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一屆:心遠地自偏(張菁)▪P2

  ..續本文上一頁柏林寺飲茶卻不有這般拘束,連喝了六七杯,也不怕別人罵我俗了。嘻。另有一本書上寫:茶分綠、白、黑、黃,喝茶時要叁聞、叁品、叁回味,在京時亦有高人指點,喝這茶卻也不辯黑白,只一味的安心的喝下支,幾杯茶下肚,當可在世間灑脫來去也。

  淨慧師開示:下雨時不可在觀音殿前普照茶;

  淨慧師開示:下雨時我都不在觀音殿前喝茶,你還坐在這裏作甚?

  明奘師開示: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7 月 21 日 苦坐禅

  兩壺叁行晚普茶,五觀堂外落煙霞。

  莫負趙州一傾水,指月枉自歎嗟呀。

  今日最苦,早齋後在普賢閣坐禅。

  第一次坐禅,只能結單跏趺坐(又稱單盤,將左腿放置右腿上或將右腿放置在左腿上既可)。可單盤也是苦,腿子疼的受不了。明海師親在前面講打坐的要領,講完後便先坐了五分鍾,坐完後腿麻的不是自己的了,用搬的才搬下來。後來再講數息,于呼吸間數氣息。這一下坐了十五分鍾,坐到後來,哪裏顧到數息,憋著氣忍疼不已。

  午齋過後,下午還要坐禅,賴在寮室的床上幾不想起來,看著同寮室年未及笄的小姑娘健步如飛的向外走,心裏面又是慚愧,只得懶洋洋的蹭進普賢閣,挑後邊的位置坐下,心想趁明海大和尚不注意或可打瞌睡。下午果然比上午更甚,一下打坐半個鍾頭,這一次我沒有顧到腿子疼,因爲微閉雙眼,四周俱寂後,眼前便是幻像:先是聽到叁輪車絕塵而去的聲響,又有灰塵撲面而來;接著是一團泥土由高處落在地上摔成無數的泥粒,泥粒中古老的香氣彌漫開來;又有柏樹中蟬的嗚叫,在鳴響的那一刻蟬翅的悸動令人心中一驚;還有由男營員那邊傳來的一聲抽泣似的呼吸,使我調勻的呼吸頓時全亂……一時間妄念四起,所有的幻像我都感同身受,大汗淋漓,真是苦不堪言哪。到後來不知怎麼的于呼吸間找到了韻律,心裏歡喜起來,忘了腿疼也忘了妄念,只是專注于呼吸。專注于一件事的感覺真是美好,從前無論是做什麼都沒有專注過,這是因爲我本性是一個叁心二意的人。半小時的坐禅我始終一動未動,全心全意的貫注在呼吸中,開始時呼吸是不由我控製的頑皮,後來乖遜了些,再後來就收發自如了,在這短短的一瞬間,呼吸就是世間頂頂重要的事情,及至木魚敲響,可以出定時,我這裏十下還未呼完,我閉著眼,只想:天塌下來也罷,我先呼完這十下再說。

  這才初次體味到坐禅的快樂。

  下午藥石過後是分組討論的時間。有的組在觀音殿前,有的組在指月樓或普賢閣,還有的在舍利塔下,我們組抽簽在五觀堂,五觀堂乃是法師用齋的場所,油味沁鼻,加之屋內窄小,開電扇聽不得人語,不開電扇又悶熱,普茶開示的禅師是平日早課開示淨行品的大癡法師與明影法師,還有叁位從五臺山遠道而來的僧人。有一兩位營員中途跑去別地聽老和尚與大和尚開示了,真正沒意思,老和尚、大和尚不一樣是和尚?

