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二屆:生活禅夏令營日記(羅玉生)▪P2

  ..續本文上一頁心”。可是這幾天太累,覺睡得少,天氣又燥熱難當(當然這些都是我爲自己找的理由),一上座先是打瞌睡,然後全身淌汗,腿也越來越疼,半個小時的禅坐真的成了耐力訓練了,什麼也觀不成。

  說到累,實在說這些日子累得可不輕,尤其是兩條腿,禅坐要盤,聽課也要盤著,膝蓋和胯骨又酸又疼。雖然夏令營的活動安排是考慮了有張有弛的原則的,而且所有活動都沒人督促,大可以在宿舍睡懶覺,但是睡懶覺可太對不起自己了,我可是逢活動必參加的。早晨四點多起床,晚九點半就寢,卻常常是十點半了,還圍在某個師父身邊問個沒完, 11 點鍾能睡著就不錯了。不但夏令營活動要參加,一些必要的勞動也不能少,誰讓自己是義工呢,而且在這個地方,真的像自己家裏似的,有活大家都搶著幹,腦袋裏好像都沒有偷懶這個概念了。結果是每次剛躺在床上和每天早晨醒來的那兩個5 分鍾,腰酸腿疼得真想睡上叁天再說,可是想歸想,早晨該上殿誦經的時候,又是精神抖擻了,晚上更好說,疼過那 5 分鍾就睡著了。

  7 月 24 日 星期六 晴

  上午是馮學成居士的講座《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由明海大和尚主持,采取的仍是一問一答的形式。馮居士是四川人,只上到高一,曾在文革中坐牢8 年,卻通過刻苦自學,出版了多部著作,在傳統文化的研究推廣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馮居士用他的親身經曆告訴了大家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逆境,告訴了大家一個人具有多大的潛能。他和大和尚探討儒釋道叁家的關系,探討中國文化的走向和當代青年所擔負的文化使命,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曆程劃出了一條清晰的脈絡。如果不是大和尚的一襲僧裝,人們也許會把這堂課當做某座大學裏的學術研討會吧,當然,夏令營的許多報告,單從學術價值上講,其層次也不亞于某些大學講座(個人觀點)。

  下午,淨慧老和尚的瑞典弟子明契法師講解《關于生死的討論》,主題是通過觀察本來無我,解脫對死的恐懼。營員中有一個女生英語和佛學基礎都非常好,她不時幫助翻譯(好像也是一個營員)翻譯出比較艱深的佛學術語。這些天來,我早已知道這些法師和營員當中藏龍臥虎,對此也不覺得算是稀罕事了。4 點鍾,舉行了叁皈五戒儀式,大概有一多半的營員參加了皈依儀式,發誓依教奉行,自覺覺他。儀式簡單而又莊重,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也許會成爲許多人生命的轉折點,真替大家感到由衷的高興。

  晚上舉辦《禅悅鍾聲聯歡會》,營員們各展所長,詩朗誦、古筝、二胡、電子琴,外國歌曲,精彩紛呈。我覺得參加夏令營的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裏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可以改變許多人對佛教徒的誤解,禅文化可以如此活潑、如此圓融,充滿了勃勃生機。晚會期間,出現了一個精彩的花絮,有人要求前來請老和尚剃度的國際友人明寶法師(按說沒剃度應該不能叫法師的,可是大家就是這樣稱呼的,暫且隨衆)自我介紹,可是下午那個做翻譯的營員沒有出現,其他人也沒人應聲,主持人明奘法師竟然請了明海大和尚做翻譯。明寶法師一句句述說著,大和尚一句句翻譯著。眼前仿佛又浮現出當年那個北大才子朦胧的身影,十多年了,不知大和尚的心裏還留有多少前塵舊夢?突然就想起那在我年少時就感覺那樣崇敬那樣親近的弘一大師來了,不知爲什麼。

