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夏令营日记
罗玉生
要记录下生活禅的精髓内容是不可能的。我只想通过这些文字,让那些已经参加过夏令营的朋友重温一遍美好的回忆,让那些还没机会参加夏令营的朋友,对夏令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或许能因此促成他们的善缘,那么我的努力也算是有价值的了。
7 月 18 日 星期日 小雨转晴
凌晨 4 点半,在钟声中醒来,随众一起到万佛楼上早课,声声佛号,句句经音,一同流注心底,道场如此清净庄严,内心也自然清净庄严了许多。
今天是生活禅夏令营营员正式开始报到的日子,当然,也有许多提前到来做义工的营员,我是16 日来的,在义工里面已经是最晚的了。报到的营员自有专人接待,我没什么具体工作。早饭后干了点杂活,然后和**师兄去打扫厕所,一起的还有两个刚刚报到的新营员。**师兄是**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不知让博士打扫厕所算不算浪费人才,哈哈!反正也没人逼他去干,而是他先主动提出来的,并拉上了我。上午我们共打扫了四个厕所,成就蛮大的。
中午休息了一会儿,午睡醒来时已经两点半,呆了近一个小时没找到事情做,然后又到斋堂里忙得团团转,搬桌子,摆椅子。劳动很累,但每个人都很快乐。
晚上7 点钟,夏令营组织活动,共分观音殿和文殊阁两组,观音殿前的一组是学唱佛教歌曲和座谈,文殊阁里的一组是坐禅和座谈,我参加的是前一组。我们学唱了《寒山僧踪》和《六字吉祥颂》两首歌曲,教唱的女孩米米是“佛教在线”网站《佛音大家唱》栏目的主持人,她的歌声优美、纯净,仿佛一泓清水洗濯着我心灵的尘垢,又有落泪的冲动了,急忙使劲抑制住。学完歌后,大家随意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都有一位法师和大家座谈。座谈时气氛很活跃,法师都很平和亲切,大家争相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寺里就寝的钟声响过,大家才散开,各自返回宿舍。
7 月 19 日 星期一 晴
早课已略有些熟悉,但仍然随不上法师们熟练而快速的诵经声,一些唱腔也学不好,但比第一天刚上早课时应该说还是有进步的。
上午8 点半,柏林禅寺代理住持明海大和尚在文殊阁给营员开示。大和尚要求大家把参加夏令营当作云游僧人挂单,通过夏令营锻炼自己独立、坚强的大丈夫气概,从而使自己不随境转,获得自在。大和尚还介绍了柏林禅寺的历史和夏令营的发展情况,然后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大家提问的内容很丰富,从佛教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到如何消除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隔膜,问题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大和尚知识渊博、平和幽默,言语中世间法出世间法圆融无碍,庄严亲切中透出浓浓的摄受力,显示了一个年轻的佛门龙象的风范。句句珠玑印在了每个营员的心中,增长了善缘,开启了智慧。
下午常照法师讲解早晚课诵仪轨,法师讲解得深入浅出,大家时而报以热烈的掌声。夏令营的营员们基本上也到齐了,今年原计划只招300 人的,但由于报名的人太多,负责录取的明影师父也是慈悲心切,结果是一扩再扩,成了现在的500 多人,即使这样还有许多人没能如愿呢。一个同学告诉我,他们同学报名的有 70 多人,结果来了的只有30 多个。 500 多人,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读博读研的也不少,也有参加了工作的(比如本人,站在他们中间,一个感觉,老了!),还有 10 多个儿童,可爱得不得了!
晚上,负责夏令营工作的明奘法师组织大家在万佛楼前开展活动。奘师用非常活泼有趣的方式,组织大家一认二、二认四、四认八,互相认识并组成一组,然后每组再加入一个协调员。小组成立后,给大家分配工作,奘师刚一说出工作,立刻有好几组的协调员跑上前去抢,像行堂(打饭菜)、刷碗、打扫厕所等累或脏的活都是稍迟一步就抢不到,我们组分到的是打扫万佛楼的工作。也许有人会问,打饭菜和刷碗也算累活吗,开玩笑,算上常住和居士将近 1000 人哪,每人两个碗,你算算,何况正是三伏天!活动结束时已经 10 点多,寺里就寝的钟声早已响过。
7 月 20 日 星期二 阵雨
按时早课、过堂。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今天我是以一个协调员的身份,引领其他 10 名营员有秩序地一同参加这些事情,多了一份责任感。
上午集合后,大缘法师详细讲解了过堂的注意事项。从进门、坐下、供养、用斋到离开,细致到进门先迈哪条腿,吃饭先拿哪只碗。窥一斑而知全豹,僧人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令人敬仰。当我们用心按这些看似苛刻的规矩去做时,内心的清净庄严就很自然地现前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看似简单的一粥一饭中体现的不正是佛法的戒定慧吗?
