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彌勒淨土略說(如吉)▪P3

  ..續本文上一頁且每次收成都很豐厚 ,足以供給人們所需。這種香稻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稗草 ,做成飯後香美無比 ,容易消化 ,滋養身體 ,令人氣力充足。

  其次 ,到處珠寶充滿 ,猶如現在的瓦石。據《大成佛經》說 ,國都翅頭末城 ,東西寬、南北長各一千二百由旬 ,高七由旬 ,都以七寶莊嚴。還有自然化生的七寶樓閣 ,美妙無比。更奇妙的是 ,各房屋的窗棂格之間 ,諸寶中呈現有許多寶女 ,寶女手中都拿著珍珠羅網 ,整個窗戶以各種雜寶裝飾。全城各處暗中懸挂有許多寶鈴 ,寶鈴發出各種美妙的音聲 ,猶如天樂一般。又有七寶行樹 ,寶樹間有寶渠道 ,渠中的“泉水”都由七寶所成 ,且呈不同顔色 ,這些異色之“水”交橫流動 ,不相妨礙。渠的兩岸 ,都以金沙鋪墊。這與西方極樂國土“有七寶池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 ,金銀琉璃合成。上有樓閣 ,亦以金、銀、琉璃……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阿彌陀經》)一般無二。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人 ,雖然是在人間 ,也不亞于在天上。其它地方的街巷道路 ,處處有明珠柱 ,明珠柱呈黃金色 ,晝夜可放光照四方各八十由旬。香風吹來時 ,明珠柱上會落下無數的寶璎珞 ,衆人把它戴在身上 ,如受第叁禅之妙樂(禅定之樂 ,以第叁禅爲最);另外 ,各處還有金銀珍寶 ,摩尼珠等堆積成山 ,寶山放光普照城內 ,人民遇者生歡喜心 ,但都崇尚清淨解脫。

  當時的國王都七種寶:金輪寶、白象寶、绀馬寶、神珠寶、玉女寶、主藏寶、主兵臣。國家有四大寶藏 ,由四龍王守護 ,每一大藏 ,各有四億小藏圍繞。此四大藏 ,自然開發 ,顯大光明 ,長寬各有一千由旬 ,其中充滿珍寶。這真是珍寶的世界!

  4、佛法昌明 ,無量人出家得漏盡或證初果

  當時的自然富樂、美滿 ,而且道德風尚淳厚 ,這固然是他們過去生中的福德所感 ,但與這一時期彌勒佛的教化 ,佛法昌明是分不開的。其佛法昌明表現在以下七方面:

  ①鳳鈴演法 ,據《大成佛經》說:翅頭末城上覆蓋著衆寶羅網 ,又以寶鈴莊嚴。每當微風吹動時 ,羅網和寶鈴都發出一種幽雅的聲音 ,猶如敲鍾、擊磐一樣 ,其聲演說著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②彌勒成佛:彌勒菩薩降生之後 ,雖然享受著無量的欲樂 ,但“谛觀世間五欲過患 ,衆生受苦 ,沈沒長流 ,在大生死 ,甚可憐愍。自以如是正念觀察苦、空、元常 ,不樂在家 ,厭家迫迮 ,猶如牢獄。”又見到物質現象的無常 ,修無常想。如某次 國王及諸臣民 ,奉送一座七寶臺(臺上有千寶帳 ,千寶軒及千寶鈴)給彌勒 ,彌勒將它轉送給婆羅門貴族 ,貴族當即把寶臺打碎 ,大家各分一份。彌勒見此寶臺霎那顯現無常 ,于是體悟到有爲法都將消散的規律 ,便贊歎過去佛所說的無常之偈: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隨後出家修道 ,坐于金剛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 ,當天初夜降諸魔道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當時諸天龍、鬼王不現其身 ,而散天花供養于佛。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佛身出光 ,照無量國 ,應可度者 ,都得見佛。(《大成佛經》)

