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會。在浙江臥龍山普淨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爲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舍利花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
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岩寺,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畢,一切回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裏,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沈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迹。院外其它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
——南京弟子智華 2007年3月19日
【附錄】:徐恒老之子徐覺哉在追思法會上的講話
在這種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蘇省佛協副會長、無錫靈山祥符禅寺住持無相大和尚主法點火,表示我們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衆、廣東雲門大覺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山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表示我們誠摯的謝意,他們爲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向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衆、臺北海明禅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衆、浙江叁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衆的誦經回向,表示我們深切的感謝。其次,還要向今天參加追思法會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裏,與我們一起向先父作最後的告別。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間,承蒙各位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給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爲家屬,我們也心存感激。另外,這些天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挽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臺灣法雨禅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在這裏,我們對這些彙聚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謝意!
【附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座》序
徐恒志
佛法流傳世間二千五百多年,或漸或頓,或顯或密,以無量法門引導衆生,就路還家,同證菩提;其中淨土念佛法門,更是下手簡易契理契機的殊勝法門,所以曆來高僧、大德無不極力贊歎,苦心弘揚,以期一切衆生背塵合覺,離苦得樂,化除煩惱,了脫生死,解決生命史上這一重大問題。
黃念祖老居士正是這樣一位大德。老居士法號龍尊,亦名心示,生于一九一叁年叁月,幼年早孤,母梅太夫人笃信佛教,禮敬叁寶,居士常隨侍左右,聽經聞法,並得淨宗大德梅光羲老居士開示熏陶,盡力栽培。二十歲時,在北京工學院學習時,見到了《金剛經》,對“無住生心”妙旨深有體會,當時自覺如醍醐灌頂,從此進一步深信佛教。抗戰期間,曾皈依當代禅宗大德虛雲老法師;皈依密宗紅教大德諾那上師嫡傳弟子蓮華正覺王上師及白教大德貢噶上師。抗戰勝利後,經梅老居士引薦,參谒淨宗大德夏蓮居大師,深蒙獎掖,成爲入室弟子。夏蓮老出入儒佛,顯密融通,尤其對淨土能深入參研。曾居樓叁年,稿經十易,集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1959年黃老居士承蓮華精舍金剛阿阇梨位。
黃老居士雖深入禅密,融會貫通,但悲心懇切,常以淨土法門示導行人,認爲此法善巧方便,一句彌陀能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若能從事持達理持,便可轉凡心成佛心,遠離衆苦速登蓮邦。1979年發心注解《大經》(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曆時六載,稿經叁易,以有病之身,奮力完成。我忝爲校閱,覺此解引經據典,博大精深,從此常通魚雁獲益良多。1987年《大經解》印成,流通海內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嗣後,又以通俗筆調撰述《大經白話解》,由于勞頓過度,僅述一半,老居士竟于1992年3月27日淩晨示疾往生。衆生失導,同深悲仰!老人在臨終時灑然一笑,了無挂礙;荼毗後獲堅固子百余粒,大士現瑞,永爲道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黃老居士曾應邀在北京講授《大經》,聽講者約二百人左右。所講有事有理,契理契機,深入淺出,法喻交顯,使人聞後憬然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果晨居士等幾位同修,集中力量,將70盒磁帶邊聽邊寫,記錄成文,前後曆時二年,其間斟酌推敲,煞費苦心,在叁寶加持下終于完成菩提心願,深爲贊仰!爲此略敘緣起,普願法界有情,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蓮開九品,果證無生,不負黃念祖老居士弘法利生,導歸極樂的無盡悲願!
2001年10月
——原載于《書簡吟草》
六、鄭頌英老居士往生(弘揚贊歎夏蓮居會集本)
