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世間又不得不活下去,因此多數人對于吃飯、工作、睡覺,對生活的一切,似乎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空虛茫然的心情,常湧現在心頭。可見人類物質條件豐富,精神生活卻未必富有。
4不滿足感與不安定:當今的社會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刺激了人們壓抑已久的種種欲求。隨著社會商業化的進程,人們的貪欲空前的膨脹起來,對奢侈品的需要,對財富積累的需要,對權利和虛榮的需要……當擁有這一切之後,新的欲望又接踵而至。當今的人對物質的追求,已不僅是爲了生活的保障,而是爲了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可是欲壑難填。人們對于財、色、名、食、睡這五欲塵境,不但求多,而且求好。人類的欲望如口渴而飲鹽水,愈渴愈飲,愈飲愈渴,永不能止渴。並且因爲欲望,往往不擇手段,不是明搶暗偷,便是強奪巧取。結果,招致法律製裁,引生憂悲苦惱,恐怖不安。即使不致觸犯法紀,但這五欲的誘惑也能擾亂身心,而不得安甯。
當然現代人心靈的問題,除了上面所說的幾點外,還有很多,如因人際關系之冷漠而寂寞孤獨、憤世嫉俗;或者因信仰的崩潰而彷徨歧路。這些精神、心理上的問題,愈是在經濟發達國家,愈爲嚴重。佛說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人類精神、心靈上的問題,其實是說不盡,道不完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現代人精神、心靈上出現這麼多問題,而苦惱不堪呢?
(二)對問題的分析
導致現代人心靈出現種種問題,固然有很多其他客觀上的原因,但是最終的原因還在我們自身。因爲一切問題的産生,都只是因爲有自身的存在,有了我們自己才會引發種種問題。這正如世間的一切醫藥、教育、經濟、工巧、政治、法律、科學等無一不是爲了人類自己的存在而出現,乃至宗教、佛法的出現也是因爲我們自身的存在。如果離開人類自己,沒有一個衆生,那麼在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裏,還有什麼問題可言,也不存在所謂的煩惱痛苦了。所以若要解決現代人心靈的病痛,建立幸福的人生,應從自身去尋找原因,從改變自身入手,唯有自身的革新、淨化、道德的完善乃至智慧的提升,才是根本而徹底的解決方法。所以要解決人類心靈的問題,關鍵是要從自身心靈下手,依正確的認識去透視宇宙人生的真理,依正確的行爲去淨化內在的人格,才能徹底解除痛苦,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
那麼現代人在心靈中所出現的種種病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缺少般若智慧,不能明了一切法都是緣起而空無自性的,從而執著有實在的自我以及我所有的一切諸法,生起我、法二執,從而以私我爲中心而向外逐物,以自己物欲之滿足爲宗旨,不知省察自我乃至物欲的虛妄性以及片面滿足物欲的危害,結果心爲物役,精神被汙染扭曲,喪失了真正自我及內心安詳甯靜之真樂,而煩惱痛苦不堪。
以我執來說,這個我是主宰、常一、不變義。衆生總覺得在五蘊和合的身心中,有一個恒常不變的,沒有生滅變化,能獨立自生的,具有自我主宰功能的實體。也即是執著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這就是我執。衆生因爲執著有實在的我,所以時時爲我著想,處處以自我爲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強烈的自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一生都在爲所謂的我而奔忙。爲了我的事業、我的家庭、我的兒女、我的名譽地位、我的財富……我們所關注的一切,都是圍繞自我這個中心。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我不過是五蘊假合,虛幻不真實的,所以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個“我”,有著神聖的地位,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這種把自我誇大到神聖的絕對精神的地位的做法,造成自我與他人的對立,人人都以自我爲中心,在社會生活中形成“自我中心主義”,甚至還想主宰與自己有關的一切,永遠沒有滿足。在當今世界上就有相當多的人,他們就把個人、自我看得比群體、他我更爲重要,甚至把個人放在群體、他我之上,把自我擴張到了一個不適當的地步,自私自利,只求自我的擴大與發展。因此就把我局限在小我的天地之中,不能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衆生因執著我還會發生很強烈的貪心欲望,這就是我貪,我貪屬于我執的表現形式之一。34由于我貪,本來衣可禦寒,食可果腹,住可蔽風雨就足夠了。但在我貪的驅使下,要求的是要有錦繡绫羅、山珍海味與高樓大廈,竭力去追求更多與更好的。因爲“多”上還有更多的,“好”上還有更好的,于是貪欲沒有止境,追求也就沒有止境,不但衣食住,財富、名譽、權力,凡是“我”可以占有的,都同樣地縱任這貪欲去追求。當這些全擁有了之後,還是不會滿足,由此心隨物轉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人生的真正價值所在。所以既使擁有萬貫家財,顯赫的地位、權勢,也還是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內心空虛無聊,不知哪裏才是自己真正的皈依之處。由于一味追求物欲,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由此而墮落、犯罪,有的人則活得百無聊賴,放縱自己的欲望,過著花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
