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P20

  ..續本文上一頁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 [P173] 利灌頂王等,爾時應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于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悉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國以民立,民依國存。國家是人民的保障,人民是國家的血輪;沒有人民即沒有國家,沒有國家,也沒有人民。所以,我們欲得康樂延命,必爲國家祈求消災免難。國家平甯,無災無難,我們大家才能安居樂業,生命財産才能獲得合理的保障,而過著幸福太平的生活。不然,國家多災多難,不但生活動蕩不安,即生命的安全,也隨時受著很大的威脅。古語說:『甯作太平犬,不作亂世人』,可見亂世人是多麼痛苦?民國以來,從抗日,及現在共黨的叛亂,國家損失了多少財物,犧牲了多少生命,億萬人民盡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中!由此,我們要求個人的幸福,或家庭的安全,就應爲國家祈求平安,減除災難。 [P174]

  在現代,人類思想進步,知道國家是全體人民的,可是古時,都把國家視爲帝王所有,國家的災難,即是帝王的災難。佛法隨應當時民情,所以這裏先從帝王說起。救脫菩薩再次對阿難說:「若剎帝利(王族或武士階級)」,和「灌頂王等」,遇有「災難」生「起」的「時」候。印度習俗,太子將要登王位時,即舉行一種隆重的灌頂禮,取東南西北四大海水盛于瓶中,澆灌在太子頭頂,近乎現代的加冕禮,故名灌頂王。國王有些什麼災難?「所謂」:1.「人」民群「衆」的「疾」病瘟「疫難」。從前歐洲羅馬帝國非常強盛,後因人民普遍感受一種惡性瘧疾,不久就衰落下來,所以疾病瘟疫,對于國家也是嚴重的災難。2.受了其「他」不講道義,不守國際公約,野蠻強暴的鄰「國侵」略和「逼」害而引起的災「難」。3.在「自」己國「界」之內,發生土匪流寇的「叛逆難」,如中國從前的黃巢、李闖,以及現在的中共。4.「星宿變怪難」;天上的星宿,本來出落都有一定的度數,若起了特殊變化,也很可能預兆著國家的災難來臨。5.「日月薄蝕難」:依現代 [P175] 知識說,這祗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古代印度和中國,均視爲人類災難的預兆。據實說來,天文現象的變化,與人生確有很密切的關系,因它的變化,可能有風災、水災、旱災等。近代科學家研究,太陽有一黑圈,如果膨大起來,人心即會不安,可能引起嚴重的戰爭。總之天文的變化,會影響人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磨擦。6.「非時風雨難」:即不應當吹風下雨的時候,而吹風下雨,以致釀成不可收拾的災害。7.「過時不雨難」:即應當下雨的季節而不下雨,處處鬧水荒,農作物通通被旱死。這些災難,範圍小還不要緊,若到處普遍如此,國家就危險了!

  一個國家民族,若不幸遭逢上述各種災難的擾害,應該怎麼辦呢?救脫菩薩開導說:身爲「彼」國元首的「剎帝利灌頂王」,及輔理國務的王族權貴「等」,在那個「時」候,「應」該對「于一切有情(人民),起」大「慈悲心」。因爲國家的災難,是人民的共業所感,與人心有關;天的降災,也即因人與人之間的不調和,缺乏同情心。所以先由國家首領,生慈悲心, [P176] 「赦免」牢獄裏所有被「系」縛囚「閉」的犯人。或好人被冤枉的,或肯自新悔過,或被囚多年,或刑期已滿,盡皆釋放,畀予自由,讓他們得與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團圓過活,重新做人。如此國家刑法減輕,而代以道德政治,領導民心向于慈善,使人人深具同情心,彼此容忍,和諧相處,于是和氣可以致祥。這是從人事求改善的一方面。另方面,須「依前」面救脫菩薩「所說」的種種「供養之法」,至心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由此」兩方面的功德「善根,及彼」藥師「如來本願力」的加被,便可「令其國界」,所有災難「即得」解除,人民「安隱」自在。應吹風即吹風,應下雨即下雨,「風雨順時」,稻「谷」農「稼」物,都能「成熟」豐足。「一切有情(人民)」,身體健康「無病」,人人生活得十分「歡」喜快「樂」。同時,在那個「國」界內,也絕沒「有暴惡」的「藥叉等神」,作怪「惱」害「有情」,縱有也是衛護人民的善神,而且「一切」不吉祥的「惡相」──災難的預兆,也「皆悉隱沒」不現。此時人民所過的,是一 [P177] 種安甯康樂,豐裕富足的生活。「而剎帝利灌頂王等」,也因人民安定,國家升平,無所憂患操心,因此「壽命」增加,「色力」充沛,身心「無病」,「自在」快樂,全國上下「皆得增益」。

  

  丁叁 救衆難以延命 『阿難!若帝後、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官、彩女、百官、黎庶,爲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燃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華,燒衆名香,病得除愈,衆難解脫』。

