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食。他們贊美她的功德,紛紛的起身出去了。這時,善財也受了上味的供養,充滿著喜樂。聽見自在叫他說:「善財!你所要訪問的菩薩道,該已明白了吧」!善財答道:「聖者!是的,菩薩道在無盡的布施中。但還有……」。她指著座前的小器,微笑說:「是這個嗎?這叫無盡功德藏,我所修學而證入的,就是他。你看!他是中空的,空就是無限,無限空中的功德,也就是無盡。他承受一切,含容一切。你覺得他小嗎?空有何大小?這一器的飲食,不但布施百千衆生,就是布施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衆生,也能隨人的需要而得到滿足。這樣的無盡布施,器中的食品,也並沒有減少。空中的一切是無盡的,飲食的長養力, [P74] 也永遠是無盡。聲聞與緣覺,吃了我的飲食,必定會證果。一生補處的菩薩,吃了必然要降魔成道。善財!真實不空的根器,沒有無盡的布施,也就不成其爲菩薩。這班童女們,都是跟我修學的,也都與我同樣的修學這無盡法門。善財!你該擴大你的理解,從物質的布施到思想的領導,這可以到南方大興城去訪問明智長者去」!善財聽了,記住了她的教授,感謝她的介紹,戀戀不舍的辭別了出來。
一五 無遮大會
善財的遊蹤,到了大興城。內心充滿善知識德學的景仰,懇切的去各處訪問明智長者。後來,遇見長者在城內市中心的寶臺上。一個廣大的曠場,中央蓋有寶臺;寶臺的四周,能容廣大的群衆。臺上,豎起了幢旛,金色的寶蓋,潔淨的羽扇、寶拂。香華音樂,使繁囂的城市,化爲和諧而嚴淨的樂園了!臺上臺下,有百千位容貌端嚴的青年。他們都曾修集與長者同樣的善根,成就了菩薩的志欲 [P75] ,所以現在長者的指導下,服從他的教命,贊助菩薩事業的實施。善財見了,照例的上去敬禮,請問,怎樣才能攝化一切衆生。長者對善財的發大心,先加一番贊許,然後說:「你見我的信衆嗎?我使他們發菩提心,在如來的家族中新生,都能與菩薩一樣的救護衆生。至于我自己,修得了如意功德藏解脫門。凡是衆生有什麼需要的,如衣服、璎珞,或是象、馬、車乘、華、香、幢、蓋,或是飲食、湯藥、房屋、床座、燈明,牛羊與侍使:這一切資生物,我都盡量的給施他們,使他們滿足。不但如此,我還進一步的爲他們說法,救護他們的心靈。善財!你看!他們都陸續來了」!善財回頭一看,只見各式各樣的衆生,不知其數的陸續來集會。長者見人衆來得多了,從座上起來,仰首觀察虛空。一切資生的物品,立刻從無礙的虛空中,紛紛落下,滿足來會者的要求。這時,來會者因了財物的滿足,不覺對長者起了敬愛的好感,長老這才爲他們應機說法。譬如來求索飲食的,就教他積集福德的資糧,嘗受法喜與禅悅等精神上的糧食。如果是求索飲料的,就教他舍離生死的渴愛。求上味的,教他獲得諸佛的甘露味。求車乘的, [P76] 教他學大乘。求衣的,教他們穿起慚愧的清淨衣。像這樣的應機說法,大家都歡歡喜喜的滿足了回去。那時,善財靜默的觀察,理解到從器物之空到太虛空的擴大過程,又理解從財施到法施的善巧。見大家紛紛回去,也就起身告辭。長者說:「善財!從布施直入佛道的一課,你還沒有畢業呢!你索性再進一程吧!南方師子宮城的法寶髻長者,完滿的組織了從布施走上佛道的層次。你向他請教,這與你是不會無益的」。善財謝了指導,又開始南進。
一六 我的家
善財在師子宮城的鬧市中,往來訪問,恰巧法寶髻長者在市上散步,無意中遇見了。長者一見如故,伸出手來,親親熱熱的握著善財的右手,問長問短。對善財的大心參訪,給了不少的鼓勵。長者邀善財過他的家裏去,善財就跟著走。一會兒到了,長者指著他的屋子說:「善財!這是我的家。我日常所行而且是我要說的,盡在此中,你且仔細的觀察」!善財見長者的大宅,是一所八面開門的 [P77] 十層樓大廈。白銀牆,玻璃殿,!3蓐磲柱,琉璃樓閣,籠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明中。莊嚴與清淨,可說是兼而有之。善財進了門,見最下一層,布施種種的飲食。一層一層上去,見第二層布施衣服;第叁層布施日用的莊嚴具;第四層布施眷屬,滿足人類家庭的缺陷。到了第五層,有許多五地的菩薩,他們從叁昧的修證中,成就總持,在那裏演說正法,分別叁昧的慧光。第六層上,集會了很多明達法性的六地菩薩,大家在分別解說般若波羅蜜法門。第七層中,得如響忍的七地菩薩們,有方便巧慧,都能受持佛法。第八層裏,有無量不退轉的菩薩,能普遍的到一切佛土中,受持一切佛的正法。第九層上,住滿了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最高的一層,是一切如來的住處:佛從最初發心,經曆了修菩薩行,到出離生死;此後滿足偉大的心願,神通自在,淨化佛的國土,在大衆會中說法度衆生。這一切,善財都明白現見,明白了從發心到成佛的曆程中,應怎樣的先財施,後法施,從易到難,從狹小到廣大,到圓滿的布施次第。