鄭老一向笃信淨土,矢志往生。他老積極倡印淨土書籍,與各地道友善信交流時總竭力贊歎淨土,並且積極宣講各地道友往生瑞相。其願宏大,如今在生命最後關頭,願不虛發,當氣息終竭時,頭上毛發聳豎,冒有白氣,室有異香,此當爲生西明證。至夜間11點鍾時,院方來囑,應處理遺體,勿再行佛事活動。此時爲鄭老更換衣服,雖肢體已涼,但仍柔軟如生。
鄭老有遺囑,于其往生後,停置叁日後火化,不舉行追悼會。因而僅在8月30日于龍華殡儀館行簡單告別儀式,參加者主要爲家屬人員。火化後從其骨灰中撿出3粒舍利子,還有許多舍利花,呈五彩色,其中叁朵送往山東五蓮山光明寺供奉時由白色變爲翡翠色。其余骨灰于俞譽凡居士邸宅中供奉數日,于9月2 日由諸道友護送,乘江輪航駛往長江崇明島以東,最終被撒往大海。
——摘自俞中元《鄭頌英老居士生西紀實》
編者按:讀誦夏蓮老會集本往生事迹,可閱讀學謙居士所輯《無量壽經啓示錄》(網上可下載)一書。
夏蓮居老居士身後遺響
張景崗老居士
文革結束後,1979年,黃念祖居士開始構思醞釀,著手注解《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1980年,北京居士林爲紀念善導大師示寂一千叁百年,印行《佛說阿彌陀經》秦譯、唐譯、會集本叁種合刊。黃念祖居士作序,並在會集本後作“附注”,對所補入之襄陽石經二十一字的由來作了簡要說明。《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也已流通。
1984年,《大經解》時曆六載,稿經叁易,初竣,油印以求教正。
1985年,爲紀念蓮公往生二十周年,諸弟子敬以劫後僅存之李西原居士手書《寶王叁昧忏》孤本,複印流通。
八十年代中期,福建圓拙老法師發心將《淨語》鉛印再版,發行數千冊。
1986年,東林寺與海內大德倡印《大經解》五千部。黃老在油印本基礎上重加修訂,4月完成叁校。冬季,國內鉛印出版流通,爲簡體本。
1987年,臺灣淨空法師印行《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萬部,並獲讀黃念祖居士《大經解》。
1988年,淨空法師印行《大經解》萬部,爲繁體本。時黃老仍在反複修訂《大經解》,由于版本較多,何爲最後定本尚需作進一步考證。
1992年3月27日淩晨,黃念祖居士示疾往生,終年七十九歲。
1994年8月,《蓮公大士淨語》一書由北京廣化寺倡印流通。其書爲《淨語》與《六信四願叁幸一行齋自警錄》的合刊本,後者爲首次印行公世。
1995年,蓮公往生叁十周年。5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淨宗必讀》,爲蓮公佛學著作專集,內容包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阿彌陀經》會集本、《觀音寶典叁種合參》、《淨修捷要》、《寶王叁昧忏》、《淨語》、《六信四願叁幸一行齋自警錄》。
是年冬,北京廣化寺在蓮公故居舉行“恭迎淨宗知識夏蓮居大德舍利供奉儀式”,將蓮公舍利迎回廣化寺,並于寺中舉行“紀念淨宗大德夏公生西叁十周年、黃老生西叁周年回向法會”。淨宗同修敬印《淨修捷要》一萬部。又印《六信四願叁幸一行齋自警錄》五千部,其書前半部分爲蓮公手書墨寶之全部,甚爲珍貴。又其書墨迹標題下,題有“第二冊”,因知蓮公所作《自警錄》原非僅此一冊。
1999年,淨宗學會成立六十周年。《淨宗學會六十周年紀念冊》內部流通,載有蓮公講述《心經》之筆記、《聯合祈禱法會緣起》(節錄)等珍貴資料。是年,《寶王叁昧忏》印行一萬部。時黃念祖居士《大經解》已在海內外流通逾數百萬部。
至此,見于梅光羲居士《大經重印序》及黃念祖居士《淨語序》中所列蓮公佛學著作,已重新刊印的有:《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阿彌陀經》會集本、《觀音寶典叁種合參》、《大經合贊》、《淨修捷要》、《寶王叁昧忏》、《淨語》、《六信四願叁幸一行齋自警錄》。尚未見刊行的有《會譯引證記》、《校經隨筆》、《大經五念儀》、《蓮宗密鈔》、《入道叁字箴》、《一夢漫言評敘》、《聽佛軒自警錄》等,或已不存。佛學以外著述,如《渠園外篇》等均未見刊行。其他未見記載之遺著、書文等,相信仍有存于世者。
國家宗教事務局下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夏蓮居會集本
《淨宗必讀》出版說明
我們這裏選編了當代淨宗大德夏蓮居居士生前會編著述的淨土方面七種資料,包括會集本《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阿彌陀經》、《淨修捷要》、《觀音寶典叁種合參》、《寶王叁昧忏》(又名《長壽忏)、《淨語》、《自警錄》(原名《六信四願叁幸一行齋自警錄》),其中前五種由經文輯錄而成,主要是經典、忏法、日課,後兩種是作者于淨課之余隨機偶成,各篇宗要已于其序跋之中概括介紹。北京黃念祖居士生前指定此七種爲淨宗學會內部主要學習資料,所以本書取名爲《淨宗必讀》。
淨宗學會是于1939年由北京夏蓮居居士、廣濟寺現明老和尚與靳艮齋(雲鵬)居士等在北京廣濟寺共同創建,並于大勢至菩薩聖誕日(農曆七月十叁日)正式成立。淨宗學會以其特有的組織形式,在佛教大衆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導下開展佛教學修活動。淨宗學會以“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與“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勿自欺”爲修學准則,研修佛教義理,發揚大乘佛法,突顯淨土法門信願爲本、行解相資、理事圓融、重在實修的原則。學會成立初期,分別在北京廣濟寺、賢良寺、拈花寺、極樂庵等處,每年啓建佛七道場數次,並禮請大德高僧講經說法。
1944年,淨宗學會于極樂庵舉辦講習班,之後在拈花寺也曾開講《無量壽經》全部,夏蓮居居士也曾于廣濟寺宣講《阿彌陀經》。1945年曾發起各界于北海團城舉辦聯合祈禱息災法會,隨喜參加者日近萬人,肅穆莊嚴,盛況空前。
——2009年12月第一版
中華書局《淨土四經》出版說明(節錄)
《無量壽經》爲淨土類經典中篇幅最長、內容最全面的一部經典。其漢文譯本衆多,有“五存七欠”共計十二種之說,宋代以來又有多種會集本、節校本問世,本書擇取上世紀以來在海內外流通最廣的夏蓮居會集本爲底本。該經主要講述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四十八大願和爲實現誓願所做的功德,以及他本願圓滿、成就佛果後所建立的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殊勝情形,同時指出了志求往生者所必需的種種修行法門。
——2012年5月第一版
編者按:中華書局爲現今國內最權威之古籍出版機構
《無量壽經(會集本)斷疑篇(宏琳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