  ③普宣法音:彌勒菩薩成佛之後 ,由于諸天勸請 ,轉妙*輪 ,先說修福生天之法 ,後演出世解脫之道 ,無量人天獲大利益。如《大成佛經》說:“爾時釋提桓因(即忉利天主)、護世四王(即四大天王) ,大梵天王無數天子 ,于花林園 ,頭面禮足 ,合掌勸請 ,轉于*輪 ,時彌勒佛默然受請。“特別是大將魔王 ,聽說彌勒佛成道的消息 ,歡喜踴躍 ,不能自禁 ,七日七夜不能眠寐 ,率領自己所統欲界無數人天 ,至于彌勒佛處 ,恭敬禮拜 ,請求說法。佛即爲諸人天先說布施、持戒以及其它修福、修定生天之法 ,還說男女欲樂的不淨 ,出離的方法和出離的清淨。大衆聽後便生歡喜之心 ,佛隨後爲說四谛之法 ,當時在座的有八萬四千天子煩惱垢盡 ,得法眼淨。(《下生經》)

  ④衆人出家:彌勒成道後 ,消息普傳于人天 ,由于大將魔王的勸導 ,閻浮提中國王、長者、婆羅門等都請求隨佛出家。如《下生經》雲:“爾時大將魔王 ,告彼界(即欲界)人民之類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 ,彌勒今日已度彼岸 ,亦當度汝等使至彼岸。“又據《大成佛經》載:首先是 王出家 ,當時王由諸大臣護送至彌勒佛所在的花林園龍華樹下 ,爲佛作禮 ,請求出家 ,佛允許後 ,須發自落 ,袈裟著身 ,便成沙門。次有八萬四千婆羅門貴族 ,隨順大王 ,也出家學道。隨後有須達那(今須達長者)、梨師達多、富蘭那兄弟、梵檀末利、須曼那大臣、 王太子天金色各領八萬四千人于佛法中出家。又轉輪王寶女彌婆帝(今毗舍 母)領八萬四千彩女隨佛出家。還有彌勒佛親族須摩提 ,率六萬人加入僧團。 王有千子 ,只留一人繼承王位 ,其余九百九十九人 ,也帶八萬四千人隨佛學道。“如是等無量億衆 ,見世苦惱 ,五陰熾然 ,皆于彌勒佛法中俱共出家”。于是建立了龐大的僧團 ,爲佛法的普及弘揚奠定了基礎。

  ⑤聞法證果:大衆出家後 ,彌勒佛爲說妙法 ,使無量大衆證得漏盡或發無上道心。彌勒世尊在其化緣期內 ,共舉行了叁次規模宏大的說法度衆活動 ,這即是通常所說的龍華叁會。此叁會是彌勒佛化世的叁次高峰 ,也是娑婆世界法化的一高峰期。

  龍華初會者 ,依《大成佛經》說 ,彌勒佛成道後不久 ,有過去諸佛所坐金剛寶座從地湧出 ,佛于此座轉正*輪 ,說四谛、叁十七道品、十二因緣等法 ,當時有九十六億人舍離執著、漏盡意解 ,得阿羅漢 ,證叁明六通具八解脫。叁十六萬天子 ,二十萬天女發菩提心;天龍八部中 ,有得須陀洹果者 ,種辟支佛道因緣者或發無上菩提心者不可勝數。這比釋迦佛初轉*輪度五比丘的效果就殊勝得多。

  龍華二會者 ,是當時閻浮提城鎮、鄉村的小王、長者、貴族和平民等 ,雲集到龍華樹下花林園林 ,請求世尊講說佛法 ,彌勒佛重說四谛、十二因緣 ,令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他方諸天及八部衆六十四億恒河沙人發菩提心 ,證不退轉位。世尊這一會主要是度在家衆。(《大成佛經》)

  龍華第叁大會:彌勒世尊說四谛等法 ,有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叁十四億天龍八部發大菩提心。會後 ,世尊率諸聲聞弟子、天龍八部及淨居天衆等入城乞食 ,當入城時 ,佛現十八神變 ,身下出水 ,如摩尼珠 ,化成光臺 ,照十方界。……種種神力無量變現 ,讓有緣者皆得解脫。(《大成佛經》)

