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是救世之光▪P9

  ..續本文上一頁生眼目,故成無間獄重罪。二、疑叁寶:叁寶─ ─佛法僧,是佛弟子的皈依處。皈依叁寶,受了淨戒,不論出家在家,若于叁寶外還信其它外道鬼神,疑與佛同等,或勝于佛;見外道典籍,贊爲勝于叁藏十二部;皈依外道邪衆,對佛教出家僧衆無信心。這與佛法不相應者,都是以疑叁寶而表現出不信的行爲。例如一些神佛不分的,皈依叁寶而又主張什麼叁教同源,五教合一的謬論,以爲一切宗教都是教人行善,皆可信仰,即是叛教。如此是非不明,神佛不分,是疑叁寶的無間重罪。殺人、偷盜,不一定墮地獄,若犯以上 [P77] 十一種的任何一種,必墮無間獄中。

  二、十惡輪:如『十輪經』(卷四)說:「于十惡輪,或隨其一,或具成就,先所修集一切善根,摧壞毀滅……命終定生無間地獄」。輪,是摧壞義。能破壞一切功德善根,所以叫惡輪。十惡輪即十種惡事,犯一種,或俱犯,向來所修之功德,全被破壞無余,故名爲十惡輪。十惡輪是:謗阿蘭若,謗于別乘(分叁種),瞋害比丘(分兩種),侵奪清淨僧物回與破戒者,毀害法師,侵奪僧物,毀寺逐僧。一、謗阿蘭若:阿蘭若是印度語,意思是無事處,寂靜無囂鬧處。出家人于此寂靜處修清淨行,名阿蘭若比丘,近于中國所說的閉關住茅蓬。佛說比丘有叁種:一修定的,指勤修止觀,真實用功,以達斷妄成聖的目的。二讀誦研究的,如研究閱讀大藏經等。叁爲僧團作事者,如建寺安僧,做監院、知客等福事。于此叁事中,當然以修定最好。修定比丘,多住阿蘭若,專修定慧,求了生死,得解脫。爲寺院僧衆服務,雖是修福業,但還不是出家人的本分事。研究佛學,也是爲了要于修行上用功;若只在文字上打轉,實非出家的理想。故住阿蘭 [P78] 若比丘,精進于禅思,佛製應受上等的供養。佛世時,在僧團中,都要隨衆的,若真正修習定慧,到了緊要關頭,是允許他暫時自由,不用隨衆的。若有人毀謗阿蘭若比丘,是十惡輪之一。因爲對真正修行求了生死的,不但不應障礙,而且應予成就。如加以誹毀,障礙修行,等于破壞佛教行人的最大目的。二、謗于別乘,佛法有叁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修聲聞乘者謗獨覺、菩薩乘;修獨覺乘者謗聲聞、菩薩乘;修菩薩乘者謗獨覺、聲聞乘。這叁種,都是毀謗正法,爲十惡輪的叁種。叁、瞋害比丘,也有兩種:一是瞋害有學有德有修行的比丘,如辱罵他,毆打他,或想方法使他失去自由,加以種種迫害。有些壞比丘,拉攏地方上的惡勢力,穩坐住持當家寶座,想盡方法,利用惡勢力去破壞有德比丘,以達占有的目的。另一種是對于破戒比丘,看不起他、恨他、逼害他,認爲根本不像出家人,不值得尊重。以爲迫害有德比丘,雖然是造罪,瞋害破戒比丘又有什麼關系呢?不知此比丘雖然破戒,只要他還在僧團中,沒有被取消出家資格,瞋害了還是惡業。試舉例說:泰國是佛教國家,出家人不能人人是賢聖。假如有 [P79] 比丘在外面犯了法,警察不會即刻逮捕,因爲他還披著袈裟,還是比丘身份,警察隨著此犯戒比丘回寺,向寺僧報告,待寺僧決議,取消他的僧格,脫下他的袈裟,才下手逮捕。這是尊敬比丘,對破戒比丘也不敢瞋害的例子。所以,若以非法手段對付破戒比丘,也是惡輪。四、侵奪清淨僧物回與破戒比丘:有些壞比丘,能拉攏惡勢力幫忙,在一般也稱之爲護法。幫助壞比丘,爭奪寺廟財物等。看來是爲了護持出家人,但如護助破戒比丘,實在是造罪了。五、毀害法師:對于講經弘法的法師,加以毀害,在現在自由中國,不會有此事發生了。從前地方風氣還未開通,有出家人來弘法,很可能遭受毀害。如從前谛閑法師,有一弟子天曦法師,到貴陽弘法,在黔靈山下一小廟中講經。法師講得好,聽衆多,引起惡人嫉妒。于是勾結官府,誣法師爲遊民,驅逐出境,此即毀害法師一例。六、侵奪僧物:奪取出家人的財物,也是無間重罪。自清末以來,中國寺廟的財産,均被誤解爲公物,強奪詐取,兼而有之,每借口辦學校等名義,而侵占廟産。或覺得寺內地方空著,則利用勢力,巧取強借。有些不是爲了辦學校等,只是以辦事 [P80] 爲借口,而飽了私囊。每一寺院,是民衆信仰中心,必須清淨莊嚴。凡是象樣的國家,沒有不尊重宗教自由。無論歐美的教堂也好,日本的大寺院也好,平日看來空空的,但有時候還嫌不夠用哩!這些是民衆信仰中心,使人向善向上的,若視爲浪費,任意侵奪,是十惡輪之一。如一直在造這些惡業,那能有好結果呢?七、毀寺逐僧:如大陸的共匪,寺院都被毀了,出家人趕跑了,這是最重的惡業。這七類──十惡輪,隨便作任何一種,罪皆極重,一定要墮落無間地獄。十一種罪及十惡輪,都是地獄種子。誰也不願墮無間地獄,如要不墮地獄,要知道墮無間地獄的因緣。不作這類惡業,就能不受惡報,不墮無間地獄了。

