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初探藏傳佛教伏藏(賈學鋒)▪P2

  ..續本文上一頁多吉傳仁增室利僧诃,僧诃傳蓮花生,蓮花生傳與佛母耶協措傑(智海勝),爲利益未來有情故,將大法作爲伏藏埋藏,後由白馬勒哲宰(蓮業能)將伏藏掘出,由佛子·勒巴堅贊(妙幢)、衮勒·讓炯多吉(自然金剛)和雍敦·多吉白等輾轉流傳,流傳于世”。[17]甯體四部的其他叁部(毗瑪甯提、喇嘛甯提、坎卓甯提)也都是以相同的形式保存下來的。[18]

  有學者認爲,甯瑪派的“大圓滿法”受到了吐蕃時期內地佛教的影響,[19]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爲不僅“大圓滿法”的中心思想類似于內地的禅宗,而且另據史載,“頓漸之爭”後漢地和尚摩诃衍的思想並未在吐蕃銷聲匿迹,他的各種著述就被埋在地下,[20]作爲伏藏在甯瑪派中保存下來,並被其改造、吸收。

  伏藏對甯瑪派的傳承也産生了重大的影響。甯瑪派的傳承分經典傳承和伏藏傳承。伏藏傳承即將發掘的經典進行傳承。甯瑪派特別重視伏藏,將上、下和南、北掘藏大師掘出的經典作爲講解和實修的根本典籍和重要依據。從13世紀起,由于流傳在該派中的一些伏藏的梵文原本被發現,吐蕃社會對部分伏藏的真實性給予了肯定,遂使伏藏傳承開始在甯瑪派中占據了主要地位,許多人轉向學習伏藏法,經典傳承者大都轉入伏藏傳承之中了。掘藏師們紛紛建立寺院,形成了各自的傳承系統。如16~17世紀該派僧人紮西多吉、晉美多吉在前藏雅魯藏布江的北面和南面分別建立了多吉紮寺、敏珠林寺,弘傳于北藏和南藏,從而形成了甯瑪派在衛藏地區的兩個支派。

  伏藏對甯瑪派社會地位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藏傳佛教中許多人因懷疑甯瑪派所依據的經典系僞造而拒絕承認甯瑪派,直到13世紀薩迦·班智達在香區護摩木中獲得了被認爲是蓮花生大師所傳的《金剛撅修法》的梵文原本後,許多不承認甯瑪派的人士只好緘口作罷,從此之後,甯瑪派逐漸得到社會的承認,其社會和宗教地位大大提高。正如意大利的圖齊所說:“伏藏(大家認爲其中含有蓮華生及其神祗和人類助手們的教義)幫助甯瑪巴獲得了新的威望和權威並加強了其教理……”[21]

  四

  藏傳佛教中的部分伏藏雖屬後人僞造,但絕不能因此對它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也不應該忽視研究它的價值與意義。伏藏在藏傳佛教史上有以下幾個重要作用:

  1、爲後弘期藏傳佛教的再度複興作出了巨大貢獻。吐蕃時期留下來的大量伏藏是後弘期藏傳佛教形成的重要條件和基礎。吐蕃王朝崩潰後,雖然藏地在400年余間處于分裂割據狀態,但佛教並未完全消失,許多吐蕃時期的伏藏被保存到了後弘期,爲佛教的複興提供了思想來源。對此,藏文史書中說:“藏王惹巴瑾以前所譯的經藏和論藏的所有函帙,得到妥爲保護。因此,舊譯經論現在大都獲得受用,即此之故”。[22]到了11世紀阿底峽在桑耶寺中見到許多在印度已失傳的佛教梵文經典而歎曰:“如像往昔西藏佛教之盛,在印度也是少見的,如這類梵本,或許是由蓮花生大師從非人聖地取得而來的”。[23]這說明伏藏中保存下來的梵、藏文佛經爲數不少。後弘期以來,大量佛教梵、藏文經典被發掘出來進行弘傳,成爲當時佛教複興時所依據的重要經典,省去了從外部輸入、翻譯的繁瑣過程,使當時佛教複興的主要任務成爲整頓佛教戒律、重建僧伽、修建寺廟。佛教在藏地中斷100多年後重新得以恢複,伏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伏藏是人類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其內容有真有假,但是,由于伏藏中保存的部分診貢的佛教經典早已印度失傳,凸顯出它對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此外,伏藏的內容雖然以佛法爲主,但其中卻含有曆史、醫學、天文等方面的內容,如伏藏文獻《五部遺教》、《柱間史》、《蓮花生大師本生傳》、《四續》等。這些文獻中保存了較古老的關于吐蕃時代的曆史、宗教、天文曆算、醫學等方面的記載,史料價值較高,是研究吐蕃史的必不可少的資料。[責任編輯 保羅]

  注釋:

  ①②土觀·羅桑卻季尼瑪:《土觀宗派源流》,劉立千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33頁。

  ③布頓大師:《佛教史大寶藏論》,郭和卿譯,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頁。

  ④⑤《柱間史》,盧亞軍譯,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頁。

  ⑥達倉宗巴·班覺桑布:《漢藏史集》,陳慶英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頁。

  ⑦見注①,第271頁。

  ⑧《蓮花生大師本生傳》,洛珠加措、俄東瓦拉譯,青海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358頁。

  ⑨見注①,第33頁。

  ⑩索南才讓:《西藏密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頁。

  [11]哈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陳慶英等譯,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頁。

  [12]見注①,第38頁。

  [13]巴俄·祖拉陳瓦:《賢者喜宴》,黃颢譯,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

  [14]第五世達賴:《西藏王臣記》,劉立千譯,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頁。

  [15][16]同注⑧。

  [17]見注①,第38頁。

  [18]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教派教義及密宗漫談》,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9頁。

  [19]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頁。

  [20]班欽·索南查巴:《新紅史》,黃颢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頁。

  [21][意]圖齊:《西藏宗教之旅》,耿昇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頁。

  [22][23]廓諾·迅魯伯:《青史》,郭和卿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171頁。

  [作者簡介]賈學鋒,藏族,現爲西北民族學院曆史系宗教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

  

《初探藏傳佛教伏藏(賈學鋒)》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藏族猕猴崇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