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屆:柏林夜話

  【六屆】柏林夜話

  明海法師:柏林夜話這個活動首先就是讓各位喝茶、納涼,因爲天氣很熱,打坐恐怕一大半的精力都花在抵抗悶熱上面了。另外大家在這幾天的寺院生活中,一定會有諸多的感觸,也會有很多的疑惑,所以我們營員之間,營員和各位老師、各位常住的師父之間,可以有一個機會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下面就請大家喝茶,自由地發言。

  問:在家人若能守好叁皈五戒,但沒有時間參加早晚課,這對修道、成正果有沒有影響

  

  淨慧法師:我想你提的這個問題,應該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兩天,濟群法師、王志遠先生也講了,學佛、修行、落實我們的信仰是一天24小時的事情,是24小時裏每一分鍾、每一秒鍾的事情,並不是說你做了早晚功課,你就可以成佛。24小時裏的每一分鍾,短一秒鍾都能夠關照自己,把握自己,都要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所以你受了叁皈五戒,能夠按照我說的這個要求逐步地來把握自己,你一定很快能成佛,很快能開悟。

  問:我有兩個問題請教大和尚,兩千多年來中國修佛的人很多,不盡其數,但究竟有多少人能修成佛

  第二個問題是一座寺院只有一個大和尚,別人就不能稱爲大和尚了,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大和尚才最接近佛,如果這位大和尚不能達到佛,其他出家人是不是也都不能達到佛的境界了

  

  淨慧法師:佛教有2500多年的曆史,從有佛教以來,究竟有多少人成佛,因爲我沒有成佛我不知道,只有成了佛的人才知道,因爲唯佛與佛乃能究意,所以這不是一個討論的間題。討論的問題都是屬于知性的問題,這個是要親證的問題。

  大和尚只不過是一個職務上的稱呼而己,並不直接代表或者說並不絕對代表他就是修行最高的。一個寺院裏邊往往是藏龍臥虎,那些不是大和尚的,看上去不起眼的人,也許在那裏掃地,也許在那裏掃廁所,也許在那裏做飯,恐怕那些人才真正與佛很接近。大和尚不過是一個職務而已,你們不要迷信大和尚。

  問:請問濟群法師,您上午講課時講到修行佛法的正常途徑,這是不是您自己經驗的總結?還有您下午講課時說您的學曆不是很高,那您在剛開始學佛的時候,遇到過什麼困難沒有

  

  濟群法師:第一個問題,我所說的修學佛法的正常途徑,不是我的經驗總結,也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經驗總結,而是釋迦牟尼發現了這樣一條道路。過去很多諸佛的成佛,都是沿著這樣一條道路走下去而成佛的。釋迦牟尼發現了這條道路之後,把它告訴了我們。第二個問題,我原來的學曆基礎雖然比較差,但是我上佛學院之後還是比較用功讀書。所、我的整個出家的過程應該說無比的順利,沒有什麼障礙,謝謝。

  問:請問聖凱法師,今天下午您提到了在修行中要“忍”,我覺得生活中有時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遇到了讓人傷心的事情,是該忍還是不忍呢

  如果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自己可以忍,但有些事情是不是就應該忍呢

  

  聖凱法師:一談到忍,我們住往會想到這個人很軟弱無力,被別人欺侮了,又無可奈何,所以忍耐吧!忍不是這麼一回事。忍是有智慧的。好像上公共汽車一樣,你老是不上,都讓別人先上,最後你等了一天都沒上。該輪到你上的時候,你還是要上,對不對?我雖然不去跟人爭,但是輪到我上的時候我就去上,並不是說我不忍讓。有些傷害,如果是對我們個人的,我們要忍。但是,對佛教、對一個集體,比如有人毀謗佛法、毀壞經像,我們要出來護教。古來很多大德都是爲教獻軀,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營員:《指月錄》裏講,一個大禅師說:我長了疔,我在這裏“哎呦哎呦”的疼,還有一個不疼的看著這個疼的。我想問問各位法師,誰要是找著了這個不疼的,告訴我們怎麼做的

  

  淨慧法師:你在說話的時候,誰叫你說的

  ——你回答一句?

  營員:是班長讓我說的。

  淨慧法師:那班長就是你的主人了嘛!你的主人已經找著了,你還問什麼呢

  

  營員:淨慧法師,我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覺得諸位法師中確實有真修行的,我多少也是有一點點修行的。我想問一個比較明確的問題,可否慈悲地告訴我,你們之中有幾位達到羅漢的果位

  有幾位達到菩薩的果位

  如果達到的話,到了哪一地

  最好再告訴我們以後怎麼識別

  

  淨慧法師:因爲你的問話已經很明確,就是說你看到我們這些法師裏邊有真修行的,你說你也是修行的,那麼誰到了什麼果位你應該很清楚,就不用我們來回答了。

  營員:我來自山東,請問淨慧法師,當今之世有幾人成佛

  在何處

  另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麼理解

  此人放下屠刀就能成佛,爲什麼不拿屠刀反而成佛這麼難?