就是自在優婆夷的無盡功德藏,明智居士的如意福德藏,法寶髻長者的無量福德寶藏,層層深入,也獲得系統的認 [P78] 識。善財觀察了以後,轉身向長者說:「聖者!這樣的清淨大衆,真是難得!不知聖者過去種了什麼善根,才有此勝妙的果報」!長者說:「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無量光明法界普莊嚴王佛的時代,我見佛進城,就燒香奏樂去供養他。我種下了善根,就不時的培植它,使它抽芽開花,向叁方面去結果:一、離一切貧窮困苦,二、常見佛菩薩與善知識,叁、常常能聽到正法。富有,受良好的教育,這就使我慢慢的向上增長,獲得現在這樣的結果。善男子!我所知道的,無非自己家常事,其它我就無從談起。來!我指導你,出南門,沿著直道前去,是藤根國。有一位醫師叫普眼長者,實在是功同良相,你有一訪的必要」。善財答應著「是!是」!走出長者的大宅,向藤根國去。
一七 身心健康與成佛
善財在去藤根國的路上,憶念法寶髻長者宅中所見的無量法寶藏,用菩薩的智慧去照了它。這一路,荒僻得可以。高高低低的山谷中,雖說有古道可走,但 [P79] 滿地荊棘,到處是林藤,實在有行不得之苦。善財爲了善知識的教授,謹慎而勇敢的前進。不怕苦,不放逸,曆盡了多少艱難,踏斷多少葛藤,這然後遠遠的望見了普門大城。善財舒了一口氣,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又重複鼓起勇氣來,通過多少小城,才到了普門城。城在百千小城的中央,襯著渺小的城郭,顯得普門城分外的高峻而堅固。善財進了城,問到普眼長者的住處,上前去敬禮,請問。長者讓善財坐下,然後說:「善財!我在本城執行醫師的業務,衆生的一切疾病,像風、寒、痰、熱、鬼魅、蠱毒、水火創傷……;這一切,我都知道,都能用方法去治療他,恢複他們的健康。你想:一個病苦纏綿者,常是受到經濟的壓迫,增加苦痛,往往弄成病後失調,這是怎樣的苦痛呀!所以在治病與病體新愈的時候,我總要設法使他們得到衣服、飲食、財物的供給,獲得生活上必要的滿足」。善財在旁贊歎說:「聖者對于病人的救護,真是仁至義盡了」!「善財!這是菩薩本分事。我覺得,世間有兩種惡事:一、就是身體的疾病:世間的偉大成功者,沒有不是精力充溢的健兒。偉大的民族,必有強健的體格。反之,疾病 [P80] 常與自私、頹廢、取巧等罪惡有關。你再想,你參訪的善知識,有病夫嗎?第二、是內心的煩惱病:凡是自害害人的罪業,總是煩惱在作祟,主要是自私的貪欲,殘暴的瞋恚,固蔽的愚癡。因此,我不但治身病,還應機說法的治心病,用不淨治貪欲,慈悲治瞋恚,分別法相治愚癡。總之,我爲了使衆生離一切不善法,所以療治身心的疾病」。這時,長者用了鄭重的口氣說:「善財!你該知道,離一切不善,就是持戒。很可惜,持戒的律師們,老是注意那不可不可的消極戒條,少有從根本著想的。實則身體與精神的健康,才是火底抽薪,從根源上去消除罪惡。並且,不但諸惡莫作是持戒,衆善奉行與自淨其心,也是戒,且是更積極的。所以我又教他們發菩提心,養大悲心,修福德智慧,立大願,修普賢行。教他們行十度善行,求那究竟清淨的佛身」。善財說:「聖者!這一切都是爲人的。聖者自利的行踐如何,是否也可以開示一點」?長者說:「自行嗎!我因爲從事醫藥,所以也懂得調和衆香法。善財!我用名貴的戒香,供養十方佛;也就因了戒香,見一切佛。救護衆生,嚴淨佛剎,供養如來,這叁大願,是我日夜祈求 [P81] 的,都因戒香的供養而得到滿足。善男子!我所知的衆生普歡喜解脫門,是怎樣的渺小!更深刻的,像南方多羅幢城的無厭足王,他是實際的政治家,方法不同,卻同樣的收到止惡行善的效果。我把這位善知識介紹給你,你總是歡喜的吧」!善財聽了,滿心歡喜,立即起身告辭了出來。
一八 嚴刑善政的政治家
「我們的國王──無厭足王,每天在正殿上推行王道的政法。他日夜勤勞,從沒有一點厭倦。用王法教化衆生,使民衆生長在和平、秩序、正義的國家中。我們的王,見有才德可用的,就加以攝收錄取,決不使野有遺賢。反之,如有犯法亂紀的,應罰者罰,應治者治,也決不姑息放任。我們的王,裁斷民間的诤訟。被人欺淩的孤弱,給以王法的保障,解除他們的怖畏。王道政治的推行,使人民實行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無貪、恚、癡的菩薩戒。我們的王,是一位內聖而外王者」!學生模樣的某青年,滔滔不絕的 [P82] 答複善財,末了指著王宮說:「你去見國王嗎?這早晚,還在勤政殿呢」!善財聽了,別過了他,順手轉兩個彎,就望見推行王政的勤政殿。遠遠的見無厭足王,高坐在莊嚴的寶座上,顯出了自在的威力。在他的前面,有誰敢與他作怨敵呢!衆多的大臣,各…
《青年的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