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心性休息實修法 ——菩提妙道叁處叁善引導文▪P5

  ..續本文上一頁具有無量智慧方便、能令與之結緣者入解脫道、能堪忍疲勞苦行功德圓滿的上師。願我速遇這樣一位善知識並蒙受其慈悲攝受,願我恒時不離上師。

  後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八修法終

  己二、不共法相: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察上師不共之法相:若想得到今生的圓滿地位、財富需要依靠轉輪王等賢善君主。同樣,要想即生獲得無上佛果與功德也必須依止成就者金剛持上師。因此,我應當依止一位灌頂圓滿、誓言清淨、精通續部竅訣、獲得甚深念修之力、具有見解意趣等持之相、利他事業圓滿的上師。願尚未值遇者值遇上師,已經值遇者不離如是上師,願我恒時令師心生歡喜、慈悲攝受。

  後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九修法終

  戊叁(贊頌功德)分叁:一、第一次第贊頌;二、第二次第贊頌;叁、第叁次第贊頌。

  己一、第一次第贊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如同昙花在世間上難得一現,佛陀出世極爲難得,佛之大悲化身善知識也同樣難遇。就以現今我們的吉祥怙主殊勝上師爲例,真實的善知識具有無量功德之光芒。即救渡我們擺脫叁有海,如同大舵手;將我們引入解脫道,如善巧之商主;遣除有寂衰敗,如同摩尼寶;熄滅煩惱之烈火,如同甘露水;普降大法雨,如同妙雲;令諸衆生皆大歡喜,如同天鼓聲;去除叁毒諸疾,如同藥王;遣除無明黑暗,如同日月明燈;滿衆生願,如同如意樹;事業光芒萬丈,如同日輪,具足如是希有功德。我今已幸遇並依止了這樣的上師,真是萬分喜悅,願我生生世世都能依止真實善知識並被其慈悲攝受,願我有朝一日也獲得上師的果位。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修法終

  己二、第二次第贊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如是一切殊勝上師善知識密意廣大如虛空;等持光明如日月;智慧無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河流;心性穩固如山王;遠離過患如蓮花;對衆平等如父母;功德自成如寶藏;引導世人如國王。上師的每一分功德都是不可估量的,真是希奇!願我恒時令上師歡喜、慈悲攝受。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一修法終

  己叁、第叁次第贊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如是一切吉祥怙主殊勝上師,僅以見、聞、憶念、接觸便可播下解脫種子,能夠摧毀輪回。上師的事業等同諸佛,將衆生引入解脫道中,其緣份極爲殊勝。無論任何壇城中,上師都是主尊黑日嘎之本體,行持一切圓滿灌頂之事業,因此是第四寶出世。在所化衆生前,上師的恩德勝過佛陀,具有殊勝功德。願今生入成熟解脫深道中的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依止上師,令師歡喜、慈悲加持。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二修法終

  丁二(修上師瑜伽)分叁:一、平時之瑜伽;二、修四事業之次第;叁、遣除病魔之贖死法。

  戊一、平時之瑜伽: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若白日修上師瑜伽,則于頂上觀想上師,夜晚于心間觀想。修法時,首先將一切法觀爲空性。于空性中觀想日月蓮花上根本上師爲本尊、空行所圍繞。迎請根本上師、傳承上師及空行,彼等皆融入根本上師(誓言尊者),在上師前頂禮、供養、忏罪、祈禱。之後念誦叁遍“恭敬頂禮諸上師,本尊以及空行衆,供養內外密供品,忏悔根本支分罪,祈賜灌頂與加持,生世作爲衆導師。”再觀想:上師身體各部位降下甘露,充滿自身,淨除病魔罪障,生起大樂法性之證悟。入定片刻後將上師尊名譯成梵文,加入嗡啊吽(AT-=>)而念誦。如:“嗡格熱革瑪燃匝斯德啊吽(AT- $- <- !- 3- <- 4-

  A:- =>)”或如“嗡格熱阿白拉江嘎繞斯德阿吽(AT- $- <- AU - =X)- !- <-

  A:A- =>)”。又觀想:上師、本尊、空行身體放光,降下甘露,淨除自他衆生之身障,獲得寶瓶灌頂,加持身成爲身金剛;上師等喉間放光降下甘露,淨除自他衆生之語垢,獲得秘密灌頂,加持語成爲語金剛;上師等心間放光降下甘露,淨除自他衆生之意障,獲得智慧灌頂,加持意成爲意金剛;上師全身放光降下甘露,淨除自他衆生身語意各自執著之垢,獲得句義灌頂,加持成爲智慧金剛。自己的身語意融入上師的身語意中,上師的身語意融入無生法性中。于無緣中入定。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叁修法終

  戊二、修四事業之次第: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修息增懷誅四事業。息業:觀想一切爲白色,放射白光,依此息滅病魔罪障,念誦“某某新當革熱耶索哈(>_D-!-<-;J-J- @)”。增業:觀想一切爲黃色,放射黃光,依此延年益壽、增上福祿,念誦“某某布章革熱耶索哈(0ID-!-<-;J-J-@)”。懷業:觀想一切爲紅色,放射紅光,依此使所作自如,念誦“某某瓦相革熱耶索哈(7->)-!-<-;J-J-@)”。誅業:觀想一切爲青色,放射火光,以此消滅魔障,念誦“魔障瑪雅啪達($.R/- 2$J$