9 点钟夏令营开营式开始。一些地方领导和夏令营指导老师、护法居士等参加了开营式。在夏令营授课老师冯学成居士讲话时,开始下小雨。雨越下越密,但是包括明海大和尚和省市领导在内的人都没有动,也没有打伞,一起陪着营员挨淋,只找了两把阳伞保护录像及网络直播等贵重器材。500 多名营员坐在那里,没有人乱动,也没有人发出嘈杂的声音,营员代表讲话、宣读誓词等活动仍有条不紊地进行。雨在宣读誓词时变小,誓词宣读完毕雨停了,似乎是观音菩萨为洗去我们身心的尘垢而特意洒下这甘露净水,也似乎是佛菩萨给所有营员制造的一个小小的考验。雨下得正好,每个人的衣服半湿,再小起不到考验的效果,再大恐怕就有人会得感冒或者会议无法继续了。
明海大和尚进行开示,明确了夏令营的主题“安住于责任与义务中”,并引用了净慧老和尚法语“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指出正信的佛教徒要有开放的心态、担当的勇气,在觉悟中奉献,在奉献中觉悟,号召大家修行菩萨道,践履生活禅,做滚滚红尘中的大丈夫。
最后营员代表接过营旗,仪式在优美的《六字吉祥颂》佛曲中结束。
下午是明海大和尚主持的禅坐训练,第一次 5 分钟,第二次15 分钟。我第一次用单盘,当然不会觉得疼痛,毕竟练习打坐已经有半年时间了。第二次试着用双盘,可只坚持了 10 多分钟就忍受不了了,呲牙咧嘴地把腿放了下来,即使这样也算是有了进步,我的双盘是前天晚上才偶然间盘上去的。其间大和尚针对学员们的提问做了详尽的回答,他的语气始终是那样亲切、平和。
晚上,许金声教授给我们讲《禅是认识自我的艺术》,这是夏令营的第一堂讲座。
7 月 21 日 星期三 晴
上早课,早斋,然后我们组和其他几个组的营员一起打扫万佛楼卫生。万佛楼巍峨庄严,大殿中央供着五方佛,一楼二楼墙壁佛龛里还供着一万尊小佛像,好象是五方佛各有两千尊,一进门,人的恭敬心自然就生起来了。
上午是讲座时间,北京“荷塘月色”素餐厅总经理夏泽红居士做报告《生活与修行》,明影师父主持,两人一问一答。夏居士亲切、真诚,言谈举止中看不出一点儿商人气。她 87 年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机关工作,但她不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的状态,不满足于生活安逸心灵却无法安住的状态,离职四处闯荡。参加了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后,感受到了“精进、奉献、普度众生”的佛教精神。后来惨淡经营,开办了荷塘月色素餐厅。她将佛法融入生活之中,融入经营之中,把高远的利益与平淡琐碎的生活统一起来,使素餐厅成为一个弘法利生的道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修行者真诚、勤勉、敬业、勇猛无畏的精神,这四个特点是明海大和尚概括的。
下午是道智法师主持的专注力训练,数呼吸、数佛号,在庄严的万佛楼里,有佛菩萨和护法天神的加持,心里自然清净得很。
7 月 22 日 星期四 晴
早课,早斋,打扫我们负责的卫生区。
上午禅坐进行觉知力训练,我们一边听着明奘师父催眠式的引导,一边按要求做着各种动作,平静而又清醒,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自己的觉照之下,别有一番意趣。讨论时许多营员都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我这颗躁动得太久的心,这时只感到平静、喜悦,反而说不出什么了。
下午是河北慈善功德会与我们营员的心灵互动活动。贫困孩子生活的艰难和他们在逆境中的自强不息让我感动,慈善会的各位法师、居士的菩萨行让我敬佩,明海大和尚开示时引用妙湛老和尚临终语“勿忘世上苦人多!”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佛子,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把慈善行为当作一个终生的事业坚持下去的,哪怕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吧,也要努力去发出自己的光。
晚上是分组夜谈,我们几个组和明奘师父等几位法师分在一起,营员们提的问题有了一些深度,奘师的开示更是精彩,掌声笑声不断。
7 月 23 日 星期五 晴
早课,早斋,打扫卫生区。
上午是慧禅法师的讲座《艺术、人生与禅》。慧禅法师俗名史国良,出家前是个有名的画家,现在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僧。我对绘画是外行,但我知道,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中都能找到佛教徒的身影,琴、棋、书、画、诗,佛教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艺术相互渗透、相互滋养,这些谈来就是学术论文的范畴了,且不去管它。单单李太白的一首《听蜀僧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那种超然、悠然的境界就足以令人神往不已了。也许,只有这样的演奏者,只有这样的聆听者,才会有这样美的意境,才会有这样好的诗吧。
下午进行禅坐耐力训练,由明影师主持,影师要求大家按照他介绍的方法观“我”观“…
《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日记(罗玉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