衆生因爲我執而引起的貪欲還會帶來無盡的煩惱。沒有的時候,拼命追求;追求不到則失望、懊喪;得到以後,又貪愛不舍,用盡心機去保護守藏;一旦喪失了,又憂心如焚,痛苦得無法形容,內心失去了甯靜和安詳,身心不得安甯。同時,爲了互相追求占取,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之間不斷地發生鬥爭,甚至父子兄弟之間,也會爲了利害沖突,而相互鬥爭,互相陷害。當前地球的生態破壞、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等問題,也就是因爲衆生的我貪引起的。人類由于對物欲的無限追求,僅僅把自然視爲實現其自私目標的手段,不斷的尋找利用它或征服它的方法。因此在短短的百年內,人類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征服自然,對自然資源盲目、過量的開采,使得地球在幾十億年形成的財富,幾乎耗盡了一半。對能源的過量開發,又導致了生態平衡的破壞,導致了各種自然災難,導致了地球環境的嚴重汙染,同時,也給人類生存帶來巨大的隱患。人類正在承受著因爲滿足自己的物欲追求,而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帶來的自然界無情報複的苦果。
由上可見,我執實在是人類一切問題産生的根源,衆生因爲執著我而追境逐欲,爲名求利,自尋無窮之煩惱、痛苦,我執甚至是社會犯罪的禍根。衆生以自我爲中心,對我喜歡的就貪著,貪心一起,就可能造作殺、盜、淫、妄的惡業;對我不喜歡的就,恨心一起,同樣可能造作殺、盜、淫、妄的惡業。人類的煩惱、痛苦乃至罪惡,就産生在這種虛妄的我執、我貪的基礎之上。
同樣對于法的執著,也使我們的心靈産生種種煩惱、痛苦。所謂法,人們通常會理解爲法律或法則,而佛教中所說的法是廣義上的法。它包括了世上的一切,不論是精神的、物質的,還是有爲的、無爲的,有形的、無形的,也不論是善良、清淨的,還是醜惡、染汙的……都屬于法的領域之內。所以,“法”在佛教中的定義爲:“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是說能使人了解它是什麼;任持自性,是說法具有自身的體性,或者說擁有自身的特征。如水以濕爲自性,因爲它擁有濕的特征;火以暖爲自性,因爲它擁有暖的特征……總之,一切事物都可以從法的角度去分析。
人類因爲執著一切法爲實有,所以執著地位、事業、權勢、名譽、親人、金錢等都爲實有的。就把自己全部生命都耗費在名聲、權力和金錢的積聚上,不能明了所謂金錢、權勢、地位等既不真實,也不永恒。以金錢來說,在當前社會所流行的拜金主義者看來“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就是萬能的,但在佛教看來財物爲五家所共有,所謂的五家,就是指大火、大水、盜賊、貪官汙吏及不肖子孫,這五者足以使我們的錢財銷毀殆盡。更何況金錢也不是萬能的,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群衆,但是買不到人心;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大廈,但是買不到自在;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華衣美服,但是買不到氣質;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是買不到心滿意足;可是世人無知,卻沈醉在這些虛幻而不真實的物質追求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己,一天到晚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每天想的都是應該如何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好觸。六根總向外攀緣,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反省自己的心靈世界,觀照自己的精神需求。只知道隨著欲望而奔忙。因此才會感到身心疲倦、壓抑、緊張。盡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卻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爲對法的執著。
由于對法的執著還使得我們內心不得安甯,因爲執著外在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永恒的,所以希望生命永恒、家庭永恒、事業永恒、 愛情永恒。可事實上,一切諸法都是緣起而沒有真實自性的,萬法都是無常虛幻的,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所以一旦無常變化的時候,就會感到萬分痛苦。如當夫妻間發生矛盾,或親人病故時,就會無法接受事實而陷入絕望之中。當今的社會,每天都有很多人,因無法接受感情的挫折,或事業的失敗乃至生活中的壓力而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當今的社會自殺率極高;對法的執著,使我們患得患失,終日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所動,這八種不同的順逆境界,滲透于生活各領域中,世人心隨境轉,因而終日爲八風所吹,心境總處在動蕩不安中,時而苦樂,時而憂喜,被外境所轉,患得患失。不能以般若智慧去面對生活、觀照人生,所以才會有種種的煩惱和痛苦,不得自在、解脫。
總之,現代人因缺乏般若智慧,不能用般若空慧去觀照宇宙人生,而起我法二執,猶如作繭自縛,産生種種煩惱、痛苦,心靈空虛迷茫,身心緊張、壓抑,以自我爲中心,向外追名逐欲,永遠不懂得滿足,心爲物役,喪…
《般若智慧與現代人的心靈生活(釋法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