  ⑥迦葉利人:釋迦佛滅度時 ,將其僧伽梨衣(即大衣) ,托付給迦葉尊者 ,令于雞足山(在印度)入滅盡定 ,待彌勒下生成佛時 ,再將此衣轉交給彌勒佛。龍華叁會之後 ,彌勒世尊預知迦葉贈衣的因緣 ,于是領衆前往狼迹山(俗稱雞足山) ,接受迦葉尊者轉呈釋迦佛的僧伽梨衣 ,迦葉趁機說法 ,令無量人漏盡解脫或發大菩提心。按《大成佛經)載:那時彌勒佛率領無數僧俗弟子 ,浩浩蕩蕩地前往耆 崛山 ,到了山下之後 ,再安祥慢步地登狼迹山(狼迹山是耆 崛山中的一座小山) ,到達山頂 ,彌勒即以兩手將山向兩邊劈開 ,如開大城門。迦葉尊者現出身子 ,這時梵天王以天香油澆灌尊者的頭頂 ,然後擊大楗槌 ,吹大法螺 ,迦葉即從滅盡定中覺醒過來。尊者見到佛在跟前 ,使整理一下衣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長跪合掌 ,持釋迦牟尼佛的僧伽梨衣授與彌勒 ,並說:大師釋迦牟尼如來 ,應供、正遍知 ,臨涅槃時 ,以此法衣付囑于我讓我奉贈給世尊您。彌勒佛接過釋迦佛衣後 ,對迦葉說:你可以現神通 ,將身體變大 ,並演說過去佛所說的教法。迦葉即騰身虛空 ,作十八變 ,承佛神力 ,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十二部經。大衆聽了之後 ,覺得希有、奇怪 ,于是有八十億人遠離煩惱塵垢 ,斷除我執 ,得阿羅漢 ,無數人天發菩提心可見 ,迦葉尊者這次助佛宏化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

  ⑦佛法盛隆 ,久住世間:如《大成佛經》中說 ,那時彌勒佛說法的場所非常廣大:寬八十由旬 ,長-百由旬 ,其中的聽衆不管是坐的、站的 ,或近的、遠的 ,各各見佛在跟前單獨爲自己說法。此外 ,法會中聞法者的數量、種類(人、非人等)已如前說。如此空前盛況 ,在釋迦佛時代是無法比擬的。又彌勒佛住世六萬歲 ,憐愍衆生 ,恒施法化、令得清淨智慧。彌勒佛滅度後 ,其正法住世六萬年 ,像法也存在六萬年。

  (四)生彼之因

  未來的彌勒佛世 ,是人類中最爲美好、最爲理想的時代 ,而生彼者 ,必由善因。《大成佛經》說:彌勒未來成佛時所攝受的那些人是在釋迦佛的教法中 ,對經、律、論叁藏進行讀誦、思惟、修習 ,爲他演說 ,贊歎妙義 ,不生嫉妒 ,教導他人令得受持 ,修諸功德 ,必來投生彌勒佛處;或者以衣食施人 ,持戒修慧 ,未來生于彌勒佛處 ,或者以音樂、幡幢、香花、燈明供養于佛 ,未來也生于彌勒佛處;或者以食齋僧 ,起立僧房 ,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爲出家者提供修道資糧 ,持八戒齋 ,修習慈心 ,將來生于彌勒佛處;又對苦惱衆生深生慈悲 ,願代受其苦 ,令彼得樂 ,未來必逢彌勒世尊;還有因持戒、忍辱 ,對衆生修淨慈心 ,未來得遇彌勒佛世;或者成辦大衆四方無礙齋講大會 ,提供食宿 ,讓大衆研討佛法 ,一定值遇彌勒世尊;或者由于多聞、持戒、修習定慧 ,必然恭逢彌勒盛世;另有修造佛塔 ,供養舍利念佛法身 ,將來必生彌勒時代;或者爲有厄困、貧窮孤獨、系屬于他、受法律製裁 ,臨當刑戮 ,修八難之業 ,受大苦惱者 ,救拔他們 ,令得解脫 ,未來得生彌勒佛世;或有恩愛別離、朋黨爭訟而生極大苦惱 ,以方便力、使他們和合將來必生彌勒佛前。可見 ,如果未來要生于彌勒佛國者 ,必須現在在釋迦佛的教法中作誦經、說法、施食、持戒、供佛、齋僧、造寺、修慈、修悲、忍辱、習禅、起塔、念佛、除厄、解訟等功德。

  總之,現在的彌勒兜率天宮和未來彌勒成佛時的南閻浮提國土,都是衆生最理想、最美滿的生活環境 ,那裏不僅有美好的自然風光、雄厚的物質基礎、而且佛法興旺,始終沐浴在光明之中,道德、善根步步增上,身心安樂,或者離欲清淨、永別輪回。若要後世或未來生彌勒佛國者,現在必須要依釋尊遺教修戒定慧,歸依彌勒世尊,以彌勒佛所爲歸宿,一定得蒙慈尊攝受,滿足所願,且以後世世生諸佛前,于菩提大道頓超直入。

  

《彌勒淨土略說(如吉)》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