  說話間我提到了坐禅時的體會及對生活禅的感受,我的意思,生活裏就有禅,只是我們不覺知,何必多此一舉加一個禅字?更難談將生活禅運用到生活中去,比如要拿一把椅子,並不因爲椅子的沈重而沮喪,而是想到製造椅子的工匠的匠心,挑選這把椅子的人與這椅子相知的心,曾坐在這椅子上的人由這把椅子所感受到的安樂,這樣搬這把椅子時就會很恭敬而快樂了,我正要說這也不是生活禅呀,明影師便接:這就是生活禅。我一想也對,于是便笑,原來生活禅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有位營員說我的心是移動的,但只我自己快樂,心移動又有何妨?所謂世間,不過灑脫來去四個字!

  7 月 22 日 樂坐禅

  連著兩日要坐禅,許多人嚷苦。

  今日一天都安排的是在普賢閣坐禅。

  上午坐禅開示的是淨慧法師,老和尚以七十歲的高齡,以身作則的在前面結跏趺坐。他說將腿子盤起來,我便盤起來,中間沒有動一下,直到後來敲木魚入禅定,整個上午兩次坐禅加起來坐了一個多鍾頭,聽到老和尚講的“心如牆壁”若有所得,坐禅中只是數息,沒有什麼妄念起來,中間仍是腿疼的不得了,咬牙忍了,面上掉下來的汗將衣服濕了一大片。午齋時遇到同來的同事,說我面色紅潤的好,眼睛也清亮了不少。自己也覺的來寺前的不適感俱無,渾身毛孔開張,舒暢泰然。

  下午坐禅的時間更長。

  聽響板集合在普賢閣,上面坐著明繼師,他說:今天安排我來跟你們坐禅,現在我們就來坐禅。下面營員驚呼,這位禅師好直接,接著便鼓掌。鼓掌也沒用,這位禅師貌不驚人,可是卻是柏林禅寺中最能打坐的一位,這一坐坐了四十多分鍾,也許是上午打坐太久未及緩過來,這次坐禅真正痛苦,坐到後來痛的連數息都忘了,好在還是紋絲不動,不像蘇東坡老人家似的。

  幾次坐禅中有明奘師教我們做一些放松的活動,有瑜珈功和易筋經的部分內容,幾位戲稱:跟明海師打坐還沒有跟明奘師做活動累哩,這一下幾十年未動的筋也抻開了。我也是的,一下樓腿都直哆嗦,也不知是坐禅坐的還是放松放的。

  晚課時大癡法師講到他曾經苦行時的經曆令我們全體對他另眼相看:行腳十來年中,只有兩位對法師出言不遜的,一男一女,說“滾”!想想看,前一天在一位全家都信佛 都是 居士的人家受人頂禮,受好的齋飯供養,第二天來這裏,聽人家講“滾”,如若沒有平常心,最少也該理論兩句吧,可是這位高僧只點點頭說:“好好好,馬上滾”。我們聽完哄堂大笑,笑過後卻對大癡法師的豁達大度敬佩的了得。

  晚上是我最頭疼的活動——抄經。我雖然小的時候練過字,但因爲人太心浮氣躁了,所以在母親的棍棒下只寫一年便不了了之。坐在香積樓的長條桌前,每人發一支新毛筆,一碟墨,幾張宣紙。先是明奘師給抄經開示,開示倒好,寫不好,十幾年未握筆了,拿起筆來手腕直抖,紙上的豎條又極窄,一下筆便露一個大怯,洇了好大一團墨,我撓撓頭,無法,只好將這一張做練習用了。抄經書法好的說是也要贈《華嚴經》的,華嚴經我想要,耐何字太爛。來自美國的法國比丘尼明契師也與我們一同寫,雖然中國字的結構還欠火候,筆力卻極是蒼勁。

