻苦,恒享真常之法樂。
然理可頓悟,事難即圓。宜發信願之深心,求生淨土。定蒙光壽之慈父,導歸蓮邦。從茲神超清泰,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逆順隱顯,度脫衆生。普令法界有情,共證常住佛性。俾此明理愛人之心,清風明月之操,豎窮叁際,橫遍十方。庶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超群拔萃真大丈夫者矣。
咦!冰水豈有兩種濕,生佛原同一覺心;但能反觀觀自性,即獲本具無價珍。(啓建水陸對靈小參)
十八
放生一事,原爲啓發現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殺吃素,普令含識,各得其所,各盡天年。近之則息殺因,遠之則滅殺果。小之則全吾人之純仁,大之則弭世界之殺劫。且勿以爲不急之務,而漠然置之也。
大家同心戮力,提倡衛生吃素,以成不放之大放,吃素念佛方爲大放生,並自己同倫通皆放之于蓮池法海中,俾永離生死苦,常享真常樂,方爲放生之一大結果耳。(靈岩下院記與複周子秀居士書)
十九
如來拯濟無方,廣度衆生須度我。
吾輩伶俜沒寄,不念彌陀更念誰。
二十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山溪,切莫從頭再眷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直須全體總親承。
二十一
何必問是誰,此道于今昭日月。
但能常系念,佛心無處不慈悲。
二十二
決志求生,效昔賢將錯就錯。
一心憶念,至今日人雲亦雲。
二十叁
佛願宏深,十方共贊,壽量無邊,豎窮叁際,光明有象,橫遍十方。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生心懇到,九界同歸,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慈悲名號飼我以法乳
光明願海懷我以聖胎
以一心參贊如來本誓
化育人中之芬陀利華
來自靈岩的法音
《來自靈岩的法音(印光文鈔集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