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仇人一樣會使自己心靈受到刺傷。現在、未來也可能出現親成怨、怨變親的情況,所以親怨是不定的。因此,我應當斷除貪愛自方、憎恨他方之心,觀察親怨平等之理,作到無有親疏偏袒,一視同仁,對一切衆生皆如是而觀。觀想方式:從現在的一個衆生到兩個、叁個、一個城鎮、一個地區、一大洲,直至虛空界的一切衆生,我應當修持無有貪親嗔疏的無緣大舍心。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修法終
戊二、修慈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所緣境——一切衆生,就象希望自方不具安樂之人獲得一切快樂一樣,願所有不安樂的衆生得到一切安樂,以慈心將衆生視爲我所。觀想方式:以自己的父母及自己喜歡親近之人爲例,從一個衆生到一切衆生之間皆如是修持慈無量心。最後于何者也不緣中入定。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一修法終
戊叁、修悲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正遭受無法堪忍強烈痛苦逼迫的衆生。觀想方式:生起悲心,但願他們遠離此苦的逼迫,從一個衆生至一切衆生而觀修。後于無緣中入定片刻。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二修法終
戊四、修喜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之所緣境是在善趣中具大小安樂幸福的衆生到凡具有安樂的一切衆生。觀想方式:願這些衆生乃至未獲佛果之前,恒時不離此安樂,並且長壽無病、眷屬衆多、受用圓滿、無有損害、智慧廣大等較此更幸福更安樂。從一個衆生至一切衆生而觀修,尤其對于加害自己的怨敵、嫉妒的對象更應當反複觀修。後于空性中安住。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叁修法終
丁叁、修煉: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按慈悲喜舍順序次第而觀修;從舍心到慈心逆行而修;慈心、喜心、悲心、舍心交替而修;刹那刹那串習,無有實執而精進修煉。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四修法終
丙八(發菩提心)分叁:一、思維利益;二、真實發心;叁、思維學處。
丁一、思維利益: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菩提心之利益:一切大乘法中發菩提心最爲殊勝,因爲若未發心,則無法成佛,若發心則可成佛。發菩提心可擺脫輪回痛苦,遣除煩惱憂苦,勝過聲聞緣覺乘,令善根無盡增上,獲得廣大福德,成爲佛陀之繼承者,爲安樂奠定基礎,成爲世間應供處,實現一切所願,成辦利他之偉大事業,迅速獲得菩提……。因此,我現在必須發菩提心。
後行:將善根回向于一切衆生。
第六十五修法終
丁二(真實發心)分二:一、前行;二、正行。
戊一(前行)分七:一、頂禮支;二、供養支;叁、忏悔支;四、隨喜支;五、請轉*輪支;六、請不涅槃支;七、回向支。
己一、頂禮支:
前行:在佛像、佛經、佛塔叁寶所依前擺放供品,皈依、發心。
正行:于上方虛空中觀想上師、叁寶、本尊、空行、護法如雲密集。再觀想:自己幻化出成百上千乃至無數身體遍滿大地,與叁界六道的一切衆生共同頂禮。以贊頌的音調念誦《自說帝王經》、《叁十五佛忏悔文》、《諸多佛號經》、《賢劫千佛經》、《寂猛酬補續》等,身體端直,雙手合掌于頭頂、喉間、心間中任何一處皆可,雙膝著地,五體禮拜,數量成百上千。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六修法終
己二、供養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叁寶所依前擺設相合自己經濟條件的供品,尤其是酥油花、熏香、塗香。觀想人間天界中的香花酥油、無量殿、清淨處眷屬乃至形形色色所喜愛之物,以及輪王七寶、八吉祥物等一切供品和天子天女所散發載歌載舞、彈奏樂器之供雲,以此供養此刹與其它刹土中的叁寶。念誦《普賢行願品》、《入行論》等中的供養偈或本論中的“真實財物意幻供,廣大無上之供品,鮮花香燈水神馐,華蓋幡旗傘樂聲,勝幢拂塵腰鼓等,身與受用諸資具,供養師尊叁寶等”。于所供對境、供者、供品皆不緣中安住。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七修法終
己叁、忏悔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叁寶所依前合掌,觀想從無始以來到現在自己能憶起、不能憶起所積累的一切罪業,諸如不恭敬父母、堪布、阿阇黎、道友以及其他衆生,造十不善罪、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損耗叁寶之財,存有吝啬、悭吝之心等,這一切罪業于舌尖上集成黑團,以猛厲的追悔心忏悔。再觀想:刹那間叁寶身語意所依發光照射到黑團,從而使罪業清淨無余。以對治力發誓今後不再就犯,念誦《叁十五佛忏悔文》等經續中的忏罪文。後于忏悔對境、所忏之罪、能忏之人皆不緣中安住。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八修法終