  7 月 25 日 星期日 晴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爲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上午,唱著這首《生活禅曲》,我們夏令營的營員走出了清幽祥和的柏林禅寺,走入身邊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的人群和鬧市,體驗當年僧人們的雲水生涯。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我們近 700 人行走其間,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一面揮舞著愛與和平的旗幟。真的,就是這樣,做滾滾紅塵中的一朵清蓮,寵辱不驚,無怨無悔!到趙州橋後,大和尚進行了精彩的開示,尤其是講到了趙州禅師“度驢度馬”的公案。化身爲橋,利樂有情,正是我們每個佛教徒所要奉行的大乘菩薩精神。我在趙州橋邊和大和尚照了張合影,合掌恭敬站在慈悲、平靜(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點憂郁,這種感覺好奇怪啊)的師父身邊,那一刻內心的莊嚴平靜,如映著天光雲影的趙州河水。

  下午是李明華居士的佛學講座《學佛者的人生態度》,他是一個博士生導師,卻非常謙虛真誠,毫不避諱自己的不足,這就是修持的真實利益吧,不談玄說妙,只是踏踏實實去做,自然衆人愛敬,龍天歡喜。

  晚上是隆重的傳燈法會。營員們和法師們一起在萬佛樓忏悔發願後,點燃了各自面前的一盞盞蓮燈。這蓮燈就是我們的心燈,佛陀點燃了它,曆代高僧大德用身命延續著他,現在它傳遞到了我們的手裏。護持好自己的心燈,去引燃他人的心燈,當所有的燈都亮起來後,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明奘師父代大家念完共同的發願文後,所有人都進入了神聖的靜默階段。 700多人的大殿前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有一盞盞蓮燈搖曳著光芒。端坐,起立,前行,一切都靜默而有序地進行著,一盞燈滅了,馬上就有人靜靜地幫他(她)點燃。所有的燈都供養到了祖師塔下,成爲一片燈的河,燈的海,這燈,趙州禅師看到了,諸佛菩薩看到了,所有召喚幸福與安樂的生命,我相信,也都看到了。

  7 月 26 日 星期一 陰有小雨

  上午由明海大和尚爲大家講解《善生經》。大和尚指出《善生經》是人天乘教法,佛教傳入中國後,以中國原有的儒家文化爲基礎,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教。可現代人缺少必備的儒家文化基礎,如果只鑽研大乘經典,不易得力,必須先打好人天乘基礎,也就是先學會如何做人,再學如何做佛,而這部經就是一部操作性很強的指導如何做人的經典(原話大意,如有引用錯謬或斷章取義處,因果我負)。大和尚的講解既語重心長,又保持了原有的生動活潑的特點,尤其是講到應該如何處理夫妻關系時,不時引起營員們一陣陣會意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下午是閉營式,7 天的夏令營生活結束了。相信有許多人都和我一樣戀戀不舍,佛法難聞,明師難尋,善友難逢,而這一切在這裏都得到了。正如一個營員發言時說的那樣,這不是結束,而只是一個開始,許多人將以一個經過洗禮的新的自我走向人生的新旅程。一個男營員站起來說的第一句話是,“明年的夏令營我不來了”。我心裏一驚,誰惹著這哥們了

   在這個時候發起脾氣來了,許多營員也都把詫異的目光投向了他。他解釋說,因爲自己參加夏令營感到收益太大了,在這裏學到的東西足夠一生的受用,他想到還有那麼多人沒有機會來參加,所以決定明年自己不來而把這寶貴的機會留給那些人,那些人更加需要這個機會!他的話同樣贏得了熱烈的掌聲,這就是真正的收益啊,這就是進步。贊歎是贊歎,我可沒這位師兄的境界,以後的夏令營只要條件允許,我是擠破了頭也要來的,這是我的家啊。一個女營員在發言時流淚了,這淚水是留戀,是感恩,是日後滾滾紅塵中的一次次回眸眺望!

  巍巍趙州塔,蒼蒼柏樹林,梵呗鍾音,金殿回廊,一次次歡樂的聚會,一張張親切的面孔,夏令營裏所有的故事,都將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十二屆:生活禅夏令營日記(羅玉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