  7 月 23 日 行腳蒼岩山

  記行蒼岩山

  吉檀空空朗乾坤,蒼岩噙珠對清風

  古劐水深深千尺,行腳山高高萬仞

  此去鞋底不沾泥,袍袖籠幻不籠真

  放眼四萬八千裏,始知何處是山門

  早齋過後每人發一根黃瓜兩枚蕃茄,叁只面包,兩瓶礦泉水。這便是行腳岩山的午膳了。

  寺裏租了好幾輛大巴士,中途壞了幾輛,加之塞車,抵蒼岩山下已是下午時分了。大家也不等上山,在山下就大嚼大咽起來,賣老玉米的發了財。

  蒼岩山是一座佛教名山,風景也盡妙。碑林裏書法遒勁,半空含珠令人扼腕稱奇,無底洞卻名不符實,才黑幾十米便到頭了。行至懸空寺我便膽寒了,我隨母親,有懼高症,從二樓往下看都要腳軟的,何況這般高山?同行的寮友拉著我往上走,我想起打坐時連死都不怕了,這怕什麼的?心一橫便往上爬,只是不敢往下看,貼著岩壁走,真正的面壁思過,這個崖也好叫思過崖了。岩壁上支著好多小細杆,據說是將小樹枝支在這裏腰便不疼了,我看多半是扯,如果真那麼靈何用支的滿山遍野。好容易蹭到山頂,一雙襪子已是被碰的千瘡百孔了。略歇一歇,進去公主墳燒香,心裏笑,公主墳倒是哪裏都有,這裏的是叁公主墳,隋朝的女英雄是也。

  朝拜完畢,站在山巅的欄杆前往下望,這是我第一次站在這般高的山頂望下去的,濃霧環在群山間,真個是蕩胸生層雲,心裏爲自己驕傲“能追無盡景,始是不凡人”啊!想到這裏豪氣頓生,直想嘯歌,想高吟入雲,看看周圍人多便坐下來打坐一會兒。經了那兩日的苦練,現在打坐已然像呼吸一般的自然了,坐下沒一會兒,心裏便平靜了,並且這平靜的力量比方才激動的歡暢來的持久而綿長,這平靜的安樂一直伴著我,使我心安。

  下山時有一處景致名“空谷鳥鳴”,只見空谷不聞鳥鳴,乃學鳥鳴叁兩聲,曰:此便空谷,我便鳥鳴。同伴樂而仿之。

  買笛一只,中途送與有緣人。樂之。

  貼鋼嘣于古碑,先與“樂”字不著,後與“盛”字,著也。亦樂。

  晚歸時剛好是藥石的點兒,得知公交公司的因爲車壞在半路又要去寺裏額外的錢,心裏憤憤不平。

  晚飯後本來是傳燈,可是因爲行腳太過疲倦臨時改爲普茶了。燈下打坐在觀音殿前,聽法師輕松開示真是其樂無窮。明奘師將氣氛調的不那麼嚴肅,幾位法師講話也幽默起來,一位常仁法師還學火車的汽笛聲,這位法師爲我們開示行腳:你們行腳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准備東西?是從走出山門,是從到達蒼岩山下?勉強算做汽車開動的一刹那罷,你們說,這個行腳開始多麼難,你們在途中遇到了車子壞掉,遇到了塞車,遇到了人家問我們多要錢,你們心裏就不高興了,爬也也爬的不盡興,這一點不應該,人家去爬山想遇到塞車還遇不到呢,我們爬山,既爬了山又遇到了塞車、壞車這麼多事情,多麼好……

  聽後始知,原來我們打當初走入禅寺就開始分別了呀,如此,更應該珍惜相聚時,既便別時也沒有苦,因爲想必下次還會再見到這些法師,而能遇到這些法師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晚上很晚才散,又在寮室裏臥聊,不知幾點才睡著。

  7 月 24 日 心禅

  這一日整日都是坐禅,可是不怕了,因爲幾日下來,坐禅不是什麼恐怖的事情,反正很能從中找到樂趣。

  上午跟著明海師坐禅,是坐香,燃一支香,坐到它燃盡。坐禅時有幾位監香的法師拿著香板來回的轉,看有誰昏睡了也不,想起小時看“一休”裏的場景,直想笑,趕緊忍住,調勻了息打坐。上午很熱,也不知因爲什麼心靜不下來,坐禅裏出了一身大汗,腿沒有前兩天那麼痛了,而且坐禅比其它老營員坐的…

《十一屆:心遠地自偏(張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