己四、隨喜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諸佛利他轉*輪等善法、諸菩薩行持廣大菩提行之善法、任何衆生所行隨福德分隨解脫分之善法以及自己過去曾做、如今正在做、未來必定做的一切善法,我都誠心誠意隨喜,從一件善事至一切善根而觀修。後于無緣中安住。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十九修法終
己五、請轉*輪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叁寶所依前,觀想利他事業廣大的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不說法,于彼等前如往昔梵天、帝釋請佛轉*輪一樣,自己幻化無數身體供養*輪與寶珠等而請求他們轉*輪,諸佛菩薩上師等應允後降下法雨。念誦《普賢行願品》等中的偈頌。(如:所有禮贊及供忏,隨喜勸請轉*輪。)
後行:于無緣中回向善根。
第七十修法終
己六、請不涅槃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此世界與他世界的上師、佛菩薩利衆事業圓滿後准備趨入涅槃,于彼等前如往昔的珍達居士請佛不入涅槃一樣,自己幻化出無數身體而祈請,結果乃至輪回未空之前他們已長久住世,利益衆生。按照經論中所說念誦。(如: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後行:于無緣中回向善根。
第七十一修法終
己七、回向支: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從頂禮支至此回向支爲主自他叁世所積累的一切善根,皆爲衆生成佛而作回向。念誦諸聖者所造經續中的偈頌。(如: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于諸法無自性中安住片刻。
後行:回向善根。
第七十二修法終
戊二、正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于叁寶所依前合掌,觀想我爲一切衆生發殊勝菩提心,直至無一衆生存在于輪回中之間精進修學廣大菩薩行。念誦此金剛語:
2.$- 3A%- :.A- 8J
- L- 2- .
- :.A- /
- ~A%- 0R- L%- (2- =- 3(A
- GA- 2<- .- ]- 3- hR- eJ- :6B/- 0- (J/- 0R- i3
- =- *2
-
- 3(A:R, b%- $*A
- i3
- GA- 3(R$-
%
- o
- 2&R3- w/- :.
- i3
- =- *2
-
- 3(A:R, 8A- 2- :.R.- ($
- .%- V=- 2- i3
- GA- 3(R$- .3- 0:A- (R
- i3
- =- *2
-
- 3(A:R, 5S$
- i3
- GA- 3(R$- :1$
- 0- KA<- 3A- wR$- 0:A- .$J- :./- i3
- =- *2
-
- 3(A:R, 2.$- L%- (2-
J3
- .0<- eJ
-
- $9%- .- $
R=, ]- 3- hR- eJ- :6A/- 0- (J/- 0R- i3
- .%- ,
%
- o
- 2&R3- w/- :.
- i3
- .%-
- (J/- 0R- =- 28$
- 0:A- L%- 2-
J3
- .0:- (J/- 0R- i3
- 2.$- - .$R%
-
- $
R=, )A- v<- }R/- IA-
%
- o
- 2&R3- w/- :.
- i3
- .%- ,
- (J/- 0R- =- 28$
- 0:A- L%-(2-
J3
- .0:- i3
- GA
-
J3
- /- ,3
- &.- GA- .R/- .- L%- (2- 3(R$- +- ,$
- 2*J.- 0- .J- 28A/- ., 2.$- 3A%- :.A- 8J
- 2IA- 2
- %- .
- :.A- /
- 29%- !J, ~A%- 0R- L%- (2- =- 3(A
- GA- 2<- .-
J3
- &/- ,3
- &.- GA- .R/- .- L%- (2- (J/- 0R<-
J3
- 2*J.- 0<- 2IA:R,
J3
- &/- 3- 21=- 2- i3
- 21=- 2<- 2IA:R, 3-PR=-2- i3
- .PR=- 2<- 2IA:R, .2$
- 3- K%- i3
- .2$
- .L%- 2<- 2IA:R, ;R%
-
- M- %/- =
- :.
- 0- i3
- ;R%
-
- M- %/- =
- :.:- 2<- 2IA:R,,
“我某某從今乃至菩提果之間皈依諸大金剛…
《大圓滿心性休息實修法 ——菩提妙道叁處叁善引導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