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無常

  觀無常

  

   對我以上所講的這些開示,大家要生起一種對佛法的渴求心。修大圓滿,乃至任何一種法都要有渴求心。觀無常,就能幫助我們生起渴求心。

  

   我們每天不觀無常,就不太容易得到正法、修行佛法,這樣,解脫之路也就不會有。所有外在的事物無常,內在的衆生也是無常。比如美國紐約世貿中心最高的雙塔頃刻被摧毀,中國世博會後那些新蓋的各國展館建築也很快被拆沒。很多事情這樣去看去觀察,就會明白沒有什麼是永恒不變的,都是無常的本性。

  

   未來即將發生的所有事情,就像秋天的雲彩,忽現忽滅;過去曾經曆過的所有事情,就像昨天夜裏的夢、水面的倒影一樣,現而不實;現在當下正在發生的所有事情,刹那刹那就成爲了過去。

  

   昨天人還在,今天在不在誰知道呢。沒有死過的人有過嗎?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出現。死亡是我們所有人從出生開始就必須面對的結局。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圓寂;阿難尊者、伽葉尊者,蓮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尊者、宗喀巴大師、薩迦班智達,他們曾經在天上飛、地上跑、水裏漂遊、石頭上留下手印、腳印,神通何其廣大,都一樣要圓寂。

  

   現在最愛惜的自己,什麼時候死誰知道呢。是吃東西中毒死、重病死、車禍死、地震死、水災死、雷劈死……如何死,真的不知道。過生日的時候,人們總愛說“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還會歡快地唱起生日祝福歌……這真是愚癡的表現。人一生下來,就刹那刹那地走向死亡;每過一次生日,只表明你離死亡更近了一步。還有的人到老了最關心、忙于考慮的是死後自己要埋在哪裏、骨灰要撒在什麼地方……這真的是愚癡的表現。

  

   我們還要多去菜市場看看,那裏每天上演的是殺雞、殺魚、殺生的死亡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將會面臨這樣的死亡。這是體驗無常的最好的地方。

  

   今年是親人,明年可能就是敵人;現在是敵人,以後可能就是好友、親人。今天還在的人,明天可能就被送到火葬場、殡儀館、天葬臺。

  

   這些事情我們應該多想想,要反反複複地觀想、觀察。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地觀修無常。

  

   以前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是位王子。無論身份、地位、威望、財富、外貌、力量都非常的圓滿。但當他看到生、老、病、死後,堅決出家求道。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米拉日巴尊者,未成就前特別害怕死亡,等到曆經艱難困苦終于依止上師求了法,就片刻不停地躲到山洞裏,天天如此觀想;最後他有把握了,再也不怕死亡,可以坦然、自在地面對死亡……這是多麼快樂的事啊。

  

   俗話說:“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我們也要趁早開始觀修死亡無常,好好學佛。每天走路時都要想人身難得、死亡無常,要怎樣好好學佛,使自己的身、口、意叁門不離佛法。

  

   真心學佛法,把自己的家鄉當成是別人的家鄉,向上師求了法後,獨自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周圍最好朋友是那些野生的小動物,把自己的心交給佛法,一步一步將成就佛果。這就是噶當巴“心依于法、法依于貧、貧依于死,死依于溝壑”的修法竅訣。

  

   現在這麼年輕,有機會能修法;年輕時不修,卻計劃以後快死的時候才修,就太不合理,不太容易了。

  

   解脫的根本是上師,每天觀無常才是修法的根本。布多瓦格西說:“第一是修心,而修心的第一步是觀無常;第二才是修法。”觀無常太重要了,以此可以生起出離心,認識到輪回沒有意義,只有佛法才是依靠。以前高僧大德都是如此觀無常,才有真正的出離心。現在很多說修本尊、大圓滿、護法……心裏沒有出離心是沒有用的。所有高僧大德都會先跟我們說出離心。沒有出離心,我們是不可能真正將心融入佛法。

  

   觀無常還可以讓我們證悟空性。觀無常離證悟空性只有一步之遙。

  

   我們要好好學佛。根本是修心,第一步是觀無常、輪回苦,生起出離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修習對上師的信心,視師如佛,這既是前行也是正行。這樣一步一步深入,是可以成就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