  2.尊敬比丘勿得呵毀:在家信衆,對于出家人,應該尊敬,不能呵毀。如『十輪經』(卷叁)說:「若諸有情,于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須發,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猶尚不合以鞭杖等 ……或斷其命,況依非法」!說起出家人,凡于佛法中離俗出家,剃除須發,穿上袈裟,就是出家了。但出家的也有好幾類:有持戒的,有破戒的,也有無戒的 [P81] 。什麼叫無戒?是已現出家相,但于佛法衰微處,沒有受戒,隨便披起袈裟,看起來也是出家人了。依國家正法,犯什麼罪,判什麼刑。但凡是持戒,破戒或無戒的出家人,即使觸犯刑科,也不應該鞭打拘禁,或斷其命。依國家正當的法律,尚且如此,何況不合法的枉刑冤獄呢?換言之,不論如何,只要是現出家相,入僧團中,就不可以世俗的法律或非法的刑迫。佛法自有律法處理,如上面說過,在泰國的出家人,如犯了法,由出家大衆,將他脫去袈裟,逐出僧團,然後才受國法製裁。爲了尊敬叁寶,不應隨便的以世俗的法律來呵毀刑責。

  清淨持戒的比丘,當然不得以世俗的非法來刑責。那些破戒無戒的,爲什麼也不能以世俗的法或非法來刑責呢!這是有著深刻意義的。如『十輪經』(卷叁)說:「破戒惡行苾刍,雖于我法毗奈耶中,名爲死屍,而有出家戒德余勢」。又說:「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維,當獲無量功德寶聚: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忍、念出家、念遠離、念智慧、念宿植出離善根」。依經文的意義是:破戒比丘,猶如死屍(不可能現身修行證果 [P82] ),佛法大海,不能再容納他,所以應逐出僧團。但犯戒的惡行比丘,過去曾于出家僧團中受戒;雖然破戒,還有戒德余勢。換言之,破戒比丘不是破壞一切戒善,還有些功德在呢!如曾盛過香料的盒子,拿去香料後,還留有香氣。破戒者因曾經受戒,所以還有些功德,還能令見者生起十種殊勝思維,增長福德。說到這裏,大家倒可以想想自己。現在雖學佛而或者程度已較高了,已受五戒或菩薩戒,但最初是怎樣信佛的?當然,有些是遇著大德法師而生起信心,皈依佛法;有些卻是幼年在家鄉時,見到平常的出家人,慢慢與佛法結緣而學佛;或者見到的是不成樣的出家人──破戒或無戒的,也許初見的印象不太好,但還是使你生起良好的觀念,知道有佛有法有僧,而種下現在學佛的種子。所以破廟中的佛像,或舊書堆裏的佛經,破戒的出家人,都能引起衆生對叁寶的信心。這樣,破戒無戒的比丘,是能令人生起功德,增長殊勝思維的。如念叁寶功德不可思議,念持戒、布施、忍辱功德,生起出家,遠離煩惱,想到尋求智慧,自己于過去生中的善根。所以若在出家人立場說,破戒惡行比丘,應逐出僧團;但在信衆方面說 [P83] ,還能令人增長功德,可作衆生福田。總結的說,能持戒的,固然理想,應加崇仰;破戒的,即使知道了,在家居士亦不能對他非法罵辱,或者拘禁,因爲這是對僧團而造重罪的。地藏菩薩來五濁惡世,現出家相,充分表現了菩薩的慈悲度生精神,使大家知道剃除須發,身披袈裟,于出家僧團中,是好是壞,還是出家人。當沒有逐出僧團,失掉出家身份以前,不予贊歎、供養、護持,是可以的,但卻不能于當面或背後,用手段對付罵辱。否則,對佛法起不良的影響,無形中造成破毀叁寶的重罪。

  地藏菩薩救濟墮地獄的衆生,而更著重于如何使衆生不墮地獄。要不墮地獄,可總括爲八個字:「尊敬叁寶、深信因果」。這是一般出家在家佛弟子聽慣了的,地藏菩薩現出家相來穢土度生,也不外乎此。其中最重要的,特別是如何尊敬法,尊敬僧,才能護持佛法,才能護佛法于世間救度衆生,使衆生于佛法中得利益。釋迦佛來此世界成佛,現出家相,舍離家族財産修行而成佛。弟子們隨佛出家,成爲佛教出家僧團。僧是叁寶之一,在佛法中非常重要,釋迦佛是以此來 [P84] 度生,是組織出家衆,成爲自利利他的清淨集團。若僧團內部混亂,而在家居士又不明內部情形,如采取不正當手段,結果是增加僧團的困難,不和諧,削弱救度衆生的力量。『地藏經』開示的法門,無論是十一重罪墮地獄,或十惡輪墮地獄,著重在謗正法,迫害出家人,謗修行者,侵損僧物等重罪。因爲這是佛教僧團中的法與僧,若加以破壞,佛教于世間即失去其清淨相,如何能發揮救度衆生的大用?例如愛國的,不能對國家不忠,更不能到國外去盡說國家不好。這只是搗亂,增加國家的困難,是國家罪人。佛教也如此,真正信佛教的。如破壞佛法及僧團,使佛法衰落,也是罪大惡極。這不只是『地藏經』說,也是一切大乘經所說到的問題。地藏菩薩知道五濁惡世,末法時代,出家人不如理想,而在家人不知修福修慧,反而對叁寶的所作所爲,不如法如律。這一來,不用外道破壞,不用外道毀謗,自己就會衰落下去。地藏菩薩爲…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