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明沖動。
五、通達刹那無常,就會遠離對過去法的留戀、對現在法的執著、對未來法的希望。
六、通達刹那無常,就能理解生命的真義唯獨是不生不滅的無爲法。
七、通達刹那無常,就知道從當下一刹那入手趣入空性,以刹那性作爲依處,就能順順利利地趣向彼岸,這是一條最穩當、最正確的道路。
進一步講,如果是常,世界就成了僵死的世界,爲什麼呢?因爲是常就不允許有任何活動的,一有時空的遷移就不是常。所以,不論日月的運行、草木的生長、車輛的奔馳、人的肢體運動,所有的生命活動、生産活動,都只有在刹那性上才能建立。如果安立有爲法是常,那整個宇宙就沒有了作業、沒有了活動,自然界就不可能有四季的時序轉變;花草樹木就不可能發芽、抽枝、開花、結果;人類就不可能有孕育、生長、成熟、衰老,不可能有事業的開創、發展、衰落,祖宗、子孫的家族延續,不可能有起居、飲食、運動、語言、思維;動物界也沒有了活動、沒有了繁衍生息;推演開來,不是刹那性就沒有古往今來的曆史演變;就沒有輪回一生又一生的生死流轉;就沒有宇宙無數次成住壞空的循環往複……所以秉持“刹那不變”是多麼有害的觀點,由它會遮止無量無邊的時空現象。所以一切有識之士都應該觀注“諸行無常”的宇宙真理。如果忽視這一點,就會墮在最大的愚昧當中。
大家如果想進入智者的行列,最初的一步就是要得到“諸行無常”的認識。從這個基本點上就能一氣貫通所有的有爲法。大家知道,數學裏最重要的一個數字就是“1”,因爲一切數量都是在“1”這個基本單位上建立起來的。那麼,什麼是萬事萬物在時間上的“1”呢?就是一刹那!
曆史學家們應該知道,宇宙萬法都各有自己一段悠久漫長的曆史,所謂曆史過程,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階段差別,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刹那性之上的。如果不是刹那性,怎麼能組成萬事萬物的無數個同類、不同類的階段差別呢?怎麼能組成無始以來千回百折、起承轉合的宇宙畫卷呢?怎麼能建立曠劫以來的生死流轉呢?怎麼會有上下五千年興衰存亡的曆史演變呢?所以這個“刹那性”就是名言中時間上的“1”,它是形成從無始到無終大宇宙恢弘時空畫卷的基本依據。
確實,萬法的演變是刹那刹那依次向前推移的,由一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就這樣,一個人走過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與老年,走過了一生又一生,一個國家、一個世界刹那刹那演變,才有一段又一段的曆史過程。展望未來,也是刹那刹那地遷變,未來還不知要迎來多少的時代。佛陀無余照見有情叁世的流轉,爲我們宣說了輪回極爲漫長的遷流過程,由佛的語言,我們知道未來還有一劫又一劫的成住壞空,有光明劫和黑暗劫的交替出現。這都是由刹那遷移所組成的宏觀現象,如果一刹那不滅,那就停在那一刹那上不移動,不可能依次顯現後來一個又一個的階段。
比如放一部電影,電影的畫面始終都是刹那性的,所以才在第一刹那壞滅之後出現第二刹那,第二刹那壞滅之後出現第叁刹那,按照這種方式連續不斷地放映,前前後後所發生的故事情節都可以充分地表現出來。假如當中有某一個刹那不滅,那在它之後發生的所有的階段都無法出現,因爲“刹那不滅”就等于“永遠不滅”,所以由一刹那不滅就阻止了後後一切現象的發生。其實整個大宇宙的演變就是在放一部特大特長的電影,這個放電影是理解諸行無常最容易懂的一個比喻。
又比如,駕車從北京開往廣州,如果不是刹那性,那在空間上就不可能逐步地向前推移,這樣就成了停止不前,相反,因爲是刹那滅,就有車從最初的起點逐步位移,越過了千萬裏而最終到達廣州。
再比如,太陽在天空中運行,如果中午的太陽不是刹那滅,那就永遠不會出現後後的階段,也就成了永恒的中午,無法建立一天的時辰。相反,因爲太陽的運行是刹那性的才看到有東升西落、西落東升,每天都有從零晨到深夜的有序時間遷變。
總之,一個是刹那性,一個是次第性,由刹那刹那次第遷流才組成一秒、一分、一日、一月、一年……在宏觀上才出現了衆生的生老病死、物質的生住異滅、朝代的興衰存亡、宇宙的成住壞空,乃至一切有情從無始以來生死流轉的無數階段和故事。
宏觀是微觀的假合,離開微觀沒有另外的宏觀。把宏觀的時間現象回歸到最微觀的時間上,這個微觀其實就是一刹那的顯現。有爲法上絕對沒有常,不但沒有永恒的常,而且沒有下至安住兩個刹那的常。即使以佛的智慧遍觀宇宙時空,也根本沒見過一絲一毫的常法,所以諸行無常是在一切有爲法上普遍成立的真理,印定了一切有爲法是刹那性,因此被尊稱爲法印。
以下再由刹那性推知有爲法都是虛假、無實義的。這並不難理解。我們先講兩個比喻,再講比喻所表達的意義。
第一個比喻:數學上有個非常特別的數字,就是零。零就是沒有內容,十個零加起來還是零,百個、千個、萬個乃至無數個零加起來也還是零。