  淨慧法師:第一個問題,當今究竟有幾個人成佛

  在佛教裏是屬于不解答的問題。除了像釋迦牟尼佛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時節因緣之下,究竟成佛。從釋迦牟尼佛以後到彌勒佛下生之前,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能像釋迦牟尼這樣成佛的人不會再有了。爲什麼呢?因爲每一個成佛的人都有一定的時節因緣。那麼,是不是說就沒有人成佛了

  也不是。真正由佛教的道理修行到一定果位的人,他所證悟的這個境界可以是與佛平等的,但是他的時節因緣還沒有成熟,他的功德還不具足,所以他還不能夠現成佛的相。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今之世有多少人成佛,應該說,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像這樣的人,你我對面不相識。因爲凡是真修行的人,凡是真正得到了果證的人,往往是韬光隱晦,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我們對佛教的信心,當然一方面是要看這個教法,是不是人們通過修行真正得到了效果,另外,佛說的道理,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在修行當中去檢驗它。即使沒有成佛,即使沒有開悟,我們也能夠用世俗的智慧,用我們虔誠的心,來判斷它的是非。

  至于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過是一個比喻而已。罪大惡極的人,只要你一念回光返照,回頭是岸,古語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些話從它的本意來講,是鼓勵那些偏離正道太遠的人,馬上迷途知返,放下屠刀,所以我們不能把它當成一個兒戲來看。這話有很深的含義,我們對于很多的成語,要從言外去理解它的意思。別以爲把屠刀放下,馬上就成佛了。殺豬宰羊的人多得很,你叫他把屠刀放下來,是不是馬上能成佛啊

  手裏的屠刀放下來,他心裏的屠刀沒有放下。只有徹底地把心裏的屠刀放下來,他才接近佛,接近了佛性,才能夠真正明白自己究竟應該怎麼樣生活.

  問:我們初發心學佛的人,怎麼去擇法擇師

  

  明海法師:我試著回答一下。首先,不管是什麼人來教你,你都應該有恭敬的心,這樣才容易識別明師。有人會問:如果他是假的,我恭敬他,會不會上當呢

  按照我的體會,如果你的心對法恭敬的話,有時候一個人有缺點,你能看到他有缺點,但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這種心態下面,即使是有缺點的人,他也總是在向我們說法。當然,他的缺點你也看得很清楚。再有一點,我們觀察一個人,看他說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這不是爲了挑他的毛病,還是爲了向他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能夠辨別出來明師。當你有了一個很好的老師以後,再通過自己對佛法的學習,逐漸在自己的內心建立一個法則。這個法則不是你創造的,而說在你內心找到了佛法。這樣,對各種各樣的思想流派,你就能夠辨別它。這有賴于你對佛法的學習,建立正知正見。

  營員:《法音》雜志曾連續兩期介紹李洪志的“*輪功”是邪法,現在“*輪功”的發展形勢是很大的,作爲正法的佛教應當怎麼做

  “*輪功”的信徒很維護他們的師父,對別人的忠告基本上采取不理不聞的態度。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的確是想淨化身心,求得覺悟,那麼他們學了這邪法之後有沒有什麼危險?我們應該怎麼去勸他們?

  淨慧法師: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李洪志創造一個氣功的方法,我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是,把佛教扯在裏邊,而且在極大的程度上誣蔑佛教、毀謗佛教,這就是剛才一位營員講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幾年他們愈演愈烈,我們不得不做適當的反擊,否則的話,我們佛教的護法的心,護法的精神顯示不出來。這是對于李洪志本人來講。對于修“*輪功”的人,我覺得,他們中的多數都是誤入歧途。可以說,他們不應該對這件事負什責任。那麼,他們會不會通過這個修行真正達到淨化身心的目的呢?我想,一切善良的人,沒有懷什麼惡意,應該說還是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的,不過還是希望他們像剛才有位營員所講的,要擇師擇法,要迷途知返,但是,恐怕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我們可以等待他。

  營員:淨慧大和尚,我看到上海玉佛禅寺真禅法師給柏林禅寺題了一個對聯:“聞香柏子吃茶去,弄影天光洗缽來”,這個意境請大和尚給開示一下

  

  淨慧法師:你面前有茶杯沒有

  

  營員:有。

  淨慧法師:有,喝茶!

  營員: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第一,有的修行人爲了能夠最終住生,學佛心切,甚至貪學佛法,拚命的修善布施。這種有執著心的人能修成佛嗎

  第二是有關修不淨觀的問題,修行人爲了減少或者消除自己的貪念,把挺美好的東西想得很肮髒、或者歪曲一下,難道這不是一種惡念嗎?

  濟群法師: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什麼是惡念

  什麼是善念?對自己或者對別人會造成傷害的叫惡念,如果對自己或者對別人不會造成傷害,就不可以叫做惡念。我們修不淨觀,主要是爲修行解脫服務的,那麼對那些追求解脫,而又無法排除心中欲望、執著的人來說,才有必要去修不淨觀。

  關于第一個問題,做善事是不是也是一種執著呢?學佛修行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破除執著的過程,但是因…

《六屆:柏林夜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