  這是除了國王以外,而說後妃王子、文武百官,以及一切庶民,也可依藥師法門修持,以求除病延命。

  救脫菩薩又呼「阿難」說:全國性的災難和消除災難的辦法,都已說過了,現再略談關于帝後及臣民的消災延命。「帝後」,即國王的大夫人,古代爲多妻製,帝王除皇後以外,還有其它妻妾,都名爲「妃主」。「儲君」,即候補王位的太子。「王子」,也是國王的兒子,是太子的兄弟輩。「大 [P178] 臣」,如中國古代叁公之類,爲國家重臣。「輔相」,是輔助大臣處理國事的大官,如現今部長次長之類。「中官」即太監,管理王宮的事務。「婇女」,是王宮中照應帝王和後妃的女子。「百官」,即全國所有其它管理庶政的官員。「黎庶」,即老百姓。上自後妃,下至一切民衆,若「爲」各種「病」苦所纏,「及」遭其「余」的水、火、風、戰亂等「厄難」所困,「亦應」遵照前面指出的方法,製「造」懸「立五色神幡」,「燃」七七四十九盞「燈」,供藥師如來像前,使其延「續」長「明」,勿令息滅;此外還要「放諸生命」──如鳥雀、魚蝦、牛羊等類──及「散」各種「雜色」鮮「華」;「燒」燃各種「名香」(照上面的指示,應該還有稱名、誦經、禮拜等)。藉此供養藥師如來的殊勝功德,一切「病」苦便得「除愈」,所有「衆難」,完全「解脫」。

  這以上,雖分災難爲叁大類──病難、國難、衆難,而救難的方法都一樣;這是救脫菩薩特地爲末世衆生開示的方便。 [P179]

  

  丙二 問答釋疑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

  菩薩宏傳中,現爲第二問答釋疑。阿難聽了救脫菩薩的開示,對于消災延壽的法門,心裏發生懷疑,所以在此特別提出請問,以求釋除疑惑。

  依上面的開示,衆生凡有病患或遭其它厄難,無論如何險惡,甚至已經死相現前,祗要按照藥師法門去履行,都可仗佛願力加被,獲得免難延命。然而依佛法說,人的生存或死亡,系決定于其自身的因果業報;因果,是必然而不變的法則,應死即死,如瓜熟蒂落,誰也更移不了,何能消災而不死?「阿難」對此疑惑不解,故「問救脫菩薩」說:「善男子」!衆生「已」經終「盡」的壽「命」,「何」得還「可增益」延續?「救脫菩薩」答道:「大德!汝豈不」曾聽「聞如來說」過「有九」種「橫死」嗎?佛在經中曾 [P180] 說衆生有九橫死。這裏所謂消災續命,便是對那不該死而慘遭橫死的人說的。如人壽該活一百歲,但由于種種惡劣因緣的牽製,祗活了二叁十歲就死了,這即是不該死而死的。以「是」之「故」,特「勸」導衆生製「造續命幡」,和燃「燈」供養叁寶,「修諸福德」資糧;「以修福」德的緣「故」,便可「盡其」應得的「壽命」,平安穩健地活下去,直至真正壽終,絕「不」再「經」任何不幸的「苦患」。

  

  阿難問言:『九橫雲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複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蔔問覓禍,殺種種衆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魉,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于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

  「阿難」又「問」:「九」種「橫」死是什麼樣的?「救脫菩薩」說:「若諸有情」,因四大不調,「得」了毛「病」。起初病「雖輕」微,「然 [P181] 」而沒有「醫」生診治,不服湯「藥」,以「及」沒有「看」護「病」患的人,這樣慢慢拖延,病患一天沈重一天,終于不治身死。「設複遇」到「醫」生,但系庸醫,醫術不高明,亂開藥方,「授以」不合病症的湯「藥」;「實」在「不應」該「死」的,「而」卻被誤害致遭「橫死」。另外「又」有一種人,舍叁寶正法不信,而「信世間」一般思想不正、自害害人的「邪魔、外道、妖孽」巫「師」,聽受他們謠言惑衆,「妄說禍福」。如假藉神鬼附體,胡說什麼窺得天意,某地方某日某時將降天禍,或說某人某日某時將有大禍臨頭,可能要喪身失命。這麼被他一嚇,「便生恐動」,極度慌張,把握不住自己,日夜忐忑不安。「心」思「不」能「自正」,于是想出許多蠢笨辦法,如看相算命,抽簽「蔔」卦,「問覓禍」根,聽憑邪師指示,宰「殺」豬羊等「種種衆生」,作法祭祀,禀「奏神明」,求其「呼」遣鬼神「魍魉」幫忙,「請乞」消災納「福」,保「佑」平安,以「冀」長命「延年」。可是,「終」于「不能得」到效果。因爲心思不正,「愚癡」無智 [P18…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成佛之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