  - 3- <- ;- 1B)。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四修法終

  戊叁、遣除病魔之贖死法: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空性中,于前方虛空中觀想蓮莖上有獅子嚴飾之寶座,上有日月、柔軟層疊綢緞座墊,與傳承上師無二無別之根本上師安坐其上,四周是如海本尊壇城尊衆空行護法,下方是六道衆生和對己加害者。再觀想:自己心間的神識以吽(>)字形相從梵淨穴出來,變成持寶劍的五部勇士,其將自己的頭顱從眉間白毫處斬斷,放在須彌山大的骷髅叁角竈上,其中裝入自己的血肉,竈下燃火,煮沸血肉,十方諸佛菩薩降下甘露充滿托巴,從而使托巴內之物變成所需飲食與美妙甘露。又觀想:自己幻化出無數持托巴的勇士,同時現于各位賓客面前而供施甘露,令出世間的一切賓客歡喜,從而圓滿福慧二資,最後獲得共同與殊勝悉地。令輪回的一切賓客歡喜,從而還清無始以來的宿債。尤其令作害的魔衆歡喜,從而息滅它們的惡心,遣除違緣。諸衆皆大歡喜的光芒照耀自己,從而去病除魔,贖回生命,獲得悉地。最終一切如雲消于空中。

  後行:于無緣中作回向。

  以此可圓滿二資,贖回性命,無病無害,認識中陰光明。

  第五十五修法終

  丙六(皈依)分叁:一、皈依分類;二、思維功德;叁、皈依方法。

  丁一、皈依分類: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不同皈依法:畏懼叁惡趣痛苦後尋求善趣安樂而皈依叁寶是小士道皈依,因其僅僅尋求暫時安樂之故;懼怕輪回痛苦後希求個人寂樂而皈依叁寶是中士道皈依,因其緣自己從輪回中解脫之故;見到無邊輪回中的其他衆生受苦後爲救脫一切有情脫離輪回而皈依叁寶是大士道皈依,因其爲利一切衆生而想成佛之故。因此,我要斷除小士道、中士道發心,應當爲一切衆生而隨學大士道皈依。

  後行:將善根回向于一切衆生。

  第五十六修法終

  丁二、思維功德: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若有人皈依那些自己尚且流轉于輪回中的世間天神,爲何不皈依無有怖畏、殊勝解脫之依處——叁寶呢?心續變化無常、恒時加害衆生的鬼王等都不能作爲怙主與依處。何人僅僅皈依叁寶,便可播下解脫之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法。皈依可謂是一切戒之基礎,一切功德之源泉。皈依之人也會受到白法方面天尊的護佑,一切所願如意成辦,恒時憶念宿世,不離正法之光明,今生來世獲得暫時安樂,究竟獲得佛果。皈依具有諸如此類之無量功德。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七修法終

  丁叁、皈依方法: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自前方虛空中觀想獅子日月蓮花寶座上安坐著與諸佛無二無別之根本上師,爲遍布虛空、浩瀚如海的菩薩、空行以及護法衆所圍繞。再觀想:我與一切衆生在大地上恭敬合掌,默誦“從今起乃至菩提果之間供養您,依賴您,除您無有其余指望處、皈依處。”以悅耳聲音盡力念誦皈依偈“]-3-=-*2

  -

  - 3(A:R, ,

  %

  -o

  -=-*2

  -

  -3(A:R, ,(R

  -=-*2

  -

  -3(A:R, ,.$J-:./-=- *2

  -

  - 3(A:R, 皈依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自己與一切衆生融入叁寶,叁寶融入中間的佛陀如意寶上師,上師融入離戲法身空性中,何者也不緣中放松,乃至心能安住期間一直修持。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八修法終

  丙七(修四無量心)分叁:一、思維功德生起歡喜;二、真實修法;叁、修煉。

  丁一、思維功德生起歡喜: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若未修四無量心,則不能成佛,若修則可成佛,所以必須修持四無量心。修慈心暫時令衆人悅意,究竟成就報身;修悲心暫時無有損害,究竟成就法身;修喜心暫時無有嫉妒,究竟成就化身;修舍心暫時自心堪能,究竟成就本性身。此外,因現前了色界等持生處清淨功德而投生爲欲界的人天之身利樂有情。思維此等利益後,我必須修持四無量心。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十九修法終

  丁二(真實修法)分四:一、修舍無量心;二、修慈無量心;叁、修悲無量心;四、修喜無量心。

  戊一、修舍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通過觀想所緣境的衆生而了知:如今我貪執父母親友等自方、憎恨怨敵與他方是不合理的,因爲這些怨敵也作過自己前世的親友;現在的親友也曾作過自己的仇人,這都是不一定的。如今也是同樣,長久的怨敵也不能加害于己,若隨其心順其意,則也可能成爲親友饒益自己;親友之間若惡語中傷、相互爭論、分配財物、出現不幸,則好似…

《大圓滿心性休息實修法 ——菩提妙道叁處叁善引導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