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之二 菩提心略修法▪P2

  ..續本文上一頁任何法都不會走太多彎路。若不修這兩個法,而去追求許多其它的灌頂、修法,是會走錯路的。暇滿人身不會一次又一次獲得,若這一次走錯了,以後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難再有機會的。大圓滿、時輪金剛等修法都非常殊勝。但是,若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它們就會成爲世間法。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初期,一定不要修太多的法,只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只是偶爾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穩定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個修解脫法的人。在這兩個基礎打好以後,我們再考慮其它的修法。

  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今天是講菩提心的修法,而菩提心有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現在還不講,基礎都沒有,證悟什麼呢?首先要修出離心和世俗菩提心,從最低限度開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兩種:一是願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爲了度化一切衆生而願獲得佛的果位,這樣的念頭叫做願菩提心;不但心裏有這樣的願望,而且去實踐六度萬行,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講願菩提心,這是最關鍵的。

  怎樣才能産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願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較廣的修法,在很多經書和以前的五加行開示中都有談及,故今天不再廣講,只是從總體上略講一下。若想廣修,則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則可只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若想最略,最簡單的修法就是只修悲無量心,其它的已包含于其中。今天只講舍無量心和悲無量心的修法,這也屬于一種簡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後,也就是叁殊勝中的發心殊勝和回向殊勝,以前已講得很詳細了,此處就無須贅言,現在便開始講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時,既不是僅僅把心平靜下來,什麼都不想,也不是去觀想佛像之類的對境,而是要去思維。思維什麼呢?思維輪回中的衆生彼此之間是什麼關系,要去認識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思維的能力,在對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就會産生動力,然後便會著手去做,這是很自然的。比如一個做買賣的人,如果他清楚地看到某項計劃會帶來利潤,就會立即開始行動,否則,便會猶豫不決。此外,人們都願意去做自己喜歡或自認爲有益的事情。所以,在發菩提心之前需要思維。

  (一)舍無量心的修法

  在修舍無量心時,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所要觀想的,不是佛像,不是本尊,而是人。觀想什麼人呢?就是觀想世俗中的人。將打坐前的准備工作做完之後,就靜下來,觀想自己的左右兩邊有兩排人,右邊一排是現世或前世傷害我的仇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左邊一排是我現世的母親、父親以及兄弟姐妹等對我有恩的人。這樣觀想好後,自己便像平時一樣,對右邊的人發起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發起愛心。嗔心和貪心雖然是煩惱,但這時卻需要讓它們發出來,以便下面繼續觀察。觀想的內容就是這些,下面是觀察的階段。

  2、觀察。這時,該怎樣觀察呢?首先觀察,剛才我對右邊的人生起了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生起了愛心,不但這一次生起如此煩惱,而且經常都是這樣。以前我認爲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爲仇人害我,我就應該恨他們;而父母等人卻有恩于我,我就應該愛他們。但是,現在我要深入地思維一下,這到底對不對呢?思維時,應該從過去、現在、未來叁世進行觀察。具體的方法是:

  (1)觀察右邊的仇人。首先是過去世。雖然從目前的情況看,右邊的這些人是我的仇人,害了我,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我的仇人呢?肯定不是。因爲,沒有哪個人會生生世世害一個人。在過去的無數世當中,他們肯定做過我的母親,當他們作我母親的時候,是怎樣對待我的呢?肯定和現在的母親沒有兩樣。所以,在過去無數世中,他們不但不是我的仇人,沒有傷害我,反而是我的親人,給我帶來了種種利益,對我有種種恩德。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會不會一輩子都害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他們只是目前這樣害我,以後,我或者他們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一旦發生了變化,在這一生中,他們也會成爲有恩于我的朋友。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在遙遠而漫長的未來世中,他們會不會生生世世都害我呢?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肯定會再做我的父母。那時,他們會和現世父母一模一樣地疼愛我、利益我。

  以上是對右邊仇人的觀察。平時,我們對仇人的嗔恨心很大,經過這樣的思維,嗔恨心就可以慢慢減退。

  (2)再觀察左邊的父母親人。觀察的方法與前面一樣。

  首先是過去世。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是我的父母親人,賜予了我各種各樣的恩惠,是關心愛護我的。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這樣呢?不是。在過去世中,他們肯定作過我的仇人,而且傷害過我,就和今天坐在我右邊的人一模一樣。同樣的,坐在我右邊的人今天雖然是我的仇人,但是,他們在過去世中做我親人的時候,也和今天在我左邊的人群一模一樣。時間改變了,左右兩邊的位置也會隨之而改變。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是否會一輩子都利益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和他們也會因爲種種原因而反目成仇。兒女怨恨父母,兄弟姊妹因財産糾紛而相互猜忌,朋友之間互相嫉妒,諸如此類形形色色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他們在未來世會是什麼樣的呢?未來,他們也不一定做我的親人。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他們肯定會一次又一次地做我的仇人。那時,他們也會像現在的仇人那樣對待我。