第二個比喻:黃連是苦性,無數個黃連加起來也只是苦性。現在問:一個黃連出現在你眼前,你會不會在它上面求取甘甜?當然不會!因爲它的本質是苦,再怎樣追求也得不到一點甜味。知道了這一點之後,貪著黃連的心就會徹底息滅,哪怕有須彌山那麼多的黃連堆放在眼前,你也毫無興趣,看都不去看它。
這兩個比喻表達了什麼意義呢?一是無實義;二是執取不到。
首先看“無實義”,分叁步觀察:
第一、由諸行無常的法印,可以一概決定有爲法都是刹那性;第二、既然是刹那性,那一定不住第二刹那就壞滅了,由此就看出有爲法是沒有實義的;第叁、由基本的一刹那沒有實義,可以知道,再多的刹那組合起來,仍然是沒有實義。也就是,一個刹那的意義是零,無數個零的意義總和還是零。
智者認識到這一點,自然就對一切有爲法通盤放下貪執,這是對十方叁世的一切有爲法,一點不剩地全數放下貪執。
這個理的威力很大,就是要從根上看破,一旦在根上看破就能全盤看破,也就是一旦在根上看到有爲法的法性是刹那性,就再不對有爲法抱任何希望。
二是“執取不到”。分兩步觀察:
第一、從一刹那上觀察,因爲有爲法的法性是刹那滅,在它剛出現時停不住,一刹那就消失了,所以即使我們用盡努力想抓住它也抓不住,想保持也保持不住,最終只落得徒勞自苦而已。這是觀察到在一個刹那上執取不到任何東西。
第二、從過去、現在、未來的無數刹那上觀察,既然一個一個的刹那都抓不住、取不到,那麼無數個刹那合起來也仍然抓不住、取不到。知道這一點之後,就可以放下對有爲法的貪執。
從此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從無始以來一直都在錯亂中追求,在毫無實義的世界裏追求一種意義,建立、營造一種意義,這純粹是一種迷亂的舉動。
我們人總是對于未來抱有無窮的幻想和希望,爲什麼會對未來希望、幻想呢?就是看不破。看不破什麼呢?看不破再長的未來也只是刹那性的法,是壞滅、捉不到、握不住的法,總認爲有個東西能得到。所以這是“一點癡心,萬劫纏繞”,這一種常執讓我們在千萬劫當中捕風捉影。根子就在沒有清晰地認識到細無常。相反,對于刹那無常生起了定解,就會對于未來息滅貪執,這就是看破。因爲已經看穿了只要是有爲法,決定是刹那性的,不管未來是十年、一百年、一生、一百生,乃至無量生,再多數量、再多種類的有爲法全部加起來,也只是一個刹那滅。由此就知道按這一路走下去,只有一種産品,就是“肥皂泡”,即使想求也求不到什麼,因此就死了這顆對于未來求取的癡心。
總之,知道未來不會有任何有實義的法出現,也就不再苦苦盼望、追求了。進而從這裏覺悟到,刹那滅的有爲法並不是生命的真義,應該轉過頭來求證大無爲法——不生不滅的法性。
所以,通達了細無常,就會引起觀念上的巨大轉變,動機、行爲上的巨大轉變,從此不再去執取虛假的有爲法。所以通達細無常是舍棄世間、趣入解脫、證悟無生、回歸本性的極強因素。
觀察的力量是巨大無比的,運用智慧深入觀察,在細無常上得到定解,就可以粉碎對一切世間法的妄想追求。以這個原因,佛經上說,無常想就像一個大鐵錘,能夠頓時摧毀一切煩惱惡行,能夠遣除叁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又是能轉而趣入成辦一切勝妙的大門。《集法句經》說:“應達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陽焰,魔花刃劍于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
下面講個故事,大家邊聽邊想故事表達了什麼意思。
追捕黑手黨的黨魁
全世界的社會學家都對人類目前的狀況深感憂慮。他們觀察到世界越來越動蕩不安,人的身心越來越痛苦,天天頻繁地製造煩惱和惡業,如果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那就不能解決這一切問題。大家認爲應當邀請國際刑警去人們的內心世界中追捕黑手黨的黨魁。
國際刑警很快進入黑手黨的工作中心——五方大樓,發現有一座指揮中心,在五方坐著五兄弟,名字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他們各有一個對外的窗口,收集一切外來信息。眼識取長、短、方、圓、青、黃、赤、白;耳識聽高低、粗細等的聲音;鼻識嗅香、臭等的氣味;舌識品嘗酸、甜、苦、辣;身識觸軟、硬、冷、熱等等。
國際刑警捕捉了他們,並且盤問:是你們五兄弟讓人類執著常法起煩惱造業嗎?只聽到下面一陣“吱吱啊啊”,原來五個都是啞巴。從他們搖頭擺手的表情看出來,他們表明自己是無辜的,既沒有見到常,也沒有散布常的邪論。
警長仔細思索,事實確實如此,五個啞巴工作不作分別,他們是老老實實地取外境,來了什麼就接收什麼,外境的五塵在刹那刹那出現時,他們也是刹那刹那取境,境和識一一對應,境是什麼就了別什麼,比如聽一首歌時,歌聲刹那刹那生滅的同時,耳識也是刹那刹那地取…
《四法印講記 第一法印 諸行無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