  以上是對左邊親人的觀察。這樣思維以後,對左邊親人的片面愛心也會慢慢減退。

  通過觀察便會發現,在輪回當中,我們找不到一個絕對的親人和一個絕對的仇人。此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是如此地盲目,只看眼前的幾十年而已。自己所有的愛和恨,就是來自于如此狹小的範圍,我一直是根據這短短的幾十年中自己的所見所感,來判斷誰是我的仇人,誰是我的親友。如果我的眼光能超越這個範圍,看到過去和未來,就會發現以前的判斷竟然都是錯誤的。

  這些都是事實,不是爲了能夠生起菩提心才這樣講,實際上就是這樣。如果佛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感覺不到,就會將親冤劃分得清清楚楚。但是,若從整個輪回的角度觀察,誰是仇人,誰是親人,就是很難區分的。

  總之,一切衆生都做過我的父母,賜我以恩德,同時也都做過我的仇人,加害于我。既然如此,我對仇人便沒有了特殊的嗔恨心,對親友也沒有了特殊的貪心,這叫做無記的舍心。它既非善業,也非惡業,所以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超越這一層次的境界——對一切衆生的平等慈悲。該怎樣超越呢?

  當貪心和嗔心基本達到平衡時,就可以停止以上的觀察,開始修知母、念恩、報恩等修法。

  但是,如果在修悲無量心之前沒有舍心的基礎,我們的貪心和嗔恨心就會太不平衡,就只能對少數人修悲心,而不能對一切衆生修悲心,這樣就無法修起平等的悲無量心。

  這時可以繼續觀察,他們做我父母的時候,對我都是恩重如山,但是,他們做我仇人的時候,是否對我只有損害沒有利益呢?不是這樣的。正是因爲他們害我,才使我有機會修忍辱,並對他們修菩提心;也正是因爲他們害我,才使我對輪回生起厭患之心,並開始走上解脫道。其實,他們的加害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利益。所以,雖然他們害過我,但是,今天我不想重提舊怨,而只想念其恩德,只就衆生利益我的一面進行觀察。

  (二)悲無量心的修法

  接下來,便在無記舍心的基礎上,開始修悲無量心。慈無量心或者悲無量心是我們修菩提心時最需要的。

  在修悲無量心時,也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不用觀想很多人,只觀想自己的母親。有些人也許會因爲兒時母親的抛棄等各種因素,而對母親感情不深。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就可以觀想人群當中對自己最親、最好的人。但一般情況是觀想自己的母親。

  怎樣觀想母親呢?要把母親觀想在自己的面前,不用觀想本尊的相貌,而只觀想母親現在的儀容。如果她已經去世,就觀想她生前的容貌。

  我們對母親本來就是有慈悲心的,但是還需要不斷加強,然後再將慈悲心遷移到其他人身上。早期是觀想母親,其次則觀想目前對我無利無害的普通人,最後便觀想仇人。在對仇人成功地修好慈悲心後,再將觀想的範圍逐漸擴大,最終將範圍擴大到天下一切衆生。這樣一步一步修行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雖然偶爾會冒出這樣的念頭:“一切衆生都是我的母親”,但是,在遇到一些具體情況時,就不會這樣想了。所以,首先從小範圍修起,再將對境一點點擴大,這樣修是最踏實的。

  2、觀察。最開始時應該觀察現世的母親,這是因爲對現世的母親容易生起悲心的緣故。這時,可以分成叁個步驟來思維:第一是知母,第二是念恩,第叁是報恩。

  (1)知母。所謂知母,就是要知道一切衆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將來乃至獲得解脫之間也不例外。對于現世的母親,這一世就無須觀察了。可是還要思維:她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而且在過去、未來的很多世中也肯定做過我的母親。觀想現世母親時,這樣思維就可以了。

  但是,在將範圍擴大時,就要知道所有衆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這是肯定的。因爲,我們的生命源頭是極其遙遠的。雖然我現在因爲無明的遮蔽,而變得如此無知,連明天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不清楚。而且,在我剛出生,還是一個弱小生命的時候,肯定也有思維和感受,當時我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我也早已記不得了。然而,這些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並不等…

《慧燈之光之二 菩提心略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